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論據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論據

發布時間:2021-07-14 22:03:12

『壹』 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不打破規矩沒有新政名人事例

  1. 哥白尼反對地心說,提出日心說;

  2. 麥哲倫全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

  3. 拉瓦錫推翻燃素說,證實了燃燒與氧氣有關,推翻了水是由原子構成的說法,證實了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4. 田忌賽馬

  5. 商鞅變法。

拓展資料:

1.尼古拉·哥白尼(波蘭文: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歲),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並無矛盾,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

2.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 ;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探險家、航海家、殖民者 ,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完成環航地球,麥哲倫在環球途中在菲律賓死於部落沖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並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3.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法語: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國貴族,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拉瓦錫被後世尊稱為"化學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現代化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4.田忌賽馬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孫臏和齊威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

5.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參考資料:網路:哥白尼

網路:麥哲倫

網路:拉瓦錫

網路:田忌賽馬

網路:商鞅變法

『貳』 條件不具備時,敢闖敢幹,才能創造機會的事例

越王勾踐在戰敗的情況下被迫到吳國當奴隸,在吳國,勾踐受盡了恥辱,但在許多羞辱面前,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著,忍受著。終於有一天,吳王看到了勾踐忠誠的表現,而釋放他回到越國。被釋放的勾踐下定決心,重整旗鼓,重拾舊河山,他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機遇,回到越國用了十年之久壯大人口,富國強兵,壯大,最終滅掉了吳國。勾踐正是因為抓住了這次機遇,才使得自己報仇雪恨,滅掉了吳國。

拿破崙捕捉機遇
拿破崙·波拿巴,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可他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
1793年,他被匯報會往前線,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革命軍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崙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特匯報會員苦無良策時,看拿破崙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崙為攻城炮兵副指揮,並提升為少校。拿破崙抓住這個機遇,在前線精心謀劃,勇敢戰斗,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後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並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於一舉成名,為他後來叱吒風雲,登上權力頂峰奠定了基礎。

有個住在得州的美國人破產了,他極度苦悶,甚至想就此了結此生了。家人為開導他,就提議全家出外旅行,以幫他去除憂愁。全家人去夏葳夷旅行度假。在路上,他發現旅行者們很難找到一個能夠為整個家庭提供高質量服務和充分便利的汽車旅館。這個人靈機一動,回到家之後,他找到一從個朋友,告訴他要建立一個新的連鎖汽車旅館的想法,並把重點放在具有一種家庭氣氛的優質服務上。他們從家鄉得州汽車旅館做起,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就建立起一個全國性的汽車旅館網路,比他們所有競爭對手加在一起的規模不要龐大。一次遭遇挫折後的假日度假經歷,使機會浮出了水面,而這位美國人發現並抓住了這個機會,成為美國以至全世界最在的汽車旅館集團總裁。

『叄』 沒有先天條件,後天努力成功名人的例子有哪些

沒有先天條件,後天努力成功名人的例子:

一、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參加科舉考試,屢考屢敗,也不算有開賦吧,但他發奮圖強,揚長避短,搜羅各種鬼怪傳奇,寫成一部名著。

二、大發明家愛迪生,不是也被老師賺笨,退了學,結果自學成才,一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

三、美國前總統林肯,個子不高,說話又結巴,學歷不高,但通過不懈地的努力,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領袖。

四、愛因斯坦,一個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卻在12歲時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他把全身心獻給了宇宙和人類,兩個妻子先後離他而去。他一生充滿坎坷和奇跡,卻為全世界帶來歡樂和進步。

五、在二次大戰期間,丘吉爾已經60多歲了,但他卻能夠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一年地指揮英國作戰,實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六、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的總裁格勞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擠出一小時來研究一種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權威人士把他寫的關於蜂鳥的書稱作自然歷史叢書中的傑作。

