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折頁的發明

折頁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6 09:56:38

❶ 三折頁印刷成本計算

印刷成本計算:
印刷成本的核算也可分為以上三部分,三者總和就是印刷品的價格。
1、印刷前期:
完成菲林和打樣的工藝流程是以每P計算的,設計、出片、打樣、印刷、拼版一般以A4為單位(210×285㎜)是計價標准,如有折頁,按實際尺寸計算。菲林膠片是上機的必需品,印刷打樣是領機核對顏色的最基本依據。
2、印刷:
印品完成的關鍵環節是印刷,計價標準是色令即每種顏色每令紙,對開一般5令起印,不足5令按5令計算。如果有專色,如企業專用圖案印專色(pantone墨)或印金、印銀等。請一定註明,那麼就會從4色增加到5色,6色,以便合價准確
3、印刷後期:
通常是印品印刷完成後的加工工作。一定要註明:裝訂(騎馬釘或膠釘),折頁(幾折);印後工藝是否有復膜或UV,模切,燙金和起凸的面積也要寫清楚,印品專用材料,打包數量如有特殊要求也請註明。工藝環節註明的越具體准確,價格越會准確。
備註:具體後期加工工藝參見《常問常答——專業術語》(要求:鏈到專業術語)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從古到今印刷行業都需要很專業的技術,而現代印刷業有了先進的印刷設備,印刷業的門檻似乎降低了下來,但是印刷業是低門檻、高技術的行業,想要做得出色優秀仍然要下一翻苦功夫,是比較復雜系統的工程。
印刷主要可分為平面印刷、絲網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四大類。
平面印刷:我們通常見到的畫冊、海報、樓書等用膠版、PS版,通過膠片(菲林)進行印刷。
絲網印刷:以絲網布形式曬版製版,網目從80目到500目不等,印刷品質與網目製版的質量有直接關系。
柔版與凹版印刷:主要用於塑料製品的印刷,目前市場上對塑料印刷主要用這兩種方式製版,製版的精良與否直接影響印刷品質。例刻板是比較精細的一種一製版方式。
當然隨著高科技時代的發展,數字化印刷即數碼商務印刷(簡稱CTP)在我國方興未艾,500張以下用數碼印刷,不用出菲林製版,快捷、簡單、方便,滿足現代商務即時的需求

❷ 三折頁印刷成本計算

一般三折頁的標准尺寸是:285x210mm。但無論你怎麼設計三折頁廣告其都要滿足印刷開數的要求。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請閱讀:未來平面設計師《設計工作經驗策略》一書。也可登陸:未來平面設計師工作經驗坊網站。

❸ 我一無所有我怎麼發展

即使沒有其他方面的能力但你現在還有技術啊,現在先不要去想那些沒用的,先掙到錢才是最主要的!或是邊上班邊做些其他的小事情,要麼就是掙到錢後自己去試著做小生意!望採納

❹ 有哪些好的書籍教人搞科技小發明的

電子製作合訂本,無線電雜志,電子報,都行

❺ 科技小發明論文 關於小發明的

可以參考這些書:
《「妙趣科學」立體翻翻書(低幼版)——各種各樣的車》

書的質量和內容都挺棒的,厚厚的紙板,結實耐翻,不易撕壞,折頁處也很結實,不會是「一次性」書籍;頁數也不少,寶寶可以盡情的看;而且上面寫了一些相關車輛(還有一點車輛清潔、保養)的小知識,即使現在寶寶看不懂,慢慢長大後就會懂了,是可以長期陪伴寶寶的好書。內容雖然談不上非常的生動活潑,但淺顯易懂,一目瞭然,非常適合1到3歲的幼兒翻看。不過,這本「立體翻翻書」其實不是真的立體啦,只是把兩個畫面設計成折頁形式還是比較能滿足寶寶的探索欲的,前面和後面的畫面聯系起來可以講成一個小故事,就這樣。各位家長可不要買了回來卻說這本書騙人,它不立體喔,因為它其實是「折頁翻翻書」嘛!書雖然不立體,但是父母卻可以發揮想像力,聯系前後畫面跟小孩自己講故事,這也算是一本好書吧!

《世界上最臟最臟的科學書》

本稿系引進韓國的兒童科普類圖畫書。書中的圖畫另類獨特,行文詼諧有趣,科學知識表述得准確精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集幽默搞笑與科普知識於一體的兒童科普圖書。但是,由於書中描述的都是些令人感到有些惡心的事兒,所以,也可能讓一部分人讀起來感到相當的「別扭」。

不過,人真是很奇怪的動物,特別是小孩子——越是覺得臟兮兮、臭烘烘、惡心吧啦的,越是覺得好奇得不得了,越是想一探究竟——請相信,這本書的特點與其獨有的魅力就在這里!小讀者們在閱讀的時候,或許的確會覺得全身瘙癢、一陣陣惡心,但是,相信他們都會一邊捂著鼻子,一邊對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是那麼的惡心,卻又是那麼的有趣。

通過閱讀書中談到的惡心的事兒,小讀者們就會知道:為什麼蚊子要吸血,為什麼會有鼻屎和眼屎;大便是什麼,小便又是什麼東西;有多少蟲子生活在我們臉上,又有多少東西住在我們的肚子里……慢慢地,他們就會領悟到,原來,這個世界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臟的東西,原來,那些所謂的臟東西裡面居然隱藏著那麼多神奇的科學知識!這樣說來,或許沒有比這更臟、更惡心的兒童科普書了,不過,也肯定不會有比這更好看、更耐人尋味、更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科學書。沒有比這更臟、更惡心的書了!也肯定不會有比這更好看、更耐人尋味、更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科學書了!不怕「骯臟」的小科學家們,這絕對是一本非常好的的書籍呢!

《妙想科學(全八冊)》

這套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種新穎的講解知識的形式,深入淺出不說,關鍵是那種聯想、發散式的思維方式很出彩,讓人緊緊跟著作者的思路,如飢似渴地讀下去。這套書共8本,包括《你能數到10的100次方嗎?》、《怎樣為獅子稱體重?》、《還有什麼比象龜更老?》、《恐龍喝的水和今天的一樣嗎?》、《藍鯨是最大的嗎?》、《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還有什麼比鼩鼱更小嗎?》和《怎樣知道現在幾點了?》,涵蓋面挺廣的,講到了時間、速度、水循環、宇宙空間、數字、微觀世界、簡單機械等。對於我們大人來說,這些知識並不陌生,但是我很關心如何讓一個孩子來吸收這些知識。

本書以非常生動講述形式,首先用孩子喜歡的動物把故事引出來,然後是巧妙的比喻、比較,在非常輕松的狀態下把深奧難懂的天文、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識一步步講述清楚了。如剝絲抽繭,日見清晰;又如尋幽探古,愈發神奇。這本書,絕對是小科學家們入門的良書!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全四冊)》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描述的都是「野外求生」的科學知識,有驚險的情節,有博物科學的知識,有實際的生活場景,定能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本叢書將告訴小讀者們,博物天地,大有作為!

