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郵票是誰發明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2. 郵票發明者是誰
是羅蘭·希爾。
羅蘭·希爾爵士,英文:Sir.Rowland Hill ,(1795年12月3日—1879年8月27日),英國人,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的發明人,設計者,英國郵政改革家、郵票創始人,發明家。曾任教師、中學校長,政府職員和郵政高管。被人們譽為「郵票之父」。
(2)發明郵票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840年前,英國的郵政制度十分繁瑣,除了國會議員享受免費郵寄信件的特權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郵遞員根據路程遠近,信紙頁數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費,郵資昂貴。
一封普通國內信件的郵資竟高達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18便士。因此,拒付費用、拒收來信的爭執時常發生。
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觀點為基礎寫成了一本題為《郵政改革:重要性及實用性》的小冊子,呈遞給當時的財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於無奈,他只得將小冊子修改後公開發表。
他提出了三項建議:由寄信人在郵局付現金;通過對信封、信紙收費的辦法統一郵資;使用「一片只夠蓋上郵戳即可的紙片,在其背面塗上粘液。這樣,其持有者將紙片浸濕後,可將它帖在信封之上」。
3. 郵票是誰發明的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葉。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 資付訖證的標簽,可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Lovrenc Ko
4. 歷史上是誰發明郵票
英國的羅蘭 · 希爾
他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 」
5. 誰發明了郵票
十八世紀初葉,英抄國郵政襲制度極其復雜,郵資也
很昂貴,郵政事業落後於經濟的發展,
要求郵政進行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1824年,英
國的一位下院議員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議以一
便士作為郵寄普通信件的郵資。1827年,英
國人羅蘭·希爾在報刊上發表了題為《郵政制度的
改
革———其重要性與實用性》的文章,建議在英
國本土對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內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預付郵資。
希爾的文章受到廣泛好評和重視,英國議會的郵
政改革特別委員會對此進行了討論,並於
1939年通過了以羅蘭·希爾的建議為主要內容
的郵政改革提案。
羅蘭·希爾的方案規定,信件必須裝在帶有面值的
特製信封內寄出。該方案雖然解決了郵
資問題,但給使用者帶來許多不便,於是有人建
議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貼式的郵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郵資,希爾採納了這項建議。隨後,他
親自動手設計了郵票。他以維多利亞女王的肖
像為基礎,畫了兩副郵票的畫稿交給查爾斯和弗
雷得利克父子雕刻,並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了,當時的郵
票是無齒的。直至1847年發明了齒孔機,才
有今天這樣帶齒的郵票
6. 郵票是哪國發明的
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貴族羅蘭·希爾。
有一天,他在鄉間散步,看到一位姑娘從郵遞員手中接過一封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眼就說:「 我沒錢收信。」 便把信退給郵遞員。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希爾走上前去,慷慨解囊為姑娘付了郵費。姑娘很感動,笑著對他說:「這是我未婚夫的來信,他知道我沒錢收信,便在信封上做記號。這角落上的十字,表示他平安;這里的圓卷,表示他已找到工作。」姑娘的話給希爾很大啟發,經過幾年的反復考慮,終於想出了辦法:降低郵費,一便士交寄一封信,並由寄信人在信封上貼上「郵票」,以示郵資付。
英國政府採納了希爾的建議,於一八四!年五月六日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上印有英國女王的頭像,面值一便士,無齒孔,黑色,被人們稱為「 黑色便士」。不準貼的郵票:英國最初發行的郵票,因為有維多利亞女王的頭像,女王的寵臣認為,在她的背後塗膠水有損尊嚴。於是便通令全國,不準粘貼,只能用回形針把郵票別在信封上。但這種方法行不通,最後還是恢復用膠水貼郵票,並一直沿用到現在。我國的第一套郵票。一八七八年,清政府發行了我國第一套郵票。這套郵票共三枚,中間以象徵封建帝王的圖騰---龍---為主圖,並襯以祥雲,主圖上方是英文「中國」,下方是英文的「分銀」 字樣。中國郵票為什麼印有文字?這是因為當時成立的大清國郵政局,是附設在帝國主義控制的海關之內的,因此,這套郵票又被稱為「海關大龍」郵票。有聲郵票。不丹發行了一套有聲郵票,不但可以寄信,還可以當作唱片欣賞。這套郵票共七枚,分別錄制不丹國歌、民歌以及有關不丹歷史的解說詞,最大的一枚直徑達十厘米。磷光郵票。這種郵票的圖案上有磷光條杠,它是由一種無毒無味的磷光物質印製的,條杠的數目因郵票的面額不同而異。當貼有這種郵票的信件進入自動理信機時,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磷光郵票立即發光,機上的控測器便根據磷光條杠的數目,把大批雜亂的信件整理好,區分本出本市、外埠或航空信件,然後自動加蓋郵戳,再分別送到相應書信格中去。
