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棉花誰發明

棉花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5 06:01:05

1. 古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利用棉花的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我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里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 棉花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補充回答,早期是用木棉的,更早還有乾草皮毛,麻葛布氈,絹綢絲緞,蓋起來肯定沒棉花的熱。。。至於絹綢絲緞,不是普通老百姓蓋的起的。

2. 棉花是何時出現的呢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

我國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廣西、雲南、新疆等地區已採用棉纖維作紡織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區,起初人們只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並未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9世紀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今北京地區所見到的棉花,還是在花園里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由此可見,現今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當作花、草一類的東西看待的。

棉花傳入我國,大約有3條不同的途徑。根據植物區系結合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之後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際,棉花傳播到長江和黃河流域廣大地區,到13世紀,北路棉花已傳到陝西渭水流域。

由於非洲棉和亞洲棉質量不好,產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現在我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中國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比中原早,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唐宋時期,棉花開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區所見到的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也就是從這時期起,棉布逐漸替代絲綢,成為我國人民主要的服飾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設立了木棉提舉司,大規模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每年多達10萬匹,後來又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元以後統治這都極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在我國的棉花栽培歷史上,先後種植過四個栽培品種:海島棉(長絨棉)、亞洲棉(粗絨棉)、陸地棉(細絨棉)和草棉(粗絨棉)。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的主要栽培品種也不一樣,亞洲棉引入歷史最久,種植時間最長,同時栽培區域較廣;陸地棉引入我國的歷史較短,但發展很快,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亞洲棉。目前廣大棉區所種植的棉花多為陸地棉種(細絨棉),新疆還種植有少量海島棉(長絨棉)。

3. 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最遲在南北朝時期。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3)棉花誰發明擴展閱讀: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

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4. 棉花的起源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的傳入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1、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

2、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3、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4)棉花誰發明擴展閱讀:

1、中國的南部、東南部和西北部邊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紡織技術發展較早的地區。從宋代到明代,棉紡織品已逐漸成為人們衣著的主要原料,棉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僅次於農業。

2、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棉紡織生產的主要形態是紡織結合、耕織結合的家庭副業形式,但也存在以棉紡織為專業的小商品生產和工場手工業形式。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手工棉紡織業逐步解體,並開始大工業化生產。

3、近幾年來,我國棉紡織行業高速發展。截止2011年,我國環錠紡、轉杯紡和織機的數量分別達到1.2億、232萬頭和126萬台,紡紗生產能力更是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50%。

4、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786.5億元,同比增長26.8%。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的棉紡織大國地位。雖然棉紡織行業高速發展,但是其頭頂的「三座大山」正越來越重,高速發展的棉紡織行業亟待減負。

5、從國內供給看,我國的棉花種植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以及新疆產區,其中新疆產區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45%,黃河流域產區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5%,長江流域約佔10%。

5. 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哪個最先發明棉花

古印度。棉花原產印度。後來傳入中國、埃及這些地方。

這里更詳細些

http://..com/question/12585978.html?si=1

樓主可以了解下。

6. 誰發明了棉花

這個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是一個瑞典人在一次聚會上弄錯了原料。把甜菜放進了攪拌機了,結果就出來了一團絲狀物體。 後來他直接用白糖放進去,並且加溫。 就發明了棉花糖。
求採納

7. 棉花是何時出現的呢棉花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起源於何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
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棉花大量傳入內地,是在宋末元初。
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皇帝"用強制的方法才推行開的。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烏茲別克、埃及等。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則有「白金之國」之稱。
棉花在中國的產區:
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

8. 誰發現的棉花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棉花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現在佔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9. 彩色棉花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蘇聯最早於五十年代初開始研究彩棉,美國從六十年代利用彩棉的大軍中來,截止目前世界上主要有美國、埃及、阿根廷、印度等國研究種植彩棉,主要顏色為棕、綠、紅、鴨蛋青、藍、黑,主要的研究手段還是從自然界中尋找上古繁衍至今的彩棉活體,作為親本進行馴化、改良。同時運用轉基因技術,航天育種技術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新品種的開發。我國具有悠久的棉花種植歷史,在抗戰期間,陝北革命根據地,為了打破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曾種植過一種顏色發紫藍的野生棉。進入七十年代,河南、安徽等地也種植過很少的一部分彩棉用於研究。彩棉在我國的正式大規模研究種植還是在九十年代,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後期,將彩棉的種植與應用推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 確切的說彩棉不是誰發明的 應該說是大自然中就存在 只是某些國家把它改良 之後大規模種植了 就像人一樣 有白人 黑人 黃種人

10. 棉花糖是誰發明的額

棉花糖是在1897年,由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兩名糖果製造商,威廉.莫里森和約翰.沃頓發明的.不是中國特產,更不是日本首發。
他們在一次聚會上弄錯了原料。把甜菜放進了攪拌機了,結果就出來了一團絲狀物體。 後來他們直接用白糖放進去,並且加溫。 就發明了棉花糖。

閱讀全文

與棉花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