科學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一些科學。我們在學校里,都會學科學。但是,學校的天地是有限的,學校里學習的科學知識也是有限的,特別是,現在的學校里不怎麼教博物科學的知識。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校外、課外的閱讀來彌補這個缺陷。博物科學的知識就是自然的知識、野地的知識、生活的知識。現在的都市生活、工業文明把我們與自然融絕開來,使得我們難於真正地面對自然、難於在真正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這是我們現代文明的悲哀。每一個現代人,實際上都有一個回歸自然的情結,學習博物學知識是我們心中的內在要求。少年兒童天然地有親近自然之心,讓他們學習博物知識,可謂因勢利導、事半功倍。少兒科普,應首先著眼於博物科學。

小科學家們,作為一個科學家怎麼可能連最基本的求生意識都沒有呢?這本書,能幫助你們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基本的求生問題!

《科學繪本系列(全19冊)》

看圖學習作為最受小孩歡迎的學習形式,《科學繪本系列(全19冊)》可以說是看圖學習的代表之作。全書共19冊,全包圍式的把大部分的科學知識以繪圖的方式輕松地呈現給小孩。全書包括以下19冊:《聰聰科學繪本自然篇—池塘觀察日記》、《聰聰科學繪本自然篇—地球上發生的故事》、《聰聰科學繪本自然篇—追、逃、找、躲》、《新生命科學繪本—呱呱墜地》、《新生命科學繪本—了不起的糞便》、《新生命科學繪本—母乳是最棒的》、《新生命科學繪本—圓圓的肚臍》、《聰聰科學繪本物質篇—無可匹敵的玻璃》、《聰聰科學繪本物質篇—去塑料工廠玩吧》、《聰聰科學繪本物質篇—和橡膠做游戲》、《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骨碌骨碌滾球玩》、《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嘩嘩流淌的水》、《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熊熊燃燒的火》、《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陽光是什麼顏色》、《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雨從哪裡來》、《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聲音是移動的》、《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鬆鬆軟軟的土》、《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全都是能量》和《聰聰科學繪本物理篇—呼吸的空氣》。其中,根據讀者的反映,最受小孩歡迎的一冊是《新生命科學繪本—了不起

❻ 臨城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

一、 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遊發展體制機制的瓶頸問題比較突出,有待進一步健全。全區上下對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統一,無論在機構設置、部門合力、政策扶持、規劃統籌上,都與我區旅遊強區的地位不相匹配。從機構設置來看,今年,區旅遊局並入區文化局,客觀上是機構改革的需要,有利於文化與旅遊的資源整合,但無形中弱化了旅遊工作的地位和旅遊部門的職能,不少業內人士大呼看不明白,認為是在走回頭路、下坡路。從部門合力來看,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度大,從橫向看需要宣傳、發改、交通、財政等多部門協作配合,從縱向看要對各鄉鎮規劃開發進行統一指導和協調,但各地各單位聯動機制還未真正形成,推諉扯皮,相互拆台現象仍然存在。

從政策扶持來看,我區旅遊專項資金呈逐年下降之勢,2013年1526萬,2014年1381萬,2015年1140萬,在其它地區不斷加大獎勵的情況下,我區資金投入不升反降,政策推動力不斷減弱,另外在招商引資中,土地指標或地價往往成為主要制約因素。從規劃統籌來看,我區旅遊規劃體系與市政建設、生態保護、交通等規劃缺乏有效銜接,內容互相矛盾和制約,給規劃的實施帶來困難。各鎮鄉「各自為政」的封閉性區域規劃,也導致了無序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的不良後果。

2、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依舊,有待進一步改觀。「弱」是指現有景區項目普遍規模偏小,開發水平不高,旅遊產品單一雷同,對高端客源市場吸引力不強,存在留不住人、留不住錢的問題。「散」是指我區旅遊景點分布較散,缺乏空間上、功能上的有機規劃整合,尚未形成區域優勢線路和特色板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發展不協調,旅遊產業鏈沒有形成。「亂」是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交通運輸、遊客集散等旅遊交通公共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景區標識標牌用語不規范甚至錯字連篇,拉低檔次。

如每年杖錫櫻花節期間道路擁堵嚴重,大大影響了遊客興致;「五龍潭」景區最後一公里的羊場小道被區內外遊客所詬病;寧波博物館百字停車提示牌有6處錯別字被各大網路媒體爭相曝光。「慢」是指項目推進速度緩慢,「五大旅遊項目」一拖再拖,遲遲難以見效,羅蒙環球城因資金鏈問題一再推遲開業時間,目前雖人氣火爆,但未來能否保持目前勢頭業內人士多表示憂慮。其他如華僑城項目進展緩慢,天童景區不溫不火,它山堰項目幾乎陷於停滯。

3、優秀旅遊企業和旅遊人才匱乏,有待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本土從事旅遊開發的多為中小型企業,缺乏先進理念,思維和視野不夠開闊,開發項目大多層次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引進的首旅、開元旅業真正生根開花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面對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人才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既缺乏懂管理、會策劃、善營銷的領軍型、高層次人才,也缺少擅長溝通交流、具有處理應急事件能力的一線導遊人才,能為境外遊客提供服務的小語種旅遊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整個旅遊服務人才的引進教育培養滯後於市場發展。

4、旅遊營銷推介不夠精準,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區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對外宣傳的形象和口號,品牌形象模糊很難讓遊客對鄞州旅遊留下深刻印象。旅遊推介營銷力度不足,旅遊宣傳范圍有限,手段比較單一,各個景區、旅行社單打獨斗的狀況普遍存在。加上一些景區景點文化挖掘不深,包裝不精,致使旅遊市場拓展乏力。

二、建議對策

如何把我區旅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進一步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發展壯大旅遊經濟,是未來幾年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認為今後一段時間我區旅遊產業要努力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轉變,由單純觀光型旅遊向觀光休閑度假型旅遊轉變。在此基礎上提出三點建議:

1、進一步深化認識,搶抓旅遊業發展新機遇。要堅持旅遊經濟強區戰略不動搖,把旅遊業培育成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第一,在目前兩局合並的大前提下,要服從服務好大局,縮短磨合期,加快兩局融合,實現一體化運作。在新組建的文廣局中,區政府要強化突出旅遊職能的權威性和工作地位,科學合理設置內設機構,配強配足人員和經費,切實發揮其行業管理協調功能。

第二,在目前暫時無法像湖州、寧海等地設立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大背景下,要充分發揮好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全區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從各自職能出發,研究制定與旅遊產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搞好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要加大政策和財政支持力度,構築並完善旅遊業發展的保障體系;探索建立旅遊投融資機制,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旅遊市場主體。

2、進一步突出重點,加快旅遊業發展新步伐。針對當前我區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建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轉變思路,在景點建設上由全面建設向突出重大項目建設轉變,在旅遊線路上由景區(點)分散旅遊向串點成線(連點成片)轉變,把握好三個重點。

第一,要強化規劃引導。結合當前新一輪規劃的修編,要優化調整總體規劃,抓緊編制各片區專規,積極推進旅遊規劃與交通、水利、城區等規劃的融合,按規劃細化政策、實施項目、配置資源,真正把規劃落到實處,為大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要加快重大項目的引進開發。對於在建的重點項目或是在談的重大項目,要突破常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搶時間,抓進度。制定具體的「工作路線圖」和「時間進度表」,實行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

第三,要抓好優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鄞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旅遊方面尤以梁祝文化和佛教文化最為知名,但近年來對這些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所弱化,因此要發揮好比較優勢,不斷深挖整合這些優勢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梁祝愛情」、「天童育王」的旅遊品牌走向國內外。

3、進一步強化保障,落實旅遊業發展新舉措。發展大旅遊,需要大營銷和大人才。一方面,要加大旅遊營銷推介力度。眼前可以做到三個一:徵集一句朗朗上口的鄞州旅遊形象和口號,通過社會徵集、專家評審的方式,確定鄞州旅遊對外宣傳的整體形象、標識和宣傳口號;設計一張標有景點信息、交通信息、食宿信息等多要素的建議旅遊折頁,放置於各大賓館、人流集聚區;打造一台高水準的大型音畫實景演出,聘請國內外高端策劃人才,以我區特有的梁祝或是它山堰文化底蘊為素材,打造一台可以比肩「印象·西湖」、「印象·麗江」的大型音畫實景舞台劇,提升鄞州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要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引進。要加大旅遊人才培養、選拔和引進力度,尤其要加強高層次管理者、新興業態經營者和職業經理人的培養,加強旅遊一線從業者的崗位培訓,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旅遊人才隊伍。

