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答塞尚的藝術成就和地位
歷史評價
塞尚的畫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塞尚作品通過繪畫,他要在自然表象之下發掘某種簡單的形式,同時將眼見的散亂視象構成秩序化的圖象。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藝術探索。首先,他強調畫中物象的明晰性與堅實感。他認為,倘若畫中物象模糊不清,那麼便無法尋求畫面的構成意味。因此,他反對印象主義那種忽視素描、把物象弄得朦朧不清的繪畫語言。他立志要「將印象主義變得象博物館中的藝術那樣堅固而恆久」。於是,他極力追求一種能塑造出鮮明、結實的形體的繪畫語言。他作畫常以黑色的線勾畫物體的輪廊,甚至要將空氣、河水、雲霧等,都勾畫出輪廓來。在他的畫中,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的物象,在清晰度上都被拉到同一個平面上來。這樣處理,既與傳統表現手法拉開距離,又為畫面構成留下表現的餘地。塞尚作品
其次,他在創作中排除繁瑣的細節描繪,而著力於對物象的簡化、概括的處理。他曾說: 「要用圓柱體、圓錐體和球體來表現自然。」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繪都很簡約,而且富於幾何意味。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他不擅長於精細描繪而采塞尚作品取的做法。然而,即使這種說法是事實,也說明他具有揚長避短的本領,從而在形式構成方面發揮出創造才能。其三,為了畫面形式結構,他不惜犧牲客觀的真實。他最早擺脫了千百年來西方藝術傳統的再現法則對畫家的限制。在塞尚畫中,經常出現對客觀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視不準、人物變形等。他無意於再現自然。而他對自然物象的描繪,根本上是為了創造一種形與色構成的韻律。他曾說:「畫家作畫,至於它是一隻蘋果還是一張臉孔,對於畫家那是一種憑借,為的是一場線與色的演出,別無其他的。」
塞尚重視繪畫的形式美,強調畫面視覺要素的構成秩序。這種追求其實在西方古典藝術傳統中早已出現。而塞尚始終對古典藝術抱著崇敬之情。他最崇拜法國古典主義畫家普桑。他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著這方面,進行異常執著的追求,以致於對傳統的再現法則不以為然。他走向極端,脫離了西方藝術的傳統。正是如此,他被人們尊奉為「現代繪畫之父」。
《咖啡壺邊的婦女》在世博會中展出過。
⑵ 2、試分析19世紀畫家塞尚的藝術探索。
藝術對於法國藝術大師保羅.塞尚來說是一種宗教形式,創作需要藝術家的全身心的投入。塞尚堅信藝術創作是一種審美和精神上的探索,在這一探索道路上,塞尚嘗試了印象主義,跨越了結構主義,最終確立了自己的藝術形式,介於抽象和印象主義之間的革新。他的生活也如他的人格和追求,保持低調和嚴肅的生活態度,因此,他的天賦往往籠罩在其他人的陰影下。
其創作特色是重視形和塞尚《奧維爾的曲徑》(油畫)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面,以及強烈的內心化和個性化。只是每人所採用的藝術語言不同。塞尚注重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的表現,對立體主義、構成主義等有較大促進。梵谷追求線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以及畫面的裝飾性,直接啟發了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等流派。高更則專注於藝術表現的原始性和象徵性,給予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以重要影響。後印象主義完全拋棄了自然主義的態度,動搖了西方繪畫中以模仿為職能的根基,將繪畫引向一個更新奇、更加滲透著強烈情感的主觀世界,為20世紀西方現代諸美術流派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式。
⑶ 塞尚的藝術成就及特色
羅·塞尚(Paul Cézanne)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39-1906年
國別:法國
總述:
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在可以被當成二十世紀探索繪畫先知的十九世紀畫家中,從成就和影響來說,最有意義的乃是塞尚。他是一個很少為人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奮斗不息,為用顏料來表現他的藝術本質的觀念而斗爭。這些觀念紮根於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屬於藝術中最革命的觀念之列。
藝術生涯:
