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郎毓秀的《採花》 歌詞
採花
四川南坪民歌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087
五、六十年代歌壇名人1
演唱:郎毓秀
正月里採花無喲花采
二月間採花花喲正開
二月間採花花喲正開
三月里桃花紅喲似海
四月間葡萄架喲上開
四月間葡萄架喲上開
五月里石榴尖喲對尖
六月間芍葯賽喲牡丹
六月間芍葯賽喲牡丹
七月里穀米造喲成酒
八月間聞著桂喲花香
八月間聞著桂喲花香
九月里菊花懷喲里揣
十月間松柏人喲人愛
十月間松柏人喲人愛
冬月里臘月無喲花采
霜打的梅花便喲自開
霜打的梅花便喲自開
----End----
http://music..com/song/26111581
B. 郎毓秀的逝世消息
7日凌晨,曾演唱《大軍進行曲》、《杯酒高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名作的中國音樂界泰斗郎毓秀安然辭世,享年94歲。當天府早報記者昨日來到郎毓秀生前居住的四川音樂學院家屬區「竹園」時發現,依然有不少聞訊而來的親友手捧著郎毓秀生前最愛的白玫瑰寄託哀思。
低調
從不向孩子炫耀名氣
郎毓秀去世前,叮囑子女要低調處理自己的後事,所以在她居住的小區,並沒有搭建靈堂,也沒有花圈奠儀,她生前居住的四川音樂學院家屬區「竹園」大門口一張以毛筆書寫的訃告,宣告著郎毓秀離世的消息。
昨日上午,家人已經將郎毓秀的遺體火化,這也是郎毓秀的意思,因為她生前一直是非常低調的人。或許不會有人相信,郎毓秀從來沒有告訴過孩子自己是知名的歌唱家,孩子們小時候只知道媽媽歌唱得好,經常要四處演出,但媽媽究竟有多知名,他們卻不知,也是到了後來,孩子們從報紙、書籍上,從別人的口中才知道關於媽媽的新聞報道,才知道媽媽原來很不簡單。
生病也只住雙人房間
正是因為低調的個性,郎毓秀也曾被誤解,還有人將她的「不求人」、「不開後門」解讀為高傲,但她的親人、好友及學生都了解她。當年,6個孩子下鄉當知青,有人問郎毓秀,你怎麼不想想辦法讓孩子們從農村出來?郎毓秀說,寧肯把孩子們送到鄉下去勞動,也比在社會上耍學壞好。
但哪個家長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為了孩子,郎毓秀夜夜失眠;即使是到了川音教學,她也不要學生在音樂會前介紹自己,她只是默默地坐在台下。但如她的孩子們所說的,母親在一心一意地為社會培養人才,她資助貧困孩子,幫助自己的學生聯繫到德國深造,「你怎麼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面對孩子的責問,郎毓秀卻說:「只要你在聲樂上達到一定的造詣,我也會幫你聯絡。」就連這次生病住院,郎毓秀也是住著雙人間,親友們建議其轉到單人間,但郎毓秀沒有同意。
樂觀
去世前還在輔導學生
郎毓秀87歲的時候,曾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隨後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從沙發上走向鋼琴還需要拄著手杖。直到去世前,這位94歲的老人還在堅持輔導研究生。由此可見,郎毓秀是個多麼樂觀,多麼熱愛生活的人。
是的,在子女們的印象里,母親是個活潑的人,他們小時候,母親總會用新奇的語言、誇張的表情,展示為孩子們新買的玩具;母親一有空就給他們講故事,先用英文講一遍,再用中文講一次,以至於家庭的日常問候都變成了:「Hi,mammy。」而到了文化大革命,郎毓秀也是樂觀的,子女們擔心她會想不開去自殺,但郎毓秀都沒哭過,更何談會去自殺?
