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人類發明並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製冷劑)若干年後,科學家發現氟利昂進入大氣層後,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出
(1)由圖示可知,1個臭氧分子是由她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臭氧的化學式為:O她;
(2)由圖p圖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③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於分解反應;
(她)由圖示圖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將反應①×2後與②③相加後得到總反應:2O她=她O2,氯原子在反應p作催化劑,反應前後氯原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e)由圖p可知,反應過程p氯原子沒有損耗,而是在循環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
(5)由於氟利昂破壞了臭氧層,應禁止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
故答案為:(1)O她(2)②;(她)未變化;(e)變化過程p氟利昂的性質和質量未變化,只是反復循環消耗大量O她.(5)禁止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
Ⅳ 人類發明並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劑)若干年後,科學家發現氟利昂進入大氣層後,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出的
1,O3
2.沒圖啊
3.否
4.一點點的氟利昂就會把很多O3分解成O2和O,所以警告人們不要亂放氟利昂。
Ⅳ 人類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調等,會導致()A.酸雨B.溫室效應C.臭氧層被破壞D.皮膚癌增
氟利昂常被選作冰箱和空調的製冷劑,易揮發至大氣中,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A、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燒產生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為酸雨.A錯誤;
B、溫室效應是由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氟利昂揮發到大氣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B錯誤;
C、臭氧層位於大氣層的上層,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釋放的氯原子所破壞.C正確;
D、癌症是由於人的免疫異常引起的,與使用氟利昂關系不大.D錯誤;
故選C.
Ⅵ 氟利昂是由哪個公司發明的
貌似杜邦
1930年美國開發出氟利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總稱,氟利昂是一大類,有幾十種。它們的熱力性質有很大的區別,但它們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又有許多共同的優點。因此,從1930年到1990年,氟利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Ⅶ 人類發明並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製冷劑)若干年後,科學家發現氟里昂進入大氣層後,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出
(1)由圖示可知,1個臭氧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故臭氧的化學式為:O3;1個過氧化氯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2個氯原子構成的,故其化學式為:Cl2O2;
(2)由圖中三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②中的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於化合反應.
(3)由圖示三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氯原子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反應前後氯原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4)由圖中可知,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消耗,而是在循環的第一步反應中不斷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由氟里昂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
(5)由於氟利昂破壞了臭氧層,應禁止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等.
故答案為:
(1)O3;Cl2O2;(2)②;(3)否;(4)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消耗,而是在循環的第一步反應中不斷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由氟里昂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5)①治理污染要從控制污染開始;②人類要有地球村的意識;③治理污染要全球共同行動;④合理使用化學物質;⑤不使用含氟里昂的製冷劑設備;⑥化學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有時又能給人類帶來災難.
Ⅷ 氟利昂製冷劑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有什麼好處
氟利昂之父前傳:劇毒鉛汽油的發明者 上世紀30年代,是一個發明頻出的年代,就在青黴素、電視機等名垂史冊的發明出現的同時,氟利昂也誕生了。
好處就是生活處處離不開製冷劑
Ⅸ 人類發明並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劑)若干年後,科學家發現氟利昂進入大氣層後,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出
(1)由圖示可知,1個臭氧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臭氧的化學式為:O3;
(2)由圖中三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C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於化合反應;
(3)由圖示三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氯原子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反應前後氯原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4)由圖中可知,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損耗,而是在循環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
(5)由於氟利昂破壞了臭氧層,應禁止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
故答案為:(1)O3;(2)C;(3)否;(4)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消耗,而是不斷消耗臭氧分子,導致少量的由氟利昂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5)治理污染要從控制污染源開始或不使用含氟利昂的致冷設備等.
Ⅹ 氟利昂是誰發現的誰利用氟利昂做出第一部冷氣機
氟利昂之父前傳:劇毒鉛汽油的發明者 上世紀30年代,是一個發明頻出的年代,就在青黴素、電視機等名垂史冊的發明出現的同時,氟利昂也誕生了。 盡管空調和冰箱早在19世紀末就被發明出來,但因為它們使用的製冷劑(也叫冷媒)是有毒氣體,所以這兩種產品一直無法普及。特別在1929年,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有家醫院發生冰箱泄漏事故,造成100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