保羅·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辭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孫。他先在小學和聖約瑟夫學校就讀,由於父親交了好運,從帽店老闆變成銀行經理,他被送入中學學習。1858年,保羅帶著堅實的基礎知識,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對同學米爾·左拉的真摯友誼從中學畢業,通過了文科畢業會考,並按照父親的意願,進入了大學法學院。不過,他並不因此而放鬆在埃克斯素描學校的課程。從1856年起,強烈的興趣愛好就已把他帶向了這所學校。他雖然勤奮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賦不高。他身材矮胖,長著寬大額頭和鷹鉤鼻的面孔也不討人喜歡,但他目光炯炯,動作敏捷,喜歡游泳、打獵,在原野上遠游。他還醉心於音樂,在學生樂隊中,他吹銅管,左拉吹長笛。
1859年,他父親在埃克斯附近購下維拉爾侯爵在十七世紀建造的熱德布芳花園,帶著妻子、兒子,兩個女兒在那裡避暑。保羅在別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間畫室。他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親如何反對,他也要作畫家。父親給他保留了作為銀行經理繼承人的職位,並用下面的話來警告他:「孩子,想想未來吧!人會因為天賦而死亡,卻要靠金錢吃飯。」雖然對這種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念感到憤怒,塞尚還是不得不屈服認可。不過,他仍然偷偷地作畫,對法律學習只給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爾·左拉鼓勵他前往該處,而銀行家則拚命阻撓這一計劃。
1861年4月,父親發現兒子實在沒有從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長女瑪麗的敦促,他終於帶著低聲抱怨讓步了。保羅·塞尚來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納街租了一間帶傢具的房間,在瑞士畫院習畫,與基約曼和畢加索交往,並繼續和左拉保持著友誼。他靠著父親每月寄給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艱難地維持著生活。他絲毫不能適應首都的嘈雜,初期作品也遠不能使自己感到滿意,他也始終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原因是:「雖具色彩畫家的氣質,卻不幸濫用顏色。」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埃克斯,大為高興的父親在自己的銀行中給他安排了一個職務,但保羅並未因此從事金融而犧牲畫筆,仍然熱情地畫著。他在四大塊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畫《四季》,來裝飾熱德布芳的廳室,並且在畫上無禮地簽上「安格爾」之名以作消遣.他畫自畫像,也為父親作像。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雖然經常與印象派畫家來往,他卻不欣賞他們。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諾阿,可是他欣賞的卻是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作品。他此時的畫頗為浪漫,並且厚顏地把它們稱為「雜燴」。別人不喜歡他這種繪畫,而且連他自己也不喜歡。事實上,他沒有任何開心之事。不管到哪兒,都不感覺賞心悅目。他斷絕了剛剛結下的友誼,離開曾經吸引了他的著名畫家,不斷地變換住地。由於厭煩,他離開巴黎,又由於好奇而重返該地。他退隱到埃克斯,但很快又離開那裡。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龍的拒絕,不得而知。
總之,他憂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當然是換了個新的地方。他在馬奈、雷諾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爾、迪朗蒂等人聚會的著名的蓋博瓦咖啡館露了露面,但覺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後》在1861年沙龍落選。同一年,他遇見一位年輕的女模特瑪麗·奧爾唐絲·富蓋。
《坐在紅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為他夫人畫的肖像。在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慮西方傳統肖像畫所要表現的人物性格、心理狀態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表現手法上,也不是用傳統的以光影表現質感的方法來描繪的。而是採用色彩造型法達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與形體的結合。色彩與形體的表現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質」。他的這種重在藝術形式的追求的創作傾向,對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故被人稱為「西方現代繪畫之父」。
