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歌曲父親誰寫的
《父親》一歌是著名作曲家車行為劉和剛量身訂做的。這背後隱含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劉和剛考上黑龍江省藝術學校松花江分校後,是村裡47戶父老鄉親湊的學費。父親劉滋溪為了給兒子積攢學費,披星戴月地忙碌在莊稼地里,由於過度疲勞,在一次耕地時,不小心被「起壟犁」軋斷了左手小指。斷指再植需要幾千元手術費,想想求學的兒子,劉滋溪一咬牙:「不植了,反正少一個指頭也耽誤不了幹活兒。」
劉和剛在比賽中演唱的最後一首歌是《父親》,他演唱完全場掌聲雷動,喝彩聲不絕於耳。走出演播廳回想起前一刻的景象,劉和剛動情地說,「那個時候很幸福,那是一個歌手最開心的事情。」
附《父親》歌詞
想想你的背影
我感受了堅韌
撫摸你的雙手 我摸到了艱辛
不知不覺 你鬢角露了白發
不聲不響你眼角上 添了皺紋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 你只嘗了三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 我沒有做夠
央求你啊 下輩子 還做我的父親
聽聽你的叮囑
我接過了自信
凝望你的目光 我看到了愛心
有老有小 你手裡捧著孝順
再苦再累你臉上 掛著溫馨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 你卻吃了十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 我沒有做夠
央求你啊 下輩子 還做我的父親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 你卻吃了十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 我沒有做夠
央求你啊 下輩子 還做我的父親
我的老父親
⑵ 崔健檔案
1961年:崔健出生於一個朝鮮族家庭,父母親都是藝術工作者。
1975年:崔健開始學習吹小號。
1981年:成為著名的北京愛和管弦樂團的專業小號演奏員。並開始迷戀搖滾樂。
1984年:崔健與另外六位專業音樂人成立樂隊--七合板。同年,崔健出版了他的第一張專輯《浪子歸》。崔健最初創作的搖滾RAP歌曲為--《不是我不明白》。
1985年:崔健在一次北京歌唱比賽中初次贏得關注。
1986年:1986年的國際和平年的音樂會上,演唱了他的新作--《一無所有》。
⑶ 據說崔健是中國的搖滾教父,為什麼呢他有什麼成名曲呢
1986年,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穿了一件頗像清代長褂的衣服,身背一把破吉他,兩個褲腳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體育館的舞台,台下觀眾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當音樂響起,當他唱出「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時,台下頓時變得靜悄悄的。歌曲結束,在熱烈的歡呼和掌聲中,中國第一位搖滾歌星誕生了。
從此,崔健開始了他的搖滾新長征。在演唱會以後的兩年中,崔健不斷深化搖滾音樂的創作,舉辦了個人專場演唱會。並於1989年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其在中國境外的名稱是《一無所有》);1991年2月,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解決》在國內發行;1994年8月,第三張個人專輯《紅旗下的蛋》在國內發行。在這個過程中,崔健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確立了他在中國搖滾音樂中奠基人的地位。
⑷ 崔健的父親
崔雄濟 崔健的原名是崔建軍,後來崔健認為這個名字沒有個性,就改成了崔健。崔健的父親崔雄濟是個專業的小號演奏者,母親張順化是朝鮮族舞蹈團的成員。
⑸ 崔健唱過父親嗎
父親 - 崔健
那是我小時侯
常坐在父親肩頭
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等我長大後
山裡孩子往外走
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
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流
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兒只有輕歌一曲和淚唱
願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那是我小時侯
常坐在父親肩頭
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等我長大後
山裡孩子往外走
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
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流
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兒只有輕歌一曲和淚唱
願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⑹ 如何評價筷子兄弟的歌曲《父親》
筷子兄弟非常火的幾首歌曲:《老男孩》、《父親》、《小蘋果》。
1、《老男孩》
《老男孩》這首歌曲代表了60-90後的記憶,而這個年紀的我們,慢慢的也變成了老男孩。電影中肖央和王太利飾演得角色搞笑,耍“活寶”形象留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
更為深刻的則是《老男孩》這首歌曲。這是一首表達夢想與現實之間的一首歌曲,年少心裡深愛的那個人,當我們長大之後,她還記得我嗎?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的夢想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是不是就該放棄?所以筷子兄弟通過電影視覺和歌曲聽覺,把現實和夢想的矛盾呈現在觀眾的面前。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也拉近筷子兄弟和聽眾的距離。
