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藏是不是所以地方都需要高壓鍋做飯,炒菜能炒熟嗎那些地方不需要用高壓鍋
西藏所有地方都需要高壓鍋做飯,炒菜可以炒熟,沒有不需要高壓鍋的地方。
因為:
1、西藏位於西藏高原,西藏高原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位於亞洲大陸的西南部,大致地理坐標為北緯26°52′—36°32′、東經78°24′—99°06′。
2、沸點指純凈物在1個標准大氣壓下沸騰時的溫度。不同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沸點隨外界壓力變化而改變,壓力低,沸點也低。
3、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沸點因為海拔升高導致氣壓降低的從而降低。所以在西藏需要高壓鍋提高沸點。
(1)高壓鍋發明之前拉薩用什麼煮菜擴展閱讀:
1、水資源
(1)西藏自治區的年平均徑流量為4394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6.5%,是中國河流最多的省區之一。
西藏高原冰川面積和它的儲量分別佔全國的48.2%和53.6%,冰川總水資源量約3000億立方米,每年冰川融水徑流量325億立方米。
(2)西藏的湖泊面積40000多平方公里,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0%。湖泊與冰川共生是西藏高原水資源的一大特色。
(3)西藏的水資源指標還有4項全國第一:水資源總量全國第一、人均水資源量全國第一、畝均水資源佔有量全國第一、水資源潛能全國第一。
2、礦產資源
(1)西藏地處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年輕、奇特的地質構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全國共發現礦產1891處,探明儲量的礦床132個。
(2)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1999年統計,西藏礦產儲量在全國排序前九位的有17種:鉻、銅、硼、金、銻、高溫地熱、建材等為西藏優勢礦產;能源礦產為短缺礦產。
3、生物資源
(1)生物種類。西藏的植物種類豐富,高等植物有5000多種,占高等植物的1/6,其中木本植物約1700多種,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就有近50種,多組成高大粗壯、結構完整的森林群落。西藏的植物中,擁有一些古老、子遺、特有的珍稀的物種。
(2)西藏的動物種類據資料看,脊椎動物有648種,其中鳥類有473種,98亞種。西藏的一些動物種群,由於長期生活在嚴酷的生物環境中,具備了適應性強、耐高寒的特性,如氂牛、犏牛以及野驢等。西藏的葯用動物亦有100種。
② 高壓鍋發明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發明過程是什麼樣的
300多年前,一個法國青年醫生帕平因故被迫逃往國外。有一天,他走到一座山峰附近,覺得餓了,就找了一些樹枝,架起篝火,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不熟。幾年後,他的生活有了轉機,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他仍記憶猶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於是帕平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想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氣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他只好暫時停止試驗。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他又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這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
③ 西藏所有地方都要用高壓鍋做飯嗎哪些地方不需要高壓鍋就能炒熟菜呢
海拔高,用高壓鍋,西藏沒有海拔低的地方,都要用高壓鍋
④ 在西藏怎麼炒菜
炒素材,應該不用高壓鍋也能炒熟,例如豆芽之類的。
做肉菜,肯定需要高壓鍋,不然煮不爛。
⑤ 高原地區的人們是怎麼做飯,燒水的啊
高原地區的人們可使用高壓鍋做法和燒水。壓力鍋通過液體在較高氣壓下沸點會提升這一物理現象,對水施加壓力,使水可以達到較高溫度而不沸騰,以加快燉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將被蒸煮的食物加熱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區,利用壓力鍋可避免水沸點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問題。
高壓鍋把水相當緊密地封閉起來,水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不能擴散到空氣中,只能保留在高壓鍋內,就使高壓鍋內部的氣壓高於1個大氣壓,也使水要在高於100℃時才沸騰,這樣高壓鍋內部就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飯就容易很快做熟了,並且相當酥爛。