雖然塞尚曾受到當時占繪畫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響,對光線照射到不同質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終堅持對物體結構和實體感的關注,並於1877年放棄了印象主義。塞尚早期大多以寫實的手法,真實且疑難的情景作為繪畫的題材。晚年畫風有所改變,留下了多幅溫和,光明並富含古典注意庄嚴氣息的風景及景物畫。
⑷ 西方藝術鑒賞之保羅·塞尚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39-1906年 國別:法國 總述: 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在可以被當成二十世紀探索繪畫先知的十九世紀畫家中,從成就和影響來說,最有意義的乃是塞尚。他是一個很少為人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奮斗不息,為用顏料來表現他的藝術本質的觀念而斗爭。這些觀念紮根於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屬於藝術中最革命的觀念之列。 藝術生涯: 保羅·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辭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孫。他先在小學和聖約瑟夫學校就讀,由於父親交了好運,從帽店老闆變成銀行經理,他被送入中學學習。1858年,保羅帶著堅實的基礎知識,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對同學米爾·左拉的真摯友誼從中學畢業,通過了文科畢業會考,並按照父親的意願,進入了大學法學院。不過,他並不因此而放鬆在埃克斯素描學校的課程。從1856年起,強烈的興趣愛好就已把他帶向了這所學校。他雖然勤奮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賦不高。他身材矮胖,長著寬大額頭和鷹鉤鼻的面孔也不討人喜歡,但他目光炯炯,動作敏捷,喜歡游泳、打獵,在原野上遠游。他還醉心於音樂,在學生樂隊中,他吹銅管,左拉吹長笛。 1859年,他父親在埃克斯附近購下維拉爾侯爵在十七世紀建造的熱德布芳花園,帶著妻子、兒子,兩個女兒在那裡避暑。保羅在別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間畫室。他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親如何反對,他也要作畫家。父親給他保留了作為銀行經理繼承人的職位,並用下面的話來警告他:「孩子,想想未來吧!人會因為天賦而死亡,卻要靠金錢吃飯。」雖然對這種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念感到憤怒,塞尚還是不得不屈服認可。不過,他仍然偷偷地作畫,對法律學習只給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爾·左拉鼓勵他前往該處,而銀行家則拚命阻撓這一計劃。 1861年4月,父親發現兒子實在沒有從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長女瑪麗的敦促,他終於帶著低聲抱怨讓步了。保羅·塞尚來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納街租了一間帶傢具的房間,在瑞士畫院習畫,與基約曼和畢加索交往,並繼續和左拉保持著友誼。他靠著父親每月寄給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艱難地維持著生活。他絲毫不能適應首都的嘈雜,初期作品也遠不能使自己感到滿意,他也始終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原因是:「雖具色彩畫家的氣質,卻不幸濫用顏色。」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埃克斯,大為高興的父親在自己的銀行中給他安排了一個職務,但保羅並未因此從事金融而犧牲畫筆,仍然熱情地畫著。他在四大塊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畫《四季》,來裝飾熱德布芳的廳室,並且在畫上無禮地簽上「安格爾」之名以作消遣.他畫自畫像,也為父親作像。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雖然經常與印象派畫家來往,他卻不欣賞他們。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諾阿,可是他欣賞的卻是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作品。他此時的畫頗為浪漫,並且厚顏地把它們稱為「雜燴」。別人不喜歡他這種繪畫,而且連他自己也不喜歡。事實上,他沒有任何開心之事。不管到哪兒,都不感覺賞心悅目。