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並不是游離於社會之處的孤島,而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天24小時,一般只有1/3的時間是在工作崗位上,其餘的時間多數是在家庭中度過。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對於調節准媽媽的精神情緒,增強施以胎教的信心,激起對未來的生活的期盼等都有大的收益。
怎樣才能給准媽媽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呢?在這個問題上可是大有學問。從有益於調節准媽媽的精神情緒來說,置辦必要的家庭設施當然重要,但關鍵是要多搞精神上的「投入」,使夫妻生活更趨和諧。
夫妻間互敬互愛是共同創造溫馨家庭的基礎。男女之間締結了婚姻關系之後,應由婚前的感情相愛,轉化為理智相愛。夫妻之間應互相尊重,既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工作與勞動,還要尊重對方的志趣和意願,任何一方都不能盛氣凌人,傲慢無禮。丈夫不要大男子主義十足。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一切自己說了算,生兒育女是女人們的事,社會大舞台才是男人們的天地,這些傳統的世俗觀念非常錯誤,應該徹底加以改正;妻子也小要一心想懾服丈夫,動輒大發威風,要對方俯首帖耳,一切都凌駕於丈夫之上。只要夫妻之間做到相互尊敬,即使有點矛盾和分歧,也應開誠布公地妥善解決。
夫妻之間互信互勉是共同創造溫馨家庭的心理保障。婚後小兩口有事要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缺點相互糾正。互相信賴,以誠相見,這是夫妻生活和諧的可靠心理保障。倘若聽見風就是雨,對對方疑神疑鬼,胡亂猜疑,就很容易引起夫妻感情的破裂。所以夫妻間必須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激勵,互相鞭策,使之感情恩愛,和睦相處。男女之間由於生理特點不同。在不同的時期夫妻雙方在家庭中就有不同的分工和義務。當小兩口制定好受孕計劃以後,誠然仍需要相互幫助,但更重要的是男方要多幫助和謙讓女方一些,使妻子心神愉悅地受孕懷胎。尤其是女方懷孕之後,丈夫更應當多幫助妻子幹些家務。在妻子受孕初期,由於突然的生理改變,導致心理上也相應會發生一些變化,易於煩躁。時常嘮叨,這時丈夫要有君子風度應當更多地幫助、謙讓妻子,這是不容忽視的一點。
夫妻互諒互慰是共同創造溫馨家庭的關鍵。住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互相體諒和撫慰,就可以密切夫妻之間的感情。比如在家務勞動中,適合丈夫去做的事丈夫要主動承擔,適合妻子做的活妻子也應愉快地去干,只要雙方都能主動承擔應盡的職責,其家庭生活當然是溫馨的。當妻子懷孕後,平常經常乾的家務活不能勝任了,丈夫應體諒妻子,主動去承擔這些家務,並且還要多給妻子一點撫慰,這樣才能使准媽媽心情愉快安全順利地度過妊娠期。所以。丈夫應當多體諒和撫慰懷有身孕的妻子。夫妻之間做到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助、互讓、互諒、互慰,其夫妻感情就一定能融洽,家庭環境也必然溫馨,所懷孕的質量也肯定較高。
❷ 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百家號
(1)家長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定、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父母之間及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平等,感情融洽;家庭環境中。父母之間及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平等,感情融洽;家庭飲食起居等有規律,生活有節奏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改變家庭結構,因為「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僅次於父母的死亡」。
(2)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為子女師表」,關心國家大事,有理想追求,工作勤懇,在家庭中關心家庭成員,尊老愛幼,業余孜孜不倦地學習,無不良嗜好等,這些行動的教育效果比家長光憑口頭說教要好得多。
(3)家長要有意給孩子創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因為家庭不只是休息的場所,也是孩子學習環境作為家庭環境布置的一個重要環節來考慮。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有條件的話,盡量給孩子安排單獨學習、休息的房間,以免電視聲、會客聲干擾孩子。孩子的房間布置要整齊,要有美感,房間的色彩、窗簾的色彩要符合兒童的特點;選擇適合孩子身材的桌椅,燈光要柔和;房間布置中獨具匠心的格言、圖片有利於陶冶孩子的情操,啟迪智慧,豐富知識;訂閱適合孩子年齡段閱讀的報刊雜志,備齊必要的學慣用具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設計房間的布置,這樣則往往更符合兒童、青少年的情趣,也培養了其動手能力。
❸ 如何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和家人盡量多交流 溝通是理解的橋梁 同時也不應質疑 多給家人私密空間 給與他人充分信任 愛他們 就包容全部