『肆』 關於創造的論據

2008-02-09 10:42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歌德

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
——布萊克

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
——松下幸之助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
——愛因斯坦
知識本身不會使一個人具有創造力。……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活用知識。活用知識和經驗來尋找新點子、新創意,就是培養創造性思考所需的態度。
——羅傑·馮·伊庄(美國)
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展的一種能力。把創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展的條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現出創造性。
——馬斯洛(美國)
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羅

【相關論據】
1、姚明進軍NBA:2002年6月27日7點30分,2002年NBA選秀大會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進行,中國球員姚明被擁有頭號選秀權的休斯頓火箭隊選中,成為亞洲球員獲NBA「狀元秀」殊榮第一人。從宋濤到馬健、胡衛東,從王治郅、巴特爾到姚明,中國人代表亞洲越來越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籃球聯賽——NBA的頂峰。
2、不迷信傳統的地質理論:許多年來,中國被認為一個貧油國家。因為傳統的地質理論認為,大油田一般都生長在海相地層中,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因而不可能有儲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不迷信傳統的理論,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地質實踐和前人的經驗教訓,深入思考,反復研究,最終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論,即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我國先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漢油田等大型油田,終於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3、哥倫布豎雞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人們紛紛向他祝賀,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他們說:這件事很簡單,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有一次集會,他們又這樣嘲笑哥倫布,哥倫布不動聲色地拿出一隻雞蛋,說道:「在座諸位,誰能把這只雞蛋在桌子上立起來?」沒有一個人敢響應。哥倫布說:「我立給你們看。」言畢把雞蛋使勁往桌子上一插,雞蛋碰到桌子後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眾人恍然大悟,說道:「這很簡單。」哥倫布氣憤地說:「一件事情做成之後,你們當然知道它簡單。但是事先你們怎麼沒想到要這樣去做呢?」
4、化腐朽為神奇:美國歷經百年的自由女神銅像翻新後,現場存有200噸廢料,難以處理。一個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奮勇,主動承包清理。他將廢料分類整理,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塔,廢鉛改鑄紀念幣,水泥碎塊整理做成小石碑裝在玲瓏透明的小盒子里,讓大家選購。結果,本來無人問津難以處理的一堆垃圾,頓時化腐朽為神奇,身價百倍,人們爭相購買,200噸垃圾被很快一搶而空。正是由於斯塔克不拘泥於傳統方法,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便別出心裁想出了多種處理辦法,由此而獲得大利。
5、善於創新的李公麟:北宋畫家李公麟不僅擅長畫馬,他的人物故事畫,也是出類拔萃,善於創新。他曾經畫過一幅《陶潛歸去來兮圖》。對於表現晉代詩人陶淵明掛冠歸隱的畫,歷代畫的不少,但畫來畫去,無非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園秋菊之中來表現。但李公麟卻一反過去的陳套,把這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畫在江上,一條清澈透底的江水坦盪東流,構圖別致,立意新穎。

時代要求開拓創新。
【相關論據】
1、張瑞敏的開拓精神: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2000年6月,海爾進一步和國際接軌,總裁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第一位CEO。一系列國際化運作使海爾在全球的銷售大增,目前,已在海外發展了62個海爾經銷商,張瑞敏因此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外。國際、國內多次高品質的演講令張瑞敏和海爾的聲譽與日俱增,其全球化戰略使海爾向世界500強又邁進了一步。如果他在登陸美利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並取得成功,那麼他將贏得更多喝彩。
2、不斷創新的海爾:創新是海爾發展的不竭動力。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託,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57182&pgid=116107

