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維碼發展歷史
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在二維碼符號表示技術研究方面已研製出多種碼制,常見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這些二維碼的信息密度都比傳統的一維碼有了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維碼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維碼標准化研究方面,國際自動識別製造商協會(AIM)、美國標准化協會(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碼制的符號標准。國際標准技術委員會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還成立了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委員會(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國際標准(ISO/IEC
18004:2000《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技術—條碼符號技術規范—QR碼》),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維碼的ISO/IEC標准草案。在二維碼設備開發研製、生產方面,美國、日本等國的設備製造商生產的識讀設備、符號生成設備,已廣泛應用於各類二維碼應用系統。二維碼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存儲、傳遞和識別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關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不僅已將二維碼技術應用於公安、外交、軍事等部門對各類證件的管理,而且也將二維碼應用於海關、稅務等部門對各類報表和票據的管理,商業、交通運輸等部門對商品及貨物運輸的管理、郵政部門對郵政包裹的管理、工業生產領域對工業生產線的自動化管理。
我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1993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對幾種常用的二維碼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術規范進行了翻譯和跟蹤研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內對二維碼這一新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在消化國外相關技術資料的基礎上,制定了兩個二維碼的國家標准:二維碼網格矩陣碼(SJ/T
11349-2006)和二維碼緊密矩陣碼(SJ/T
11350-2006),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二維碼的研發。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准。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❷ 1994年日本人發明的二維碼是如何成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的
曾幾何時,當人們談起「掃描碼」時,更多的是想到超市結賬時收銀員掃描的行條碼(一維碼)。當時一維碼掃描反應速度慢,信息容量小,只能用實體的掃描槍進行物理掃描,不能像二維碼圖片那樣用手機進行數字掃描。
除了業內人士,很少有人知道二維碼的發明者原原誠司來自日本登索公司的子公司登索浪潮。日本電裝在1949年獨立於豐田汽車公司,但其主要業務仍然是向豐田供應汽車零部件。日本丹索公司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全球擁有超過15萬名員工。由於高精度汽車零部件需要匹配大量的信息(原材料來源、產地等),傳統的條碼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如何在零件標簽上存儲更多的產品信息,已成為日本電氣設備亟待解決的難題。
❸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二維碼的發明人是來自日本Denso Wave公司的騰弘原。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常見的二維碼為Quick Response,是一個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超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它比傳統的Bar Code條形碼能存更多的信息。
研發初心:
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之後,日本迎來商業黃金期。商場超市裡一派繁榮景象的背後,很多收銀員卻因為要不停輸入產品信息和價格,患上了「腱鞘炎」等職業病。
當時正在從事條形碼讀取機研發的電裝旗下子公司DENSO WAVE,懷著「一定要滿足客戶需求」的心願,投入到了新的二維碼的研發之中。當時的研發小組成員只有兩個人,當其他公司把研發方向停留在「如何納入更多信息」時,研發小組的原昌宏先生已經在開始考慮應用層面的問題,通過獨特的圖案提示編碼位置,這個嶄新的思路出現在他的腦海里。
圖形原理:
二維碼為何要採用四角形的圖案?因為這種圖形在票據等當中出現頻率最小。
研發小組將印刷在廣告單、雜志、紙板等處的繪圖和文字全部變成黑白兩色,對其面積比率進行徹底的調查。經過日以繼夜的調查比對,終於查明了印刷品中「最不常用的比率」,即1︰1︰3︰1︰1。並以此為依據確定了定點陣圖案黑白部分的寬幅比率,所形成的結構從360度任何方向掃描,都可計算出編碼的位置。
❹ 二維碼誰發明的
二維碼是由留美華人王寅敬(音)博士發明的PDF417碼改進而來並廣泛應用的。最佳答案是錯誤的。
❺ 二維碼也是日本發明的
朋友,是的!二維碼 ,又稱二維條碼,二維條形碼最早發明於日本。
滿意請給好評 O(∩_∩)O謝謝
