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和大師一起創造偉大的藝術

和大師一起創造偉大的藝術

發布時間:2021-07-16 08:39:53

Ⅰ 為什麼說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老師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以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穎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甚至日後與老師齊名。

Ⅱ 有沒有一些關於美術類的電影和書籍,求答案,我想看一下

您好,推薦如下——
《雜志設計的秘密》 四川美術出版社編譯
《影響世界畫壇的十五個流派》 四川美術出版社編譯
《幻想的藝術》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和大師一起創造偉大的藝術》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走近藝術大師:梵高 高更 德加 莫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塞納河畔的沙龍:狄德羅論繪畫》 金城出版社
《我的天堂電影院》 上海人民出版社(力薦此書)
《魅力人聲》 上海辭書出版社

Ⅲ 結合世界大師的作品及個人創作經歷,談一談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

藝術創作是一種實踐活動,實踐是人存在的另一種方式,它不太依賴思想認識,而主要是靠意志來控制行為,堅持篤行、涵養修煉,直接作用於客觀物質。

如梵高的向日葵,從情感上向日葵表達了他自己在低落的生活狀態中想尋求希望的感覺,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梵高的畫在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被接納,反而是被排斥,而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受到了大規模的好評,可能他畫中表達的感情也並不適合他生活那個年代的主流社會氣氛,而在他去世後的時代社會壓力明顯增大,當其他人有一些和他生活心態相似的地方時,也更能夠接受他的作品。

說只有壓力也不對,也是後來的年代思想上慢慢更開放,更能夠接受「非主流」的繪畫形式。

但凡名畫,都逃不過它的客觀屬性,尤其是金錢,雖然把藝術和金錢放在一起會讓很多人嗤之以鼻,但名畫之所以成為名畫或多或少都離不開藝術品市場的推動,不要看不起金錢對於藝術品的作用,要不人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作品,也就更沒機會去「用心感受了」。

Ⅳ 為什麼說把科學與藝術親合在一起是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追索的命題

科學與藝術在古代並沒有明顯的分野。只是到了20世紀,科學得到了大發展,藝術也更趨多樣化,各自發展成了獨立的體系。如何把科學所蘊藏的巨大能量與藝術所具有的巨大魅力結合在一起,這個問題早已引起一些高層專家的注意,時至今日,總結和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加顯得重要。
2001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成為新世紀伊始關於「科學與藝術」對話的一件大事。展會由李政道先生發起。他近年來積極倡導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由他闡釋科學主題,一些名畫家已創作出多幅作品問世,這次聳立在美術館門口的兩件大型金屬雕塑「物之道」和「生之欲」就是李政道和吳冠中兩位大師的創意之作。李政道先生認為:「科學和藝術都是用人類的創造力追求普遍性的真理,它們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於如何使科學與藝術相結合,他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若沒有經過高等數學教育,他看數學公式能產生什麼情感呢?從數學公式中產生情感和從音樂符號中產生情感,都不是直接的,要通過另外一條途徑,音符中出情感要通過樂器,從數學公式中感受美感就要懂得其中具有的內涵」。這就道出了他約請畫家作畫的初衷。他還說,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科學與藝術是同流分渠發展過來的,真正的科學家和真正的藝術家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不能分割的,恰如一個硬幣的兩面。
對於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問題,吳冠中先生與李先生有相似的見解,吳先生有句名言:「科學揭示宇宙的奧妙,藝術揭示情感的奧秘。」他認為科學與藝術整合有其內在的聯系,這種結合對促進科學與藝術的互動與互補,開拓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有重要的意義。李、吳同是這次活動的學術委員會主席。展會上展出了中外藝術家近600件作品,有金石雕塑、陶瓷玻璃、書法繪畫、攝影等等。參展作品都在嘗試表現科學與藝術這一主題,表達各自對這一命題的理解,盡管各人的理解相去甚遠。
另一位關注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大科學家是錢學森先生。他特別強調思維方法上的結合。他說,科學技術思維往往側重於邏輯思維(具體分析事物的各個部分,加以邏輯推理、科學試驗,把握事物的整體、本質和發展規律),文學藝術思維往往側重於形象思維和靈感(通過直觀感受,運用豐富的情感,從現象中探尋本質)。他認為科學與藝術的思維方式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科學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科學。錢先生本人一貫注意把科學與藝術的思維方式結合起來。他的藝術修養很深,喜愛音樂、詩歌、繪畫、書法等。在他的科學研究中,藝術(包括夫人蔣英介紹給他的音樂藝術)給了他很大幫助,「這些藝術里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

