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鐵嶺屬於哪個行政單位
鐵嶺
(遼寧省省轄市)
鐵嶺市(Tieling City)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市之一,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1]。鐵嶺市南與沈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沈陽市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為鄰。
鐵嶺市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鐵嶺地區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新興的煤電能源之城。
鐵嶺地區歷史悠久,有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清河水庫旅遊區等為代表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遼王耶律留歌、明將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清初詞人納蘭性德和作家高鶚、"血染雨花台"烈士石璞、中文打字機發明者趙厚達、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小品王」趙本山、奧運冠軍孫福明、陳躍玲等名人。
❷ 鐵嶺都有哪些景點
1、鐵嶺蓮花濕地公園:蓮花濕地,蒲紅荷綠、鳥飛魚戲、蛙鼓蟲鳴、亭台雅緻、煙霞縹緲、天人合一。2009年先後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濕地公園。
鐵嶺:
鐵嶺市(Tieling City)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市之一,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1]。鐵嶺市南與沈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沈陽市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為鄰。
鐵嶺市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鐵嶺地區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新興的煤電能源之城。
鐵嶺地區歷史悠久,有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清河水庫旅遊區等為代表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遼王耶律留歌、明將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清初詞人納蘭性德和作家高鶚、"血染雨花台"烈士石璞、中文打字機發明者趙厚達、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小品王」趙本山、奧運冠軍孫福明、陳躍玲等名人。
❸ 鐵嶺的著名人物
李成梁1526-1615明遼歷史總兵郝浴1623-1683銀岡書院創始人高其佩1660-1734指畫鼻祖高鶚1758-約1815《紅樓夢》後40回編輯出版者顧太清1799-1877清代第一女詞人魏燮均1812-1889「字震九州」的平民詩人任慶泰1850-1932中國電影之父任輔臣1884-1918中國第一個布爾什維克趙厚達1888-1924中文打字機發明者常隆基1921-1943捨身刺敵酋的愛國志士高崇民1891-1971東北人民師表車向忱1898-1971平民教育家劉涌新1929-1951志願軍空軍戰斗英雄王度廬1909-1977武俠小說大家趙本山1958-小品王王永志1932-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陳躍玲1970-奧運競走冠軍孫福明1974-奧運柔道冠軍潘長江1957-知名演員
❹ (2013鐵嶺)達芬奇既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如圖是達芬奇設計的一架投石機
答:(1)投石機將巨石拋出後,巨石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仍繼續向前飛行;
(2)速度相同的巨石,質量越大,動能越大,能做的功越多,所以擊中目標後對目標的傷害就越大.
❺ 四大名著的作者和主要人物有哪些越多越好~~~~~~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主要人物有宋江、吳用、李逵、林沖、武松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諸葛亮、司馬懿、周瑜等。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主要人物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點;《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一、《水滸傳》
1、簡介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
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作者介紹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新垛鎮,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
36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
71歲或72歲遷興化,族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
3、主要人物介紹
①、宋江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
原為山東省鄆城縣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因私放晁蓋等人,被小妾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並曾帶兵征討祝家莊和高唐州。
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征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②、李逵
李逵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雜劇「水滸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壯黝黑,綽號「黑旋風」。沂州沂水縣(今屬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百丈村人氏。
因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場,李逵與眾人大鬧江州,欲背著老母上樑山享福,後因老母在沂嶺被虎所害,李逵怒殺一窩四虎。
李逵膂力過人,善使一雙板斧,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
梁山受招安後,隨軍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戰事結束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因宋江飲高俅等奸臣送來的毒酒中毒後,擔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復仇,便讓李逵也飲下毒酒,李逵隨後身亡。
二、《三國演義》
1、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2、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
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3、主要人物介紹
①、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
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②、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三、《西遊記》
1、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
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2、作者介紹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3、主要人物介紹
①、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
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
得知職位低卑後生氣返回花果山,並戰勝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為齊天大聖。
並在天庭建齊天大聖府,奉旨管理蟠桃園。因醉酒攪亂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
之後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對其圍剿亦不能將其打敗,後來在與如來的打賭鬥法中失利,被壓在如來捨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時更名兩界山)下五百餘年悔過自新。
後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②、豬八戒
豬八戒,唐僧的二徒弟,會天罡數的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
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一直傾慕容貌過人的霓裳仙子。
《西遊記》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鑒了正統道教神仙錄,由高老莊一集豬八戒提及可見,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即是水神天河憲節。
因調戲霓裳仙子並且惹來糾察靈官後,又拱倒鬥牛宮被貶下凡塵,卻又錯投豬胎,後受觀音點化,成為唐僧的弟子,與孫悟空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
四、《紅樓夢》
1、簡介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2、作者介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
祖籍遼寧鐵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
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
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
3、主要人物介紹
①、賈寶玉
賈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前世真身為赤霞宮神瑛侍者,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
因銜通靈寶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賈府通稱寶二爺。他是大觀園女兒國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賈寶玉自幼深受賈母疼愛,游於溫柔富貴鄉,專愛作養脂粉,親近家裡姐妹和丫鬟;他與林黛玉青梅竹馬,互為知己,發展成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愛情。
他重情不重禮,結交了秦鍾、柳湘蓮、北靜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歡詩詞曲賦之類性情文學,厭惡四書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把那些追逐科舉考試、仕途經濟的封建文人叫做「祿蠹」。
可是到頭來「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 。他所愛的清凈女兒們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塗與薛寶釵結婚,致使林黛玉淚盡而逝;再經抄家之痛,越發唬得他瘋瘋傻傻。
為了報答天恩祖德,也為了盡快了卻塵緣,他以高魁貴子重振家業。最後情極而毒,懸崖撒手,跟隨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②、林黛玉
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身魂,榮府么女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
外祖母賈史氏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
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隔一代近親,因被王夫人的僕人最後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
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脂硯齋說「二玉近中遠」「實遠之至」。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帶有奇幻元素的羅曼蒂克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樓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演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滸傳
❻ 鐵嶺名人
鐵嶺市,是遼寧省地級市。鐵嶺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勢大體是東高中低、北高南低,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3萬平方千米,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2018年總人口271.77萬。鐵嶺自1984年以來,向省以上的優秀運動隊輸送近600名體育後備人才,其中閻紅、呂剛、陳躍玲、孫福明、劉宏宇5人成為了世界冠軍。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鐵嶺市的八大名人,你還知道鐵嶺市的哪些名人?
