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它在科學認識中有哪些意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版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權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在科學認識中的意義:
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② 想像力在科學中的作用,求150字英語作文
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像中,你運用你的想像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後它成為客觀的現實。想像力的偉大是我們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有想像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與進步。愛因斯坦之所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像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像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有了想像力。根據現科學推論人類最早的想像力原於火,我們的祖先曾經過著和動物一樣的生活茹毛飲血的生活食物都是生吃。一次閃電產生森林大火燒死了很多動物,我們祖先也跑出來也有部分燒死在森林裡面。因為肚子實在太餓只有拿那些燒熟的以死亡的動物來吃。 發現很好吃,煮熟的食物能讓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另一方面動物體內的寄生蟲也因為火的作用而殺死從而減少人類疾病的發生。食物的吸收產生大腦含量的增加,看著跳動的火苗就開始七想八想的,想怎麼樣把火保持下來。想怎麼樣利用火取暖。想怎麼利用火。就能開始想像很多東西,漸漸就通過想系力創造文字、語言、科技。發明一些新的事物。火燒過食物使人類體能增加,其他都動物都是很怕火的我們利用火戰勝的很多動物。能力的增加就開始對未知事物很感興趣,就開始探索之路。
Imagination is the power idea or ideas to create a picture in your mind.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you use your imagination to create the imageyou want to clear, one thing to achieve. Then, you continue to focus on this thought or picture, give it with positive energy, until finally it becomereality. A great imagination is our human, can cause than the other species of outstanding. Because of the imagination, we can create,discover new theorem. If there is no imagination of our human beings will not have an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Einstein can discover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because he can keep a childlike imagination. Newtonthrough the fall of an apple, and imagine a scientific discovery thatgravity is because of the imag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cientific inference of the earliest human imagination to fire, our ancestors have been and animal like life early life food is eaten raw. A lightning causedforest fires burned a lot of animal, our ancestors also ran some burned to death in the forest. Because he was too hungry only take thosecooked to death animal to eat. That is delicious, cooked food can makeabsorb nutrients the body better on the other hand, animal parasites in the body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role of fire and kill so as to rece the
③ 邏輯思維在創造發明中的作用
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有價值的求新探索獲得獨創結果的思維過程。美國心理學家科勒斯涅克認為:「創造性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件事情或表達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1]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簡稱科技創造)是一種高級的復雜的創造活動,創造性思維在這一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離開了創造性思維,科技發明與發現就無從談起。目前,到處都在實施創新教育,而創新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來探索創新教育該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
