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

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7-15 09:50:45

1. 望聞問切是古代名醫( )發明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內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容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2. 望聞問切是誰發明的

望聞問切是扁鵲發明的,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內十一難,《難經》原名《容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名稱:望聞問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釋義:指觀氣色,合稱四診。

出處: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資料拓展:

造句:

1、 等我望聞問切之後,再對症下葯。

2、中醫師都是經過望聞問切後,才對症下葯。

3、那醫生望聞問切,對症下葯,醫術十分高明。

4、兩人寒暄以後,孫老先生給趙淑嫻一番望聞問切,認為趙淑嫻並無病情,寬慰了幾句以後就要告辭。

5、一番望聞問切之後,郎中點點頭起身道,「大將軍,這位小友看來體質甚佳,身上的內傷已經基本痊癒,現在只要再修養幾日,待傷口癒合就可以了!」。

6、大嬸,中醫中講究的是四字『望聞問切』,經過剛才望聞兩字,本少看到大嬸雙眼眼圈微黑,雙眼眼珠暗淡無光,典型的沒有休息好或者是無法休息好。

7、通過望聞問切,發現該患者嘴唇紫而干,舌頭暗紅,舌邊緣紫黯,脈沉弦。

8、昔日扁鵲的望聞問切就是這個說法,而段老先生的佐助之術就是對應的第二點,想來以段老先生的高超技術應該能查探清楚的。

3. 【開心學國學】望聞問切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B.扁鵲

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版、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權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或齊國盧邑(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縣北)人。戰國時代名醫。《史記》等載其事跡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發明創造:《內經》和《外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4. 望聞問切是張仲景發明的哪個醫生是創始望聞問切

不是,是戰國時期的扁鵲

5. 望聞問切是指的哪四位名醫

望聞問切來不是指四位名自醫,它是中醫診病的四種方法。
「望聞問切」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四診法是由誰發明的。根據相關史籍記載,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的,當時扁鵲稱之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春秋戰國時代的民間醫生扁鵲,對四診法的形成與確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扁鵲在診視疾病中,通過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干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他的脈搏)。這些診斷技術,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即通過望色,來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

6. 望聞問切誰提出的

望聞問切是扁鵲提出的。

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鄭州(現河北省任丘縣)人,戰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生,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望、聞、問、切四診,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鵲。

(6)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有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待病人,態度既要嚴肅又要和藹可親,要細心詢問和耐心聽取病人敘述病情。

問話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聽懂的醫學術語。如問肝鬱氣滯的病人「脅痛嗎?」問感冒的病人「惡寒嗎?」這里所問的「脅痛」、「惡寒」都是醫學術語,沒有中醫專業知識的患者是不容易聽懂的,所以,醫生問診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在需要詢問時可分別問其「兩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語言。

要重視主訴。因為主訴常是病人自覺最痛苦的病情。根據主訴,再深入詢問,有助於醫生全面准確地掌握病情和辨證。

要善於抓住重點詢問,啟發誘導,但不能依主觀意願套問病人,這樣才能抓住要領,獲得可靠資料。

對危急病人,要扼要詢問,不必面面俱到,便於迅速進行必要的診察,及時搶救治療,以免失去搶救時機。

7. 古代四大神醫各發明了什麼

扁鵲:針灸、望聞問切 華佗:麻沸散、五禽戲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李時珍:《本草綱目》

8.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的

扁鵲。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合稱四診。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扁鵲所內著《難經》第六十一難容。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

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8)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擴展閱讀

診斷方法:

1、問診:通過問診了解既徑病史與家族病史、起病原因、發病經過及治療過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覺症狀,飲食喜惡等情況。

2、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3、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

4、切診:用手指按腕後橈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

參考資料

網路-望聞問切

網路-扁鵲

9. 中醫中的望,聞,問,切分別指什麼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學四種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簡稱「四診」 。

運用視覺觀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態的變化叫望診;憑聽覺和嗅覺以辨別病人的聲音和氣體的變化屬於聞診;了解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現在症狀及其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叫問診;切按病人脈搏和按撫病人的脘腹、手足以及其它部位叫切診。

(9)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擴展閱讀:

望聞問切是扁鵲所發明,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與他有關的兩個醫案:一個是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子簡的病,一個是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侯的病。

扁鵲不僅善於切脈和望診,而且善於運用針灸、按摩、熨貼、砭石、手術和湯葯等多種方法去治療各種病症。可以說,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他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中醫望聞問切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