12.革新
(1)引言
革新
改革創新,社會才能發展,人類才能進步。革除舊弊就要具備與舊事物斗爭的勇氣;開創未來就要有勇於探索的精神。
革新者是披荊開路的勇士,是浪尖上的弄潮兒,是時代的精英。
(2)事實論據
商鞅變法強秦
商鞅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改革家。他幫秦孝公進行兩次重大改革,「開阡陌封疆」,廢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而創立按丁男征賦辦法;獎勵農戰,凡從事耕織繳納糧食布帛多者,可以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還可以受爵位;實行郡縣制,由秦王直接委任官吏。此外他還「燔詩書而明法令」強調法治。
商鞅後來雖被守舊的反動勢力車裂而死,但他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
魯迅剪辮明志
清政府強迫所有男人都要留一條長辮。在日本,中國清朝留學生也要拖一條長辮子,處處受日人的譏笑甚至侮辱。魯迅決心率先剪掉辮子,以表示對清政府的抗爭和在外國人面前洗刷恥辱的決心。並特地到照相館拍照片,在照片背面,寫下一首憂國憂民的詩:「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琴納試種牛痘
1796年,美國人琴納試種牛痘獲得成功。猖獗於世的可怕的傳染——天花。終於有了剋星。
但要推廣這種療法卻遇到重重阻力。英國皇家醫學雜志拒絕刊登琴納的論文。有人散布謠言:「種牛痘,人頭上會長出牛角,身上長出牛毛,會發出牛的叫聲。」對琴納進行人身攻擊。
琴納不怕威脅,勇敢捍衛科學真理。自費刊印自己的論文,宣傳新事物新思想。
接種牛痘戰勝天花的預防醫療活動,迅速在全世界展開,新事物終於戰勝了舊觀念。
(3)理論論據
改革之任,人人有責。
孫中山《建國方略》
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魯迅《中國語文的新生》
變法則民富。
譚嗣同《仁學二》
大變則大效,小變則小效。
梁啟超《論科舉》
能從原蟲到人類,從野蠻到文明,就因為沒有一刻不在革命。
魯迅《革命代的文學》
新笤帚掃得干凈。
[英]海伍德《諺語集》
人的天性渴求新廳事物。
[古羅馬]老普林尼《博物志》
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服從老配的東西,而是為了創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輝的東西。
俄羅斯諺語
所有的保守派都是由於自身有著缺陷。他們因為地位或本性而是優柔怯懦的……只能像殲疾人那樣地採取守勢。
[美]愛默生《處世之道》
有些人會錯誤地教導我們說,墨守成規就是始終如一,是一種美德,而擺脫成規就是不始終如一,是一種惡行。
[美]馬克•吐溫《始終如一》
保守派是一個長著完好雙腿的人,但他從來沒學過向前走。
[美]羅斯福《1939年10月26日廣播演說》
當一個國家的青年人都因循守舊時,它的喪鍾便已經敲響了。
[美]比徹《出自普利茅斯佈道壇箴言》
自古以來一切文明的進步,最初無一不是從所誤用的異端邪說開始的。
[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人們處境舒適的時候,自然就敵視革新。
[英]艾迪生《保有權主》
請君莫奏前朝英,聽唱新翻《楊柳枝》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今美於昨,明日復勝於今。
清•李漁《〈笠翁余集〉自序》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
貝弗里奇
許多偉大的真理開始的時候都被認為是褻瀆行為。
[英]蕭伯納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便是可悲的。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伍』 關於每個人都是有創造力的論據

關於每個人都有創造力的論據,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創造力只會出現某些人當中。是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創造力的。只是說每個人的幻想能力和創造能力並不一樣而已。因為生活的條件環境受教育的程度都不一樣。所以大大的區別的每一個人對於創造力的理解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創造力只不過他多一點或者少一點而已。這個論據的話肯定是可以成立的。因為人的智商跟情商都有不一樣。更何況這個是創造力了,

