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型小說的寫作應注意哪幾點怎麼樣可以寫得生動、傳神
界限
一般說來長篇小說的字數都在8萬以上,短篇小說的字數在幾千字到三萬字以內,中篇小說的字數大約在在三五萬字到八萬字之間,微型小說或者叫小小說、掌篇小說、一分鍾小說,字數一般在二千字以內。
目標
微型小 微型小說
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星新一的《喂——出來》的結尾就出人意料。
特點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遠。人物少,情節簡單。但小而精,微而妙,以少勝多,以微觀反映宏觀。現實感強,迅速輕便,充滿生活氣息,但要寫出藝術境界的「遠」,使人聯類無窮。 (二)博採眾長,不拘一格。廣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藝術體裁的長處,可以稱為「模糊小說」。 (三)取材精確,鏡頭小說。微型小說寫的是面上的一點,這個點是運動展開的,可以稱作影視中的「鏡頭」。一般短篇小說中的倒敘和補敘,在微型小說中要成為瞬間鏡頭的描寫和串連,以免冗長敘述和說明。 (四)寫特殊點,重情緒化。微型小說人物描寫的特點是,寫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側面,或寫主要人物的情緒心態。
編輯本段容量
作家袁炳發1984年開始創作.至今已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短篇小說、小小說300餘篇,其中多篇被各種報刊選載和收入多種選集。小小說《彎彎的月亮》被陝西一高考生在參加2000年的高考作文時抄襲,並得滿分,引起國內20多家媒體的關注和討論。 袁炳發認為小小說的「小」只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它的分量。一篇好的小小說只要容量厚重。它的份量就決不低於一部長篇小說。 一篇小小說的成功與失敗取決於它本身的容量。小小說的這種獨特方式,就限制你在選材上不能選取生活中的大場景,只能在大場景中取小場景來概括敘述。小場景中的事自然小,事小容量再不大,這就很難產生以小見大,以一當十的功效,也絕對不會存在人生的哲理、教育意義等給讀者啟迪了。 所說的容量,也就是指一篇小小說的蘊含量大小。小小說容量的把握關鍵是選取生活小場景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片斷。雖是一片斷,卻有其深達意蘊的內涵。再就是語言的簡約凝練,能微言大義,用最經濟的語言,來表達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動。最感人的片斷。這就要求小小說的語言要牢牢有音.字字有力度和硬度。
輸了你,輸了整個世界
一對青年,熱戀很久以後結婚了。一天,男的要給女的買戒指。走進商廈,一看那些琳琅滿目的金銀首飾,她猶豫了很久,吞吞吐吐地說:「我不要這個,給我買個呼機吧。」
那時候,傳呼機還是比較新鮮的玩意,價格不比戒指便宜多少。男的聽了有點意外,因為他知道女朋友是一向不趕時髦的。最後,在她的堅持下,男的就用買結婚戒指的錢買了一隻漂亮的漢顯呼機。
兩人一回到新房,女的就把呼機別到了男的腰上,男的驚詫地問:「這個是送給你的,你怎麼給我戴上了?」女人笑吟吟的,還帶著點得意:「這樣,我就可以隨時找到你了!你答應我,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時間,不管你有多忙,只要我呼你,你一定得回我電話!」這天夜裡,兩個人在被窩里一遍遍地調試著呼機的響鈴。他們覺得,生活就像這鈴聲,響亮、悅耳,充滿著憧憬和希望。從這天開始,男的呼機常常會傳來這樣的信息:「老公,下班了買點菜回家。」「老公,我想你,我愛你。」「老公,晚上一起去媽媽家吃飯。」每次看到這些,他的心裡便覺得十分溫暖。只要可能,即使不需要回電話,他也會打個電話過去,聽聽她的聲音。
有一次,男的忘了給傳呼機換上電池,又恰好陪領導到基層,應酬到半夜才回到家,推開房門一看,他發現妻子早已哭紅了眼睛。原來從丈夫下班的時間算起,她每隔一刻鍾就呼他一次,他越不回她就越著急,總以為發生了什麼以外,後來每隔十分種呼他一次,直到他推開家門,她剛把話筒放下。 男的對妻子的小題大做有點不以為然:「我又不是小孩子,還能出什麼事情?」妻子卻說有一種預感,覺得他不回電話就不會回來了,男的拍拍妻子的腦袋,笑了:「傻瓜!」不過,從此以後他一直沒有忘記在口袋裡放一節備用電池。
以後丈夫升了職,有了錢,呼機也換成了手機。突然有一天,他想起欠著妻子的那枚戒指,便興沖沖的拉著她去商廈。可到了那裡,看著電視廣告天天播放的白金鑽戒,她又猶豫了,說:「給我買個手機吧。」丈夫問:「家裡有電話,你又不經常出門,要手機干什麼?」妻子說:「白金鑽戒那麼貴,套在手指上有什麼用啊?那款手機我早看中了;再說,以後我要找你,就算你在廁所里,也能和我通話了。」說到這里,她得意洋洋的笑了。
那天,手機開通了簡訊息服務。他們一個在卧室,一個在客廳,互相發著簡訊息,玩得高興極了。晚上,他收攏了笑容,一本正經地對她說:「以後不要隨便給我打手機和發簡訊了,我經常開會,還有一些嚴肅的場合,老跟你聊私事不方便。」妻子一聽不高興了:「那我要找你怎麼辦啊?」「愛咋辦咋辦。」丈夫也有點不耐煩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整天老找我幹嘛?」
就在給妻子買手機後不久的一個夜裡,丈夫和同事到另一個朋友家裡玩牌,起初只是十元八元的彩頭,後來越玩越大。正玩在興頭上,妻子用手機打來了電話:「你在哪裡?怎麼還不回家?」「我在同事家裡玩牌。」「你什麼時候回來?」「呆會兒吧。」 輸了贏,贏了輸,妻子的電話也打了一次又一次。外面下起了大雨,同事提議玩一個晚上,這時妻子的電話又響了:「你究竟在哪裡?在干什麼?快回來!」「沒告訴你嗎?我在同事家玩,下這么大的雨我怎麼回去!」「那你告訴我你在什麼地方,我來接你!」「不用了!」說完丈夫就把電話掛了。一起打牌的朋友見這光景,都嘲笑他「妻管嚴」,一氣之下,他就把手機關了。
天亮了,他輸得兩手空空,朋友用車子把他送回家,不料家門緊鎖著,開門一看,妻子不在家。也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岳母打來的,電話那頭哭著說:她深夜冒著雨出來,騎著自行車,帶著雨傘去他同事家找,找了一家又一家,路上出了車禍,再也沒有醒來...........
