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骨傳導發明

骨傳導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3 18:37:04

『壹』 骨傳導耳機是否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但凡是耳機長時間佩戴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骨傳導耳機相對來說危害會輕微很多,但是建議不要長期戴耳機。

骨傳導耳機相對於普通耳機最大的區別,就是開放雙耳,利用顱骨傳遞聲音直抵耳蝸。這種設計相對於普通耳機,就不存在普通耳機導致耳朵不適的前兩點缺陷。

但是對於最後一點,聲音過大的情況,骨傳導耳機跟普通耳機是一樣的,無法繞開耳蝸這一必要途徑。所以,即使是骨傳導耳機,也不能將聲音開到很大,一樣會加速耳蝸的損耗。

(1)骨傳導發明擴展閱讀:

在正常情況下,聲波通過空氣傳導、骨傳導兩條路徑傳入內耳,然後由內耳的內、外淋巴液產生振動,螺旋器完成感音過程,隨後聽神經產生神經沖動,呈遞給聽覺中樞,大腦皮層綜合分析後,最終「聽到」聲音。

也許對於空氣傳導(路徑為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錘骨-砧骨-鐙骨-前庭窗-外、內淋巴-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我們或多或少還都有些感性認識,但是對骨傳導,則有些不知所雲了。也許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用雙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語,無論多麼小的聲音,我們都能聽見自己說什麼,這就是骨傳導作用的結果。

骨傳導有移動式和擠壓式兩種方式,二者協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聽覺,其具體傳導途徑為:「聲波-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螺旋器-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通常人們也並不需利用自己的顱骨去感受聲音,但是,當外耳和中耳的病變使聲波傳遞受阻時,則可以利用骨傳導來彌補聽力。如骨傳導式助聽器、骨傳導式耳機等,就是利用骨傳導來感受聲音的。

多數下,接觸到的耳機都是通過「空氣傳導」,稱之為「空氣傳導耳機」;而骨導原理生產的耳機把它叫做「骨傳導耳機」。

『貳』 骨傳導耳機為什麼不普及

因為骨傳導耳機聽感不如傳統耳機,使用范圍受限,因此不能普及。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聽感不如傳統耳機,還漏音

骨傳導耳機最大的問題就是聽感。由於內部構造和佩戴方式上的不同,骨傳導耳機的聲音要比傳統耳機小很多,對於平時就習慣大音量聽歌的人來說,只能把音量開到最大。但這時耳機又會出現漏音的問題,周圍的人都能聽清在聽什麼歌。

如果聽習慣了大大小小的傳統耳機,戴上骨傳導耳機後瞬間覺得音質怪怪的。首先,低頻幾乎感受不到,中頻和高頻也不是很明顯,只是相對於弱弱的低頻來說,聲音的清晰度還是不錯的。

另外,當耳機的振動模塊靠近耳朵時,音質會變好一些,不過整體來看,骨傳導耳機在音質上根本沒法和傳統耳機相比。

2、不方便攜帶

雖然骨傳導耳機普遍比藍牙耳機重量輕,但因為骨頭的密度遠比空氣的大,所以在傳導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一般骨傳導耳機就需要另外加一個電池盒,有了電池盒,耳機就顯得不太方便攜帶。

骨傳導耳機的發展:

早在18世紀,骨傳導的原理就幫助雙耳失聰的偉大作曲家貝多芬重新聽到了美妙的音樂。貝多芬當時嘗試了由喬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亞發明的一項技術,他咬著一根與鋼琴相連的棍子就可以聽到由顎骨傳來的音樂,這其實就是聲音的骨傳導原理的早期應用。

而骨傳導耳機的出現是在1935年,艾格·漢德首次開始給病人配備骨傳導耳機以幫助其聽到周圍的東西,隨後骨傳導逐步納入了醫學研究范疇,骨傳導耳機還普遍應用於軍警領域,直到21世紀初形成電子消費品被廣大世人所知。