他斷絕了剛剛結下的友誼,離開曾經吸引了他的著名畫家,不斷地變換住地。由於厭煩,他離開巴黎,又由於好奇而重返該地。他退隱到埃克斯,但很快又離開那裡。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龍的拒絕,不得而知。 總之,他憂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當然是換了個新的地方。他在馬奈、雷諾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爾、迪朗蒂等人聚會的著名的蓋博瓦咖啡館露了露面,但覺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後》在1861年沙龍落選。同一年,他遇見一位年輕的女模特瑪麗·奧爾唐絲·富蓋。 《坐在紅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為他夫人畫的肖像。在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慮西方傳統肖像畫所要表現的人物性格、心理狀態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表現手法上,也不是用傳統的以光影表現質感的方法來描繪的。而是採用色彩造型法達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與形體的結合。色彩與形體的表現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質」。他的這種重在藝術形式的追求的創作傾向,對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故被人稱為「西方現代繪畫之父」。 雖然塞尚曾受到當時占繪畫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響,對光線照射到不同質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終堅持對物體結構和實體感的關注,並於1877年放棄了印象主義。塞尚早期大多以寫實的手法,真實且疑難的情景作為繪畫的題材。晚年畫風有所改變,留下了多幅溫和,光明並富含古典注意庄嚴氣息的風景及景物畫。
⑸ 塞尚對現代藝術的影響是什麼
一、 塞尚的繪畫風格
保羅・塞尚(1839~1906年)是後期印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早期受到當時主流印象派的洗禮,大多以寫實、直接且陰暗的情景作為繪畫的題材。如《綁架》、《聖安托萬的企圖》、《解剖》、《黑人西比翁》、《巴德萊娜》以及《痛苦》、《現代奧林匹亞》等作品。晚年時則畫風改變,留下了多幅溫和、光明並富含古典主義庄嚴氣息的風景及靜物畫。塞尚認為,畫家創作一幅畫,「哪一條線都不能放鬆,不能留有任何縫隙,以免讓感情、光、真實溜了出去」,這是他的創作經驗。在《水果盤、杯子和蘋果》這幅畫中,物體成了畫家藉以分析形體和組建結構的媒介。塞尚將它們高度地簡化,並以深色線條勾出輪廓,使其看起來顯得明晰而堅實。為實現畫面有秩序的布局,他有意地歪曲畫中的透視關系,將水平的桌面畫得彷彿前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顯示。他也不在意物象的遠近不同而產生的視覺上的虛實差別,而將畫中物象在清晰度上,處理在同一個平面。這樣既強化了物象的實在性,又可以加強平面上構成的意味。同時,他有意地把那隻果盤的支腳畫得不在正中,雖然盤子看起來有點別扭,卻有效地使畫面的諸視覺要素有序地聯系起來而達到相互平衡。
塞尚四十多歲時繼承了可觀的遺產之後,生活不虞匱乏,更是不必再理會評論家嚴苛的批評和美術界權威們對他的冷落。他獨自一人默默作畫,終於在晚年時獲得成功,用色彩建立繪畫表面和深度的整體結構,成為受尊敬的大師。他堅持自我,將古典大師作品的庄嚴感與印象派潤澤、柔和的畫風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繪畫風格。
塞尚一生保持著冷靜、理性的創作態度,他對形與色的感覺和對明暗、體積、層次、空間的繪畫研究,使他創造出一個不同於自然世界的藝術面貌。
二、 塞尚的藝術貢獻
塞尚和其他藝術大師一樣,用自己的才華和飽滿的激情為藝術譜寫了優美的樂章,讓現代藝術更加璀璨地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很多人在學畫之初,對塞尚的印象並不很深,也弄不懂評論為什麼給他冠以「現代藝術之父」和「美術史上劃時代的藝術大師」的稱號,並把塞尚作為美術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即有「塞尚以前」和「塞尚以後」的說法。無獨有偶,直到今天,在一般人眼裡,塞尚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人們仍然喜歡談論畢加索、梵谷和高更而忽略塞尚,因為塞尚的畫並不「優美」,不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真實」,他也沒有像畢加索、梵谷和高更那樣有許多傳奇故事。但是,他既然被認為是「現代藝術之父」,就必然有一定的理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