創造性思維實際上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是指多種思維形式的創造性運用,其形式包括發散思維、收斂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及邏輯思維等。創造性思維在科學技術的創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開一部科學技術中就會發現,迄今為止所有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無一不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導向作用:引導廣泛尋找探索問題的各種方案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題,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明都應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遇事問個為什麼。」(巴爾扎克語)這句話指明了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即從問題開始。一個人要想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首要是要會發現問題,而是發現問題必須藉助於創造性思維。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了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2]自然現象、社會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是五彩繽紛的,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有此人對此熟視無睹,充耳不聞。創造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從中發現常人感覺不到的新問題,這種高明憑借的就是創造性思維。這種創造性思維能引導創造者帶著為什麼去看周圍的世界,在他熟知的領域仔細地觀察某些現象,並敏銳地進行思考,或好奇、或發問、或懷疑、或批判、或奇思怪想,對某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這就是發散性思維。發現問題僅靠理性思維、正向思維、常規思維、邏輯思維是不行的,這樣思路就不開闊,就受阻礙,這時,創造性思維就可以大顯身手,發揮其優勢。如牛頓看見蘋果落地想到地球的引力從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看見電流環繞軟鐵時軟鐵被磁化的現象想到了「由磁生電」;達爾文觀察世上的生物呈千姿百態感到疑惑而探索物種起源,從而創立了進化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偶然見到一棵特別優異的水稻植株覺得奇怪,跟蹤研究方知原來是一棵天然雜交種,後培育出高產的雜交水稻;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為找到理想的燈絲材料運用發散思維,先後想到並試驗過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多種植物,最後終於發現用鎢絲做燈絲最理想。
(二)聚焦作用:找准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及突破口
創造性思維不僅就是發散思維。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初期,發散思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但僅僅只一味地發散是不夠的,是不可能深入研究下去的,那樣只能淺嘗輒止,就不可能重點突破。在廣泛地發散思維之後,還得運用收斂思維,從眾多方案中篩選出幾種最佳方案進行深入探究。這時,創造性思維對發現問題來說起著聚焦的作用,即要找到主攻的方向,選准突破口,然後鎖定目標,重點攻克。比如關於電的發現就是一例,早期各方面的科學家們已感受到電的各種表現形式,如雷電、摩擦生電、電流會使小磁針偏轉,還發現電與化學、光學、熱學、力學、生物學等有關系,於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許多問題後經收斂思維和綜合分析,逐漸將眾多問題歸結到一個中心問題:是否有某種高速度、高能量的極小微粒穿行於各種物質之中,造成各種現象,這就找到了中心的突破口。科學家們經反復推測,形成了關於原子內部結構的各種假說,假定有些微粒在原子內繞中心高速轉動,當它飛出原子時便流動於各物體之間,這便可解釋許多現象。後來得到實驗證明,便建立了關於電的理論。這表明,創造性思維在科學創造中,在幫助選擇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橋梁作用:架通多種思維之間的立交橋,使思路暢通無阻
科技創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種思維是無法完成的。它是創造性思維綜合作用的結果,在發現的不同階段採用的思維形式不盡相同,且在同一階段也往往是多種形式思維的綜合採用,這時就靠創造性思維起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的作用,在多種思維之間構築一座立交橋使之相互貫通,幫助完成發明創造的任務。在創造過程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靈感思維、直覺思維、類比思維等往往是綜合採用的,這時是創造性思維將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在創造過程中,有的是先發散再收斂;有的是先直覺判斷再來類比推理,還需邏輯整理;有的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與靈感思維混合進行,不是某種思維在單刀直入和孤軍奮戰,而是協同作戰。總之,是創造性思維在統一調配它們。有人過分強調靈感、直覺等非理性思維,彷彿它們就等同於創造性思維,這是不全面的。盡管愛因斯坦、盧瑟福、開普勒、彭加勒、錢學森等十分推崇靈感、直覺等,但他們並不排除理性思維作用。在瞬間由直覺、靈感悟出的假設,往往是片面的、模糊的,還有待邏輯思維去完善它,得用准確的語言、公式、圖形表示出來,還得將發明創造的成果物化出來。
(四)催化作用:促使創造成果盡快成熟並早日問世
科技創造一般分為准備、醞釀、明朗和證驗四個階段,在這整個過程中,創造性思維都伴隨著並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起著催化的作用。准備階段,它幫助積極地思索,使研究者的思路四面出擊、八方開攻,富於批判,勇於創新,思維顯得異常活躍、流暢。醞釀階段,它促使研究向縱深方向挺進,使問題越來越集中,使探索步步逼近,催成果盡快成熟,幫研究者克難奮進,勇敢直前,逐漸使研究者大腦中孕育的寵兒達到瓜落蒂落的程度。明朗階段,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了,研究者在苦苦求索不見其面,千呼萬喚不出來的情況下,心力交瘁,痛苦不安。有時只好輕松輕松,不料在散步、聽音樂等休息之時,因某一現象而受到啟示,突然接通思維的電路,閃現出火花,直覺或靈感出現了,頓悟出一個道理,一下子找到了答案,這時是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在伴演催生婆和助產士的角色。在證驗階段,同樣是它幫助將那幼嫩的假說、猜想之類的,進行推理、論證、檢驗,使之修補和完善,最後一個驚人的發明或發現問世了。比如愛因斯坦因憶他取得的多項重大發現,創造性思維自始至終都在起作用。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牛頓力學的建立、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等等,都是得益於創造性思維,都是創造性思維結出的碩果。
