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糖豆發明者

糖豆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7-15 08:38:53

『壹』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有威利·旺卡、查理·巴克特、薇爾莉特·博雷加德、邁克·蒂維、薇露卡·索爾特等。

1、威利·旺卡

巧克力工廠主人,在父親的嚴厲下扭曲了對父愛的理解。在發現自己漸漸老去時,想到讓人繼承巧克力廠,於是發了金券讓五個小孩參觀工廠。

來自英國白金漢郡,第二個發現金獎券的小孩。傲嬌的小千金,自我心強,自己想要什麼就發著脾氣向父母索取。最後因為想抓一隻威利·旺卡的松鼠掉進了垃圾場中。

『貳』 哆啦A夢有多少集

這個還真不確定...
土豆網79年的TV版 有666集 第二季 522集
05年 新番 現在更新到了376集
愛奇藝 91年TV版有1760集 還有個12年的第六季 更新至 406集....
有很多反正....夠樓主看一段時間的.....
純現搜集 手打 希望採納...謝謝...

『叄』 求一部兒時的科幻動畫片片名!我隱約記得主角好像叫「小靈通」。

我有印象。有個小孩特頑皮把那個機器人當糖豆吃了,而且機器人的遙控器壞了,只能派另一個機器人去他的肚子了把那個出問題的機器人帶出來!

1981年 小小機器人 動畫 鄔強 北京科影製片廠 20

應該就是這個!找了半天沒有找到視頻。

『肆』 清明節的文章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伍』 哆啦A夢總共多少集

tv版一共1708集
整個系列的電視短篇、特別篇及大長篇合共有1984集。

特別篇
2006,大雄,再見!哆啦A夢要回未來了
2007,哆啦A夢的重生之日
2008,哆啦A夢的青之淚
2009,哆啦A夢漫長的一天
2010,決戰!貓型機器人VS犬型機器人
2011,跑起來 哆啦A夢!銀河大獎賽
2012,感恩監獄大逃脫

哆啦A夢劇場版目錄及票房:
集數中文譯名日文名稱公映時間票房收入
1 大雄的恐龍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恐竜 1980年11月28日 15億日元
2 大雄的宇宙開拓史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宇宙開拓史 1981年2月28日 17.4億日元
3 大雄在魔境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大魔境 1982年8月28日 12.1億日元
4 大雄和海底鬼岩城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海底鬼岩城 1983年5月28日 10億日元
5 大雄的魔界大冒險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魔界大冒険 1984年9月28日 16.3億日元
6 大雄的宇宙小戰爭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宇宙小戦爭 1985年10月28日 11.8億日元
7 大雄和鐵人兵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鉄人兵団 1986年1月28日 12.5億日元
8 大雄與龍騎士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竜の騎士 1987年5月28日 15億日元
9 大雄的平行西遊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大雄のパラレル西遊記 1988年5月20日 13.6億日元
10 大雄的日本誕生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日本誕生 1989年7月28日 20.2億日元
11 大雄與動物行星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アニマル惑星 1990年10月27日 19億日元
12 大雄的一千零一夜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ドラビアンナイト 1991年7月27日 17.9億日元
13 大雄的雲之王國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雲の王國 1992年6月28日 16.8億日元
14 大雄和白金迷宮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ブリキの迷宮 1993年7月28日 16.3億日元
15 大雄與夢幻三劍士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夢幻三剣士 1994年8月27日 13.3億日元
16 大雄的創世日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創世日記 1995年8月28日 12.8億日元
17 大雄和銀河超特快列車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銀河超特急 1996年8月28日 16.5億日元
18 大雄的發條都市冒險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ねじ巻き都市冒険記 1997年8月28日 19.5億日元
19 大雄的南海大冒險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南海大冒険 1998年9月28日 21億日元
20 大雄的宇宙漂流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宇宙漂流記 1999年9月28日 20億日元
21 大雄的太陽王傳說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太陽王伝說 2000年7月28日 30.5億日元
22 大雄與翼之勇者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翼の勇者たち 2001年7月28日 30億日元
23 大雄與機器人王國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ロボット王國 2002年3月9日 23.1億日元
24 大雄的風之使者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ふしぎ風使い 2003年3月6日 25.4億日元
25 大雄的貓狗時空傳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ワンニャン時空伝 2004年2月21日 30.5億日元
26 大雄的恐龍2006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恐竜2006 2006年4月18日 32.8億日元
27 新大雄的魔界大冒險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新魔界大冒険~7人の魔法使い~ 2007年3月27日 35.4億日元
28 大雄與綠巨人傳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綠の巨人伝 2008年3月8日 30.6億日元
29 新·大雄的宇宙開拓史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新·のび太の宇宙開拓史 2009年3月7日 24.5億日元
30 大雄的人魚大海戰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人魚大海戦 2010年3月6日 31.6億日元
31 新·大雄與鐵人兵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新のび太と鉄人兵団 2011年3月5日 22.8億日元
32 大雄與奇跡之島之動物歷險記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奇跡の島~アニマル アドベンチャー 2012年3月3日 36.2億日元[3]
33. 大雄的秘密道具博物館 大長編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ひみつ道具博物館 2013年3月9日 /

『陸』 請問誰能告訴我有關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1、清明節來歷: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 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感激的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年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 大家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後,同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以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早已離開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放聲慟哭。後來,人們在樹洞里發現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竟然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2、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食俗 每年的陽歷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吃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柒』 萬茜發明升級版的亞洲蹲,一雙美腿像開了特效,誰會不愛呢 

萬茜不僅顏值非常高,而且擁有一雙令人羨慕的腿。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也是有精彩的表現。而萬茜在個人的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張升級版的亞洲蹲照片,這個動作一隻腿蹲在地上,另外一條腿搭在這條腿上。這張照片一經發布到網上,也是引起了網友的模仿。很多網友模仿後也是把自己升級版亞洲蹲的照片發布到網上,來模仿萬茜。可以說這個動作是萬茜的首創。

結語

無論是萬茜的升級版「亞洲蹲」,還是楊冪的「漫畫腰」,這些高難度的動作,我們不要貿然嘗試,她們之所以可以完成這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這離不開她們日積月累的健身鍛煉,正是這些健身鍛煉已經使她們的身體素質具備了完成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基本條件。

『捌』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1、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版稱「踏春」。一般權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2、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玖』 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掃墓、祭奠昭示著血脈的繼承,使祖先與後代之間有了聯系,讓年輕一代知道敬老尊賢、慎終追遠。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就是到了當下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9)糖豆發明者擴展閱讀:

清明節的其他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閱讀全文

與糖豆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