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什麼時候發明的
是1964年10月16日研製成功的。
1959年開始起步時,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1959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
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中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
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研製費用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結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資料,中國在到80年代初為止的整個核計劃上 (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研製與工業體系建設),投資相當於一個寶鋼規模的鋼鐵廠——據此估計是300億人民幣。
1955年1月15日,中國啟動代號為02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如果以此計算,十年間平均每年的原子彈發展費用是2.8億。
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國首顆原子彈研製工程,並以1959年作為計算起點,每年的費用是4.7億。如果極端計算,從1962年正式啟動第一顆原子彈試驗計劃開始,三年間平均每年費用是9.3億元。
② 美國研究原子彈用了多長時間,中國用了多長時間
美國研究原子彈歷時6年,中國研究原子彈歷時5年。
美國:
1939年4月羅斯福採納愛因斯坦的建議,下令成立一個鈾委員會,開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1942年6月美國陸軍部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
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胖子」試驗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中國:
中國於1958年開始研究,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2)中國原子彈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原子彈(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
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 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
③ 中國是什麼時間開始造原子彈的
如果包括研製到引爆,按照時間順序來的話就是下面這個:
1957年10月,中國和蘇聯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主要內容是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蘇聯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技術資料;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包括原子彈、導彈在內的部分尖端武器的製造技術;蘇聯派有關專家來華幫助開展研製工作。
1960年7月,蘇聯完全撕毀了協議,決定撤走全部在華專家,停止向中國提供原來訂購的配套設備。接下來只好自力更生。
1963年3月,完成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
1963年11月29日,鈾工廠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
1963年12月24日,同步聚焦爆轟產生中子試驗成功
1964年1月14日,我國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的濃縮鈾(鈾—235)
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彈上用的核部件
1964年6月6日,在研製基地,爆炸試驗了一顆准原子彈(除未裝核材料以外,其他均是未來原子彈爆炸時用的實物)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製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並於該年 10 月 16 日下午 3 時,在新疆羅布泊進行了第一次核爆炸 。
④ 中國用了多長時間製造出原子彈
中國從1959年決定獨立自主研製原子彈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僅僅用了5年時間,而後,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⑤ 中國什麼時候發明的原子彈
那不是中國發明的,最早的是美國人
中國第一次實驗是1964年10月16號
⑥ 中國花了幾年時間發明了原子彈
中國沒有「發明」過原子彈,是蘇聯援助的。具體用了幾年不好說,我把關鍵的年份列出來:
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時毛澤東提出希望蘇聯援助中國搞原子彈,赫魯曉夫建議先從培訓幹部、建設小型反應堆做起。
1955年1月20日中蘇簽署《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放射性元素的尋找、鑒定和地質勘查工作的協定書》,大批蘇聯地質專家來華協助尋找鈾礦。
1955年4月27日中蘇簽署《關於為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協定》,確定蘇聯派遣專家來華設計建造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並無償提供相關科學技術資料,提供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培訓中國技術人員。
1957年5月沃爾比約夫率領十幾位專家來華,到1959年11月離開時培養了4000餘名中國核技術人員。
1957年10月15日中蘇正式簽署了《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原子能工業的協定》(簡稱《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蘇聯將援助中國的原子彈研究和生產,並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核圖紙資料。
1957年底至整個1958年,蘇聯在原子彈研製方面向中國提供了成套設備、圖紙核技術資料,派遣大批專家來華,進行工廠選址、設計、設備安裝、調試、培訓中方人員掌握操作技能。具體有:鈾礦場、粉碎礦石的水冶廠、提取二氧化鈾製作核燃料棒的核燃料廠、製造濃縮鈾的核擴散廠、製造原子彈的核武器研製基地(20基地)、核實驗場(21基地)。1958年5月後陸續開工。
1958年9月,蘇聯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反應堆建成。
但此時峰迴路轉,中蘇關系出現裂痕,蘇聯將提供給中國的原子彈樣品扣下了。
可是要知道,到此時為止,蘇聯專家已經將原子彈的原理及製造原子彈的六個步驟教給中國技術人員,各種配套設施與工廠也都為中國設計完成並開始建造。蘇聯扣下的原子彈樣品只是合同規定的最後一步:教會中國人員如何在實驗場安裝調試原子彈。