塞尚是用「色彩造型」、「藝術變形」和「幾何構成方式」的藝術貢獻,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藝術觀念,在畫家和觀者面前展現出全新的藝術觀念與境界。塞尚的繪畫對現代繪畫產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響。
(一)「色彩造型」
用色彩來造型的方法是塞尚的寵兒。塞尚恪守色彩是「最偉大的本質的東西」的理念,追求色彩的純粹造型觀念,創造色彩感覺與堅實的造型風格相結合的繪畫色彩知覺,呈現出美術館的作品一般恆久而穩定的作品。他認為「繪畫意味著 把色彩感覺登記下來加以組織。」「按照自然來畫畫,並不意味著摹寫下客體,而是實現色彩的印象,」「通過色彩感覺來代表自然」。我們可以從其代表作《聖・維多克山》里明顯地感覺到,他在自然面前發現並實現的繪畫色彩結構。該畫以畫面結構需要的色彩透視代替中心透視,色彩以自身的空間和形象脫離物象表面,變成繪畫造型結構,整個作品顯示著與自然統一的色彩聯系。塞尚超越了印象派對色彩感覺的陶醉,非常理性地實現了用色彩造型,即用色彩表現空間和結構。在另一幅作品《玩紙牌者》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色調柔和而穩重,一種暖紅色從深暗的色調中滲透出來。左邊人物的衣服是紫監色;右邊人物的是黃綠色。所有遠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組成。不同的色塊在畫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塞尚其實是以所謂的「變調」來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節奏的變換來加強形象的塑造。正象他自己所言:「當顏色豐富時,形狀也就豐滿了。」
(二)「藝術變形」
塞尚在使用「色彩造型」方法的同時,又與另一種「藝術變形」的手法密切相聯。在《穿紅背心的少年》中,男孩的形象占滿整個畫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軀是整個構圖中主要的構成要素。弧形的手臂與弧形的身體彼此協調。全畫形、色、點、線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組構為求得畫面結構的妥貼與和諧,畫家有意改變客觀形象的外形及比例。他特別拉長了畫中少年的左臂,從而使那延長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畫中成為一瀉而下、有著足夠份量的白色塊,與上部大面積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通過分析塞尚的作品,我們不僅認識到「變形」在塞尚繪畫中的作用,也領悟到塞尚成為「現代藝術之父」的原因。
從布魯奈萊斯契和馬薩丘的時代開始,一直採用焦點透視來統攝物象的空間關系。它成為一個藝術法則,甚至連印象派畫家都服從它。但是,塞尚摧毀了這種空間關系,他採用多點透視而開創出一種多面的現象,這是現代藝術同以往的藝術之間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這樣的變形性的描繪是充滿了罕見的活力的。在塞尚筆下,不僅畫靜物,也包括風景與人像,都應用這種多點透視的畫法。後來的立體派,也正是得益於這種從焦點透視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的方法,他們不去逼肖自然的原貌,因此他們可以在一個側面肖像上畫出一雙眼睛,甚至畫出了物體的一連串從不同角度才能看到的立體面貌。畢加索的《鏡前的少女》一畫正是所謂「側面肖像上畫出一雙眼睛」的典型例子。
(三)「幾何構成方式」
塞尚在現代繪畫藝術進程中的第三個重要貢獻,即是他的個性化的「幾何構成方式」的創造。這一手法,直接導致了「立體派」繪畫的產生。塞尚曾說:「把自然看作各種圓柱體、球形與錐體,組織在一個視界之內,所以要把每一個形體的邊沿與平面都導向一個統一的中心點……」塞尚在印象派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努力探索色彩的表現力,全心全意用色彩來塑造形體,表現空間結構。
在《玩紙牌者》中,塞尚將兩個沉浸於牌戲中的普通勞動者形象,表現得平和敦厚,樸素親切。雖然主題十分平凡,然而畫家卻通過對形狀的細心分析以及通過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題材獲得崇高和庄嚴之美。在這里,相對而坐的兩個側面形象,一左一右將畫面占滿。一隻酒瓶置於桌子中間,一束高光強化了其圓柱形的體積感。這酒瓶正好是整幅畫的中軸線,把全畫分成對稱的兩個部分,從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兩個對手的面對面的角逐。兩個人物手臂的形狀從酒瓶向兩邊延展,形成一個「W」形,並分別與兩個垂直的身軀相連。這一對稱的構圖看起來是那樣的穩定、單純和樸素。全畫充分顯示了塞尚善以簡單的幾何形來描繪形象和組建畫面結構的藝術風格。
現藏於美國費城博物館的大型油畫《水浴圖》,是最具建築風貌的一幅作品。他在這一幅畫里運用了三個三角形:一個是由樹木構成,另兩個是由浴女們構成,樹木和人物都用來構成此畫的建築式結構的造型。這幅畫的宏偉形象使人聯想起哥特式大教堂的正面。從未有如此動人心魄的線條,也沒有見過比這更好的發自心靈結構深處的筆觸。