❼ 如何利用折頁小冊子建立企業品牌

【譯者的話】 一個成功的小冊子設計應該是能有效傳達信息的設計,想要達到宣傳的目的,你需要對客戶和受眾准確理解,在本文中,我們會介紹如何利用三步法設計來做到這一點,同時還有五個成功應用這種三步法的設計案例提供參考。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在你度假的時候,正好遇見一家吸引人的旅館,在旅館門前擺著一打三折頁的小冊子,裡面有誘人的食物,美麗的風景和動人的介 紹;或者是當你打開新買來的 LEGO 玩具模塊,裡面有一個小冊子,通過直觀的圖片就能教你如何一步一步把這些零散的模塊做成遊艇,戰機。 是什麼把這些不同的體驗聯系在一起,是小冊子,它們的作用就是一方面吸引新的顧客,另一方面也鞏固和老顧客的關系。 小冊子的目的不同於報紙和雜志上的廣告,一個廣告吸引讀者的注意,在讀者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以便日後慢慢培養。而一個小冊子的作用就是喚醒這些 已經播下的種子,灌溉施肥期待得到果實。設計優秀的小冊子會強化讀者良好的第一感覺,讓讀者初始的印象更豐富,完整,把當初片段的感受連成一個整體。 我們將研究一下那些做的好的小冊子,對它逐項解剖,看看設計背後的基本原理和設計動機,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小冊子的設計原理。 三步設計法 在開始設計小冊子的時候,第一步是考慮到客戶的需要,了解他們最想傳達的信息是什麼,最想體現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如果是寵物用品店的每月通訊, 裡面應該有及時有效的寵物知識,如果客戶是一個高檔的度假酒店,小冊子就應該增加很多體現酒店細節的圖片,讓讀者一目瞭然,了解他們要首次入住的地方,首 先要跟客戶好好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列出一個需要強調的列表, 如果你的想法和客戶的想法有很大差別,那就先別往下做,先和客戶把這個主要的方向定下來再說,總比你費了好多工夫,但是最後客戶不滿意要強。這一步要特別注意,有助於你找到正確的方向和客戶的意願保持一致。 第二步是從讀者角度來考慮問題。比如想像自己是一個希望給他的狗找個玩具的狗主人,或是想到鄉村度周末的忙碌都市人,具體可以考慮下面三個問題: 讀者需要的是什麼? 你的客戶到底是誰?讀者需要記住你的客戶,如果讀者只是看到了酒店的圖片而不知道怎麼聯系,你就失敗了。在你的設計里要突出你的商業名稱,除非特殊需要暫 時不把名字顯示出來。 你的客戶在哪兒,如果你希望讀者因為小冊子的信息而採取行動,那你應該留下電話,地址,或是網址,最好都有。 目標顧客是誰?如果你是為了一個重金屬搖滾樂團設計小冊子,那就不能放很多漂亮圖片去迎合哪些乘噴氣機,住豪華酒店人的品味,最好是閃電,拳頭這種新銳的 設計。 第三步就是要有一個整體圖像,你的設計應該成為客戶整體形象策略的一部分,不管這個冊子是他們第一個或是第十個市場營銷材料,現代品牌營銷的理念是為客戶提供整體的統一的形象,不管是通過什麼媒體。 在這個層面上,蘋果公司做的很好,公司的每件產品都給人熟悉親切的外觀和質感,已經和蘋果的標志一樣成為蘋果獨一無二的東西。蘋果的電視廣告和他的網站,小冊子,產品包裝,使用手冊都共享相同的元素,非常和諧統一。 想要達到統一,要考慮油墨的選擇(雙色還是四色,平面還是凹版),字體的選擇,留白的運用,圖像的風格,冊子的大小,紙的種類,一樣不能少。 如果客戶還是堅持把眼光局限在一個小冊子的設計上而不是整個品牌的包裝上,你可以這樣跟他說:在不同形式的宣傳材料如果能有一個整體的感覺,就 會給顧客一個完整的印象,反之,雜亂不統一的風格就很難讓人記住你的品牌。如果能從整體上考慮,你現在設計的小冊子就會和下周做的報紙廣告,下個月做的直 郵信件一起影響顧客,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一直堅持整體的品牌理念,客戶會認為你是為他們的長期利益著想,是為未來投資,這也會增加你和客戶繼續合作的機會。 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希爾維亞海岸酒店坐落在俄勒岡海岸的一座安靜小鎮上,離市中心有 100 英里 ,酒店沒有做廣播,電視或是報紙的廣告,卻有很高的知名度,這不僅僅依靠運氣。 酒店有二十間客房,每一家都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分別對應於一個著名的作家,從斯蒂芬斯到海明威,在房間里沒有電視,電話,不過可以到 3 層的圖書館看電視打電話,而且晚上十點之後還有酒供應,茶和咖啡倒是隨時都可以喝。 酒店的主要宣傳手段是一種三折頁的小冊子,上面有鉛筆的素描和每個房間的浪漫描述。 小冊子著意設計的很手工化,故意顯得特立獨行。點擊看大圖 酒店宣傳冊的設計很好的遵循了上面介紹的三步曲。客戶是酒店,希望能讓潛在的顧客知道自己的存在,冊子的正面是醒目的酒店名稱,地址,電話,和網址。冊子背面也有聯系方式,同時有價目表。 酒店的主題是圍繞作家來作的,目標客戶就是那些沖著這里沒有電話和電視而來的人們,同時吸引人的還有兩層圖書館和後面近在咫尺的海灘。同時,小 冊子以文字為主,給每間房子都起了名字,描述了他們的獨特品位和歷史,其中的插圖也是可以在古老的精裝書里找到的那種風格,字體就和你在紐約時報上看到的 一樣,這一切都是和酒店的整體形象非常符合的。 簡潔、單色的小冊子印刷很便宜,同時也很切合酒店的宗旨,就是要吸引那些真正的文學愛好者,而不是那些只想看看小說的人。 小冊子和酒店整體形象策略很符合,簡單,優雅,正適合特定的人群,就像酒店本身一樣,酒店很小而且經營良好,所以小冊子的功能更側重於為人們提 供一些耳口相傳的輔助材料,而不是單獨的宣傳冊,其實這些小冊子除了在酒店可以見到,就只有在 130 英里 之外的波特蘭的小咖啡館可以找的到了。 西岸酒店 和希爾維亞酒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岸酒店,一座坐落在加州葡萄酒區的高端快捷酒店。主要面對的是那些分秒必爭的商業人士。所以小冊子一定要足夠快的吸引顧客,讓他們感受到酒店的高端服務,他們可沒有時間逐字讀完那些小字。 這是一個三折頁的小冊子,有兩大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大量精緻的圖片,來表現酒店裡的精緻生活,另外用簡潔文字把這里描述成一個可以休閑,放鬆的世外桃源,浪漫,充滿文化氣息。 設計者希望用色彩艷麗,圖片豐富的小冊子來吸引顧客,點擊看大圖 這里用了一整面的空間來排布聯系信息,地圖,地址,電話,傳真, email ,網址一應俱全,當然還有老闆的名字。 這里的圖片內容很豐富,包括內部裝飾,外部建築,周圍環境,美味食品,照片都很精美,而且將來可以用在其他的宣傳材料上,比如直郵信件,網站,雜志廣告等等地方。 酒店的 logo 里包含了一個有趣的當地藝術元素,很有當地的特色,這個形象也在他們的網站中多次出現,當你瀏覽不同頁面的時候,字母「 O 」裡面會有不同的東西出現,這個動態的標志不斷的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酒店的名字上,很好的主意。 寵物之家 寵物之家( Pet Loft )是一家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一家寵物店,主要銷售與寵物有關的商品。現在的寵物用品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特別對高端客戶來競爭更激烈,要面對來 自行業巨頭、天然食品市場及寵物連鎖店等多重夾擊。對於寵物之家這間獨立的小商店來說如何吸引顧客的回頭率?如何比那些大型的同類型商店更有競爭力? 為了讓商店與別不同,吸引顧客回頭,該寵物店的老闆比爾決定每月出一份象新聞通訊那樣的宣傳單張作為宣傳手段,裡面會介紹商店的特色、向顧客提供各種訓練寵物的技巧等內容。 圖3 低成本的黑白印刷非常適合那些經常要定期更換宣傳品的商家。 這份宣傳品的目標顧客是已經在寵物之家參加了直郵登記的客戶。這家商店的老闆親自動筆,寫一些以寵物為主題或由此引出的一些希奇古怪但又不乏幽默的文字。當然,裡面也會刊登一些新產品的廣告。以吸引那些老顧客回來這里詢問、聊天及購買產品。 這家商店上還附有回郵的地址標簽,以便顧客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將地址標簽貼上寄可。 由於是小商家的低成本印刷,為了充分利用裡面的空間,這個版面有比較多的文字信息,留白空間並不多。這是否會降低小冊子信息的傳達效率?商店老 板透露出裡面的另一殺手鐧:「這個宣傳品上列出了要寄出的所有客戶的郵政編碼,上面有一個推薦卡。收到單張的客戶可將這家商店推薦給另一個新客戶,如果客 戶參加推薦的話,無論是推薦者還是獲得推薦的人,當他們來此購物時,我們都會給他們一定的優惠。」根據老闆的反饋,這種推薦優惠的辦法非常神效:既可以追 蹤現有的客戶,又可以利用原來的客戶介紹新客戶來。這種互動的關系也使商店能夠更好掌握市場動態。高! 今晚美夢香甜 Susan McCourt 經營的希爾農場出產一系列羊毛製品,包括枕頭,毯子和床墊。她們的產品舒適,暖和,樣式新穎親切,就像小冊子里表現的那樣。 小冊子看起來讓人非常舒服 小冊子提供了四個層次的信息,以適應不同興趣讀者的閱讀深度。每幅圖都有相應的吸引人的標題,如果讀者被某個標題或圖片吸引,接下來就可以閱讀 下面產品的詳細介紹,包括很多產品的優點和特性。其中最大的一副圖是一張大床,上面擺著公司的床上用品,下面的介紹表明希爾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旁邊還有一 副圖說明這種床上用品的設計原理。 小冊子有一頁用來擺放公司的標志和各種聯系方式,包括最方便的網上定購方式,他們的生意大部分都來自網路頂購。 她們的目標市場是那些高收入,有品位的顧客,這些顧客可能晚上睡得不夠好。為了吸引這部分人群,小冊子設計運用了大量的留白,素雅的顏色還有協調的字體,這些設計元素共同達到了吸引顧客的目的。 這本小冊子採用了格線來安排版面——永遠正確的選擇。格線給人一種整潔、現代、優雅的視覺氣息,裡面的格線錯落地分布圖片、文字、色塊,各就各 位,使讀者能夠輕易閱讀。淺藍及淺綠的顏色與圖片完美搭配。文字的標題採用了主色的顏色,輕易使整個版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設計並不是在比誰用 PHOTOSHOP 軟體里的濾鏡更厲害,其實更多時候,你只要老老實實地用上原來的圖片,剪切成統一尺寸的圖片,已經能夠達到非常漂亮的效果。 當然,就像上面的西岸酒店的小冊子一樣,專業的攝影是很值得的,而且這些照片可以用在以後的宣傳材料中。一些關鍵圖片的重復使用會強化產品給顧客的形象,如果還可以在其他的宣傳材料中看到這些圖片,會給顧客一種親切熟悉的感覺。 象製作 LEGO 一樣建立你的品牌 自從1934 年被發明以來, LEGO 已經走過了很長的歷史,卻經久不衰。雖然 LEGO 玩具里共有 2400 多個不同零件可供選擇,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但是其中最通用還是 2x 6 英寸 的基本模塊。 LEGO 玩具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組裝說明書,沒有文字,只有清晰的步驟圖示,教你一步一步完成一座座遊艇,城堡或是卡車。 示意圖設計得相當簡潔 就像LEGO 有無數變化一樣,小冊子也會有無數的主題,不過無論小冊子需要什麼樣的設計,都可以遵循相同的規律。 無論是酒店還是床上用品都需要考慮下面三個基本問題:客戶的意願,顧客的需要,以及對品牌建設的總體把握。 小冊子是非常有效的信息載體,它傳遞的信息比廣告要更深入,更全面,更個性化。小冊子應該能夠吸引讀者,並且和其他類型的宣傳材料相互呼應,給 顧客一個完整的印象。 當你對客戶,顧客,品牌戰略這些基本的問題有不斷深入透徹的理解的時候,你的設計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能時刻考慮到這些問題說明你的設計能力和商業直覺都到 達了更高的層次,你的設計業務肯定可以蒸蒸日上。

