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力調查數據

創造力調查數據

發布時間:2021-07-14 04:44:37

⑴ 有創意的大學生市場調查主題有哪些

一、創意市場調查主題
大學生開微店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的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城鄉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戀愛觀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現狀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心理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網購市場調研報告
大學生手機市場調研報告

二、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就是根據市場調查、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對商品的需求狀況以及與此有關的資料的文書。換句話說就是用市場經濟規律去分析,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透過市場現狀,揭示市場運行的規律、本質。市場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人員以書面形式,反映市場調查內容及工作過程,並提供調查結論和建議的報告。市場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其撰寫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質量。一份好的市場調查報告,能給企業的市場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三、調查報告的內容
1、調查目的
2、調查對象及其情況
3、調查內容
4、調查方式(一般可選擇:問卷式,訪談法,觀察法,資料法等)
5、調查時間
6、調查結果
7、調查體會(可以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

⑵ 求一個創意,寫調查報告。。

我們小組最近需要寫一篇調查報告,,
我不知道寫什麼好
我想求一個專創意,
告訴我寫什麼好屬,,
1:要適合在校大學生寫的,,
2:比較容易調查的,,
3:而且要有新穎的,不要太老套的,,
請各位不要說一句「寫某某某」就走了,要說出你的理由,為什麼寫這個題材比較好。。
謝謝。。
如果能再告訴一下我關於你說的題材的調查方法就更好了。
ps:我不是問調查報告的結構或者是要範文,這些我都找得到,我只要一個創意就好了

⑶ 有提供設計類創新創意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嗎

聽過你的提問,我大致的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找一家專門做設計類大數據分析的公司,並且還需要該公司為你們提供創新上的決策!

⑷ 創意性的調研方法有哪些(除去基本的紙質問卷調查和網路問卷調查)

市場調研主要包括消費者需求調研、產品經銷商調研和競爭對手調研三大部分。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可以針對性根據用戶所關注的方向進行全網覆蓋搜集信息,並按需求調研、產品經銷商調研和競爭對手調研等方面關鍵數據生成各種圖文分析報告。
產品調研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配置關注關鍵詞以及競品關鍵詞監測分析准確的市場情況,根據系統監測後的信息,可以在輿情系統服務平台中管理、導出簡報、生成圖表等,省掉了人力繁瑣的重復操作和調試,系統只需專人負責看管,操作簡單,數據量全面,輕松搞定各種報表形式。綜上所述,產品調研的作用是處於產品發布後的一個初步的廣泛調研,有助於了解到廣大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期望值和初步滿意度,當然,產品調研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讓產品更加受歡迎創造更大的價值。
通過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確定目標用戶、確定產品核心,為了更好的制訂;為領導在會議上提供論據;提高產品的銷售決策質量、解決存在於產品銷售中的問題或尋找機會等而系統地、客觀地識別、收集、分析和傳播營銷信息,及時掌握一手資源;驗證我們定的目標客戶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目標用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了解我們能不能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並且樂於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找准產品機會缺口,然後衡量各種因素,制定產品戰略線路;對於全新的產品,調研前自己有一個思路,然後通過調研去驗證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⑸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中國當代青少年創造力的數據