『叄』 骨傳導耳機的起源

骨傳導耳機的起源:骨傳導耳機的出現是在1935年,艾格·漢德(Edgar Hand)首次開始給病人配備骨傳導耳機以幫助其聽到周圍的東西,隨後骨傳導逐步納入了醫學研究范疇,直到21世紀初形成電子消費品被廣大世人所知。

而更早的骨傳導應用則是相傳作曲家貝多芬之所以在失聰之後還能進行音樂創作,據說是嘗試了由喬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亞發明的一項技術——咬著一根與鋼琴相連的棍子就可以聽到由顎骨傳來的音樂。

目前市場上骨傳導耳機做得比較好的就是韶音和南卡了,南卡主要是走性價比,而韶音則是走高端品牌路線,兩者價格差距較大。

『肆』 什麼是骨傳導助聽器

導助聽器是一款通過骨導傳達電信號轉換成機械能後,振動耳蝸內部結構來傳遞聲音。通常將骨傳道器上的振動器放置在乳突部位。一般的類型有眼鏡式和頭夾式,適用於外耳道閉鎖、狹窄等或者適合於中耳有先天畸形、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反復化膿、傳導性聽力損失量比較大、一般氣導助聽器無效的患者。但是骨導助聽器佩戴不舒適,長期使用會使皮膚變硬、疼痛,輸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對聲音的方向性有影響,而且3kHZ以上能提供的放大功率很小。因此很少有人使用骨導助聽器。
骨導式助聽器適合什麼人群使用?
1.自幼為聾啞人,即便其聽力為55~70dB,而年齡超過8~12歲再開始使用助聽器者多數不會獲得滿意效果。最遲應在5、6歲前使用助聽器才能取得效果。
2.若雙耳損失一致,動態范圍相近,雙耳助聽效果最好。
3.雙耳聽力損失差異大於30dB,應用一耳助聽器,可為語言辨別率高和動態范圍大的一側配戴。
4.一耳聽力損失小於40dB,而另一耳為60~70dB左右應為後者配用。
5.一耳聽力損失60~70dB,而另一耳聽力損失遠大於此值,應為前者配用。
根據上面的介紹,大家都知道了骨導助聽器的原理以及適合什麼人使用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伍』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這個問題挺有爭議的,看你指的助聽器是什麼樣的吧,我大概的說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1588年,吉奧瓦尼,巴蒂斯塔,波塔(Giovanni Battista Porta) 1535—1615)就在其著作《自然魔法》中描述了一種設計獨特的 助聽器。這種助聽器為木質,形狀如同聽覺靈敏的動物的耳朵。
十八世紀初,傳音筒與助聽筒研製成功。
1550年,吉羅拉莫、卡爾達諾(Ger0lamo Cardano, 1501—1576)首次提出了一種將外界 聲波振動傳入耳骨的骨傳導設備的構想,這個設想在19世紀得到了 進一步的發展。
1898年,迪克特格拉佛公司成功研製出美國第一台
電池供電的助聽器。1901年,米勒、瑞茲、休切森(Miller Reese Hutchison,1876—1944)為他的第一台電子助聽器申請了專利。

『陸』 想自製一個骨傳導耳機,越小越好,原理知道,就是耳機放什麼位置怎麼做材料那些好的追加!

自製不出售的話,去查專利,骨傳導有上千份專利,裡面技術方案、圖都全的很。。你要是做不出來,可以告專利申請人公開不充分:)
下面是個專利的摘要,一種具備減低傳播到頭蓋骨的振動損失的同時,可以減低外部噪音的輔助振動耳環的骨傳導耳機。本發明提供骨傳導耳機,其通過形成包括接觸在太陽穴的主振動殼體和直接插入在耳中的輔助振動耳環的新型耳機形態,向耳中引導在主振動殼體流失的振動,由此通過骨傳導方式充分傳播聲音,並能提高聽力能力,另外,利用設在主振動殼體的輔助振動耳環堵住耳孔,可以有效減低進入耳內的外部噪音,隨著外部噪音的減低,可以進一步提高聽力能力。