❽ 台州印刷業發展歷史

以下照片,均拍於貴陽市相寶山附近貴州新華印刷廠舊址。這些已拆或正在拆的每一棟廠房都見證了一段歷史,一段貴州印刷業的發展史。 1949前,貴州的印刷業十分落後。當時貴州最大的印刷廠是華之鴻獨資創辦的貴陽文通書局印刷所,創建於1900年,主要生產設備有石印機、鉛印機、手搖鑄字機、訂書機、紙型機、切紙機等。文通書局印刷所在貴州印刷的第一部書,是貴州鄭子尹先生編輯的《播雅》。 1949年10月15日,貴陽市軍管會新聞出版接管處接管了國民黨貴陽《中央日報》、《貴州日報》印刷廠。11月28日《新黔日報》創刊後,新聞出版接管處及時組建了貴陽新華印刷廠(貴州新華印刷廠的前身,1951年並入貴州人民印刷公司),為貴州的新聞出版服務。貴陽新華印刷廠建立後,在各方面條件都很差的環境下,印刷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論人民民主專政》等著作,還印刷了大量政治學習文件。為使中、小學校能正常上課,還趕印了大量中小學課本。 1952年,貴州人民印刷公司、新築印刷廠(原屬省人民政府)、南明印刷廠(原屬省委)、文通印刷廠、省軍區印刷廠和新黔日報印刷廠的一部分組建成新的貴州人民印刷公司,公司職工613人,總資產為88億元(人民幣舊幣,相當於現在的88萬元人民幣),成為當時貴州最大的印刷企業。 1958年,貴州人民印刷公司改名為貴州人民印刷廠,增添了書版輪轉機,四開、對開印刷機,照相製版等設備,裝訂工序方面增加了20多台切紙機,擴大了企業的印刷生產能力。同時,在上海等地的支援下,印刷技術也有了進步,首次成功採用照相製版分色技術,印出了彩色的貴州畫報。到50年代末期,全省印刷企業已發展到近100家,印刷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萬元,書刊印刷生產能力達到5萬令。 1960年至1978年期間,貴州人民印刷廠添置了先進的、大型書刊印刷設備,如:凸版書刊輪轉印刷機,全張二回轉印刷機,單面雙色印刷機、折頁機、配頁機、騎馬聯動機、鎖線機、照相製版設備,還從國外引進了半自動和自動切紙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印刷工藝。70年代中期,採用了手動照排機,為以後淘汰鉛字排版打下了基礎。這一時期新增加的設備近100台,極大地提高了印刷生產能力,書刊印刷質量顯著提高。為了促進各地、州(市、縣)印刷業的發展,1963年貴州省出版局還從貴州人民印刷廠抽調了部分技術人員、設備,支援各地、州(市、縣),有力地促進了當地印刷業的發展,使全省印刷業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在這個時期,全省印刷工業總產值超過2000萬元,印刷生產能力,鉛印印刷達到25萬令,平印印刷達到20萬對開色令。 1979年,貴州省出版局勞動服務公司(後改名為貴州新華印刷二廠)成立,這是貴州省又一個大型的印刷綜合企業,使貴州省的印刷生產能力得到了加強。1980年,貴州省印刷物資公司正式成立。貴州的印刷業逐步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❾ 折頁機的發展趨勢

目前,折頁機最高生產速度已經提高到了40000帖/小時,如海德堡StahlTA52折頁機。由於其具備高度的自動化及簡單靈活的操作性.使得折頁機工作準備時間大大縮短。折頁機的穩定性主要考察其對各種紙張作業的適應性。因為客戶對印刷品所用紙張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也越來越苛刻.常常是一批活件中要用到幾種不同種類和定量的紙張,甚至客戶會自備紙張.這就要求折頁機設備具有極大的應變和適應能力。
幅面多變、大幅面折頁機的踴躍出現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印刷品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差異化。印刷品的多樣性和個性化使得各種「異型開本」的書冊越來越多,加大了折頁環節的難度,很多折頁設備製造商都增強了折頁設備的作業適應性,同時還在折頁設計時加大了模塊化結構的設計投入,以便增強設備的靈活性,滿足各種用戶要求。另一方面,為配合全開幅面印刷機生產、性能優異的全開折頁機應運而生。免去了切紙工序,提高工作時效性。MBOT130/142全柵式全開折頁機、超大型折頁機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噪音污染一直困擾著印刷企業,各大印刷廠商都在試圖消除噪音,減少它對工人的傷害。優化工人的工作環境。低噪音折頁機在印後加工中得到了印刷企業的首肯。例如MBO公司的J、K系列折頁機安裝有降低雜訊的罩殼,而桌面折頁機更是在消除雜訊上做足文章。
逐漸融入一體化流程.更加智能化
一體化是印刷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最理想的狀態,折頁機作為印後加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門.必須也要適應這種一體化的趨勢。設備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是相輔相成的.當前折頁機的自動化趨勢主要集中在提高控制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上,而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則更多地與整個印刷數字化工作流程結合在一起.側重在JDF和CIP4等技術的應用上。在近年的印刷專業展會上,涌現出不少網路化印後加工方案,一些新型折頁機已經具備了信息交換能力,在數據管理軟體的支持下,成為了端對端的JDF數字化工作流程的一部分.與網路中兼容JDF的其他系統一起實現數據傳輸。