丈夫這時候才想起打開手機。只見上面有一條未讀的留言:「你忘記了嗎?今天是我們的結婚周年紀念日呀!我去找你了寶貝,別亂跑,我帶著傘哪!」她走在找他的路上,並且,永遠不會再醒來了。丈夫淚流滿面,一遍遍的看著這條簡訊息,他覺得那一個晚上他輸了整個世界..........
B. 葉聖陶《藕和蒓菜》的構思特點是什麼
開頭結尾
起承轉合(銜接)
手法(伏筆照應、畫龍點睛、鋪墊等)
思路
參考一下這個
文章開頭寫因喝酒吃藕而想到故鄉,起筆自然,平實,為全文確立了朴實、親切的基調,這種興之所至,隨物賦形的文風,給人以良朋話舊,任意而談的印象。又如「一濯再濯」「他們想要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扁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里的過嫩的藕或是較老的藕,大口地嚼著解渴」中,「濯」、「橫」、「坐」、「揀擇」、「嚼」等平實動作的描寫,一群憨厚、質朴的農民躍然紙上。那「鮮嫩玉色的長節的藕」,沒有華麗辭藻鋪陳,卻早已讓人垂涎。葉聖陶的散文以寫實為主,很少直接抒情,也很少直接表明作者的觀點。縱觀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順著他的思路,聽他把一些藕和蒓菜的瑣事娓娓道來,細細品味,那平實的一字一句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使整篇文章韻味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精於布局,講究結尾,留有餘味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作者把故鄉的藕與蒓菜和「在這里」的藕與蒓菜做對比,使故鄉的藕與蒓菜形象更鮮明豐滿,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溢於言表。由藕寫到蒓菜寫到鄉情,過渡自然。文章的結尾也頗具特色,五個問句,是葉聖陶寫作時少見的直抒情懷,那份鄉思離情令人動容。五個問句,意思層層遞進,最後點出自己所戀為何。結尾處的「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又與文章開頭「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前後照應,因為「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有,」思鄉之情躍然紙上,貫穿始終。
C. 什麼是小小說
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
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
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①較之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一種小說文體,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簡短的篇幅寫出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斷,但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具有同樣的文學審美價值,這是其與故事、速寫的本質區別。講究以小見大,其簡約、含蓄、雋永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代小小說代表作家有蘆芙葒、劉國芳、王海椿、秦德龍、於德北等。
②又稱微型小說,在當代文學體裁分類中尚無完全統一的說法。《現代漢語詞典》「小說」詞條也沒有提及,網路「小說」詞條增補了「小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D. 小說寫作技巧的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對待微型小說的特點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 爭取在理論指導下站在較高起點上進行實踐,二要靈活運用,甚至不去聯系,讓它們在潛意識中隨時起到作用。還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 發揚精華,受到感應,並力求創新,出自己意。上述特點, 特別是博採眾長中已經具備了微型小說的一些結構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種模式,供初學者學習。
要點
【開頭】要使人一見鍾情。方式有三種:
▲造成懸念,引起興趣。如《那團雲霧》,開頭就寫不知怎的沒了游興,連山頂上也罩上一團雲霧。
▲開門見山,進入情節。往往開頭就是人物對話。
▲含蓄蘊藉,曲徑通幽。往往描寫景物, 烘托鋪墊並有照應和伏筆。
【中間】結構主要有三種基本類型:
▲曲折生致式。
①單線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寫一農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會背景中,因窮困而自殺的過程:弄回毒魚, 卻看到孩子們興高采烈;怕見慘象而出外, 回來後卻見妻兒歡笑等待;吃後等死,卻因魚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雙線交叉,內在聯系。一人兩事,或兩人一事;可以是兩條明線,也可一明一暗,互為陪襯。如《小星的暑假日記》, 父親編造假材料,兒子編寫假日記。父親打罵兒子後, 再要寫材料時只好苦笑。
③反復回環,同中見異。如《奇妙的循環不等式》,車上只有一個空位,售票員不讓老太太坐,卻讓首長坐。 司機上車後趕開首長請經理坐,經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又如《他們都是瞎子》,寫一對青年熱戀、結婚、離婚時都看見一對瞎子相攙相扶。
④前後對比,雙峰對峙。 如《變化》寫一個業余作者先後發表兩篇稿件後,單位領導不同的態度。
(5)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前者,揚是主體, 卻先在抑上著筆,突然一轉歸於揚。後者相反。這樣,產生了情節發展的意外性,加強了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
