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最早的鎖是什麼時候的為什麼要發明鎖
世界最早的鎖具源於中國的木質鎖,或稱木結構鎖。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早期的木質鎖。周朝已有關木倉鎖和鑰匙的文字記載。
鎖的由來 :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小偷而是野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發明鎖 的原因:
在新石器時代,原因:隨著私有制的出現,貧富分化的產生。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人際關系已不同於從前,鎖就是人人保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可以說鎖是人類發展的產物。
❷ 世界上誰發明了鎖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內不是小偷而容是野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現代鎖的興起
❸ 鎖是誰發明的
鎖的觀念很可能各自獨立地出現於世界的不同地區。古代中國人已有簡單的鎖,版它可以用一把鐮刀形的權或鉤狀的鑰匙打開。像這樣的鎖在中國至少4000年前就已存在,甚至可能更早一些。
古代埃及人在同一時期也用鎖來保護他們的財產。這些鎖比中國鎖稍微復雜一些。埃及鎖裝有一系列長度不一的鎖銷,它們與突出於鑰匙外側的銷釘相匹配。只有那些銷釘長度准確的鑰匙才適合一特定的鎖。與現代的鎖是用硬金屬製造的不同,埃及人的用木料做成的。
❹ 鎖是怎麼發明的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小偷而是野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現代鎖的興起
❺ 鎖是誰發明的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專凶惡動物屬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最早的用木製成的鎖,其不堪一擊只能作為象徵性的鎖。我國的金屬鎖最早出現在漢代,是簧片結構鎖。明清時代是古鎖的鼎盛時期,以銅質和鐵質為主。上世紀50年代,成本較低的低焊鉤鎖、葉片鎖、彈子鎖陸續進入我國市場,中國古鎖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透過泛著滄桑的古鎖,領略著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❻ 誰發明了鎖
具體的人沒有 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鎖門防盜保護財產的一種器具,俗稱"把門將軍"。我國使用鎖為生活服務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鎖的用途不斷擴大,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從古到今,我國的制鎖業都十分發達,產生了許多創造發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 鎖的淵源--木鎖 世界最早的鎖具源於中國的木質鎖,或稱木結構鎖。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早期的木質鎖。周朝已有關木倉鎖和鑰匙的文字記載。早期的木質鎖結構簡單、形體笨重,多採用竹桿之類作鑰匙,容易開啟。春秋戰國時期,經公輸班(即魯班)改進後,保密性得到增強,並開始用銅材製作鑰匙。在民間,木鎖一直沿用至明清時期。 二、 鎖的飛躍--三簧鎖 因為木鎖不夠結實,後來改用青銅製成,但結構簡單。漢代出現銅質簧片結構鎖,俗稱三簧鎖或簧片鎖,利用兩三片板狀銅片的彈力來達到封關和開啟作用。由於簧片裝置能作多種變化,並可用鑰匙孔形來決定鑰匙的式樣,安全性能、保密性較木質鎖前進了一大步,使用范圍也更加廣泛,因此有廣鎖之稱。這種鎖自唐代開始經不斷改進發展,直沿用至上世紀的50年代,出現了120餘類不同款式,有的採用暗門、定向、二開、無鑰、文字密碼等特殊技術,使鎖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公元前二世紀末,我國生產的簧片鎖隨"絲綢之路"傳入了古羅馬。至今,奧地利格拉茨城博物館里還收藏著我國漢代的簧片鎖。 三、近代鎖--葉片鎖 公元8世紀,東羅馬人製成最初的葉片鎖,又名鑰匙孔鎖,利用鑰匙牙花撥動鎖內於之吻合的葉片缺口進行開關。公元18世紀,英國人丹尼克·波特發明出凸輪轉片鎖,鎖內金屬葉片利用彈簧控制轉動,鑰匙插入鎖內必須先轉動葉片接觸到鎖舌缺口才開啟。19世紀,歐洲製造商發明出高級凸輪轉片鎖,鑰匙的牙花增到1600種,後來的各種改進更使鑰匙牙花增至上萬種變化。葉片鎖的鑰匙造型美觀大方,被公認為鎖和鑰匙的標志,許多國家把它製成大型的金鑰匙,贈送給友邦、貴賓,象徵尊敬、和平和友誼。我國從清代開始生產葉片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逐漸被彈子鎖替代。新中國成立後,仍有不少企業生產葉片結構的鐵掛鎖。
麻煩採納,謝謝!
❼ 鎖是哪國發明的
關於鎖的觀念復很可能各自獨制立地出現於世界的不同地區。古代中國人已有簡單的鎖,它可以用一把鐮刀形的或鉤狀的鑰匙打開。像這樣的鎖在中國至少4000年前就已存在,甚至可能更早一些。 古代埃及人在同一時期也用鎖來保護他們的財產。這些鎖比中國鎖稍微復雜一些。埃及鎖裝有一系列長度不一的鎖銷,它們與突出於鑰匙外側的銷釘相匹配。只有那些銷釘長度准確的鑰匙才適合一特定的鎖。與現代的鎖是用硬金屬製造的不同,埃及人的用木料做成的。 羅馬人採用了埃及人關於鎖的主意。他們引進了新的性能,例如壓下鎖銷的彈簧等。羅馬人把有著這類特色的鎖帶到了所征服的歐洲、西亞和比非的大片地區。 在中世紀,鎖變得非常復雜,在商人和教士們存放貴重物品的箱及保險箱的蓋子里,常常可以見到嵌齒、杠桿和彈簧之類的龐大機械裝置。 右圖:到羅馬時代,為了保障住房、店鋪以及裝有貴重物品的木製箱櫃的安全,鎖和鑰匙已十分普遍。這個羅馬時期的青銅鎖板出自法國。它被巨大的、頭部挺重的元釘恰當地固定住。 萊納斯·耶魯在19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並且至今仍然在廣泛使用的現代耶魯鎖(一種圓筒鎖—譯注),是以古代埃及鎖的鎖銷裝置為基礎的
❽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把鎖是誰發明的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內小偷而是野獸。私有容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現代鎖的興起
❾ 鎖是誰發明的
【1】請不要改變我的書寫格式
【2】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
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
東漢時,中國鐵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
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
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
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
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
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
出現雙向、三向、四向彈子結構,
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彈子結構和組合彈子結構,
從而大大提高鎖的保密性能,
使鎖的編號由原有的2500種通過「向」、
「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
出現了磁控鎖、
聲控鎖、
超聲波鎖、
紅外線鎖、
電磁波鎖、
電子卡片鎖、
八佰指紋鎖、
眼球鎖、遙控鎖等。
這些鎖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
現代鎖還可在特定的系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系統的程序控制。
現代鎖可按材質、用途、有無鑰匙、安全性能和結構進行分類。
【3】資料參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