Ⅳ 如何看待魯迅說的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

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異性大抵相愛。太監只能使人放心,絕沒有人愛他,因為它是無性了--假使我用了這『無』字還不算語病。然而也就可見雖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可愛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來看,都近於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掛在照相館的玻璃窗里,掛在國民的心中。外國沒有這樣的完全的藝術家,所以只好任憑那些捏錘鑿、調色彩、弄墨水的人跋扈。

Ⅵ 英國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享有國際聲譽的大師是哪一位畫家

英國復的風俗畫的發展與一個名字制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他就是英國近代繪畫的創始人——風俗畫家荷加斯。《文明結婚》荷加斯英國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紀英國風俗畫的奠基人。他是一個出色的版畫家和油畫家,是英國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享有國際聲譽的大師。

《文明結婚》荷加斯英國

Ⅶ 結合世界大師的作品及個人創作經歷,談一談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求高手啊

【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

【藝術創作】指藝術家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創作方法,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選擇、加工,從中提煉素材,塑造藝術形象,繼而創作藝術作品的創造性勞動。

這里的【世界觀】,就是指【藝術家】的【理論】。
因此,【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是【實踐】,是豐富和發展【理論】的過程。

而【理論】的豐富發展,勢必會激發藝術家有新的【實踐】,也必然會有新的【藝術創作】。

Ⅷ 關於這句名言的演講:"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演講內容如下: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發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

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民族精神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Ⅸ 為了創造傑作而付出畢生心血的偉人

