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創造恐龍

誰創造恐龍

發布時間:2021-07-14 15:01:17

A. 是誰最早創造了"恐龍"這個名字

應該不是中國人,中國人負責破譯恐龍是如何消失的就可以了

B. 是誰最先創造了"恐龍"這個名詞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龍,專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屬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東方譯名這種語境里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望採納

C. 恐龍的名字是誰創造的

漢字"恐龍"是舶來詞,從日本來的.
"恐龍」一詞,是由希臘文Dinosaur翻譯而來,Dinos是恐怖的意思,Sauros是蜥蜴,Dinos和Sauros組合成Dinosaur,就是「恐怖的蜥蜴」的意思,日本學者最先譯為「恐龍」,後來中國也沿用了這個名稱。
恐龍,就是Dinosaur,就是對史前一些爬行動物的統稱。
龍,英文譯為Dragon,具有蛇身、蜥腿、鷹爪、鹿角、魚鱗等奇異的外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神異的瑞獸,與所謂的Dinosaur的概念並不相同。

D. 「恐龍」這個名稱是誰創建的

http://ke..com/view/3232.htm1.1名稱由來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E. 恐龍是什麼時候創造的,和人的關系是什麼

恐龍是前天創造的,後來上帝覺得它應當為人類讓位,

於是又毀滅了它.

F. 上帝在第幾天創造了恐龍

關於聖經中恐龍的問題是長期以來一直在基督徒內部有爭議的問題之一,其它的涉及地球的年齡,對創世紀的正確解釋以及如何解釋我們周圍的物理證據等等。那些相信地球年齡較老的人趨向於贊成把聖經紀錄下來的人沒有見過恐龍,根據他們的論點,在地球上第一個人類行走的幾百萬年之前恐龍就已經絕跡。

那些相信地球年齡較輕的人趨向於贊成聖經確實提到了恐龍,只不過沒有使用「恐龍」這個詞,而採用了希伯來詞Tanniyn。 Tanniyn 在英文版的聖經中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有時被譯成「海怪」,有時被譯成「大蛇」,最常見的翻譯是「龍」。Tanniyn 看來像是某種身形龐大的兩棲動物。這種動物在舊約中出現了近三十次,它們生存在陸地和水裡。

除了舊約中近三十次提到巨型兩棲動物外,還出現了其它幾種動物,一些學者認為聖經的作者指的就是恐龍。巨獸是神所造的物之首,它的尾巴象香柏樹(約伯記40:15ff )。一些學者試圖把巨獸鑒定為大象或河馬,另一些人指出大象和河馬的尾巴都很細,無法比作香柏樹。恐龍像腕龍屬或梁龍,他們都有像香柏樹一樣的大尾巴。

幾乎每一種古代文明都有關於巨型兩棲類動物的藝術描繪。刻在岩石上的物象,手工製品以及在北美洲發現的小泥塑都跟現代對恐龍的描繪相仿。在南美洲的石刻中,人騎在像恐龍的動物上面,讓人驚奇的是,那種動物很像三角恐龍,翼龍或看似雷克思貓的暴龍等樣的動物。古羅馬鑲嵌,瑪雅陶罐和巴比倫城牆都證明人類對這些動物有著跨越文化,跨越地域的魅力的共識。馬可波羅游記也認真記述了有關囤積寶藏的野獸的精彩故事。現代關於這些地方的報告繼續存在,但往往招致過多的批評。
除了說明人類和恐龍同時存在的真實的人文和歷史證據外,還有物理證據:例如在北美洲和亞洲的中西部發現有人和恐龍足印的化石。
那麼,聖經上有恐龍嗎?此事還無定論。它取決於你如何詮釋現有的證據,如何看待周圍的世界。在這里我們相信地球較年輕的解釋,並接受恐龍和人類共存的事實。我們相信由於環境的巨變和人類無情的捕殺,恐龍在洪水紀之後的某一時期滅絕。