❻ 二維碼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是。
二維碼是上世紀70年代在一維條碼技術基礎上,由日本發明的一項將數據信息記錄在圖形中的條碼技術。它依靠具有特定排列順序的黑白相間點狀方塊表示二進制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像輸入裝置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助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二維碼誕生之初就高度重視,二維碼的應用普及率達到96%以上。相比發達國家,我國二維碼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再加上二維碼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夠有效表達漢字的圖碼字元。
我國二維碼產業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已廣泛應用於物品身份標識、廣告宣傳、倉儲物流、產品追溯、移動支付等諸多方面,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
(6)二維碼豐田發明擴展閱讀
為了讓蓬勃發展的二維碼變得更加安全,需要在政策引導、標准制訂、提高用戶防範意識等諸多領域下功夫。
1、加強政策引導。
明確二維碼安全監管責任部門,組織建立協調統一的服務支撐工作體系,研究制定二維碼安全發展政策及法律法規,加強我國二維碼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統籌推進二維碼產業發展,建立「自主、安全、規范、可控」的二維碼產業體系。
2、建立健全標准規范體系,推動二維碼產業規范發展。
加快推進二維碼統一編碼、注冊管理、安全識讀、安全認證等關鍵環節的統一標准規范的編制工作,建立規范統一的二維碼標准體系。加大二維碼標准宣貫實施工作,加快推進統一的二維碼標準的規范應用,建立二維碼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建立二維碼產業發展服務體系,推動二維碼產業規范發展。
3、強化安全管理技術手段,增強安全支撐能力。
引入敏感信息過濾、風險檢測、簽名認證、發布預審、加密等技術手段,提高二維碼防篡改、反逆向、可溯源、安全檢測等安全支撐能力,實現二維碼生成及識讀工具軟體的統一規范管理以及二維碼信息內容的有效追溯,抓好二維碼「生成」和「識讀」兩個關鍵環節,系統化解決二維碼安全問題。
❼ 二維碼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留美華人王寅敬(音)博士。
PDF417碼是由留美華人王寅敬(音)博士發明的。PDF是取英文Portable
Data
File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的縮寫,意為「便攜數據文件」。
因為組成條形碼的每一符號字元都是由4個條和4個空構成,如果將組成條形碼的最窄條或空稱為一個模塊,則上述的4個條和4個空的總模塊數一定為17,所以稱417碼或PDF417碼。
PDF417是一種多層、可變長度、具有高容錯和糾錯能力的二維條碼。
每一個PDF417符號可以表示1100個位元組,或1800個ASCII字元或2700個數字的信息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常見的二維碼為QR
Code,QR全稱Quick
Response,是一個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超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它比傳統的Bar
Code條形碼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數據類型。
二維條碼/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元集;每個字元佔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准。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❽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喬·伍德蘭德(JoeWood Land)。
在40年代,喬·伍德蘭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當時,還沒有價格較為低廉而日後在條形碼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激光和電腦。因此,盡管伍德蘭德加盟 IBM,希望該公司能夠生產他的發明,但他卻發現自己的創意無人問津,最後他把這項專利買給了另一家公司。到了 70 年代早期,超市明顯需要這種工具。
但是,自動結算系統的運轉,需要超市和包裝品公司就標准條形碼問題達成一致,從而將條形解譯為價格。如果各家商店使用不兼容的條碼,將會出現混亂。因此,超市和消費品公司的代表開會解決這一問題。在考慮了各種建議後,委員會選擇了通用產品代碼(UPC),這種條碼是 IBM 在伍德蘭德創意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
(8)二維碼豐田發明擴展閱讀
二維碼不僅可用於支付,也可用於儲存惡意程序代碼、非法鏈接等內容,真偽難以直觀區分。如果不法分子製作了惡意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後接入隱藏在二維碼背後的假鏈接、假網站或下載了不明程序導致手機中毒,不法分子就可以通過網站或後台程序非法騙取用戶資金、盜取身份信息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確認交易對手商戶名稱,使用官方認證的app掃碼。
❾ 二維碼誰發明的
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喬·伍德蘭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Ad Hoc委員會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碼UPC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