(五)引爆作用:使醞釀許久的新思想一觸即發,突然真相大白
研究者對一個問題的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經長時間的苦思冥想仍不得要領,便進入一種痛苦的焦慮不安的狀態,大腦皮層的高度誘發勢態好比一堆乾柴,遇到一點火星就會爆發大火。此時,創造性思維就會發揮引爆作用,這種「火星」往往就是靈感,心有靈犀一點通,碰到偶然的機遇,會使研究者恍然大悟,迅速捕捉靈感,長期縈繞腦際的難題頃刻間迎刃而解,彷彿找到了一把金鑰匙,迷宮的門被打開了,隨後便窮追不舍,直到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方肯罷休。這種事例較多,譬如阿基米德從坐進浴盆洗澡水溢出盆外受到啟示,突然靈感爆發,想出了鑒別金王冠是否摻假的辦法,繼而不斷研究,創立了浮力定律。
(六)啟示作用:提供思維的範式和研究的方法以啟示後人
亞里士多德認為:推一個物體的力不再去推它時,原來運動的物體便歸於靜止。這一觀念統治歷史長達兩千多年,從來無人懷疑。只有伽利略勇敢地提出疑問並大膽假設:一個人推一輛小車在路上走,突然停止推車,車並不馬上停止,還要再走一段路,若毫無摩擦,小車便會永遠運動下去。伽利略的這一發現,由此引起了一場思想方法的革命。愛因斯坦高度評價:「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3]
創造性思維使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獲得成功,其意義不僅僅在成果本身,更在於它給後人留下的方法論啟示,為後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成功的範例,這些典型的範例對於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是十分生動的教材。正如拉普拉斯早就指出的那樣:「認識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研究的方法經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4]
所有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無一不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但創造性思維在發明過程中的作用每次又不完全一樣,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一些典型的範例是極富借鑒價值的,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很有啟發,對於推動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完成更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乃至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都是有示範作用的。前蘇聯科學家薩奇可夫說得好:「科學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提供了新信息,提示了對象的新屬性新規律,而且首先在於提出解決研究課題的方式……加強著科學思維和科學活動的裝備,發展著科學方法的基礎。」[5]
二、創新教育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的就是任務主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發散思維、收斂思維、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想像等。
(一)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就是讓思想自由馳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組合,產生出大量可能的答案、設想或方案。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要培養學生全面地看問題,善於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某一個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散性地提問,廣泛聽取學生發言,盡可能徵求多種答案,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提倡民主、平等,對學生的發言教師不宜過早評價,尤其是對即使是提問或答問離奇甚至錯誤的同學不能打擊其積極性和好奇心,更不能諷刺、挖苦。二是訓練思維的靈活性。要使學生勤於思考,善於發問,思維要敏捷、機靈,思路要開闊,轉換角度快而靈活,不拘泥、不死板。三是提高思維的變通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要一個模式,要靈活變通。提倡一題多解,尋求多種答案。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經常隨時變換。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多樣,靈活自如,交替使用,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四是倡導思維的獨特性。要鼓勵學生不迷信權威,不從眾,不人雲亦雲,不亦步亦趨,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只唯實,要引導學生敢於標新立異,勇於大膽創新,富於批判精神,追求新奇。對於那些善於奇思怪想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正確引導,因勢利導,培養其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和思維特徵。學校也要多開展有一些有助於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活動,比如向學生公開徵求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參與提出各種教育教學改革方案,開展同一主題的作文、繪畫、演講、小製作、辦小報、社會調查及方案設計等活動,並獎勵優秀者,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二)收斂思維能力的培養
收斂思維就是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某一中心點,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即從若干種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培養學生的收斂思維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訓練分類能力。告訴學生按不同的標准作多種劃分。二是訓練鑒賞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鑒別、分析、比較、欣賞某些事物,並逐步提高自身的鑒別與欣賞的能力。三是訓練判斷能力。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要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自己下結論的好習慣。四是訓練選擇能力。收斂思維實際就是作比較、鑒別和選擇,一定要使學生學會選擇,選擇在學習、生活及今後的工作中用途很廣。收斂思維的過程實際就是排除、選擇的過程。要讓學生參與某些評選活動,讓學生當評委,學會精益求精、優中選優,會在各種方案、作品、答案中選出最佳者,讓學生當好小主人。