曾說病癒還要去上課
郎毓秀喜歡花,特別喜歡白玫瑰;她還鍾愛拼圖,家裡的櫃子上滿是她的作品,即使是到了晚年,她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上網、跟子女們發郵件發簡訊、甚至還要看韓劇。
2006年,丈夫肖濟的離世讓郎毓秀很是悲傷,於是她就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翻譯資料和教學上。在學生們的眼裡,郎毓秀是再好不過的老師了,即使是身體不舒服吸著氧,她還要堅持給學生上課;而她從不吃「老本」,家裡書櫃里全是各種音樂資料,她為每個學生挑選適合的歌,總在不斷地學習中間豐富著教學經驗,即使是這次生病住院,她還跟學生約定著痊癒了就去上課。
C. 滿園春色的歌詞大意是什麼
就是用春暖花開比喻愛情的美好。
《滿園春色》
(電影《滿園春色》主題曲)
詞:晏如曲:晏如
唱:郎毓秀 蔡紹序
滿眼繁華
紫奼紅嬌
群芳燦爛
春色無邊
好一片良辰美景
好一段歡喜姻緣
明月下
好花前
雙雙對對似神仙
人生結合多奇幻
萍水相逢一見情牽
滿園春色關不住
惜青春莫辜負華年
桃紅柳暗
燕舞鶯卷
群山繞翠
玉樹籠煙
好一片良辰美景
好一段歡喜姻緣
攜素手
好花前
並香肩
卿卿我我永相憐
人生結合多奇幻
萍水相逢一見情牽
滿園春色關不住
惜青春莫辜負華年
D. 西遊記作者是誰
吳承恩
生平簡介
吳承恩,生於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於1582年(明萬曆10年),活了81歲。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讓他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E. 郎毓秀唱的歌曲
鸞鳳諧鳴
天倫歌
三民主義歌
F. 跪求含「毓秀」兩個字的,含義好的古詩詞
成語有鍾流毓秀。
鍾靈毓秀zhōng lín yù xiù【解釋】:鍾: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出自】: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示例】: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綉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之德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六回【近義詞】:鸞翔鳳集【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G. 鍾靈毓秀物阜人傑
嵩山地區有十寺、五廟、五宮、四庵、四洞、三觀、三壇、三闕、二台、一院,碑刻數百通,各種磚石塔270餘座。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表1-1)。它們中不乏中華之最的精品。
表1-1登封市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
續表
嵩山有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漢代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太室闕是中嶽廟的神道闕,造於漢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8年);少室闕是少室阿姨廟的神道闕(圖1-3),建於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啟母闕位於嵩山萬歲峰下啟母石附近,是啟母廟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同年所建。三座漢闕除銘文外,尚有各種頗具漢代生活氣息的圖案浮雕,是研究漢代文化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嵩山有我國現存最古保存最完整的觀星台。它是元代著名水利學家、天文學家郭守敬在全國所建27座天文觀測站中僅存的一座。觀星台前面的周公測景台,乃三千多年前周公旦所建。它們都是我國天文科學發展史上的寶貴遺產和重要實物資料,對研究我國天文史和建築史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附近新建的中國天文博物館,是一處理想的科技游覽場所。
圖1-3漢少室闕(1940年攝)
嵩山有全國最古老最高大的古柏。古柏俗稱將軍柏,其中二將軍柏樹高18.2m,胸圍12.54m,冠幅17.8m。漢武帝封它們為將軍時已經是森森大樹,著名佛學家、社會活動家趙朴初認為它是周柏,「閱世三千歲」,自有一定道理,林學專家推斷它們已有4000~4500年的歷史。
嵩山有我國現有最大的古塔群,即少林寺西之塔林。這里現存唐代以來各代磚石墓塔230座,據考證,這僅是原來塔數的二分之一,昔日塔林之盛況不難想像。
嵩山有我國最早的禪宗寺院——少林寺。少林寺創自北魏,興於隋唐,元明昌盛,民國衰落,近年中興,是我國佛教禪宗的發祥地,禪宗為印度僧人達摩首先傳入中國,少林寺因此被稱為禪宗祖庭。少林寺歷史上多次毀於兵火,1928年的那場大火,使少林寺元氣大傷,方丈室以南盡成瓦礫。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多次撥款對少林寺進行了全面整修,飽經滄桑的少林寺古貌換新顏,成為世界聞名的重要旅遊勝地。
嵩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登封陽城人許由,一生淡泊名利。相傳堯到晚年讓帝位於許,許堅辭不受。他的高風亮節深為後世人稱頌。他是許姓始祖,他的故里箕山成為海內外許姓同胞尋根問祖之地。陳勝,登封陽城人,於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揭竿而起,四方響應,曾建國號「張楚」,他是我國歷史上一次著名農民起義的領袖。李際遇,登封唐庄人,明崇禎11年(公元1638年)因遭受天災,不堪糧稅重負,樹起義旗。義軍佔領嵩山周圍數縣,後與李自成義軍會合,佔領登封縣城,兵敗被清廷殺於北京菜市口。登封大冶人景日昣,嵩陽書院學員,康熙年間中進士,官至禮部、戶部侍郎,晚年歸里,著書多卷留存後世。
嵩山培育了名揚四海的少林武功。少林武術相傳也是達摩所創,原為健身而習,南北朝以後逐漸向技擊方向發展。少林武僧歷代在戍邊守關,平叛剿匪中有出色表現。古代的趙匡胤、朱元璋、武松、魯智深,近代的許世友、錢鈞都曾師從少林。《少林寺》電影放映後,「少林熱」風靡全球。嵩山腳下海內外青少年慕名而來習功練武,現有各種武術學校近百所,同時有二萬多學員在這里操刀舞棍,聲震雲天,其盛況成為嵩山一大奇觀。
H. 電視劇《中國遠征軍》27集里 韓邵功與謝孝彰在去印度前酒會上很多軍官一起唱的是什麼歌
《杯酒高歌》,作詞: 安娥 ,作曲: EA.Fenstad ,原唱: 郎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