❿ 書籍裝楨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的書籍出版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籍的裝幀形制,也是隨著書籍的生產工藝和所用材料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地演變著。
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書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龜甲或獸骨,距今已有3000餘年。當時,為了便於保存,將內容相關的幾片甲骨用繩串聯起
來,這就是早期書籍的裝幀形式。
從商代後期開始,出現了青銅器銘文,統治者將重要文書鑄於青銅器上。特別是到了西周,銘文可以容載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銘文達
500字,因人們多把古代這種鑄之銅器上的銘文看作古代「原始書籍」形式之一,故多數書史家認為,它也是古代書籍裝幀的一種形制。
竹簡是紙發明前最具代表性的書籍形制。它可以根據文章的長短,任意確定簡數,一簡書字一行,最後用上下兩道繩編串起來,卷捆後保存,
還有葦編和絲編兩種,考究者用織物縫袋裝入。竹簡約起源於西周後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紀。竹簡除以竹製成外,也有用木者稱木簡。與竹簡
並行的還有木牘,製成長方形木片,用於書寫短文。
帛書是略晚於竹簡的一種書籍形式,它是將文字書寫於絲織品上,其裝幀形制是縫邊後成卷存放,由於材料昂貴,多為統治者書寫公文或作繪
畫用,一般書籍使用較少。
石經也是古代書籍的一種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經》,它開刻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將儒家七經刻於46塊石碑上,總字
數20多萬字。它立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們閱讀、傳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過了一般書籍。其形制是雙面刻字,文字豎向閱讀,行列整齊,碑呈U
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開刻的房山雲居寺佛教石經,雖年代晚於《熹平石經》,但其影響更大,價值亦高。
紙張發明後,出現了一種拓印形式。它可以將各種石刻文字復制在紙上,經裱裝成卷後便於保存和閱讀。後來這種方法又用於青銅銘文的拓印
和陶文的拓印。從南北朝到隋代的宮廷藏書中,各種拓印件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紙發明於公元前二世紀;從公元二世紀起,紙才較多地用於書寫;公元二世紀,紙的使用才更為普遍,成為書籍載體的主要材料,紙質寫本書
籍的裝幀形制有多種變化,最早的寫本書延用了簡策和帛書的形式,即卷軸裝。唐代初期,在卷軸裝的基礎上,又出現一種旋風裝,過去,由於只
見記載,未見實物,因而對旋風裝的形制眾說不一。宋代張邦基稱這種裝幀為「逐頁翻飛,展卷至末,仍合為一卷」;清代葉德輝稱其為「鱗次相
積」;也有人認為是將經折裝首尾相連即為旋風裝。後來發現了唐代《唐韻》寫本,是將所寫書頁逐張依次錯開貼於卷軸底紙上,閱讀時打開逐頁
翻閱,讀畢仍卷為一軸,其外觀與卷軸相同,從而證明前兩種說法是正確的。

經折裝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將所寫書頁按順序裱貼在一起,再一正一反連續折疊,再裱以前後護封。

印刷術發明前,書籍的裝幀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幾種。印刷術發明後,卷軸裝、經折裝仍在繼續使用,但在使用材料,開本的大小,裝潢工藝
等 方面,仍不斷有新的發展。並且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新的書籍裝幀形式也不斷出現,先後有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

遼金時代的書籍裝幀

印刷術的發明,標志著書籍的出版進入了新的時期。由於生產手段的改變,使書籍能夠快速大量地生產,使更多人能有讀書機會;書籍需求量
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業的繁榮和發展。出版者對書籍的裝幀形制則越來越重視,從開本的選用、版芯的大小、字體和行格、裝幀形式、封皮
的用料等,都體現了完整的古代書籍裝幀藝術。

印刷術發明於隋未唐初,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於公元704年前後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刻印於公元868
年,都為卷軸裝。由此可知,卷軸裝為印刷術發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種裝幀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書籍是《唐韻》,其裝幀形式可能是旋風裝,約印
於唐晚期。

從唐到五代,印刷還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汴京、吳越等地有印刷記載。到宋代,出版印刷業才逐漸普及,政府印書、民間印書、
學校印書、寺院印書都發展起來,印書的地域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北京也出現了出版印刷業。

過去對遼代北京印刷的書籍,多數只見於記載,實物留傳的很少。例如:遼統和十五年(公元997年)燕京僧行均編的《龍龕手鏡》,乾統年
間(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醫書《時後方》、《百一方》,以及遼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經總集《契丹藏》。1974年在山西應縣木塔四層佛
像胸中,發現了一批遼代印刷品,大部分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遼統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楊家印造」的《土生經
疏科文》一卷,最晚的為天慶年間(公元1111~1121年)刻印的《菩薩戒壇所牘》一書。其他書籍有《契丹藏》及遼代刻印經卷47件,遼刻書
籍8件,雕印著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為公元990~1121年之間。從這些印刷品的題記中,我們還知道了一批遼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單位,其
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楊家」、「燕京檀州街顯忠坊南頰住馮家」、「大吳天寺福慧樓下成家」、 「燕京憫忠寺」、「燕京聖壽寺」等。由此
可以看出,遼代北京的印刷業已十分興盛。

北宋最早刻印的書為開寶五年(公元972年)的《尚書》和《經典釋文》,《開寶藏》則刻印於開寶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興國八年(公
元983年)。而北京最早刻印的書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見北京出版印刷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從這些遼代北京的印刷品來看,多數為卷軸裝,也有蝴蝶裝和經折裝。有的書籍還經過染潢防蟲處理。其中《契丹藏》是最具代表性的遼代北
京印刷品,紙墨、刻工、裝幀都十分考究。每卷卷首都有圖畫,代表了我國古代書籍重視插圖的優良傳統。從遼代現存書籍的刻印、裝幀水平來
看,北京的書籍出版印刷的歷史,似應再向前推移。