《名人傳》基礎知識試題 一、問答題 1.《名人傳》是一本怎樣的書?作者是誰? 答:《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造,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 2.《名人傳》主要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答:偉大的天才必須向庸俗而且布滿敵意的社會進行不屈的斗爭,就能獲得勝利,完成天才的創造事業。 3.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麼? 答: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為音樂家、作曲家卻耳朵失聰;最大的幸福是他戰勝痛苦,創造出擁抱歡樂的《第九交響樂》。 4.在《貝多芬》傳後,作者附了「海利根遺囑」的目的是什麼? 答:增加傳記「引文」的真實性,同時也是貝多芬痛苦生活和讀者心靈的一次撞擊。 5.《貝多芬》在立意和構思上扣住什麼主題選材? 答:作者緊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氣味。」 6.在《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為什麼把人物的痛苦作為重要情節?這痛苦是作者憑空虛構的嗎? 答: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從歷史事實中吸收來的,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義精神的全部偉大之處得以顯示出來,其感染力在於克服痛苦,戰勝痛苦,這是以痛苦為情節的目的所在。 7.《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寫到雕塑家完成的很多雕塑,可看出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有怎樣的與眾不同的特徵? 答: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男性的宏偉和戲劇性的結構,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新鮮感,因而備受眾人的尊崇。 8.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中探索了這位藝術大師哪兩方面的內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難――時代與社會給他帶來的種種苦痛;二是他的藝術創作帶給他的短暫的狂歡。 9.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泰的藝術觀。 答:托爾斯泰以為藝術不是一個階級的所有物;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藝術應當鏟除強暴,它的使命是要用愛來統治一切;只有為了團結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藝術。 10.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斯泰的婦女觀。 答:他反對現代的女權主義,稱贊賢妻良母,以為勇敢的妻子應該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礙。 11.《托爾斯泰傳》的立意是什麼?作者的著眼點在哪兒? 答:立意是歌頌英雄主義;著眼於評論托爾斯泰的思想和創作,是一部文學創作評傳。 12.結合《托爾斯泰傳》談談你對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的看法。 答:托爾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誠的、博大的愛,厭惡痛苦的民眾生活,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他愛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現,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有一顆真誠、善良、博愛的心。 二、填空 1.《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羅曼·羅蘭,他是20世紀享譽國際文壇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是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有「歐洲的良心」之稱,他們另外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2.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陳筱卿翻譯的《名人傳》的封面上寫著作者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 3.《名人傳》包括不同時期的三個傳記――《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這三部傳記匯集成《名人傳》。 4.《貝多芬》是一部人物傳記,牢牢圍繞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樂成就,記敘了貝多芬的一生,表現了他戰勝不幸、戰勝痛苦的頑強意志,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是德國人。貝多芬的音樂天賦是他的父親發現的,當年貝多芬只有4歲。1796年開始,貝多芬得了一種永遠治不好的病是失聰,他極度傷心,1802年開始,他寫了封信給他的弟弟,世稱《海利根遺囑》。 5.在《貝多芬傳》里,作者引用了貝多芬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是:「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盡不背叛真理。」 6.「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貝多芬傳》,是貝多芬的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 7.「幸福的靈魂,時間在其中不再流逝!」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米開朗琪羅傳》是米開朗琪羅的一句潸然淚下的名言 8.「不能忍受考驗的人是無法教點什麼給能忍受考驗的人的。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托爾斯泰傳》,是托爾斯泰的一句富有啟迪的名言。 9.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樂曲《第三交響樂》(《英雄交響樂》),他藉此度過了生命的危機。 10.貝多芬終生未娶,他的第一個戀愛對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爾。當時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極有失往聽覺的可能。他內心布滿矛盾和痛苦。於是1801年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鳴曲》獻給她。 11.貝多芬失聰的原因的猜測有四種:腸炎、冷水浴、傷冷、仰面跌倒。 12.羅曼·羅蘭總結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是「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13.米開朗琪羅是義大利人,被人們稱為「在藝術上最有毅力和宏偉氣勢的人」。 14.青春時期的米開朗琪羅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贏得洛朗·特梅迭西斯親王的友誼和欣賞。 15.使米開朗其羅25歲一舉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耶穌死像》),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現了他愛國主義精神。 16.1501年,米開朗琪羅接手了一向沒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衛像》。 17.1505年3月,米開朗琪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召開赴羅馬。開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時代。 18.在重建聖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築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烏斯二世的迷信戰勝了米開朗琪羅。 19.1508-1512年,米開朗琪羅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頂畫和牆壁畫,作品中布滿了生殺一切的精神。 20.使米開朗琪羅感到幻滅、絕望、意志破裂的情緒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烏斯二世紀念物的新雕像中。 21.米開朗琪羅一生中惟一的一張別人的畫像是卡瓦列里,是他使米開朗琪羅決定完成聖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22.佛羅倫薩教堂沒有建成,連木型也遺失了是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上最後的失望。 23.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大師,《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24.發刊於1863年的中篇小說《哥薩克》是高加索的頌詩,也是托爾泰第一創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5.被稱為近代的《伊里亞特》的作品是《戰爭與和平》。 26.《安娜·卡列尼娜》寫於1873年3月。 27.1879~1882年,托爾斯泰寫成的《懺悔錄》是他宗教狂亂的表白。 28.《復活》是他藝術上的一種遺囑,是他整個創作生涯中最後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9.托爾斯泰在1900-1910年間發表了關於社會論戰的含有攻擊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戰爭與和平》、《大罪惡》和《世紀末》。 30.《名人傳》包括哪三個人的傳記?他們分別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藝術家? 答:《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十八世紀托爾斯泰19世紀米開朗琪羅文藝復興時期 31.貝多芬出生於波恩,是18世紀後半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其代表作品為英雄、命運。 33.《命運》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為深刻和宏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34.米開朗琪羅是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其代表作為《大衛》。 35.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圖很早就畫出來,但一直無人敢接手,米開朗琪羅成功的完成了這偉大的作品,它是《摩西》。 36.米開朗琪羅至死還留在佛羅倫薩畫室里的唯一作品是《勝利者》。 37.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使他獲得不朽聲譽的兩部小說是《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復活》。 38.托爾斯泰最喜歡的中國古代哲人是孔子。 39.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三人的共同點是? 答:堅強,熱愛生命、祖國、人民。 40.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信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 答:用苦痛換來歡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41.《名人傳》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答: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難,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斗,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42、《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43、《貝多芬傳》是羅曼·羅蘭的自得之作,在文學領域內一直被奉為經典,從首次出版到現在,其具有的獨特價值讓「人們似乎從中找到了新的支撐點」,因此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44、《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作品中最為深刻和宏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45、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46、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於30字) 答: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4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並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來,和命運作斗爭,從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會。 48、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部傳記。其中,貝多芬(人名)飽受耳聾折磨。 49、請你根據《教學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讀《 》(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容): 示例: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布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眾人。 50、請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個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舉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高度耳聾的貝多芬出場時,他受到觀眾五次熱烈地鼓掌歡迎。貝多芬在終場後感動得暈了過往。 51、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為音樂家貝多芬傳、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家托爾斯泰寫的三部傳記。這三人共同的特點是:三人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 52、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心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唯其痛苦,才有快樂」。