學生就是要「學會生」 2006-01-13 22:27:37
大 中 小
「教育既應提供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動的世界的地圖,又應提供有助於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使每一個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 「學生」二字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學會生存和發展。對於當代學生來說,一個「生」字自然應該理解為求知與創新,因為不求知無以創新,不創新無以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學生,生生不息,人類才有希望。 學生就是要「學會生」●孫雲曉 一架小型飛機遭遇罕見的沙塵暴,墜落在茫茫沙漠之中,機身已經撞壞了,機上倖存的人們危在旦夕。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心,他們與外界失去了任何聯系,誰也不可能走出這死亡地帶,而機上殘存的水和食物僅能維持幾天。時間一點點過去,死神在一步步逼近。 2005年的五一長假期間,我在欣賞美國電影《鳳凰劫》時,被這突然襲來的災難情節緊緊地揪住了心。這是一群在沙漠中尋找石油的工人,在他們奉命撤離時,卻意外陷入絕境。 令人驚奇的是,一位偶然加入該群體的工人提出一個大膽設想。他說:「咱們造一架飛機吧!機身撞爛了,可以用機尾當機身,照樣可以飛起來,這是咱們脫險的唯一希望!」 大家全愣住了,連那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不相信會成功。的確,那位造飛機的倡議者只造過玩具飛機,誰敢相信他呢?但是,一位寧死也要走出沙漠的工人說:「人總要有點希望才能活下去!」他充滿哲理的話語激起了大家絕地求生的勇氣和信念,他們開始造飛機。盡管很多人將信將疑,可這架機尾改做機身的飛機,最終還是載著他們脫離了險境…… 觀眾們都明白,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然而都被深深地感染了,因為它揭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哲理——人生活在希望中,而希望在創造中。這絕非虛構的道理,這是無數生命奇跡的啟示。 我從這部電影和這個哲理,想到了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我願與大家討論一個最普遍又是最深刻的問題:什麼是學生?什麼是學習?我們該引導學生怎樣學習? 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的父母最重視孩子的學習。所以,華人學習成績比較優秀,是全球都公認的事實。實際上,這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或者說是用某些既定標准考量的結果。若不信,請看:在一些有關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國際比賽中,中國一流中小學派出的選手,參賽成績差不多總是名落孫山。因此,《中國青年報》曾發出驚呼:「中國學生的想像力哪兒去了?」 不久前,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合作,在全國10個省市對3737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中小學生學習的大型調查。我直接參與了那次調查,至今清楚地記得調查的結果:在上課聽講遇到問題當場舉手提問的學生中,小學生佔13.8%,(已經夠少的了!)初中生和高中生居然僅佔5.7%和2.9%!進一步分析,調查者發現,「沒有把握就不舉手」者最多:小學生佔34.8%,初中生佔48.8%,高中生佔42.8%。可是,「知道也不舉手」者中,小學生佔4.5%,初中生佔14.5%,高中生竟佔33.8%!為什麼年齡越高越不敢或不願提問題了呢?專家們認為,年齡越大的學生越怕回答失誤丟面子,他們為了「面子」而選擇沉默。 更值得關注的一組數據是,在表示「喜歡學習」的學生中,小學生僅佔8.4%,初中生佔10.7%,而高中生最低,僅為4.3%!我們同時還發現,小學生以「考大學」為學習目的的人數比例(14%)竟然超過了初中生(8.3%)和高中生(11.1%)。我們在另一項調查中發現,60%以上的城市中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扭曲的,而扭曲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過大的學習壓力。 一個是厭倦學習,一個是不敢質疑,這兩大問題成為當代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大障礙,並有可能對民族性格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值得我們給予高度重視。 知道嗎?最近30年人類積累的知識,相當於過去2000年的總和未來兩年產生的信息量將比過去一萬年還多 這些驚人的數據出自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之口。2005年4月21日下午,在中央黨校禮堂,我親耳聆聽這位科學家的激情演講。他介紹說,大型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之快,已經達到每秒130萬億次,並可能達到每秒300萬億次!在談到對策時,他講得最多的兩個詞就是「創新」和「自主創新」。 我一邊聽一邊想,人類生存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學習的理念與方式也必須來一場革命!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199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即《學習:內在的財富》值得格外關注,因為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教育戰略。該報告最核心的思想是「終身學習」和「教育四大支柱」,而終身學習應建立在全體社會成員都能不斷進行四種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人的基礎上。 對於教師與父母來說,應當怎麼做呢?毫無疑問,從觀念到行為都需要發生一些變化。 第一,要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既應提供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動的世界的地圖,又應提供有助於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使每一個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因為,「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 第二,樂學是萬善之源。為此,「同學業失敗現象作斗爭應被視為社會的緊迫需要」。「學校應能對每個學生的潛力形成一個正確的看法」,把「尊重個人的多樣化和特性」當做是一個根本的原則。「教育系統本身不應導致出現排斥現象」,「成功的基礎教育能夠激起繼續學習的慾望」。每個兒童無論他在哪裡,都應使他能夠「以恰當的方式學習科學而且終身成為『科學之友』」。 第三,21世紀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並不斷提高運用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認識的手段,而不是獲得經過分類的系統化知識。既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手段,也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目的」。「作為目的,其基礎是樂於理解、認識和發現」。 第四,人才的概念從資格轉向能力,即綜合素質遠比學歷、職稱等資格重要。「能力則是每個人特有的一種混合物,它把通過技術和職業培訓獲得的嚴格意義上的資格、社會行為、協作能力、首創能力和冒險精神結合在一起」。「交往能力、與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決沖突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而這些「的確不一定是持有最高文憑的人獨具的能力」。 第五,培養健康人格永遠是教育的核心任務和根本使命。因此,應當警惕「世界因技術發展而非人化」。「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發展的目的在於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來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教育的基本原則,「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 第六,學校與家庭應當建立起密切而牢固的合作關系。「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場所,並在這方面負責情感和認識之間的聯系及價值觀和准則的傳授」。「家長與教師之間必須進行真正的對話,兒童的協調發展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補充」。 試想一下,有什麼人會不喜歡上述的教育?在這樣一種充滿人文關懷並且活力無限的教育中,怎麼會有厭學者?怎麼會有失敗者?因為它激發出了人的認知需要,即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需要,而這種需要恰恰是每個人最重要最穩定的內在的學習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充滿創造力的學校,究其原因,就是不斷給學生提供機會。1999年,該校一批學生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一項重大科研項目——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研究。機會自然難得,矛盾也接踵而來。由於研究需要的時間長,與期末考試發生了沖突。讓學生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劉彭芝校長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果斷地宣布:「既然全力以赴攻科研對你們成長更為有利,那就搬到郊外的實驗室去吧。課不用上了!期末考試免了!」這一個決定解放了學生,並被以後的事實證明其意義非同尋常。後來,這些學生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多名學生考入劍橋、耶魯、清華、哥倫比亞等著名大學,踏上了科學研究之路。 我想起江西九江陳忠教授的話:「學生學生,是要學會生,不是學會死啊!」我完全贊同他的觀點,「學生」二字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學會生存和發展。對於當代學生來說,一個「生」字自然應該理解為求知與創新,因為不求知無以創新,不創新無以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學生,生生不息,人類才有希望。

閱讀全文

與創造力調查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