❹ 和諧家庭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和奮斗目標,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要構建和諧社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但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相處,則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家和萬事興」,和諧的家庭關系是每個家庭的幸福。在現代社會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關系。因此,父母與孩子間關系的融洽又是家庭和諧至關重要的一環。健康、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父母應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在關愛中成長,在愉快中學習,在歡笑中生活。「親子營造和諧,行動鑄就未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和迫切需求,人們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採用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親子互動施教形式,力求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使家長與孩子建立起濃厚的親情,從而構建和諧家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於塑造孩子獨立完善的人格品質,因此,營造家庭教育中的文化氛圍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只顧自己打麻將、泡舞廳,甚至家裡的客廳成了牌友聚會的場所。這樣的家庭環境缺少了文化的支撐,家庭教育必然蒼白乏力,家庭和諧也就缺少了根本的基石。當今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那些只顧忙著掙錢,忙著官場追逐,忙著應酬的為人父母者,捨不得將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很少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活動。沒有共同時間,也就無法傾聽孩子的心聲,無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更看不清孩子成長的腳步,當然也無法隨時撥正孩子前進的方向。可以這么說,沒有共同時間的家庭是虛擬的家庭,沒有共同時間的親子關系,便失去相互溝通、分享快樂的土壤和陽光。家長一般重視在金錢支配上精打細算,但在家庭生活時間安排上,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卻很少顧及。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細胞健康,社會才能健康。家庭要和諧,需要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共同努力。現在由於工作的壓力,有許多年輕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生而不養,養而不育。有的將孩子丟給保姆、爺爺奶奶,使孩子從小缺乏母愛。穩定的愛的關系,是培養孩子安全、自信、穩定、成熟人格的重要基礎。有關專家認為,越是幼小的孩子,早期分離的創傷會帶來難以修復的心理障礙。在婚姻家庭中,有很多的婚姻危機就出現在夫妻關系的不和諧上,夫妻二人都同時在外面奔波於工作,而家只是一個空巢,這個空巢沒有人去經營,久而久之,這家就不在是家了。家庭矛盾的出現,大多都是由於夫妻間缺乏責任和愛心,沒有和諧的分工和協作造成的。這些問題處理得如何,不僅影響著家人之間的和睦,也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前,一些家庭糾紛誘發的各類矛盾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能夠促使孩子活潑健康地成長,有助於提升社會和諧氣氛。崇尚家庭和諧,構建和諧社會,是時代所趨、民心所向。和諧社會,離不開公平、正義的文化,離不開人民群眾相互的認同、誠信與友愛。因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惜家庭、愛護家庭、營造家庭和諧氛圍,通過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使社會發展充滿活力.為此,要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與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要通過法制建設、道德教育、思想文化建設,凝聚人心,為社會和諧構築精神支撐。同時,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每個公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每個家庭和家庭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和諧社會才能早日實現。
❺ [轉載]淺談如何創建和諧家庭 營造溫馨家園
「家和萬事興」,和諧的家庭關繫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諧與穩定。構建「夫妻恩愛、親子和諧、孝敬長輩、鄰里和睦」的和諧家庭建設,為建設「和諧社區」奠定了基礎。 一、構建和諧家庭的條件 1、堅持民主原則是創建和諧家庭的重要基礎。一個和諧的家庭,不論你對家庭的貢獻多大,功勞多高,為家庭成員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聯系家庭成員的作風不能丟。要始終擺正自己與家庭其他成員的關系,充分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不論處於什麼環境,面臨多少困難,民主意識不可缺少,團結統一不能動搖。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做到心胸開闊,從善如流,平等待人,樂於聽取各種意見,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積極營造民主的良好氛圍,夯實和諧家庭的基礎。每個家庭成員應勇於分擔家庭責任,在教育子女問題上要看法一致,在贍養老人問題上要觀點相同,在錢財使用安排方面應沒有分歧。 2、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是創建和諧家庭的根本保證。人際關系的和諧是家庭和諧的基石。建立和諧平等的家庭人際關系,就是要正確處理好自己與家人的人際關系,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之中。平等是實現和諧的基礎。創建和諧家庭,要牢固樹立平等觀念,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家庭生活中,夫妻應互敬互愛,互信互幫,互慰互勉,互讓互諒,彼此忠誠,同甘共苦。