(三)靈感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造者對某一既定目標久攻不克之時,偶然受到某種啟示而頓開茅塞,從而找到解開關鍵性問題症結的新思路,使既定目標最終實現,這種思維就是靈感思維。有的人將靈感說得很神秘,彷彿靈感是天生的,是不能培養的。其實,靈感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後天刻苦鑽研、勤奮思考的結果,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的那樣:「靈感式」的科學發現是「長期積累,偶而得之」。培養靈感思維能力,一是要求學生刻苦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廣泛涉獵,蓄勢待發,厚積薄發;二是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興趣要廣泛,好奇心要強烈;三是要求學生多思、勤思、善思、巧思;四是要求學生善於聯想,要有豐富的想像力;五是要增強敏感性,要以有準備的頭腦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思考感興趣的問題,要善於抓住某些奇異現象,努力尋找事物間的相似之處,一旦靈感觸發要馬上抓住,不失時機地解決長期困惑的問題。此外,還要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供一些有利條件,要多組織問題討論、集思廣益,教師要多用問題教學法、發現教學法等,要讓學生既會在討論中發現問題、受到啟發,又會單獨沉思,還會在休息、輕松時抓住思想火花,掌握靈感思維方法。
(四)直覺思維的培養
直覺是指並沒經過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對問題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質規律作出猜測和判斷的思維。直覺是建立在對某種事物長期觀察、深入探索和有豐富經驗積累之上的。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確實較難,需要長期努力,逐步積累,循序漸進,但只要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日積月累,學生也能慢慢養成習慣。直覺思維實際上是邏輯思維的簡化和濃縮。因此,要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且這是多種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礎和關鍵之所在,整個科技創造都離不開邏輯思維。奠定好知識基礎,積累較豐富的經驗,遇事愛動腦筋,學會快速思考,並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較熟悉的事物直接作判斷等,應如此訓練其直覺思維能力。直覺與靈感聯系密切,有時也需要媒介觸發,也可將兩者的培養訓練結合起來,在教學及其他活動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會慢慢見到效果。
(五)類比思維能力的培養
類比思維就是從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的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抓住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屬性。我們認識某一事物,就要將它與別的事物作比較,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即類化和個別化,這時靠的就是類比思維能力。類比思維對於創造十分重要。哲學家培根說:「類比思維對於創造十分重要。哲學家培根說:「類似聯想支配發明。」科學家貝弗里奇說:「獨創常常在於發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處。」[6]在文學藝術等創作方面,也一刻都少不了類比思維。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並不難,實際上從幼兒教育就已開始了,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各科教學中,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只是有意識地培養訓練不夠,綜合訓練不夠,將其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夠,今後要重點加強這些方面的工作,還可開設發明創造課、思維訓練課及創造性的製作比賽等,使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迅速提高。
(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形象思維就是運用形象材料和表象,通過對表象的加工改造進行思維。形象思維有很多時候表現為創造性思維,如對形象的重新排列組合、類比、聯想、想像等均富創造性。形象思維在文藝創造、科技創造及工程設計等方面都發揮著創造性的作用。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少年兒童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和訓練形象思維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培養觀察力。通過繪畫、寫作、實驗、活動課、觀察日記等,豐富表象積累,大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二是培養想像力。在繪畫、閱讀、寫作、歷史、音樂、物理、化學、地理等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科學想像和創造想像的能力。三是培養空間想像力。在立體幾何、工程圖學、地理學、繪畫課及閱讀與寫作課中重點突出空間想像力的培養。四是培養表達能力。在寫作、閱讀等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要力求形象、生動、幽默,在音樂、美術、活動課及計算機應用等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構圖、聲樂及實物製作表達能力。
