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個龐然大物:重30餘噸,佔地約170平方米,肚子里裝有18000隻電子管。它是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敵對雙方都使用了飛機和火炮,猛烈轟炸對方軍事目標。要想打得准,必須精確計算並繪制出"射擊圖表"。經查表確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彈正中飛行目標。
但是,每一個數都要做幾千次的四則運算才能得出來,十幾個人用手搖機械計算機算幾個月,才能完成一份"圖表"。針對這種情況,人們開始研究把電子管作為"電子開關"來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許多科學家都參加了實驗和研究,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起名為"埃尼阿克"。
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簡稱ENIAC)。
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5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Ⅱ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技術自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通用計算機誕生以來有了令人目眩的飛速發展,但是今天計算機仍然基本上採用的是存儲程序結構,即馮·諾伊曼結構。
這個結構實現了實用化的通用計算機。
存儲程序結構間將一台計算機描述成四個主要部分:算術邏輯單元(ALU),控制電路,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設備(I/O)。
這些部件通過一組一組的排線連接並且由一個時鍾來驅動。從概念上講,一部計算機的存儲器可以被視為一組「細胞」單元。
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編號,稱為地址;又都可以存儲一個較小的定長信息。這個信息既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數據。原則上,每一個「細胞」都是可以存儲二者之任一的。
Ⅲ 1、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 )。(1分) A、20世紀40年代 B、19世紀 C、20世紀80年代 D、1950年 2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托馬斯。約翰。沃森 「IBM的創始人」也就是計算機之父。
約翰·馮·諾依曼 被人們稱為「現代電子計算機之父」。
所以選A
Ⅳ 20世紀40年代誕生了第一台什麼
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發明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Ⅳ 計算機是什麼時候後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1945年,馮諾依曼,在賓夕法尼亞大學
馮·諾依曼由ENIAC機研製組的戈爾德斯廷中尉介紹參加ENIAC機研製小組後,便帶領這批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科技人員,向著更高的目標進軍.1945年,他們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CompUter的縮寫).在這過程中,馮·諾依曼顯示出他雄厚的數理基礎知識,充分發揮了他的顧問作用及探索問題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諾伊曼以「關於EDVAC的報告草案」為題,起草了長達101頁的總結報告。報告廣泛而具體地介紹了製造電子計算機和程序設計的新思想。這份報告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文獻,它向世界宣告: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開始了。 EDVAC方案明確奠定了新機器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運算器、邏輯控制裝置、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並描述了這五部分的職能和相互關系.報告中,諾伊曼對EDVAC中的兩大設計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論證,為計算機的設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Ⅵ 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問世,信息技術開始出現,計算機及網路技術把人
答案C
解析:互聯網並不是第一個將世界聯成整體的發明。
Ⅶ 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發明了最早的() A.電子計算器 B.電子計算機 C.算
電子計算器是在1972年英國科學家發明的; 電子計算機是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科學家發明了最早的計算機. 早在1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算盤,使計算的速度快多了. 由此可知: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發明了最早的電子計算機. 故選:B. |
Ⅷ 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問世,信息技術開始出現,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方
答案C
本題是有關信息時代方面的。對相關信息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再結合各類選擇題的解題技巧進行回答。互聯網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C項說法不確切。
Ⅸ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9)20世紀4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個龐然大物:重30餘噸,佔地約170平方米,肚子里裝有18000隻電子管。它是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敵對雙方都使用了飛機和火炮,猛烈轟炸對方軍事目標。要想打得准,必須精確計算並繪制出"射擊圖表"。經查表確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彈正中飛行目標。
但是,每一個數都要做幾千次的四則運算才能得出來,十幾個人用手搖機械計算機算幾個月,才能完成一份"圖表"。針對這種情況,人們開始研究把電子管作為"電子開關"來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許多科學家都參加了實驗和研究,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起名為"埃尼阿克"。
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簡稱ENIAC)。
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5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