7. 為什麼要發明郵票,
集郵愛好者可能都熟悉羅蘭 · 希爾這位 「 郵票的發明者 」 。其實關於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問世,曾流傳有一則小故事:
一天,羅蘭 · 希爾在鄉間散步,看到一個郵遞員正在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年輕姑娘,那姑娘接過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給郵遞員,執意不肯收下。希爾走到跟前,問她為何不收下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訴他,這是她遠方的未婚夫的來信,因郵資昂貴,她付不出這筆錢,只好原信退回。
這一偶然的事件,使希爾下決心要改革郵政制度,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今後凡寄信,須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
1840 年 1 月 10 日英國政府決定採取希爾的建議,實施新郵政法。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 14 克)收費 1 便士。所謂 「1 便士郵政 」 就此開始。
1840 年 5 月 1 日,在羅蘭 · 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 5 月 6 日開始使用。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 1 便士,人們稱為 「 黑便士郵票 」 。這枚郵票,除不具齒孔外,已經大體上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徵,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 「 郵政 」 字樣。第一枚郵票發行後,由於使用方便,郵資低廉,深受歡迎,在不到 1 年的時間里,竟重印 11 版,售出 6800 萬枚。爾後,或改變印色,或增添齒孔,但圖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變,一直沿用了 40 年之久。這在郵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由於希爾一生為改革和發展郵政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 「 近代郵政之父 」 。 1850 年被任命為英國郵政大臣, 1860 年獲爵士稱號, 1879 年被授於倫敦市名譽市民稱號,同年在倫敦逝世,享年 85 歲。
8. 郵票是誰發明的
集郵愛好者可能都熟悉羅蘭·希爾這位「郵票的發明者」。其實關於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問世,曾流傳有一則小故事:
一天,羅蘭·希爾在鄉間散步,看到一個郵遞員正在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年輕姑娘,那姑娘接過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給郵遞員,執意不肯收下。希爾走到跟前,問她為何不收下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訴他,這是她遠方的未婚夫的來信,因郵資昂貴,她付不出這筆錢,只好原信退回。
這一偶然的事件,使希爾下決心要改革郵政制度,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今後凡寄信,須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
1840年1月10日英國政府決定採取希爾的建議,實施新郵政法。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14克)收費1便士。所謂「1便士郵政」就此開始。
1840年5月1日,在羅蘭·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們稱為「黑便士郵票」。這枚郵票,除不具齒孔外,已經大體上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徵,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郵政」字樣。第一枚郵票發行後,由於使用方便,郵資低廉,深受歡迎,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竟重印11版,售出6800萬枚。爾後,或改變印色,或增添齒孔,但圖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變,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這在郵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由於希爾一生為改革和發展郵政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近代郵政之父」。1850年被任命為英國郵政大臣,1860年獲爵士稱號,1879年被授於倫敦市名譽市民稱號,同年在倫敦逝世,享年85歲。
9. 郵票的發明者
英國的羅蘭 希爾爵士最早提出了均一郵資法。為了實現均一郵資,按照羅蘭 希爾爵士的建議,英國於1840年發行了面值一便士(黑色)、兩便士(藍色)的郵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便士、藍便士。這被看為現代郵政的起源和最早發行的郵票,所以可以稱羅蘭 希爾爵士為郵票的發明者。
不過,從郵政的歷史來看,郵票是「支付郵資的憑證」,伴隨著郵政的發展,其實在17世紀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蓋在信封上的圖章,以證明信件已經交納了足夠的郵資,這也可以看做是郵票的雛形。
郵票的英文是stamp,字典中,這個詞的另一個意思是「圖章」。
10. 是誰發明的郵票
英國人
羅蘭·希爾
1840年5月6日前發明了郵票黑便士,1840年5月6日黒便士郵票正式誕生,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