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平等的,應該相互了解,相互接納,相互學習,相互愛護,積極履行義務,營造尊老愛幼、團結和睦、助人為樂的家庭氛圍,共同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要處理好兄弟姐妹、婆媳、姑嫂、妯娌等其他家庭關系,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家人,彼此之間做到和諧共進、相互理解、真誠合作,多一份溝通少一些誤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讓家庭更加溫馨更加和諧,從而使每位家庭成員都熱愛家庭,熱愛生活,努力工作,進取向上,促進家庭進步。 3、弘揚仁愛精神是創建和諧家庭的強大動力。世界上心的距離是最遠的,也是最近的。只有心與心的溝通和交融,才是和諧的最高境界。愛有利於拉近人際間的距離,消解人際間的冷漠,融化人際間的隔閡。有愛才有充實人生,有愛才有精彩人生,才能提升心靈,美化心境,使人爆發出無限向上的追求和空前的創造力。在中國,仁愛的精神是和諧文化理念的重要命題與核心精神,是傳統道德的基本精神,這種精神是建立在對人在世界中地位的充分肯定和責任自覺基礎之上的。家庭是以血緣和姻緣為紐帶。創建和諧家庭,應充分發揮血緣和姻緣的特殊功能,注重人倫親情傳統文化的教育與熏陶。寬容海涵,既是和諧的表現形式,也是達成和諧的基本前提。創建和諧家庭,只有以博大的襟懷容忍和接納家人,播撒仁愛的種子,才能實現人與人、人的身心之間的最大的和諧。 4、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創建和諧家庭的重要途徑。現實家庭生活中存在著某些陋習,影響著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質量。創建和諧家庭,應樹立科學文明的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家庭生活質量。要積極創建學習型家庭。古人讀書為學的主要目的之一為「修身」。通過看書學習,切身感受「讀書的男人真棒、讀書的女人真美、讀書的孩子真乖、讀書的家庭真好」的意義,提高家庭成員綜合素質。要積極創建小康型家庭。家庭成員應樹立為家庭創業的意識,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為和諧家庭的發展提供經濟動力和物質保障。要積極營造良好淳厚的家風。家庭中應形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奮好學的風尚,應模範遵守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共同營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團結和諧、進取向上的家庭氛圍。同時,通過開展爭當「好婆媳」、「好妯娌」、「好兄弟」、「好姐妹」等評選活動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 二、創建和諧家庭的主要內容 1、創建和諧家庭,重在孝敬父母 父慈子孝,既是大道理也是小道理。「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家庭是每個人幸福的源泉,做兒女的永遠不能忘記的是父母給了你生命,給了你幸福的家。隨著兒女的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年邁,他們在逐步失去了家庭的決策權之後也失去了經濟的支配權,老人的贍養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為此,上級工會(婦聯)號召所有的婦女姐妹們發揚尊老敬老的好傳統,爭當好女兒、好兒媳,創建和諧家庭。全部人民都要以「傳承中華美德,提升家庭成員素質,創建和諧家庭,構建和諧晉城」為宗旨,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全面提高每個家庭成員的和諧文明程度,大力弘揚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之間,家庭與自然之間和諧向上的文明家庭模式,以每個家庭的和諧促進全市社會和諧。 2、創建和諧家庭,重在活動內容 今年,社區和諧家庭創建領導組出台了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實施意見;從五個方面安排了「和諧家庭」的活動內容:3、學在家庭。首先建立學習型的家庭,全體家庭成員要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父母要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青少年辨是非、明榮辱、分善惡。大力提高每個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弘揚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和諧的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親子關系。4、美在家庭。按照場黨委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繼續做好綠色家庭創建的工作,大力開展「文明生態庭院」創建,強化每個家庭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倡導每個家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持續發展的新家園。5、樂在家庭。推進和諧家庭建設為著力點,要繼續深化家庭特色文化,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風格清新質朴、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家庭文化活動。 6、平安在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安全防範意識,以合情合理方式表達意願,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及時化解婚姻、家庭、鄰里等糾紛,廣泛開展禁賭禁毒,預防艾滋病、預防家庭暴力,父母理解兒女,重在夫妻和睦,維護每個家庭的平安和社會穩定。 7、和諧在家庭。進行「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的「三和」教育,每個家庭都要樹立「以德治家,學習立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的新理念,立足家庭和諧,帶動鄉村和諧、社區和諧,服務社會和諧。