『陸』 關於理想的事實論據五個,要好的 不達到條件不採用 謝謝

1,藏之名山,傳之後人
年輕時的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型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少年達爾文要周遊世界
達爾文,查理·羅伯特,9歲時對他父親說:我想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現的奧秘,我將來要周遊世界,進行實地考察。為此他一直在積極准備,在希魯茲伯里學校,校長斥責他是個想入非非的「不務正業」的學生。
1831年12月27日達爾文終於搭上海軍勘察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於1859年出版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不僅說明了物種是可變的,對生物適應性也作了正確解說,從而摧毀了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隨後又了表了《動物和值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並提出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進一步充實了進化論的內容。
理·達爾文終於成了英國著名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先驅。
3,周恩來的理想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新學期開始,沈陽東關模範學校魏校長問同學們讀書是為了什麼?於是有人回答說:「是為了家父讀書。」有人回答說:「為明禮而讀書。」也有人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當魏校長點名要周恩來回答時,坐在後排的周恩來站起來,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馬克思的理想。
1835秋天,馬克思中學畢業,面臨著職業選擇。當時,在馬克思的同學中對選擇職業有種種考慮,許多人認為有虛榮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馬克思覺得,一個青年應當選擇最能為人類服務、最能實現人類幸福的職業,馬克思在他的畢業論文結尾寫道:「我們選擇職業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
5, 鴻鵠之志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涉,出身貧窮,年輕時在農村當僱工,替人耕田種地。當時他就立志將來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在一起當僱工的夥伴都笑話他,認為替人耕田種地的下等人,還想干一番大事業,真是癩哈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陳涉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負,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淺的人所理解,感嘆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說,小小的燕雀,是不可能知道天鵝的大志的。 後來陳涉終於成了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由他首先發難,將秦王朝推翻了。
6,魯迅棄醫學文
青年時期魯迅,曾到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希望以醫救國。在第二學年裡,學校增加了一門學科——細菌學。教學這一門課程時,細菌的形狀全部是用幻燈片顯示的。有時穿插放映一些時事幻燈片。有一次放映有關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畫面上出現很多中國人圍觀一個被說成是俄國間諜的中國人,這個人將砍頭示眾,周圍人在看熱鬧,畫面上觀眾體格強壯而精神麻木。魯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學醫在當前並不是一件要緊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們即使體格再健壯,也只能被示眾或作看客。最要的,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文藝。於是,他毅然棄醫學文。終於成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文化運動的先驅和旗手
7,巴斯德立志研究酸乳發酵
巴斯德,是法國19世紀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有一天,他注視著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發酵,是由於化學變化呢,還是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呢?當時還沒有能解答這個問題。 他整天整認地,在一間悶熱的簡陋的實驗室里進行試驗研究。臉上被油煙熏黑了,衣服也布滿污垢。時而呆立不動,時而狂奔疾走。有人說:巴斯德得了精神病。 不知經過了多少不眠之認,巴斯德終於成功了!他科學地證明了:酸牛怒的發酸是由於微生物的作用。並且寫成了著名的《乳酸發酵》一書。在微生物發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且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柒』 關於打破常規的名人事例,是打破既定規則的。古今中外都要有。事例要少見又准確,求個新穎。

1、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2、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教廷、頑固派等保守勢力的威脅下,哥白尼不懼強權,堅持真理。提出了改變世界的」日心說「。哥白尼的偉大成就,不僅鋪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學的道路,而且開創了整個自然界科學向前邁進的新時代。從哥白尼時代起,脫離教會束縛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開始獲得飛躍的發展。

5、盛田昭夫打造索尼隨身聽

攜帶型的錄音機可以放在桌子上,也可以手提,但是為什麼不能夠隨身攜帶聽音樂呢?於是,盛田昭夫立刻組織了技術人員加大了在這方面的研究,以致在五個月之後,索尼成功地推出了「隨身聽」。「隨身聽」一經上市,立刻風靡了全球,而搶購「隨身聽」的熱潮也隨即上演。

『捌』 運用外在條件成功 論據

論據?看來是寫議論文啊!所謂外在條件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運用這些條件成功的例如:赤壁之站就是運用了外在條件而勝利的一項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為了保證議論文的正確性,你可以自己找資料來加以議論!謝謝傾聽!

『玖』 中國學生缺乏創造力論文的論據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拾』 有關擁有創造力的道理論據

天馬行空就是最好的創意

閱讀全文

與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論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