在應縣木塔中,還發現幾件雕版印刷著彩佛像,它是採用雕版方法印刷線條輪廓後,再用手工塗染成彩色。這是距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塗彩張貼
掛圖。

公元ll27年,金滅遼,定燕京(今北京)為中都,這里成為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海陵王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政府設立秘書監和
國子監,專門從事書籍的收集、出版、印刷。金軍佔領汴京後,又將那裡的大批書籍、印版運到北京,汴京的一批刻版、印刷、裝訂工匠也來到北
京,使北京的刻印裝力量又進一步擴大,由於金政府的重視,北京出書的品種大大超過遼代。據統計,金代北京出版刻印的書籍有經史子集。醫
學、道藏和佛藏,總計超過200種。

金代北京的書籍裝幀形制,大約與南宋相同,北京的印刷品中卷軸裝已很少使用,佛藏和道藏多用經折裝,一般書籍多用蝴蝶裝。

蝴蝶裝是印刷術發明後新出現的書籍裝幀形式。有人推斷,五代馮道組織刻印儒家經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裝,但無實物留傳,還難以確定。北
宋初年,所印經、史著作,都用蝴蝶裝,並很快在全國通行。從遼代開始,北京也使用蝴蝶裝,其進程大體和中原一帶相當。

蝴蝶裝的應用,是書籍裝幀形制的一大改革。是書籍從卷軸、經折向冊頁的轉變,從而確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書籍基本裝幀形制。

元代的書籍裝幀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燕京,改名為大都,此後近百年間,北京成為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著突出
的成就,例如,印書的品種超過前代;木活字的首創和應用,朱墨雙色套印書籍以及包背裝的推行和廣泛應用等。

元政府十分重視書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編修所、秘書監、經籍所主要從事書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興文署、藝文監、廣成局、國子監等
機構,也從事書籍的出版印刷。政府還設立專門的歷書編印機構、每年出版印刷大歷、小歷、回回歷三種,印量達300多萬冊。由於政府的提倡,
京城民間的印刷業也十分繁榮,他們編印的多為戲曲、話本、詩詞等書。

元代北京出版書籍的裝幀形式,以蝴蝶裝、經折裝為主,蝴蝶裝多用於一般書籍,如政府編印的經史類書籍。經折裝則多用於佛經。在字體方
面則多選用趙體,民間出現的話本中,使用了較多的簡化字。

元代的蝴蝶裝書籍中,出現了一種開本較大、版芯較小的書籍裝幀形式,這是前代所少見的。如元大德年間刻印的《夢溪筆談》一書,開本為
高416毫米,寬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寬200毫米,版面的四邊留有很大的空白。兩空白面之間墊一張白紙,並與兩白面
粘連在一起,克服廠一般蝴蝶裝在閱讀時需翻過一空白頁的缺點。封皮用硬紙裱以織物。這種裝幀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開始,書籍多用包背裝。色背裝的工藝特點是:本頁齊中縫文字向外折疊,配頁後,撞齊,訂口在書頁空白邊,用紙捻穿訂扎平,訂
口外裁切,書背刷糨糊,貼上封皮後,裁切上下書口。一般書籍多用厚紙作封皮,宮廷用書,則用紙裱以黃綾。元代北京印刷的《秘書監志》一書
中,記有表背匠焦慶安的打麵糊物料配方:黃蠟、明膠、白礬、白芨、藜簍、皂角、茅香各一錢,藿香半錢,白面五錢,硬柴半斤,木炭二兩。這
個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劑、防腐劑和芳香劑三大部分,可見當時書籍裝幀的用料是很科學的,它可以使書籍長久保存。

包背裝較蝴蝶裝有很多優點,一是閱讀方便,二是書籍更為堅固耐用。也是書籍裝幀形式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更接近於今天書籍的裝幀形式。

明代的書籍裝幀

明代是我國古代出版印刷業最為輝煌的時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正成為全國出版印刷的中心。

明代的中央很多機構,都從事出版印書活動,而印書的內容按其職能各有側重,北京國子監主要印刷教育用書(如經史類書),欽天監以印歷
書為主,禮部主管地方政府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醫院、史局、兵部、工部、順天府等機構,也都從事過印書活動。有的部門還設有印刷所。

明代在北京設立的司禮監經廠,是一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廠,其總人數為120O人。其中從事書籍裝幀的工匠就有700多人。

明代北京的民間印刷業也很繁榮,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幾家。

明代北京的書籍裝幀,是歷代集大成者。書籍的開本大小、開本比例形式多種多樣,歷代的書籍裝幀形式,都有使用,而工藝則更為考究。

明代北京所印書籍的裝幀形制,以經廠本最有代表性。它所印的經史類書籍,版面行格疏朗,字體楷書端正,大黑口、雙魚尾、注釋用雙行小
字,多採用包背裝。藏書家多稱「監書天下第一」。經廠印刷的《大統歷》,有兩種裝幀形式,一種是包背裝,一種是經折裝,印刷有墨印和藍印
兩種。凡經廠所印的各種書籍,封皮用料有幾種不同的檔次,以黃綾裱紙包皮者,多供宮廷使用;以素色綾絹裱皮者,多供官員使用;以厚紙包皮
者,可供一般官員使用或向民間出售。經廠印裝的《大藏經》(北藏),為經折裝,長度約一尺,封皮用硬紙裱以黃綾及各色彩綾,其裝潢十分考
究。明代北京的巨帖寫本書《永樂大典》,共11095冊,書高一尺七寸,寬一尺,為歷代開本最大的書,也近似於黃金比例。該書為包背裝,封
皮裱以黃綾,是歷代書籍裝幀中最為壯觀者。

線裝是明代興起的一種新型書籍裝幀形制,也是我國古代最完美的一種書籍裝幀形式。線裝書的加工流程為:折頁、配頁、撞齊、訂紙捻、配
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線、包書角等。明代線裝書的封皮,多數為紙面,選用較厚的紙,或幾層紙滾貼而成。較為考究的書皮,則在厚紙上滾
以布、綾、錦、絹等織物,包角是在書的訂口上下兩角裁切邊處貼以細絹,以使其美觀堅固。有的書還有書根,即在書的下切口靠訂口處寫上書名
及卷次,以便於閱讀時查找。線裝的訂眼是為了穿線,隨書的開本大小和設計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訂線多用白絲線穿雙道,書要壓
實,線要拉緊。明代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訂線用清水白絹線雙眼訂結,要訂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脫而緊,如此訂書乃為善也。」