8、廉政在家庭。和諧美滿幸福之家,廉政最重要。我們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嚴格按照《中共中央紀委關於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要求和胡總書記「6.25」重要講話精神,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為了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不該要的不要,不該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嘴、手和腳。嚴於律己,兩袖清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為創建和諧家庭做出表率。 三、創建和諧家庭的十條標准 按照上級廣泛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的總體要求,為了搞好「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社區工會要求全體幹部職工要努力落實如下十條標准:1、理想崇高、信念堅定。每個家庭成員理想信念要堅定,愛黨、愛國、愛晉城、愛崗、愛家、愛自己,能夠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2、男女平等、共同發展。家庭成員認真學習並充分了解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相關知識;男女兩性家庭成員在教育、勞動就業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3、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家庭成員學法懂法、遵紀守法、提高防範意識,做好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艾滋,實現家庭無賭博、無吸毒、無暴力、無犯罪、無邪教。家庭成員守廉、助廉、倡廉意識強,廉潔奉公,誠實守信,維護社會公德,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4、愛崗敬業、勤勞致富。家庭成員積極進取,勤於學習,努力工作。在城市,能夠立足本職,在本崗位上有突出成績,做出較大貢獻;在農村,能夠勤勞致富,學習應用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家庭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收入。 5、家庭和睦、鄰里融洽。家庭成員之間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互幫互助;夫妻之間互相忠實信任,互相尊重關愛;鄰里之間相識相知,互幫互助,團結友善。 6、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家庭成員自覺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倡導優生優育,父母具有現代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全面提高人口質量。 7、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家庭學習氛圍濃厚,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父母帶頭學習、言傳身教,家庭成員道德修養好、素質高;家庭環境良好,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8、崇尚科學、倡導文明。家庭成員崇尚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反對迷信,拒絕邪教。勤儉持家,科學理財,理性消費,家庭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9、綠化美化、環保節約。家庭成員有較高的環保意識,講究生活衛生,凈化、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庭院內外衛生整潔,人居環境舒適、精神面貌好。 10、熱心公益、創新發展。家庭成員社會責任感強,積極參加社會各項公益活動,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熱心幫助困難群體。思想解放,觀念創新,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造熱情。
❻ 區域環境創設背景下家庭教育論文
區域環境創設背景下家庭教育論文
沒問題的 幫忙的
❼ 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人所處的環境決定著人的身心發展。這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紛繁的社會環境因素中,對兒童發展影響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環境。這是因為家庭是兒童出生後所接觸的最早的環境。而且,兒童、青少年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與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很親密。所以,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家庭生活給人的身心發展所打上的烙印,終生都難以磨滅,在人的一生成長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家庭環境建設。 中國古代一些有見地的父母,特別重視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孟母三遷」的故事值得我們今天的父母很好地思考:在孟子很小的時候,他家住在一片墳地旁邊,孟子就學些玩哭喪、埋人之類的游戲。孟子的母親認為這種環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便遷到一個集鎮上住下,結果孟子又學些做買賣的游戲。孟母還不滿意,又遷居至一個學校旁邊,孟子受到良好影響,漸漸懂得有禮貌,勤奮學習,於是孟線決定在此地定居下來。 