因此,我國製造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只需等待配套工廠建設完成開始運轉,生產出所需的核燃料,即可製造原子彈。
幾年後,1964年,我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
若從中國有意製造原子彈時算起,即1954至1964,用了10年。
蘇聯在民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國是1955年簽訂的條約。
蘇聯在軍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國是1957年簽訂的條約(《國防新技術協定》)。具體的援助也是1957年開始。這樣算是用了7年。
⑦ 中國發明原子彈是在哪一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復彈於1964年10月在制新疆羅布泊核武器實驗基地爆炸成功。1959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中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
毛澤東確立積極防禦戰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就作出了要研製原子彈的決策。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毛澤東主席確立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毛主席決定,為了防禦,中國也要搞原子彈。我們不首先進攻別人,但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所以,中央決定我們也要研製原子彈。
自60年代以來,核武器的發展,首先是核戰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減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有了顯著提高。
⑧ 原子彈最早是哪一年製造出來的
1945年由美國製造成功。
製造時間大事記:
1、1942年12月2日,在恩利克.費米的指導下,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型原子反應堆,成功地進行可控的鏈式反應。
2、1943年春奧本海默領導的製造原子彈的工作,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實驗室開始。
3、1944年3月,橡樹嶺工廠生產第一批濃縮鈾235。
4、1945年7月12日,一顆實驗性原子彈開始最後裝配。
5、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片沙漠地帶爆炸(因試驗場名字,又叫三位一體爆炸。)試驗成功7月25日,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原子彈試爆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隨著蘇聯軍隊出兵我國東北,日本天皇於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8)中國原子彈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參與製造的科學家相關內容介紹:
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 ,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 。
「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團隊 ,1943年有4000名科學家進駐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 ,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波爾、費曼、馮·諾依曼等大師級物理學家皆在其內 ,開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 。
泰勒因執意研究「超級炸彈」,跟奧本海默起了不少沖突,後來泰勒作證指控奧本海默同情共產黨,造成奧本海默處境的困難。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後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並發出耀目閃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狀雲。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國在太平洋蒂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朝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
⑨ 中國第一課原子彈的發明的哪一年發的(急)
1964年
中國第一顆原子抄彈成功爆炸
1960年,蘇聯襲撤走所有專家。歷史,註定了中國的尖端科技事業只能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之路。
196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自力更生發展原子能的決定。
「娃娃博士」鄧稼先帶著從各地調來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從最基礎的3本書學起。1960春天,在北京北郊的灰樓里,鄧稼先率領的理論設計隊伍用4台手搖計算機日夜運算,裝計算稿紙的麻袋堆滿了房間。
為給原子彈轟爆實驗提供炸葯部件,著名金屬物理學家陳能寬率領30多人的攻關小組,利用一台普通鍋爐澆鑄部件,馬糞紙當作葯模,一把雙層結構的鋁壺當作容器。為了使炸葯部件密度均勻,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手工攪拌,有毒的粉塵和蒸汽充滿整個帳篷……
創業異常艱難。然而,再大的困難也沒有壓倒會戰大軍。1964年的深秋時節,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面對大漠戈壁上的擎天雲團,一位政治家斷言,那不僅僅是火紅的雲團,更像是舉起的拳頭,是中國人民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拳頭!
⑩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什麼時候研製的由哪些人研製的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羅布泊地區。轟的一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從那以後,中國成為跟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之後的第五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中國研製原子彈時,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一開始時,蘇聯是同意進行援助。但最後還是跟蘇聯沒有談攏,蘇聯專家都離開中國,停止援助。
我們在宣布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也對外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