雖然說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思維,但我國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早在兒童晚期(10、11歲)就已具有初步發展水平,其發展的關鍵期則在青少年期,尤其是在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已發展成熟,大中學生在創造性思維上沒有明顯差異。[7]這就要求我們在中小學,尤其是在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階段要大力開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工作,不能錯過這一黃金時期,等到了大學甚至研究生教育階段再來補創造性教育的火,那就晚了,不僅不合時宜,而且收效甚微。
④ 創造性思維在科學認識中有哪些意義
1創造性思維往往與創造活動相聯系。就是說,人們總是在產生了某種創造性活動的動機和慾望,或者在某種創造性活動進行過程中,才可能發生創造性思維。
2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徵是它的獨創性。這種獨創性特徵表現為:一是思維的獨立性,二是思維的發散性,三是思維結果的新穎性。
3創造性思維寓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中。創造性思維和再現性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思維類型的不同的劃分。正因為如此,創造性思維並不是脫離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外的別的東西,雖然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並不一定就是創造性思維,但創造性思維又是寓於這兩種思維之中的。
4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辯證統一。非邏輯思維主要包括了想像、幻想、聯想、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思維的形式,這些思維形式常常顯示出驚人的創造性。但這些非邏輯思維所獲得的發現,還必須經過邏輯思維來證明。在一項創造性活動中,完整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既離不開非邏輯思維,也離不開邏輯思維,是在這兩種思維的辯證運動中完成的。
5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的辯證統一。發散思維因為具有多端性、靈活性、精細性和新穎性的特點,所以它表現出很大的創造性。但作為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又離不開輻合思維。如果沒有輻合思維,思維只是漫無邊際地發散,盡管其中有正確的、新穎的答案,也會因為不能集中而尋找不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在創造性思維過程中,這兩種思維總是互為前提,交互進行的。
⑤ 想像力在科技進步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豐富的想像力可以使人不斷的創新,因為創新才能提高科技促使進步。
⑥ 想像是什麼它在創作活動中起什麼作用
想像是對個人的或人類的已有經驗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的過程。客觀事物作用於人腦後,人腦就會產生出這一事物的形象,心理學把它叫作記憶的表象。對於已形成的表象經過頭腦中的加工改造後,創造出並未直接感知過的事物的新形象就是想像。例如,神活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形象,雖然從未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過,但我們在頭腦中可以把人與猴子和豬的形象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用另一個形象的特徵補充這一個形象的方法,從而概括地創造出並未直接感知過的孫悟空與豬八戒的新形象。又如,學生從未親自看到過的歷史人物,經過教師生動地、形象地描述後,可以在頭腦中創造出來。 創造發明依靠想像作用。科學家、發明家在尚未創造發明之前,在頭腦中就已孕育呈現了新事物、新形象的初步輪廓與規模。電子計算機、宇宙飛船等,以及文學家塑造一個典型人物,如魯迅在《阿Q正傳》中塑造的阿Q等,它們既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都是以頭腦中的記憶表象為基礎,經過艱苦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而創造出來的。因此,創造發明既不是神秘虛幻的東西,也不是胡思亂想的產物。 想像和思維有著密切的關聯。想像離不開思維,人們在探索解決未來新事物時,必須要有思維活動的參加。想像和思維一樣,都是屬於比較高級形式的認識活動。人類只有藉助於思維和想像才可以預測未來。但是,想像和思維畢竟還有區別,主要表現在:想像活動的結果是以具體形象的表象形式表現出來;而思維活動的結果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以科學創造研究為例,想像只有在研究科學問題的早期階段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後期階段,就要完全依靠抽象思維活動,想像幾乎就不再起作用了。因此,不可過份誇大想像的作用。科學家有了豐富的想像能力,可以使他們順利地進行種種的預測、推論,從而促使他們活躍科學思維,發現規律、定理,形成理論,這時想像一般地說來,就不再起什麼作用了。 但是,實踐證明,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像確實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們可以把想像看成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俄國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評價想像的作用時說:「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社會的進步發展、生產力的改進提高、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等等,都需要想像。馬克思曾經指出:「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頁)豐富的想像力可以推動科學創造達到新的境界。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就是採用所謂的「思想實驗法」,在想像力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嚴密的數學推導而形成的。英國的一位物理學家贊嘆愛因斯坦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想像力給他的激勵。」當然,豐富的想像力不是憑空產生和天賦賜予的,而是建立在淵博的知識和多種才能的基礎上的。因為具有豐富知識經驗的人,比起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由此可見,要想發展豐富的想像力,就必須具備豐富而又精確的知識經驗。那麼,怎樣儲備豐富而又精確的知識與經驗呢?這就要靠對客觀世界的有關領域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與思索;靠努力學習,刻苦鑽研;靠積極地從事有關的實踐活動。