G. 恐龍的姓名怎麼來的!誰最先發明這個名詞的

恐龍(Dinosaur)一詞來自希臘語,意謂『恐怖的蜥蜴』(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學者以希臘文的dino(恐怖的)和saur(蜥蜴)命名)。 因此,由它的名字看來使人們深信恐龍是一種巨大又恐怖的動物。當初發現恐龍的化石時,是一種巨大的恐龍化石,所以取了「恐龍」這個名詞;後來又陸續地發現小巧且溫馴的類別,但就沒有再改名稱,仍取之為「恐龍」。
1842年,英國古生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恐龍」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意思是恐怖)Saurosc(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700多種(生物學上的物種)。
隨著恐龍的大量發現及其研究的深入,恐龍的含義已有質的變化。這個最本質的變化就是:恐龍不僅是已滅絕的、巨大的遠古爬行動物,而且是能直立行走的遠古爬行動物。有些遠古的爬行動物,比如與恐龍同時代的翼龍、魚龍、蛇頸龍等,也是巨大而已經滅絕的動物。但它們不能用兩條或四條腿在陸地上行走,所以它們不是恐龍。爬行動物有的是匍匐前進的,走路時腹部緊貼著地面,四肢的著力支撐點在身體的兩側,如現今的龜、鱷等;有的走路時身體稍微離開地面,但只能走很短的路,如一種名為龍派克鱷的古代鱷魚,以及現代某些鱷;另外就是像恐龍一樣能在生物進化史上最成功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已滅絕的一類陸生爬行動物。

H. 恐龍的來歷

恐龍的來歷: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在古代期間大約五億七千萬至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柔軟無骨的生物演變出具有體內骨架的魚類;魚類又產生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並接著演變出爬行類。其中一支爬行類演化為初龍類。

最早的恐龍出現大約距今二億四千萬年前,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能夠直立。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即「恐怖的蜥蜴」。「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並引進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不是蜥蜴。為地球首批可以單獨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

(8)誰創造恐龍擴展閱讀:

恐龍滅絕的原因如下: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火山爆發說

因 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I. 恐龍這個詞是誰發明的

曼特爾夫婦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里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採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採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裡等著丈夫回來,心理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裡。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採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這么奇特的牙齒相似。 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鑒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材料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所謂的「鬣蜥的牙齒」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真正的鬣蜥的親緣關系比起與其它種的恐龍的關系還要遠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的種名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的意思。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 因此請記住: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同時,別忘了曼特爾這個名字以及他那位熱愛大自然的妻子。 曼特爾夫人發現恐龍的故事確實很浪漫,曼特爾先生又能夠以一種嚴謹求實的態度來探索恐龍的歸屬問題,確實是邁出了人類科學地研究恐龍、認識恐龍的第一步。 但是在歷史上,人類早就發現過恐龍的化石,只不過是當時由於知識水平有限,還不能對這些化石進行正確的解釋而已。 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的晉朝時代,四川省五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恐龍的遺骸,而是把它們當作是傳說中的龍所遺留下來的骨頭。 英國里丁大學的一位名叫哈士爾特德的研究人員根據一部歷史小說《米爾根先生的妻子》中發現的線索,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最近宣布他終於發現了如下的事實:1677年,一個叫普洛特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關於牛津郡的自然歷史書。在這本書里,普洛特描述了一件發現於卡羅維拉教區的一個採石場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為這塊化石畫了一張很好的插圖,並指出這個大腿骨即不是牛的,也不是馬或大象的,而是屬於一種比它們還大的巨人的。 雖然普洛特沒有認識到這塊化石是恐龍的,甚至也沒有把它與爬行動物聯系起來,但是他用文字記載和用插圖描繪的這塊標本已經被後來的古生物學家鑒定是一種叫做巨齒龍的恐龍的大腿骨,而這塊化石的發現比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早出145年。因此,哈士爾特德認為,普洛特應該是恐龍化石的第一個發現者和記錄者。

J. 誰創造了「恐龍」這個名字

恐龍 :(Dinosaur)這個詞字面上的意義是「可怕的蜥蜴」。這個詞是由英國解剖學家理查歐恩爵士(1804-1892)所創造,用來描述不符合現今生物的化石遺骸。其中多數肉食恐龍長有羽毛。

閱讀全文

與誰創造恐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