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截拳道不是李小龍發明的
由一代宗師李小龍所創立武道哲學——截拳道,在世界武壇上獨樹一幟。
李小龍是偉大的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武術革命家、功夫電影開創者、著名武打演員。他從格鬥實戰出發,以了詠春拳為技術基礎,撮合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賓拳術、柔術、、擊劍等26種世界武道精華,汲取中國古典哲學及中國傳統武術思想精髓,以武入哲,於1967年正式確立其武道哲學「截拳道」之名稱。截拳道的宗旨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李小龍認為,「截拳道就是武道哲學」(李小龍語),而絕非一種武術門派,截拳道首先是武術觀及方法論,其哲學化語境尤其明顯。而李小龍遺孀蓮達夫人在其文章《什麼是「振藩截拳道」》中則認為,李小龍終身所學習及教授之一切哲學思想、強身訓練方法及技擊術,均包含於「振藩截拳道」體系,因此於1996年,由李小龍女兒李香凝及蓮達夫人的建議下,於美國成立振藩截拳道核心,由蓮達夫人、李香凝、木村武之大師、黃錦銘等十多位李小龍嫡系弟子組成,以「振藩截拳道」為法律保護的注冊名稱維護李小龍思想之真涵,以及與世界上一切自稱為「截拳道」之「門派」完全區別開來。
欲知詳情,請參考如下網路。
2. 李小龍的拳法有什麼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3. 看了電視劇李小龍傳,功夫這個詞是李小龍發明的嗎
開什麼玩笑?功夫是中國發明的!!很久以前的霍元甲等……這些拳師就在用中國功夫了!!還有,李小龍傳奇里的李小龍叫做:陳國坤。不要拿他和小龍比。
4. 「功夫」這個單詞在歷史中,真的是李小龍創的嗎知道的說詳細點。
這個單詞是李小龍創的,是李小龍根據粵語的語音翻譯成的。在李小龍之前,英語字典里是沒有「功夫」一詞的。
「Chinese kung fu」漸漸被人熟知,是因為李小龍卓絕的成就與影響,這個詞也隨之進入了英語字典。英語里有功夫這個單詞。
說到中國功夫,不得不提李小龍。他把中國功夫推向世界,讓全世界的人見識到什麼是中國功夫,他是中國功夫的名片,李小龍的貢獻很大,是mma格鬥之父。
中國功夫歷來都是集百家所長,李小龍中國功夫融合太極,拳擊,擊劍,空手道,跆拳道,巴西柔術,泰拳等才讓李小龍的功夫變得空前強悍。
(4)李小龍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毛澤東主席看了《精武英雄》都看哭了,連贊「李小龍真是個英雄!」,「李小龍的電影,成為邵逸夫了解大陸和進入大陸的第一個腳步。」
KONGFU,這個詞音譯過來,是叫中國功夫,本來是李小龍相與空手道做對比,所以KONG 後加了一個FU。
但是造詞,尤其創造一個有力道,容易上口,如洗腦一樣,讓人過目不忘,並能病毒式傳播的詞,是需要這個人有強大的文學底蘊的。
李小龍,不僅僅創造了kongfu一詞,而且又創建了截拳道,並有其一套完整的理念在裡面,甚至讓丹尼·伊諾山度教授,徹底放棄自己兒時創造一個自己的拳種的夢想。
5. 李小龍創建了什麼拳法
李小龍本來是也問得徒弟,那麼他學的就是詠春啦。。但是因為李的用心良苦,他將西洋拳擊和詠春等等的拳術融合在一起之後就成了現在有名的截拳道了。。。特別懷念李的叫喊聲, 那是一種振奮人心的吶喊!
6. 到現在李小龍他所創的記錄都有哪些
你好,李小龍創造的是截拳道!不算是發明,是綜合了各種門派包括各種國外的搏擊術總結出來的!
他自己原話就說了,這不是個門派,只是我的一種思想,為了便於稱呼,我叫它為截拳道!
