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林庚發明一個傳統

林庚發明一個傳統

發布時間:2021-07-14 23:59:38

㈠ 一個發明甚至可以推動一個時代的發展,中國發明家有哪些,都發明了什麼

1、蔡倫——造紙術

蔡倫(?-121 )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2、祖沖之——圓周率(π)的真值

祖沖之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沖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

祖沖之還給出圓周率(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值,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是一個重大貢獻,後人將「約率」用他的名字命名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3、畢升——活字印刷術

畢升(約971-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4、張衡——渾天儀、地動儀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 (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5、魯班——鋸子

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㈡ 實用類文本閱讀,,林庚,發明一個傳統的相關答案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林庚先生早年名聲很大,曾位列「清華四劍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後來卻被人們完全遺忘了。
B.林庚先生上課注重形象,講究穿戴,或中或西,風度翩翩,加上教態大方,吸引了學生們全神貫注的傾聽。
C.林庚先生隱退後不再為學生們上課了,所以錢理群才會建議學生們去接觸、拜訪林先生,以期從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選調入「兩校寫作組」,被人視為其污點,而從他對待江青送花的態度看,他並非刻意參與到政治中。
E.林庚並不具有顯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卻以其人格魅力被學生永遠銘記,這是一個老師所能得到的最高評價。
【小題2】錢理群說林庚有著故去的知識分子們身上最深厚、最值得傳承的精神財富。請結合全文,說說這「精神財富」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小題3】文中引用了錢理群、張鳴、袁行霈等人對林庚先生的評述,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6分)
【小題4】文中說林庚先生是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8分)

【小題1】答D給3分,答E給2分,答B給1分。
【小題2】①學識淵博,治學嚴謹。②不慕名利,淡泊處世;③待人熱心,隨和真誠;④面對權貴,不卑不亢。(6分,每點2分,答出3點,意思對即可。)
【小題3】①三人皆是與林庚關系密切的人,引述他們的話使傳記的內容顯得更加真實可信;②三人的身份地位不一般,評價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③引述內容多為議論評價,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④引用多人多側面的評述,有助於多方面表現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質。(6分,每點2分,答出3點,意思對即可。)
【小題4】林庚先生作為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具有以下兩方面特點:一是其生活處於「隱退者」的狀態。①近20年來一直隱居在北大燕南園,少問世事,淡出了公眾視野,連門口路過的學生也不知道他是誰。②地位不顯赫,在他辭世的消息報道後,才又被人記起當年的赫赫聲名。二是其有「隱退者」的精神氣質。①看淡名利,超然物外;②平易近人,性格謙和真誠;③面的權貴,不卑不亢;④在隱居中獲得精神自由;⑤純真,赤誠,追求單純的快樂。(8分,每個方面4分,每個方面能概括出2個支撐此料即可。)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要注意選項中關於文本內容、結構、表達方式、寫作技巧、修辭方法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確,是否合乎原文。題中,B項論述不全,「吸引了學生們全神貫注的傾聽」的原因還有其他因素,如「不用講稿」「旁徵博引」等。A項,原文是「林庚似乎已被人們遺忘了」,可此項卻把或然說成了全然。C項,從原文「隱居中的林庚,惟獨在有人請他為學生講課時絕不推辭」中可看出「林庚先生隱退後不再為學生們上課了」的說法有誤。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回答此題,要抓住題干中「精神財富」一詞進行篩選和分析,然後分條作答。
考點: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回答此題,一要從這幾個人的身份分析(可參考「相關鏈接」),二要從這幾個人同林庚的關系分析,三要從這幾個人說話的內容和角度分析。
考點: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回答此題,要先在文本中篩選出與「隱退者」意思有關的文字,然後再分析林庚先生「隱退」的特點,逐條作答。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㈢ 標志著中國傳統鐵犁技術基本定型的發明是

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鐵犁與牛耕取代步犁,精耕細作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形成,古代更田農具從此定型