⑦ 什麼是創造性想像力
天才和一般的古怪發明者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可能是在於:天才運用的是創造性想像力,而古怪的發明家對於這種能力卻一無所知,而天才的科學發明家則同時會運用到創造性想像力和合成想像力兩種能力。
例如,科學發明家借著推理能力,先行組織通過經驗累積得來的已知觀念原理,並加以結合,開始發明。如果他覺得已聚攏的知識有所不足,無法完成發明,他隨後就會經由創造力,汲用可取的知識源。做法因人而異,但是其步驟的精髓在此:
(1)他刺激自己的心智,所以他的心智以高於一般水平的功能在起作用。
(2)他集中心志在已知的發明元素上(已完成的部分),並且在腦海中草擬出未知成因的完美圖像(未完成的部分)。他牢記心中的這一幕圖像,直到潛意識接收掌管為止,然後他清除心中所有的思緒,放鬆下來,並且等候著「靈機一動」閃現在他心中。
有時結果是既具體又快捷。
偶爾結果也會是負面的,要視第六感或創造力的發展情形而定。
愛迪生先生在借用創造力找到完成白熾燈的方案之前,仰仗合成想像力,試想過一萬種不同的組合。他造出留聲機,過程也是大同小異。
馬里蘭州的蓋茲博士在世時,借著培養創造力和運用創造力,發明了兩百多種專利項目,其中有很多是基本的原理定則。對於志在躋身天才之列者而言,蓋茲博士的方法既重要又有趣,他本人也毫無疑問是不折不扣的天才。雖然他的名氣沒有受到大家宣揚而遠播,但仍不失為世上真正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在實驗室里,他有一間自己稱之為「個人溝通室」的房間。是真正隔音的,並故意把所有光線阻絕於外。房間里放了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放了一疊書寫用紙。桌前的牆面上,有個控制燈光的電動按鈕。當蓋茲博士想要汲取可用的力量時,他就走進這個房間,坐在桌前,關掉燈光,並且集中心力在目前正在鑽研的發明物的其中已知的成份上,一直坐到「靈光乍現」,想出發明物中未知的成分為止。
有一回靈感源源不絕,結果他不得不寫了三個小時的字。
思路中斷以後,他檢視筆記,發現內含了多則詳細原理的描述,在科學領域已知的資料中,尚無出其右者。更甚者,他原先為之所冥思苦想的問題,正靈光地呈現在這些手札里。
蓋茲博士謀生的方式,是為公司或個人「坐著想點子」。美國有些大公司付巨額的鍾點費請他「坐著想點子子」。
創造性想像的能力確實存在,可靠的真憑實據也不少。正確分析各行各業就會發現,首屈一指、統領風騷而沒有顯赫學歷的人物大都如此。林肯便是發現了自己創造性想像力的能力,並且著手啟用,成為偉大領袖的。他結識安·若特蕾治女士之後,體會到愛的刺激,結果便發現到這種能力,並開始加以運用。這在研究天才的起源方面是件重要的事項。
⑧ 想像力在審美經驗獲取中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舉例說明
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像中,你運用你的想像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後它成為客觀的現實。想像力的偉大是我們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有想像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與進步。愛因斯坦之所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像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像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有了想像力。根據現科學推論人類最早的想像力原於火,我們的祖先曾經過著和動物一樣的生活茹毛飲血的生活食物都是生吃。一次閃電產生森林大火燒死了很多動物,我們祖先也跑出來也有部分燒死在森林裡面。因為肚子實在太餓只有拿那些燒熟的以死亡的動物來吃。 發現很好吃,煮熟的食物能讓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另一方面動物體內的寄生蟲也因為火的作用而殺死從而減少人類疾病的發生。食物的吸收產生大腦含量的增加,看著跳動的火苗就開始七想八想的,想怎麼樣把火保持下來。想怎麼樣利用火取暖。想怎麼利用火。就能開始想像很多東西,漸漸就通過想系力創造文字、語言、科技。發明一些新的事物。火燒過食物使人類體能增加,其他都動物都是很怕火的我們利用火戰勝的很多動物。能力的增加就開始對未知事物很感興趣,就開始探索之路。
⑨ 創造性思維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1創造抄性思維往往與創造活動相聯系。就是說,人們總是在產生了某種創造性活動的動機和慾望,或者在某種創造性活動進行過程中,才可能發生創造性思維。
2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徵是它的獨創性。這種獨創性特徵表現為:一是思維的獨立性,二是思維的發散性,三是思維結果的新穎性。
3創造性思維寓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中。創造性思維和再現性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思維類型的不同的劃分。正因為如此,創造性思維並不是脫離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外的別的東西,雖然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並不一定就是創造性思維,但創造性思維又是寓於這兩種思維之中的。
4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辯證統一。非邏輯思維主要包括了想像、幻想、聯想、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思維的形式,這些思維形式常常顯示出驚人的創造性。但這些非邏輯思維所獲得的發現,還必須經過邏輯思維來證明。在一項創造性活動中,完整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既離不開非邏輯思維,也離不開邏輯思維,是在這兩種思維的辯證運動中完成的。
⑩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發明中的作用」
1、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在科學發明中如果沒能堅持正確意識的指導,那在發明實踐中不是失敗就是創造出對人類有害的事物。
2、馬克思哲學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有利於科學發明中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