7. 李小龍是怎麼創造雙節棍的
傳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這種一長一短的雙節棍也常被叫做『虎尾梢子』]。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截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雙截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雙截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截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截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截棍,就已足夠票價了。雙截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李小龍赴美發展,以武會友,廣交世界搏擊高手。其中有一位高手,號稱「菲律賓棍王」的伊魯山度,此人擅長雙截棍和菲律賓短棍,棍術爐火純青,因仰慕李小龍的截拳道而投於李小龍門下,潛心學習截拳道。同時,李小龍也從他那裡學會了此雙截棍術,而且經過一番苦練和潛心研究,達到了更加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雙節棍法,招招兇狠凜冽,令人眼花繚亂,只要看過他的影片,就知道絕非像某些傳統的「花架子」、「戲班子」功夫,而是真正的神功絕技。 流傳入日本的傳說 准確的雙截棍歷史沒有人知道。然而,我們對它的怎麼發展有一個概念。最有可能的是雙截棍的原型是一種農業用具。它被用做連枷或馬嚼。在十三世紀或十四世紀,不少中國人移民到沖繩島(Okinawa)(靠近日本的一個島嶼)。 這些中國人主要在Kumemura城市定居下來。他們精通各種武術。其中的一種是使用一種武器。他們稱這種武器為:「雙截棍」。日本人對這種武術非常的感興趣。大量的日本人前往Kumemura學習這種令人著迷的自衛武術。稍後被學會的技術被日本人翻譯成他們的叫法,同時武器的名稱也被改變了。 日本人開始稱這種武器為:「Nunchaku」。他們也改變了雙截棍的外形。中國式的雙節棍是由鐵鏈連接起來的兩根圓棍組成。日本人則用繩索把兩根八邊型的棍連接起來。這種類型的雙節棍又發展出不同的樣式。
8. 李小龍創造什麼拳啊
李小龍以詠春拳為基礎,結合各種武術精華自創了更實用的搏擊術——截拳道 「截拳道」是李內小龍所創容的一種集各種武術精華於一身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顧名思義,「截拳」的意思就是阻擊對手的攻擊。「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截拳道倡導搏擊的高度自由,不拘於招式的限制,招式變化無窮。李小龍的截拳道拋棄傳統的武術形式,盡情地表達了自我出拳招式。「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李小龍他所創的截拳道也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實用是搏擊術,它的攻擊簡單,直接攻擊對手,在攻擊的同時防守,在防守的同時也可以隨時攻擊。截拳道沒有固定的出招方式,但卻擁有自己的特點,有時甚至可以不理會對手如何攻擊,一擊寸拳便讓對方趴下......
9. 為什麼李小龍這么傳奇他到底做了什麼事了
中文名: 李小龍
外文名: Bruce Lee
別名: 李源鑫 (族名),李元鑒 (學名)
國籍: 美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美國加州舊金山
出生日期: 1940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1973年7月20日
血型: O型
星座: 射手座
職業: 演員,導演,武術技擊家
代表作品: 《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
李小龍(1940 11.27 - 1973 07.20),一代武術宗師、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影帝、 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武道哲學的創立者,截拳道的創始人。 他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多影迷的武術家的世界紀錄。全球共擁有2億以上的影迷。 他將 Kung Fu (功夫)一詞寫入了英文詞典。 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他卻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搏擊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功夫聞名於世。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他還開辦「振藩國術館」,自創截拳道。他用32歲和六部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1957年,獲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 1967年,在美國創立跨越門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現代中國功夫——「科學的街頭格鬥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時年二十七歲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名人堂。這標志著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1974年, 李小龍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美國報刊贊譽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1975年,根據李小龍武學和哲學遺稿《武道釋義》編輯整理而成的《截拳道之道》一書由美國奧哈拉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出版後,很快被譯成9種文字暢銷全球,被歐美武術界奉為「武道聖經」。截止1999年,前後重印40餘次 1976年至1977年間,美國奧拉哈出版社分四冊出版了李小龍另一武學專著《李小龍技擊法》,也迅速以9種文字風行世界 1992年,《黑帶》雜志23周年紀念活動「國際武壇最具影響力八大武術家」評選,李小龍名列八大之首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巨星獎」 1999年,入選美國《黑帶》雜志「十大世紀武術家」榮譽榜,位居榜首 2000年,金氏世界紀錄,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 2003年,美國《黑帶》雜志推出李小龍逝世三十周年紀念專輯,專題按語「改造世界的男人: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恆久影響」 2008年,國際健聯官方雜志《肌肉與健美》,再次推出封面專題《李小龍:健身的傳奇》,探討李小龍的功夫健身之道。其專題文章如從評價李小龍:「在他之後,健身界出現了很多令人驚異的身材,但惟有李小龍的肌肉是最協調與最平衡的。這已經成為評價他人的一個標准——這個標准至今仍是健身者們渴望達到的。」 2008年,世界最強MMA(綜合格鬥)組織美國UFC與美國李小龍教育基金會聯合,共同推介李小龍。UFC主席達納·懷特(Dana White)贊譽李小龍為「MMA之父」,他明確指出:「李小龍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所宣揚的每一件事情,在MMA大賽從90年代初期以來的發展中,都一一得到了驗證······他是武術發展到現在和為什麼今天MMA大賽能夠存在的原因。」 2008年,被譽為世界武術大師和電影大使 1958年,獲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 1959年,獲全港中學生拳擊冠軍 1964年秋季,李小龍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而榮登冠軍寶座,並與羅禮士成了摯友和師生。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鈔票 198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8年,獲《時代雜志》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9年6月,美國《時代》雜志將李小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之後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中的第一人 2004年,英國傳媒協會特為李小龍頒發「傳奇大獎」 2005年,獲國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貢獻獎」 2005年,美國探索頻道推出《李小龍之截拳道》 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推出李小龍紀念特輯《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How Bruce Lee Changed the World) 2010年5月4日李小龍被譽為香港MMA之父
看完上面的你有所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