高壓鍋的名字叫「帕平鍋」,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法國醫生發明的。帕平既是一位醫生,又是一位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1681 年,他發表文章介紹「蒸煮器」。「蒸煮器」是在密封器皿中用水煮骨頭而使其軟化的裝置。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水在高壓下煮時,沸點較高,這樣便增強了水的溶解力。
(5)高壓鍋發明之前拉薩用什麼煮菜擴展閱讀:
使用高壓鍋烹飪的好處:
1、高壓鍋烹調利於保護維生素。研究發現,用高壓鍋烹調粗糧雜豆等,雖然溫度從100℃升高到110℃,增加了高溫的損失,但烹調時間從60分鍾縮短到30分鍾,又減少了損失。兩者相抵,並不會增加B族維生素的損失。
2、高壓鍋烹調利於保護抗氧化成分。高壓鍋烹調能避免食物接觸過多氧氣,對於保存粗糧中寶貴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是非常有利的。
國外研究發現,蒸煮會讓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如綠豌豆常溫下煮90分鍾之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即抵抗氧化的能力)損失44%。然而,用高壓鍋來烹調豆子,在相同軟爛程度下,都能減少抗氧化性的損失。比如綠豌豆高壓煮15分鍾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達到原來的224%。
3、高壓鍋烹調有利消化。中國農業大學營養研究室發現,用高壓鍋烹調山葯、芡實、蓮子、薏米及紅小豆等比較硬的保健食材時,高壓20分鍾後,這幾種食材的消化速度明顯加快。因此,對於消化不良的人及老人、小孩等腸胃比較虛弱的人來說,用高壓鍋烹調能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所以,不論煮粥還是熬湯,高壓鍋都是健康的好選擇。
⑥ 為什麼在拉薩煮飯要用高壓鍋
因為高原氣壓低,水的沸點低都達不到100度,所以在拉薩煮飯要用高壓鍋。
海拔越高,氣候越冷,氣壓越低,空氣越稀薄,海拔越高沸點越低,導致做飯都做不熟。
到了青藏高原,海拔越高的地方,天氣越冷,特別是到了珠峰大本營,羊湖,納木錯,阿里地區,晚上都會很冷,需要帶羽絨服,需要帶加厚沖鋒衣,哪怕是最夏天去這些地方,也需要帶加厚的衣服。
由於海拔越高,空氣分子越自由,就說明空氣分子變少,空氣分子變少,大氣壓強也就變小了,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是1千克每平方厘米,到了拉薩,就變成了0.7千克每平方厘米,越高壓強越小,空氣分子越稀薄,自然氧氣就越少。
(6)高壓鍋發明之前拉薩用什麼煮菜擴展閱讀
拉薩氣候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稱。
拉薩市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北側,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
歷史最高氣溫29.6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16.5攝氏度,年平均氣溫7.4攝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全年日照時間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
年降水量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稱為雨季。太陽輻射強,空氣稀薄,氣溫偏低,晝夜溫差較大,冬春寒冷乾燥且多風。年無霜期100~120天。
拉薩河流域內大部分為山地,山峰高聳,坡度陡峭,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念青唐古拉山脈必育有規模不大的現代冰川,流域右岸支流大部發源於冰川,左岸支流大都發源於湖泊或沼澤。
⑦ 發明高壓鍋之前,青藏高原如何煮熟食物
在西藏地區以前沒有出現高壓鍋的時候,他們有一種對付生肉的辦法,就是先用新鮮的氂牛肉,隨便找一個草堆埋上,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長滿了許許多多的小蟲子在上面。這些蟲子不一定是蒼蠅的後代,也有可能是蟲蛆。
在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攝氏度,也就是說能傳遞100攝氏度的。溫度給食物滿足食物變熟的量。在高原上則無法向食物傳遞變熱所需要的高熱量,這也就是高壓鍋在高原上所存在的意義。並且壓力低,費電就越低,反之壓力越高,沸點就會越高,高壓鍋裡面的壓力高於標准大氣壓,所以很容易就煮熟東西啦。
⑧ 沒有高壓鍋之前,西藏人民怎麼煮飯的
沒有高壓鍋之前,西藏人民並不煮飯,生活中並不吃大米。只是煮一些容易熟的青稞面,這種青稞面是西藏人民的傳統食品。
⑨ 明年准備去拉薩生活,求在高原做飯的攻略。如高壓鍋煮麵,煮水餃之類~
如果是煲干飯的話,可以去買一個高壓電飯鍋,方便,快捷。煲稀飯、煮麵、水餃用普通高壓鍋方便點,主要是煮熟後在涼水下一沖就可以揭開鍋蓋,不會把面條、水餃泡壞。煮麵,水燒開下面後,等到鍋蓋的坨開始冒氣後差不多10秒左右就可以了,當然還要看面條的厚度,厚的話多壓10幾秒。水餃一般就是冒氣後一分鍾左右,太久會壓壞。
⑩ 在拉薩炒菜做飯用啥鍋好內地四十多元的電熱鍋在拉薩能炒好菜么
目前我在拉薩,第一,麵食,餃子,稀飯,干飯等都得用上高壓鍋,沒高壓鍋都煮不熟,第二,炒菜之類的可以用炒鍋,這個沒什麼區別,但是,如果是葷菜,雞鴨肉類的得先有炒鍋稍微煸炒下在用高壓鍋壓,不然熟不了,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