線裝書的封皮文字稱書箋,只有書名和卷次,印或寫在長條紙上,貼於封面的左上角。扉頁所載內容較詳細,有書名、出版印刷者名、出版年
代等。更詳細的出版情況,多印於書後。有些政府出版的書籍,還在書的第一頁或封面蓋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是經廠印刷的《大統歷》,不但蓋
有政府公章,並有政府文告,申明不得私自翻印。

明代北京的書籍裝幀還包括函套,以便將一部書的各冊包裝為一個整體。函套多用厚紙板外裱以藍布(也有用綾錦者),隨書的大小、厚度而
制。函套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四麵包裹,露出書的上下口,稱半包式;另一種是將書的六面全部包裹,稱全包式。除厚紙布面函套外,還有夾板
和木匣兩種外包裝,夾板式是用兩片與書同大小的木板,夾於書的上下,再用布帶捆牢。木匣則是按一部書的大小,製成木匣,將書裝入。

明代北京的版本中,還有一種書頁內襯紙的裝幀形式,這多用於較薄的紙張,有一種羅紋紙,薄如蟬翼,透印嚴重,襯紙後不但克服了透印現
象,也增加了書頁的強度。

由於刻版和印刷技術的發展,為書籍的裝幀藝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中包括版面藝術、字體藝術,插圖藝術和文字的多色印刷。

明以前的印書字體,多選用顏、歐、趙等名家書體。明初開始,書籍用字一改傳統風氣,改用橫平豎直,橫輕豎重的匠體字,這就是現在書籍
常用的宋體字。宋體字萌芽於宋,由還不成熟而未能推廣。成化年間,國子監、經廠的版本中,開始使用宋體字,從而很快在全國推廣,字體的風
格也有粗體、中粗體和細體幾種。這種印刷專用字體的廣泛應用,標志著古代書籍版面藝術的新發展。我國古代書籍的插圖藝術,有著優良的傳
統。唐代的佛經印刷中,就配有卷首圖,宋代有插圖的書籍就更多了。到了明代,書籍的插圖藝術達到很高水平,在民間刻印的戲曲、話本中,使
用較多的雕刻精美的插圖;官方出版的科技書、醫學書、方誌書中,也使用了較多的插圖,特別是宮廷使用的啟蒙讀物中,出現了短版彩色印刷的
插圖。

出於書籍產量的大增,使社會的中下層人士也有讀書機會,從書籍的裝幀形式來看,也分成不同的檔次。就是經廠本,也分為不同的裝幀檔
次,既有供上層使用的豪華本,也有供中下層人士使用的普通本。民間作坊的印本,主要供社會一般人士需要,從刻印到裝幀,也力求簡朴實用,
成本較低,在開本上,既有較大的開本,也有中小開本。明代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裝訂書籍不在華美飾觀,而要護帙有道,款式古雅,
厚薄得宜,精緻端正,方為第一。這代表了明代人對書籍裝幀的一般要求。

清代的書籍裝幀

公元1644年,清政府在北京建都,這里仍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政府十分重視書籍的出版印刷,並設立了專門從事書籍出版印刷的機
構--武英殿。

康熙年間,集中了一批知識分子,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並製造銅活字25萬個,印刷了這一大部頭叢書。乾隆年間,武英殿在金簡主持
下,又刻制棗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計253500個,乾隆皇帝親自將活字版定名為「聚珍版」。除用這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外,
還印了其他一些書籍。清政府除用活宇版印書外,也用雕版印刷了較多的書籍,以《耕織圖》、《南巡圖》等質量最高。

清代北京印刷的一大特點,是民間印刷作坊的興盛,據統計最多時有120多家,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廠兩處。在這些作坊中,也有專門從事書
籍裝訂和字畫裱裝者。

清代最通用的書籍裝幀形式是線裝,卷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和包背裝等,都有使用。卷軸裝在清代多用於字畫的裝裱,其裝裱工藝十分精緻
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紙,畫芯四邊裱以素色彩綾,軸外裱以錦緞,軸頭用料則分為不同的檔次。經折裝除用於佛經及字帖外,也用於一般書籍,
宮廷印刷的《耕織圖》,《南巡圖》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裝幀採用經折裝,所不同的是開本約一尺見方,封皮用厚紙板裱以黃綾。康熙、雍正年
間刻印的《龍藏》,共720冊,全為經折裝,書皮裱以黃綾,10冊一函,規模巨大。蝴蝶裝在宮廷印刷的書籍中也有使用,我曾看到過一本清代
中期的蝴蝶裝書,用上等宣紙印刷,版邊留有較大空白,封皮用硬紙板裱以黃綾,並有前後環襯頁,一邊裱於封皮內側,裝幀平整,裁切跟齊,屬
於宮廷書籍裝幀之上品。包背裝在清代也有較多的使用,乾隆時期編纂的《四庫全書》一套共36315冊,為著名的寫本,共抄寫七部,共計
254205冊,全為包背裝。全書封皮用厚紙外裱綾衣,四庫分別用不同顏色,其經庫用綠綾,史庫用紅綾,子庫用藍綾,集庫用灰綾,最後分別用
木函裝書。線裝為清代書籍裝幀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書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線裝書則力求「護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緻
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紙面和市面兩種,封面多貼書簽,書本部較薄,一部書裝於函套。清代線裝書的前面多留有一、二張白頁,其後才是扉
頁,內容有書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點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書根字,寫有書名、卷次等。

從開本大小來看,清代則是多種多樣,政府出版物的開本都較大,民間出版物多為中小開本,有一種稱為夾帶本的,是歷代最小的開本,約相
當於今天的128開,字很小,但印刷裝訂都很精緻。

清代出現了一種連續性出版物,一種是《晉紳錄》,一種是《京報》,《晉紳錄》按季出版,內容為中央、地方官員的名錄,以紅紙為封皮,
稱為紅皮書。《京報》相當於今天的報紙,但也裝訂成冊,每期二三頁或六七頁不等,封皮有白紙,黃紙不等,封面蓋有紅色「京版」二字,有刻
版和木活字兩種,由於有時限性,印裝都十分粗糙。但作為連續性出版物,在出版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從18世紀初期開始,西方的印刷技術逐漸傳入我國,近代出版印刷業開始興起。隨著新型印刷技術的應用,書籍的裝幀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
變化。而今天所使用的冊頁裝及矩形開本等基本形式,則起源於我國的宋代,約公元14世紀,逐漸傳向西方。雖然在材料、工藝方法等方面有階
改進,但其基本形式,仍為中國古代所首創。

閱讀全文

與折頁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