㈣ 誰開創了經典社會學中的另一個重要傳統

韋伯的理解社會學。
韋伯開創了經典社會學理論中另一個重要傳統-理解社會學。他主張社會的基本分析單位是人的社會行動,通過「理解」人的行動動機中所包含著的「主觀意義」去認識社會現象。韋伯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理性化問題。他認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以表現在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倫理中的「資本主義精神」為支撐,這種精神是西歐理性主義發展的結果。

㈤ 「民以食為天」,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 請列舉兩項最早產自中國的農作物

請列舉兩項最早產自中國的農作物 粟(小米或穀子)和水稻 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的農作物是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農作物是粟(小米或穀子)

㈥ 作為一個中國文學傳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林庚有哪些突出表現

林庚(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靜希,原籍福建閩侯(福建省福州市所轄的縣,位於閩江下游,人口61萬,面積2136平方千米),生於北京。現代詩人、古代文學學者、文學史家。北京大學教授。

林庚父親為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林宰平,沈從文稱其在文學、法政、哲學、佛學、詩文、書畫諸方面都極具造詣。金岳霖、張中行、吳小如均為其弟子。

林庚的一生充滿詩意。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由聞一多先生設計封面、俞平伯先生寫序。此後,他創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為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現代詩人廢名曾說,「在新詩當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筆耕不輟,90歲高齡時還新出了一本詩集。2004年,他還牽頭組建了北大詩歌中心,並擔任主任。
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其中楚辭和唐詩研究是他的「雙璧」。他對唐詩作出了「盛唐氣象」、「少年精神」等經典概括,被學界廣為接受。賀知章的名詩《詠柳》,是因為他的挖掘,才入選小學課本,最終家喻戶曉。「當唐詩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現為開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實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為它的骨幹。」林庚說,「少年沒有苦悶嗎?春天沒有悲傷嗎?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20世紀40年代以來,他曾三度撰寫中國文學史,其中《中國文學簡史》作為高校教材流傳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創造性,著力尋找那些能說明創造的資料。他說,「文學要是沒有創造性,嚴格地說,就不是文學,就沒有價值了。」「在有創造性的地方多講,沒創造性的地方少講,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出中國文學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發展的脈絡。」
他說自己是「教書為業,心在創作」,先是詩人,後是教授。從上世紀50年代初院系調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對於學生來說,他是出色的詩歌啟蒙者和文學引路人,常常在講壇上忘情地長吟詩詞,寫下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書法。任繼愈、吳小如、傅璇琮、袁行霈、謝冕等學者無不受益於他的言傳身教。

在唐詩研究方面其成果匯集在《唐詩綜論》里。《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辭的一部論文集,其中大多數是關於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問題方面的考釋,也有一些論述屈原的人格、藝術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對明清小說也很關注,並提出了頗多精闢的創見。林庚先生歷任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出版過《春野與窗》、《問路集》等六部新詩集及古典文學專著《詩人李白》、《中國文學簡史》等。所著文學史為公認名作。 附文:林庚與現代漢語詩歌 ——王光明
現代漢語詩歌自胡適「嘗試」白話詩開始,一直在尋找用新的語言和形式,

接納與整合復雜變動的現代經驗。這是一種至今尚未完成的、在諸多矛盾中展開的艱難求索,始終具有實踐性、試驗性品格。它體現在許多詩人身上,關心的重點卻各不相同。面對經驗與語言、內容與形式的矛盾,主流詩歌注重內容的創新,努力在主題和題材上追隨時代,或在詩意和情趣上更換中國詩歌的血液。他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就有目共睹:無論是現實主義詩歌對中國現實的執著關懷,還是現代主義詩人對現代詩質的反復探尋,都在20世紀中詩歌史上寫下了動人的篇章。
但是光強調內容而忽視形式,只看重「詩意」而輕慢凝聚,只考慮求新求異而不思規律,也會給詩歌的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上世紀30年代以後,詩歌形式秩序探索的不斷被邊緣化,現在看來,不是加強了詩歌的自由與解放,而是增加了詩人的磨難;不是讓詩親近了讀者,而是疏遠了讀者;不是變得更加自覺,而是顯得有點盲目。
只有少數詩人對詩歌的內容與形式、詩意與詩形的共同要求保持著高度自覺,而林庚是其中最值得重視的詩人之一。