Ⅹ 世界十大著名服裝設計師的代表作和點評

一.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是如今在世的最著名的國際時裝設計大師,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是現任香奈兒 Chanel) 芬迪 (FENDI) 兩大品牌的首席設計師,時尚界人稱「老佛爺」、「卡爾大帝」。在屬於自己的品牌中,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的設計個性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合身、窄身、窄袖的向外順裁線條,古典風范與街頭情趣結合起來,形成了諸多創新。
二.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他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的時裝極具創造力,集質朴、基本、現代於一體。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似乎一直獨立於歐美的高級時裝之外,他的設計思想幾乎可以與整個西方服裝設計界相抗衡,是一種代表著未來新方向的嶄新設計風格。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的設計直接延伸到面料設計領域。他將自古代流傳至今的傳統織物,應用了現代科技,結合他個人的哲學思想,創造出獨特而不可思議的織料和服裝,被稱為「面料魔術師"。
他偏愛稻草編織的日本式紋染、起縐織物和無紡布,獨愛黑色、灰色、暗色調和印第安的扎染色。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所運用的晦澀色調充滿著濃郁的東方情愫。他喜歡用大色塊的拼接面料來改變造型效果,格外加強了作為穿著者個人的整體性,使他的設計醒目而與眾不同。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善長立體主義設計,他的服裝讓人聯想日本的傳統服飾,但這些服裝形式在日本是重來未有的。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的服裝沒有一絲商業氣息,有的全是充滿夢幻色彩的創舉,他的顧客群是東西方中上階層前衛人士。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曾獲日本時裝編輯俱樂部獎、邁尼奇時裝報大獎等多項獎項。他的時裝極具創造力,集質朴、基本、現代於一體。 三.瓦倫蒂諾·加拉瓦尼(Valentino Garavani),Valentino Garavani是時裝史上公認的最重要的設計師和革新者之一。 Valentino,這位以富麗華貴、美艷灼人的設計風格著稱的世界服裝設計大師,用他那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在繽紛的時尚界引導著貴族生活的優雅,演繹著豪華、奢侈的現代生活方式。瓦倫蒂諾喜歡用最純的顏色,其中鮮艷的紅色可以說是他的標准色。精瓦倫蒂做工十分考究,從整體到每一個小細節都做得盡善盡

閱讀全文

與和大師一起創造偉大的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