01
高鶚
高鶚(1758年—約1815年),字雲士,號秋甫,別號蘭墅、行一、紅樓外史。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出版史、傳播史上首個刻印本、全璧本——程稿本的兩位主要編輯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遼寧鐵嶺人,自署鐵嶺高鶚、奉天高鶚,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鶚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舉,乾隆六十年(1795年)進士及第,歷官內閣中書、漢軍中書、內閣典籍、內閣侍讀、江南道監察御史、刑科給事中等職。有《月小山房遺稿》《硯香詞·簏存草》等作品傳世。
02
魏燮均
魏燮均(1812~1889) 原名昌泰,字子亨,又字伯陽、公隱,另號耕石老人,又號芷,老農,別號鐵民、九梅居士。出生於鐵嶺(今遼寧省鐵嶺市)城南八里庄,1848年移居紅杏村(今鐵嶺縣千戶鄉紅杏屯)。咸豐年間府學貢生,清代鐵嶺田園詩人、書法家。
03
顧太清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為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為現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顧太清)」之語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鍾情十分。雖為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為。
04
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號引城,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明朝後期名將。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避於朝鮮,明朝時期回歸。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台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子、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率領遼東鐵騎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但他威望益隆,奢侈無度,甚至虛報戰功,為言官所劾。
萬曆十九年(1591年)罷官。其後十年間,遼東邊被移弛。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復職,年已76歲。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盡徙其民6萬余戶於內地,以大軍驅迫戀家之民,雖為時論所譴責,但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卒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05
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 ),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省鐵嶺市)人。明朝時期名將,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
李如松驍勇善戰,師從徐渭。憑借父蔭,起家指揮同知,充任寧遠伯勛衛。屢立戰功,遷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升任山西總兵。萬曆二十年(1592年),出任寧夏提督,平定寧夏拜之亂。出任中軍都督府僉事,帶兵援助朝鮮。參加平壤之戰,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授征虜前將軍、太子太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遼東總兵,加授特進榮祿大夫,襲封寧遠伯。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與蒙古部落的戰役中陣亡,時年五十歲,獲贈少保,謚號「忠烈」。
06
賈陶
賈陶(1909年5月28日-1976年10月22日),原名國輔,字揆一,1909年5月28日生於遼寧省開原縣城(今開原市老城鎮)一個富農家庭。早年畢業於東北講武堂炮兵科,是東北軍軍官中較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先鋒戰士之一。在外敵入侵、民族危難的時刻,他懷著一顆愛國衛民、抗日復土的赤膽忠心,奮然沖殺在抗日斗爭的第一線,為促進東北軍放棄內戰、逼蔣抗日,同中國共產黨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直至逝世,他一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和高等軍事院校、炮兵研究院的領導職務,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為我軍炮兵的創建和發展,貢獻了全部力量。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07
王永志
王永志(1932.11.17-),遼寧省昌圖縣人,航天技術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院長。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航空航天部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暨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地地導彈系列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系(後因院系調整並入北航),1961年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導彈設計專業,1992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04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0年5月4日國際永久編號第46669號小行星命名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選「八一勛章」 首批候選人名單。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08
趙本山
趙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中國喜劇男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小品演員、東北二人轉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2016年1月25日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趙本山被推選成為第八屆曲藝家協會主席團副主席。
