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於核心素養的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價值有哪些
1、思想政治課程既是一門學科課程,又是一門特殊的、帶有明顯綜合性的德育課程。從學科課程角度來看,思想政治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等各種不同的學科內容,它是根據各種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系統組織的。
2、從知行結合的角度講,這些內容更注重認知的方面。能夠提升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對於這些原理的具體應用、具體實踐和思想道德品質的行為表現、參與能力等。
3、在科技發展迅速、知識更替頻繁的今天,這成為思想政治學科課程的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再加上,教學形式及教學評價的簡單劃一,單純追求知識目標與分數至上,導致德育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新修訂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思想政治課程結構的設計突破了傳統的「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的簡單結合模式,而是通過「活動」把「內容目標」與「教學提示」有機整合起來,通過圍繞多種多樣議題展開的活動,使「知識內容依託活動」「活動過程提升素養」。
4、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首次把「社會活動」列入思想政治課程必修內容,並佔三分之一學時,這為思想政治課程轉變教學方式,提升德育實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活動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是圍繞生活中的主題而開展探究活動,而是課內議題活動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其實質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引導學生開展學科內的探究性學習。
6、通過圍繞議題,組織課內外活動一體化的設計與探究,使學生逐步增強對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使主流價值觀內化為基本的價值取向,進一步明辨是非、端正態度,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綜上所述,基於核心素養開展的活動型學科課程開展的探究活動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實踐活動或活動課程,因為它是學科內的探究性活動,因此,它具有明顯的學科特質。
2. 如何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代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創建核心素養體系,提升學校和廣大教師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是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教學的訴求。因此,初中各門學科都需要聚焦於本學科的核心素養,並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與學科水平,對於初中數學教學而言亦是如此。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加註重如何發展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如何讓學生通過中學數學課堂的學習而具備良好的應用意識、運算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因此,結合以往的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通過初中數學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和探究,為中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發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養;核心素養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核心素養作為中學生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必備的素養,對於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著極大的作用。核心素養的培養在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也尤為重要,它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僅局限於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更要重視在這些知識和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學核心素養、所需要的素養以及可以培養的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發揮初中數學在教育中
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核心素養有哪些
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第一,數學學科教學活動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教育等五個階段的內涵、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學科教學活動中去。第二,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由於研究性學習屬於綜合課程,所以必然包含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內容,又由於其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對數學建模、數學抽象、數學推理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第三,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很好途徑。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20多年歷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大賽競賽項目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微生物學等13個研究領域,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的特點。在活動中培養和提高相關的數學學科素養,可以起到單純的學科教學難以起到的作用。第四,通用技術課程也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通用技術課程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融科學與人文於一體,課程學習與實踐中,必然涉及相關的數學核心素養,與其它素養相輔相成,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4. 學生最需要的六大核心素養 如何選擇兒童教育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現代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
核心素養成為教改的支點,未來學校的六大變化究竟有哪些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其中有計劃地學習和能力培養是各國都普遍關注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將為學校帶來諸多變化。歸納起來有6大方面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
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
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
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5. 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現代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
核心素養成為教改的支點,未來學校的六大變化究竟有哪些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其中有計劃地學習和能力培養是各國都普遍關注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將為學校帶來諸多變化。歸納起來有6大方面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
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
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
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應加強師德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中學階段的學生對老師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他們的品行往往是通過對老師的模仿來進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裡,老師一般具有某種權威,甚至認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作為教師,總是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影響、塑造學生的心靈。所以,教師行為本身就履行著教育職能,教師本身的道德品質乃至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此意義上講,教師的道德修養對學生道德修養的形成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無數事實說明,加強學生品德修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師德教育,做老師的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
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首先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專業院校,長達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整個學校期間的學習就尤為重要。在學校,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了,學生素養的提高和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要提高學生素養,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我們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
家庭是影響一個學生的最重要的場所,原生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孩子素養的提高和父母密不可分,良好的父母形象,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有利於孩子的素養提高。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表率,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是為人父母必須做的。
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孩子在學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並得到正確的輔導,有助於孩子質的飛躍,比如經常帶孩子參加有益的社會團體,培養孩子的愛心,帶孩子參加一些藝術方面的社會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眼界和藝術修養。
閱讀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小就開始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素養的提高非常重要,我們的孩子可以從好書中汲取豐富的養分,這些可能是父母和老師做不到的。
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帶孩子去旅遊,去認識大自然,去認識這個世界。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師,他們會教會孩子們很多東西。
環境會影響一個人,作為孩子更容易被影響,所以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周圍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外部的鄰居、孩子同學等各方面。不要等孩子發生不好的變化才發現問題,可能已經晚了。
6. 如何進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現代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
核心素養成為教改的支點,未來學校的六大變化究竟有哪些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其中有計劃地學習和能力培養是各國都普遍關注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將為學校帶來諸多變化。歸納起來有6大方面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3、課程適應發生變化:未來將更加註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進一步突出地方、校本課程的時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