像20世紀許多詩人一樣,林庚也是從寫自由詩開始走上詩歌創作道路的。他曾在30年代前期出版過《春野與窗》的自由詩集,其中《破曉》等詩篇,可以認為是20世紀中國詩歌的優秀文本。這些詩,因為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而得到好評,廢名(馮文炳)甚至在《談新詩》中認為:「在新詩當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要重些。」但林庚與諸多新詩人不同之處在於:雖然他也珍惜自由詩「追求到了從前所不易親切抓到的一些感覺與情調」,卻也認為它是尖銳的、偏激的方式,「若一直走下去必有陷於『狹』的趨勢」(《詩的韻律》)。因此,他提出了新詩的「再解放」問題:「新詩的語言既已在散文解放的浪潮中獲得了自由,是否還需要再解放呢?詩不同於散文,它總要有個與散文不同的形式,自由詩必須分行,這也就是起碼區別於散文的形式;但是僅止於此還是不夠的。為了使詩歌語言利於擺脫散文中與生俱來的邏輯習性,還有待於進一步找到自己更完美的形式。」
林庚是一個知行合一的學者詩人,認識到自由詩的問題之後,從1934年開始,就一直致力於詩歌的節奏與形式的試驗。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評價,有人認為:「這是萬水千程後的歸真返樸。在這里,新詩的音律第一次脫離平仄的拘律,而且降伏了字組法,

使它成為音律的侍婢;後一點,我私意認為,不但是新詩音律的勝利,而且也是詩的勝利。」(周煦良:《新詩音律的新局面》)更重要的是,他從節奏、形式的觀察與試驗中發現了詩歌建構詩行的兩條規律:一是「五字組」(「凡是念得上口的詩行,其中多含有五個字為基礎的節奏單位。」);二是「半逗律」(「每個詩行的半中腰都具有一個近於『逗』的作用,我們姑且稱這個為『半逗律』,這樣自然就把每一個詩行分為近於均勻的兩半;不論詩行長短如何,這上下兩半相差總不出一字,或者完全相等。」 無論從創作還是從理論上看,林庚都是20世紀中國最自覺的詩人,他為中國詩歌提供的獨特借鑒意義表現在:一、始終堅持詩之為詩的基本前提(他認為「『詩』原只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詩如果沒有形式,就是散文、哲學、論說,或其他什麼,反正不是詩」。),並對詩與詩意的界限作了清明的劃分(「詩意」代表了一切「藝術的意境」,並不等於詩)。二、他的新詩理論來源於他對表現媒介深刻認識,提出了形式不是由「內容」來決定,而是由語言來決定的著名觀點,從而啟示人們:一方面,漢語詩歌必須根據漢語的特點建構自己的詩歌形式;另一方面,語言在發展變化,必須面對這種變化探尋新的形式建構的規律。
我們有理由相信,時間將彰顯林庚對現代漢語詩歌的特殊貢獻。

㈦ 林庚下決心要"發明一個傳統"的原因是什麼

林庚下決心要發明一個傳統的原因是為了文學創作把古典文學傳統重新發明出來。正是他提出的格律體新詩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參照。

要支撐起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除了經濟、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還需要先進的、強有力的文化力量。林庚先生有著宏闊的文學史視野,人們因先生的新見而生發出來的對古典文學新的理解,正是得益於他的篳路藍縷之功~

閱讀全文

與林庚發明一個傳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