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做個科技小發明最有創意
每晚八點,中央電視台經濟部(CCTV——2)《生活》欄目中,有一個輕松、幽默、充滿智慧的小版塊,叫做「創意空間」,其主要內容就是不遺餘力地展示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精彩創意!不論年齡、職業、愛好,只要您喜愛創意、有精彩的創意作品,您就是「創意空間」節目的主角!趕快來參加吧!
我們的創意遍布生活!衣、食、住、行、用,創意無處不在!
1、用品類:用您所能想到的任何材料,加上您的智慧和奇思妙想,來創意您生活中的任何用品。如:家居用品(桌、椅、架、室內裝飾品、雜品、服飾、飲食、手工DIY、方便生活的小發明等等)
創意命題舉例:
A。用紙等特殊材料做有創意的衣服、鞋子。
B。用非常規的材料做可以彈奏樂曲的創意樂器。
C.用廢棄品做家居用品或是裝飾品。
D.與環保有關的創意。(廢易拉罐、電池、紙板等等)
2、行為類:
不同形式的具有創意的生活行為,它使生活更方便或更快樂、更有情趣!如:
A.怎麼樣可以讓枯燥的旅途更有情趣。
B.有創意的道歉方式。
C.有創意的慶賀和紀念方式等等。
3、環保類:
A、將一些廢料再度利用、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
B、一些以環保為主題的創意行為。
我們的創意標准:超乎所有人的想像、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
我們的節目宗旨: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奇思妙想;尋找有情趣、有品味的生活方式;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創造樂趣;在平凡的生活中營造出新的生活亮點。
來吧!熱愛創意的朋友們,讓我們為您的智慧和精彩創意而喝彩!
② 科技創意小發明製作方法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說發明製作。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這個自動澆水器的結構如右下圖,由小水箱、彎折的粗軟管、醫用輸液軟管及滑輪裝置(可用廢棄的吊瓶輸液用的軟管等製成)等組成。其中輸液軟管與水龍頭相連接(水龍頭水可適當調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輪裝置來控制,軟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較小的儲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儲水箱上端留一個穿輸液軟管的小孔,其餘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個較大的洞,其餘部分也密封,一根較粗的軟管從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彎折。
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裝置懸掛在需要澆水的花上,水龍頭中流出的水通過輸液軟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當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沒從底部伸入的彎折的軟管時,小水箱中的水因為虹吸現象就被全部抽出,從而給花自動澆水一次,如此循環不斷。每次的澆水量和澆水頻率可由輸液軟管上的滑輪裝置和小水箱的大小來共同控制。如果通過滑輪裝置調整好軟管中水滴的速度,並選擇好水箱的大小,不僅可以實現自動澆水,還可實現定時澆水(如在早晨或傍晚為花澆水)。
優點及創新點:經實驗,這個自動澆水器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極其低廉,實用性強,人人均可自製完成,可實現自動澆水和定時澆水,不僅為養花人解決了出門沒人澆花的難題,而且還可廢物再利用,有利於環境保護。
備註:如果家中水龍頭離花盆位置遠,可採取一個辦法予以解決:即增加一個可密封大水箱,把與水龍頭相連的軟管改為與大水箱相連,這樣當外出時,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實現自動為花澆水的目的。
③ 科技小發明製作方法 急!
自製香皂紙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細菌,因此我們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下面讓我們做攜帶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當你要洗手時,用水淋濕手,然後用做好的香皂紙輕輕揉搓,即可產生泡沫,去污垢,最後用水沖凈即可。
④ 實用的科技創新小發明、小製作
氣體舉重機來
如果有人說,源他能用呼出的氣把10公斤重的東西升上一定的高度,你一定會認為他是在吹牛:「哪會有這樣的事呢?根本不可能!」
可是,只要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呼出的氣是完全可以舉起10公斤重物的,你自己也能做到這一點,不信,你自己試一試。
材料准備:在桌子上放一個結實的長方形紙袋或是一個塑料袋,大小能放進兩本厚書就行。再在上面放上一大堆書——拿你能找到的最厚、最重的書。這時,你可以開始往袋裡吹氣了。
注意:吹氣口應該很小,這樣吹起來比較容易一些,不需要費很大的力氣。
吹氣要慢一些,吹得要勻一些。你會發現你吹出來的氣,進到袋裡以後,隨著袋子慢慢地鼓漲,輕而易舉地就把上面一大堆書舉起來了。這時,你會興奮起來——原來我呼出來的氣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呀!
其實,只要這個紙袋或塑料袋的尺寸是10厘米×20厘米(200平方厘米),你只要吹出稍微比一個大氣壓大一點的氣,就可以使袋子得到一個20公斤的力。因此,很容易舉起10公斤的重物。
⑤ 創新科技小發明金點子
創新科技小發明金點子有以下幾個:
一、神奇鞋拖。
製作方法:
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4、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5、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二、無頁風扇
利用空氣倍增技術吸納空氣和擴大它。由於沒有轉動葉片或網格外罩,安靜,安全,易於清潔。
三、雙頭牙膏
雙頭牙膏,牙膏的兩頭都有出口,可以同時滿足兩個人使用。同時也解決了牙膏底部難以擠出來的困擾。如果她(他)搶先擠牙膏讓你很生氣,那這個產品很適合你。
四、不倒翁牙刷
牙刷剛放置時,會搖搖擺擺,直到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就像不倒翁。避免了牙刷弄臟的困擾。
⑥ 急求一份科技小發明創意方案
如果我有我就去申請專利,可以給你幾個,看書架啊,一個電燈既能寫字,又能晚自習回去照明。
⑦ 小學生科技小發明創意小製作
自製小火箭可以家中飛
火箭發射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其運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樣科學原理的實驗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說,大家可以自製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決賽上,一號選手、來自安徽的宋向陽老師就是利用非常簡單的材料,現場進行了火箭發射。
台上擺放的實驗材料僅僅有4樣東西,分別是一張香煙盒的錫箔紙、一根縫衣針、一根曲別針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師將一根縫衣針和一根火柴並排貼緊,再將錫箔紙包在外面,緊緊地把針頭和火柴頭包在一起,然後把縫衣針抽了出來,火箭主體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別針掰開成45度角,做成一個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發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飛呢?
宋老師劃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給支架上的「火箭」點火,瞬間,「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聲,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煙構成的弧線,飛出去一米多遠。全場一片掌聲。別看這個實驗簡單,宋老師在家已經試驗了3000多次,尋找最合適的火柴重量和縫衣針的粗細,計算了大量的參數,才達到這樣的效果。
實驗原理:反沖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縫衣針並排放在一起,抽出縫衣針之後,留下的通道就是噴氣口了。當從錫箔紙外面點火時,火柴頭受熱而燃燒,燃燒後的氣體順著噴氣口噴出,形成反沖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噴氣式飛機、火箭的運行,都是利用這個原理。
⑧ 科技小發明金點子
1、充氣雨抄衣,又名吹氣衣。
普通的雨衣,穿著起來下擺總愛貼在褲腿上,雨水就會流到褲腿上和雨靴里,這大概是人們不愛使用雨衣的原因。充氣雨衣在普通雨衣的下擺邊添裝一條可充氣的、適當粗細的塑料管子。使用時在管子中吹氣,雨衣下擺就被撐起,避免褲腿和雨靴被淋濕。
2、智能花盆
只能觀察植物是否缺水、是否缺少陽光以及室內的環境是否適合生存。
3、神奇鞋拖
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放置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