這個例子要求我們的家長充分重視家庭環境建設,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教育環境。 (1)家長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定、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父母之間及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平等,感情融洽;家庭環境中。父母之間及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平等,感情融洽;家庭飲食起居等有規律,生活有節奏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改變家庭結構,因為「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僅次於父母的死亡」。 (2)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為子女師表」,關心國家大事,有理想追求,工作勤懇,在家庭中關心家庭成員,尊老愛幼,業余孜孜不倦地學習,無不良嗜好等,這些行動的教育效果比家長光憑口頭說教要好得多。 (3)家長要有意給孩子創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因為家庭不只是休息的場所,也是孩子學習環境作為家庭環境布置的一個重要環節來考慮。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有條件的話,盡量給孩子安排單獨學習、休息的房間,以免電視聲、會客聲干擾孩子。孩子的房間布置要整齊,要有美感,房間的色彩、窗簾的色彩要符合兒童的特點;選擇適合孩子身材的桌椅,燈光要柔和;房間布置中獨具匠心的格言、圖片有利於陶冶孩子的情操,啟迪智慧,豐富知識;訂閱適合孩子年齡段閱讀的報刊雜志,備齊必要的學慣用具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設計房間的布置,這樣則往往更符合兒童、青少年的情趣,也培養了其動手能力。
❽ 如何建立和諧的家庭環境
素質。父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素質,在兒童時期,孩子與母親的接觸最多,充當家庭教育的主要是母親,母親受教育的程度與孩子的犯罪率成反比,德國教育學家 福-培爾說得好:「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操縱在掌權者手裡,倒不如說把握在母親手中,父母的教育請先從母親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親的接觸增多,孩子往往從父親的形象里受到教育,因此 父親的言談舉止、道德品質,無一不在孩子心裡留下印象,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檢點自己,注意自身的形象,給孩子做好榜樣。 3.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家長要教子有方,要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子女的心理特徵,要與學校,與教師多聯系,及時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和思想動態,家長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對症下葯,因此我們的教育部門有責任利用一切機會和途徑對一些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導向,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特別對一些與家長存在心理偏差的子女的教育,不能搞「家長制」「父權制」,而應該時時刻刻意識到與子女之間的心理偏差的實際存在,並能充分設身處地的從子女和自身雙重角度上考慮,合理調整其教育行為,這樣對子女改善家庭教育質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產生良好的作用。4.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隨著經濟條件的增長,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溺愛子女的比例越來越大,溺愛型教養態度有所蔓延,因此必須努力轉變家長的教育態度,預防和矯治家庭中溺愛和嬌寵子女的不良教育現象,限制物質享受,反對嬌生慣養,提醒家長在對孩子提供生活條件方面給予必要的節制,同時應給予子女創設必要的鍛煉、勞動和自我服務的機會。5.家長應注意培養子女的優良的個性品質。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就是鼓勵和幫助,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強烈的自信心,進取心,尤其是孩子「在前進的路上」碰到困難時,要善於尋找孩子的閃光點,要教其所長,恕其所短,發現孩子的才能和潛質,予以重視和贊揚,使其勇敢地面對過失,激勵他們繼續向前。以上是筆者淺陌的看法,還有待與同行們進一步探討,總的說來,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人的一生,它具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許多偉大人物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我呼籲: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門,都來認真研究,關心一下家庭教育,也願我們每一個家長為了你的子女成材,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素質,不遣餘力,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1.《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叢書 2.魯潔《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周韞玉《簡論自我教育》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