▲重旨復意式。微型小說應以小暗示大,達到意義的升華;要講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讀者想像。主要採用:①象徵。 用具體物象寓示概念或另一形象,但只起結構作用, 不是象在詩歌中著力描寫的中心形象那樣。如《槍口》, 寫一官復原職的領導用別人送的槍打下獵物時,得知走後門的槍口也對准了他。 ②雙關。如《向不通》, 寫大學生向不通十年勤懇工作反不如工作差的升得上去,因而想不通。③比喻。如《炮炸宴席》, 寫小孫子在酒宴上放炮仗搗亂, 又在爺爺不滿新經理四十來歲年紀輕時放炮:你不是十八歲就當縣長!爸爸三十齣頭就當廠長了! ④省略。這是一種具象化的空白。如《落果》, 老門衛退休後門口棗樹上果子不熟就被打光,他寫信給廠長:連幾十張饞嘴都管不住,還管廠。接著省略了廠長感奮、整頓廠風的情節, 而寫第二年老師傅收到一包紅棗。
▲採用其它文體和藝術體裁的特長。
【結尾】結尾宜巧,要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種:
▲畫龍點睛,首尾呼應。如《那團雲霧》,開頭敗了游興,峰頂似乎有團雲霧,結尾那團雲霧也不見了。
▲戛然而止,含蓄雋永。如二百來字的《書法家》,局長在書法展覽會上應邀不過寫了兩個拿手的好字是同意, 面對驚嘆和要求只好無奈地說?quot;能寫好的數這兩個字……這樣結尾, 韻味無窮,藝術容量很大。
以上兩種結尾方法只能撩起讀者短暫的激動,最佳結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歐·享利式結尾,其特點是巧。整個布局為結尾服務,讀者以為情節東向演進, 結果卻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這種結尾, 打破了情節發展慣用的結構手法,給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題,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麥琪的禮物》就是這樣,一對窮困夫妻為在節日時互送禮物而煞費苦心,最後禮物拿出來卻沒用:一個賣掉金錶為妻子買了梳子, 一個剪掉長發為丈夫買了根表鏈。又如澳大利亞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為蒼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卻見死不救,圖謀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頭望見窗外只是一堵高牆。
E. 請問:比小說篇幅短的叫什麼文體散文又有什麼特點專門寫這些的職業是什麼
1,小小說。
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
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
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①較之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一種小說文體,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簡短的篇幅寫出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斷,但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具有同樣的文學審美價值,這是其與故事、速寫的本質區別。講究以小見大,其簡約、含蓄、雋永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代小小說代表作家有蘆芙葒、劉國芳、王海椿、秦德龍、於德北等。
②又稱微型小說,在當代文學體裁分類中尚無完全統一的說法。《現代漢語詞典》「小說」詞條也沒有提及,網路「小說」詞條增補了「小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2,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藉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徵意義的事物為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為線索,由於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像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朴,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朴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作家
F. 微型小說的特點是什麼啊
短小,精悍,中心思想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結尾往往出乎意料.
G. 小小說的特點什麼。
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
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
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①較之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一種小說文體,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簡短的篇幅寫出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斷,但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具有同樣的文學審美價值,這是其與故事、速寫的本質區別。講究以小見大,其簡約、含蓄、雋永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代小小說代表作家有蘆芙葒、劉國芳、王海椿、秦德龍、於德北等。
②又稱微型小說,在當代文學體裁分類中尚無完全統一的說法。《現代漢語詞典》「小說」詞條也沒有提及,網路「小說」詞條增補了「小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