1982年因主演拉場戲《摔三弦》成名。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其中十五次獲得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一等獎。1999年由個人投資主演的電影《男婦女主任》獲得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趙本山獲最佳男演員獎。2003年首倡「綠色二人轉」,並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台」。
❼ 鐵嶺特色小吃是什麼
1、牛肉火勺
牛肉火勺發源於鐵嶺地區,它的發明人是一位叫楊福的回民老人。火勺這種特色小吃至今有近百年歷史。外地雖有火勺,但同鐵嶺地區的火勺外表大不相同,口味也大有區別。牛肉火勺呈金黃色,層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
2、李記壇肉
壇肉,是東北地方別有風味的菜餚之一,它是在大燉肉、紅燒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北各地壇肉館有很多,然而,最有名的要數坐落在龍首山下的鐵嶺市李記壇肉了。
李記壇肉是由李學新於1918年從天津逃荒到鐵嶺而首創的,1989年李記壇肉申請辦理了國家專利,成為鐵嶺市個體飲食業獲國家專利的第一家。
3、大甸子羊湯
大甸子鎮地理位置較優越,自然生態資源極其豐富,而大甸子出名的就是羊湯。
大甸子羊肉湯主要將羊骨頭(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鍋里熬湯,再將切成砣的新鮮羊肉與清洗干凈的羊雜一起投入湯鍋中煮。煮熟後撈起來瀝干,然後切成薄片放入滾開水裡一氽,再倒入湯碗中,沖入滾燙雪白的羊湯水,撒上碧綠的蔥花,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就做成了。配上一個由海椒面、花椒面、鹽巴、味精等調和就成羊肉湯。
4、山蘑燉笨雞
山蘑燉笨雞,是有名的東北菜,尤以鐵嶺為特色。將野生松蘑、榛蘑、榆黃蘑與笨雞合燉,這道菜野味濃厚,肉香菇滑,口味獨特。
5、清河全魚宴
地處清河旅遊度假區的清河水庫,水產品極為豐富。庫中有鯰、鯽、鯉、泥鰍、黑魚等野生魚近白種,漁場曾創單網捕魚全國記錄。豐富的魚類資源,招來八方名廚,使這里的全魚宴遠近馳名。宴中包括;酥炸魚心、蘭花魚唇、丹鳳龍眼、紅梅魚肚、牡丹魚皮、珍珠魚頭、糖醋魚條、清蒸羅非、紅燒鯉魚、醬炯鯽魚、扒魚頭、活魚雙吃、鯰魚燒茄子等等。
❽ 鐵嶺榛子的起源及歷史
我國榛樹果實的採集和利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在陝西省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已經碳化的榛果和果殼,說明距今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已經採集榛子為食了。
鐵嶺榛子,歷史上就很有名氣。鐵嶺縣李千戶鎮馬侍郎橋村產的野生榛子,自明朝萬曆年間成為貢品,歷經明清兩代,至今已有450餘年歷史。開原榛子也是名甲天下。傳說清初順治皇帝時,大臣們從京城來鐵嶺,點名要開原榛子。返京後,往往拿開原榛子孝敬皇上與娘娘。原本出身東北的皇家早就知道開原榛子特別好吃,責成盛京內務府每年向朝廷進獻。據開原縣志記載:「榛,譽為本地有名特產,以梅家寨產最為著名,前清作進呈貢品」。 《奉天通志》記載:奉天榛子「香美甲於他省,經荒火燒落者尤佳。產於梅家寨者為全省之冠」。 鐵嶺流人戴梓,曾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皇帝南書房重臣,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兵器科學家,由於他發明了「連珠炮」而得罪了西洋傳教士南懷仁,被誣陷為「私通東洋」,流放到了鐵嶺。在鐵嶺,戴梓艱難地生活了35年,被迫以賣字畫為生。史料記載他「常冬夜擁敗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
❾ 關於名人理想的故事
1、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在少年時期離開故鄉江蘇准安,來到東關模範學校讀書。這一天, 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生劇烈變動的時期。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問道:諸生為何讀書啊?當時,有人回答:「為名利而讀書。」,還有人回答:」為做官而讀書。「
周恩來卻響亮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贊嘆道:」有志者,當效周生啊!」當時,周恩來年僅12歲。 一句響亮的誓言,一個遠大的志向,激勵著我們敬愛的總理為之奮鬥了一生。他為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振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由於這種偉大理想的導引。
2、魯迅《棄醫從文--因社會現實而改變》
魯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時本來是學醫的。但在仙台醫專學習期間,在課間加映的日俄戰爭的紀錄片上,看到中國人被說成俄國偵探而被砍頭,死者和圍觀者都很麻木。這使魯迅認識到:「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於是魯迅下決心棄醫從文,終於成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學家。
3、《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4、《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5、班超《投筆從戎--因社會現實而改變》
東漢時,有一個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為國家干-番事業。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他與母親也隨同前往。由於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的報酬只能維持生活。
一天,班超一邊抄著文件,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心情非常激動, 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 嘆息說: 「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張騫,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勛,以取得封侯。怎麼能老是埋頭於筆墨紙硯之間呢?「不久,他參加了軍隊,因作戰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遷。
後來,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只帶著少數人,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為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和古羅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做出重要的貢獻,被封為定遠侯。班超在西域三十餘年,直至和帝時,才因年老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