三、 塞尚對現代藝術的影響
塞尚通過自己的藝術探索,自覺或不自覺地打破了藝術傳統規則的束縛,用自己的風格對自然進行重新塑造,從審慎的邏輯和長期的觀察中建立起被藝術家們忽視和破壞的堅實的塊面和體積,創造出堅實而穩定的繪畫,將繪畫藝術從「模仿自然」上引導開來。他對繪畫藝術的獨特觀念和美學思想,在他自己的繪畫實踐中不自覺地拋棄了透視原理的畫法,雖然他沒有為年輕藝術家留下明確的取代透視畫法的內在結構原理,但是他畢竟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為年輕畫家嘗試和發明新的畫法提供了可能性,20世紀的每一個重要畫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塞尚藝術的某些方面的影響。
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就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嘗試塞尚「可以將自然作為球體和圓錐體處理」的方法,1907年創作完成了《亞維農的少女》一畫,成了公認的第一幅立體主義繪畫作品,他自己因此成為立體主義繪畫的領軍人。畫中的女性人體似乎是由許多小平面組成,是從不同的方向上被觀察出來的,表示人人都應該知道在哪兒的東西,但又不是一眼就能辨認出來的東西。扭曲的人形幾乎完全是扁平的,無論在她們的前面還是在她們的後面都沒有留下什麼空間,由此她們被擠到了前方,在我們和她們之間沒有留下應有的間隔。畢加索在這里放棄了傳統的透視畫法,汲取塞尚能在一張油畫布上把連貫的視覺效果表現出來,反映出所有事物在時間、運動和變化上的關系的一致性的經驗,一反常規,隨心所欲地改變視點。他使頭、鼻子和眼睛同時以側面和正面的形象出現,人物被拉長,前景中放著水果的桌子是平面的。他就是把觀看者的無數個瞬間的一瞥加以整理,構築成畫面的,因此創建了新的繪畫風格。
立體主義繪畫的另一位代表喬治・勃拉克於1908年創作完成的《埃斯塔克的房屋》一畫,就是受塞尚的風景畫《林中小路》的影響,所不同的是,塞尚是「用色彩去建立他的繪畫表面和深度的整體結構」,而勃拉克則是「以色彩為輔助取得傾斜平面的幾何結構。這些傾斜平面是限定和控制深度的」。畢加索和勃拉克形成了藝術創作上的共識,即放棄了依照眼前的表面現象再現自然的主張,不想把自己對那些瞬息即逝的景象所抱的幻覺固定在他們的畫布上,那是一種根本不值得追求的、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希望遵照塞尚的範例,盡可能明確而扎實地用他們所選取的材料構築畫面。放棄傳統的透視畫法,以及透視所造成的空間錯覺。畢加索和勃拉克受塞尚藝術觀念的影響,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甚至創建了20世紀第一個全新意義的現代繪畫運動。
⑹ 塞尚在繪畫中的立場和追求是什麼樣的
塞尚鄙棄印象主義者追摹自然界表面色光反射的做法,提倡應該按照畫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認識外界事物,並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依照這種認識重新組構外界事物。塞尚重視繪畫的形式美,強調畫面視覺要素的構成秩序。這種追求其實在西方古典藝術傳統中早已出現。而塞尚始終對古典藝術抱著崇敬之情。他最崇拜法國古典主義畫家普桑。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著這方面進行異常執著的追求,以至於對傳統的再現法則卻不以為然。他走向極端,脫離了西方藝術的傳統。塞尚的畫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通過繪畫,他要在自然表象之下發掘某種簡單的形式,同時將眼見的散亂視像構成秩序化的圖像。他強調畫中物象的明晰性與堅實感。因此,他反對印象主義那種忽視素描、把物象弄得朦朧不清的繪畫語言。他立志要「將印象主義變得像博物館中的藝術那樣堅固而恆久」。於是,他極力追求一種能塑造出鮮明、結實的形體的繪畫語言。他作畫常以黑色的線條勾畫物體的輪廓,甚至要將空氣、河水、雲霧等,都勾畫出輪廓來。在他的畫中,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的物象,在清晰度上都被拉到同一個平面上來。這樣處理,既與傳統表現手法拉開距離,又為畫面構成留下表現的餘地。其次,他在創作中排除繁瑣的細節描繪,而著力於對物象的簡化、概括的處理。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繪都很簡約,而且富於幾何意味。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他最早擺脫了千百年來西方藝術傳統的再現法則對畫家的限制。在塞尚的畫作中,經常出現對客觀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視不準、人物變形等。他無意於再現自然。而他對自然物象的描繪,根本上是為了創造一種形與色構成的韻律。塞尚的成熟見解,是以他的方式經過了長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實踐之後才達到的。在他的後期生活中,用語言怎麼也講不清楚這種理論見解。他的成功,也許更多的是通過在畫布上的發現,即通過在畫上所畫的大自然的片斷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館里所做的研究。