『柒』 誰用過骨傳導耳機說說優點和缺點。(音質和普通耳機有什麼區別還有實不實用)

骨傳導是一種聲音傳導方式,即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通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相對於通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骨傳導省去了許多聲波傳遞的步驟,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實現清晰的聲音還原,而且聲波也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他人。骨傳導技術分為骨傳導揚聲器技術和骨傳導麥克風技術。
原理:
(1)骨傳導揚聲器技術用於受話,受話即聽取聲音。氣導揚聲器是把電信號轉化為聲波(振動信號)傳至聽神經。而骨傳導揚聲器則是電信號轉化的聲波(振動信號)直接通過骨頭傳至聽神經。聲波(振動信號)的傳遞介質不同。
(2)骨傳導麥克風技術用於送話,送話即收集聲音。氣導送話是聲波通過空氣傳至麥克風,而骨傳導送話則直接通過骨頭傳遞。
骨傳導揚聲器技術耳機優缺點:
佩戴使用時開放雙耳,不堵塞耳朵,解決了入耳式耳機佩戴的不適感。
同時,也避免了戴耳機運動時耳內出汗帶來的一系列衛生和健康問題。因此,骨傳導揚聲器耳機十分適合用來運動使用。
開放雙耳也保證了危險場景下耳機使用的可能性。打開雙耳,使用耳機的同時也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使用更加安全。
骨傳導麥克風技術耳機:
由於收集聲音的距離近,損耗低。能夠在說話音量很小時也能讓對方清楚知道表達的指令,主要用於軍事領域。

『捌』 骨傳導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人說保護聽力,有人又說會破壞大腦。骨傳導耳機可買么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據說,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後,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的。在生活中其實骨傳導無處不在,你唱歌的時候,你自己聽和錄下來聽感覺也不一樣,那就是因為前者也有骨傳導的原因。護聽力是肯定的,因為不用入耳,所以對耳膜的保護是很明顯的。至於破壞大腦,我不知道,我相信這種說法比較無稽。

『玖』 骨傳導耳機有什麼缺點

骨傳導耳機會損傷聽力。

骨傳導耳機在最後使內耳的毛細胞振動才能引起聽覺。內耳中毛細胞所負責的聲音頻率各有不同,其中負責低頻的毛細胞很多,主要用於日常交流,即2000赫茲以下的聲音,所以這種聲強不會對其造成損傷。

然而,雜訊和長期的聲音刺激屬於廣譜性質,既有低頻又有高頻,所以其對毛細胞的損傷是全面性的。

負責高頻的毛細胞,其主要功能是聲音的分辨,如在嘈雜環境下鑒別、分辨聲音,此類毛細胞較為脆弱且數量較少,所以往往更容易出現問題,其損傷通常表現為患者日常交流不受影響,但在嘈雜環境中聽力功能會有所下降。

毛細胞的損傷如果是短期、急性期的,經過一些治療有可能恢復;如果是長期損傷則不可逆,重則會引起毛細胞凋亡,造成突發性耳聾。

骨傳導耳機特點

1、骨傳導揚聲器技術耳機:

佩戴使用時開放雙耳,不堵塞耳朵,解決了入耳式耳機佩戴的不適感。同時,也避免了戴耳機運動時耳內出汗帶來的一系列衛生和健康問題。

因此,骨傳導揚聲器耳機十分適合用來運動使用。開放雙耳也保證了危險場景下耳機使用的可能性。打開雙耳,使用耳機的同時也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使用更加安全。

2、骨傳導麥克風技術耳機

由於收集聲音的距離近,損耗低。能夠在說話音量很小時也能讓對方清楚知道表達的指令,主要用於軍事領域。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骨傳導耳機也會損傷聽力保護內耳毛細胞這些需牢記

網路-骨傳導耳機

閱讀全文

與骨傳導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