⑺ 塞尚 風格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保羅·塞尚繪畫作品之靜物(9張)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在可以被當成二十世紀探索繪畫先知的十九世紀畫家中,從成就和影響來說,最有意義的乃是塞尚。他是一個很少為人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奮斗不息,為用顏料來表現他的藝術本質的觀念而斗爭。這些觀念紮根於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屬於藝術中最革命的觀念之列。 在塞尚之前漫長的藝術發展史中,所有的畫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現客觀對象上,而畫家本人卻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隸。但塞尚則放棄了傳統的藝術觀念和法則,完全依靠自己獨立的觀察進行創作,有意識的地將注意力轉向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概括和取捨,從結構的觀點來描繪對象。正是由於塞尚這種繪畫的主觀性改變了整個西方藝術的進程,對他以後的藝術家產生了觀念上的震撼,這種震撼導致了藝術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說,現代藝術起始於塞尚。保羅·塞尚繪畫作品之景物(14張)
⑻ 塞尚的藝術觀點有哪些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年)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在塞尚之前漫長的藝術發展史中,所有的畫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現客觀對象上,而畫家本人卻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隸。但塞尚則放棄了傳統的藝術觀念和法則,完全依靠自己獨立的觀察進行創作,有意識地將注意力轉向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概括和取捨,從結構的觀點來描繪對象。正是由於塞尚這種繪畫的主觀性改變了整個西方藝術的進程,對他以後的藝術家產生了觀念上的巨大震撼,這種震撼導致了藝術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說,現代藝術起始於塞尚。塞尚的第一個藝術觀點就是把結構視為表現一切物體的根本。
在塞尚看來,人的知覺、感覺本來就是混亂的,人們看到的對象也是散亂的。以往藝術家表現的對象都不真實,因為藝術家對物體的主觀感受會因個人情緒和心境等因素而發生改變。另一方面,物體由於光源和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所以,人們很難描繪出客觀真實的對象。塞尚決心探索一種風格,它必須深植於事物固有的本性之中,而應存在於人們對事物的感覺里。他終於獲得了成功,找到了物體最真實的本質,這就是物體的結構。他認為無論什麼外界條件或藝術家的主觀情緒都不可能改變對象的結構,藝術家的職責就在於把混亂的知覺納入程序,在視覺范圍內獲得這種有結構的秩序。他開始用結構的觀點去認識和概括一切對象,實際上這恰好是一種主觀認識和描繪對象的方法。以往的藝術家都盡可能客觀地描繪對象,塞尚的初衷也是想要真實地觀察和描繪對象,但是他的結構觀卻具有相當的主觀性,這種創作中的主觀性成為後來現代藝術的基礎。塞尚的第二個觀點是放棄一切傳統的法則,從零開始作畫。
出於渴望真實的初衷,塞尚認為許多公認的傳統法則並不能導致繪畫的真實。如透視法,它只是引導人們的理智,在平面中創造出的三度空間的幻想,和我們目睹的真實有相當的距離。所以塞尚在作品中盡可能不用透視線和明暗對比來表現空間關系,只用色彩的協調和對比來塑造形體,表現出堅實深遠的空間感。塞尚也不打算沿襲傳統的油畫技巧,他總是仔細地研究對象,思考著描繪對象的手法,就像在他之前從來沒有人畫過畫一樣,有時他要觀察20分鍾才動手畫一筆。他認為繪畫要表現出物體的結構,達到堅實宏偉的效果,就要用像磚石工砌牆那樣的方法,用畫筆或畫刀排列出層層疊疊的色塊,以此表現體積和深度使之具有一種建築般的結實感。塞尚曾說過,線條和明暗都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的。
⑼ 簡述塞尚的藝術特點和對現代藝術的貢獻
是19世紀法國後印象主義畫家,被稱為現代畫之父,他追求體積和結構關系的表達,以幾何的構圖方式,概括表達形體,使西方藝術重新具有堅實穩定的紀念碑形式,作品有抽象畫、平面畫特色,擅於畫靜物,代表作《大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