《小蘋果》作為筷子兄弟的電影作品《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主題曲,早已火遍網路,成為新一代神曲,甚至搶了電影的風頭,成為新一代洗腦神曲。《小蘋果》MV在5月29日在優酷推出24小時播放量超過500萬,創造了電影宣傳視頻播放量最高紀錄。《小蘋果》席捲全國,成為《老男孩猛龍過江》電影營銷的新爆點,成為片方宣傳電影的先行軍。
⑺ 催建的成名歌曲是什麼
1、崔健,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中國搖滾之父」,1961年出生於一個朝鮮族家庭, 父親和母親都是文藝工作者。從十四歲起,崔健跟隨父親學習小號演奏。1981年,他被北京歌舞團招收為小號演奏員,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1978年在北京交響樂團擔任小號演員,直至1987年離開。崔健被譽為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成名曲為1986年的《一無所有》。
2、1986年: 在北京舉行的為紀念1986年的國際和平年的音樂會上,崔健穿了一身農裝走上舞台,演唱了他的新作--《一無所有》。歌曲結束時,被震撼的觀眾起立鼓掌。不久,中國的青年人開始在校園的宿舍及咖啡館中用吉他彈唱崔健的歌。
3、1987年: 崔健正式離開北京交響樂團,他開始為ADO工作。ADO是新興的北京樂隊,包括兩名外國使館雇員:匈牙利的貝司手巴拉什和馬達加斯加的吉他手艾迪。這些外國音樂人為北京介紹了雷滾、布魯斯和爵士樂。他們將有節奏的動感音樂帶進崔健的音樂曲調。在ADO的幫助下,崔健發行了他自己認為是第一張的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張專輯包括了崔健的成名作--《一無所有》。
1988年 崔健在國內建立起知名度的同時,也開始獲得國外的關注。他在為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全球現場廣播中演唱了《一無所有》。
1989年: 崔健前往英國倫敦參加在皇家阿爾伯特廳舉辦的亞洲流行音樂大獎賽,並前往法國巴黎參加"布爾日之春"藝術節。
1990年: 崔健開始著手他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在中國的巡迴演出。演出裝點了即將迎來亞運會的北京,觀眾很多。巡迴演出中途被取消了,但崔健的出現仍點亮了中國大陸的搖滾樂壇。
1991年: 崔健發行了第二盤個人專輯《解決》,包括了他1989年前寫的一些歌,繼續試驗著他的聲音。崔健製作《解決》,用一支由北京成長起來的搖滾音樂人組成的新樂隊,同時包括了住在北京的日本吉他手甘利匡輔。
1992年: 專輯《解決》當中的一首《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被製作成MTV,並得到國際MTV大獎,迅速在亞洲流行。同年,崔健第一次在東京演出。
1993年: 崔健和第六代導演張元合作拍攝了實驗性影片《北京雜種》。影片中崔健試演同名的北京搖滾音樂人,他同時負責製作了影片的配樂。
1994年: 崔健發行第三張專輯《紅旗下的蛋》,其中薩克斯演奏者劉元、吉他手艾迪對此張專輯的製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張專輯突出了打擊樂的三個聲部,包含了傳統中國打擊樂和油桶。在日本,崔健為協作新專輯的發行,在4個城市巡迴演出。演出在日本的媒體和觀眾當中引起巨大反響。同年,崔健在美國西雅圖的Bumbershoot音樂節上演唱。
1995年: 崔健再次被邀請前往日本東京在著名的武道館演出。他還會同中國的搖滾樂隊唐朝和眼鏡蛇在德國和瑞士演出。秋季,崔健帶著他的專輯《紅旗下的蛋》到美國舊金山的Fort Mason Center、波士頓的Orpheum劇院和紐約的The Palladium、The Bottom Line和The Knitting Factory。此次巡迴演出范圍廣泛並在許多媒體獲得好評。例如:時代雜志、新聞周刊、紐約時報、鄉村五音、舊金山時報、滾石、MTV、CBS、PBS、CNN。
1996年: 崔健和他的樂隊參加了丹麥的Roskilde音樂節,並在國內和香港多次演出。
1997年: 發行單曲《超越那一天》和從前的歌曲的精選集。製作子曰樂隊的第一個專輯。 在漢城再演出。
1998年: 崔健發行了第四張專輯《無能的力量》,這張專輯是前衛數碼搖滾,和他從前的作品迥然不同。利用RAP音樂的語義上的密集,崔健描述出20世紀末中國變化的社會和經濟情況。秋季,他在吉隆坡開演唱會。崔健在這一年中演出14場。
1999年: 第二次美國之行,崔健在西雅圖的WOMAD節上,在洛杉磯的Mayan劇院,在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的Kresge講堂中,在紐約的The Bowery Ballroom和中央公園的夏季舞台音樂節上,在達拉斯的South Fork Ranch和亞特蘭大的城市舞台上演唱。同年,重新發行他的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崔健在這一年共演出22場。
2000年:崔健在99年正式簽約北京普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這給藝術家以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已成為崔健整個藝術過程中一個重要事件。在藝術家與其經紀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崔健在上一年度的演藝推廣,宣傳策劃,及其它藝術策劃經營上共同開拓了一個新的局面。
在姜文執導並且拍攝的獲國際大獎的電影《鬼子來了》中,崔健以獨特的音樂表現技法完成了相關音樂部分的製作。這也是崔健嘗試了新的藝術門類。
12月2日崔健接受了荷蘭駐中國大使館大使頒發的克勞斯親王獎。該獎項一年頒發一次,其對象是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知識分子,崔健因其「音樂借鑒了中國傳統詩歌的表現形式,與中國的社會文化緊密相連,表達了中國對世界青年的心聲」(評委會語)而獲該項大獎。
搖滾音樂作為一種不斷革新的藝術形式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給其表現力注入了一種新的自由與張力,崔健在2001年2月將在香港現代藝術節上與香港現代歌舞團共同演出《給你一點顏色》。崔健言稱:人生過程有三種狀態,可用三種顏色來演繹,而這三種顏色又代表了目前樂壇的三種形式,即流行,搖滾,電子音樂。崔健在中國這一年共演出28場。
⑻ 邁克爾 傑克遜他的歌曲和舞蹈是自己發明的嗎
回LZ,歌曲90%是自己創作的,外國歌手都是全能,哪像現在我們娛樂圈裡這些所謂歌手都叫人寫好曲和詞。
舞蹈基本是自己排的,Dangerous的舞蹈是別人幫他一起排的,因為太宏大了。機械舞中的滑步是他結合當時美國街頭小孩的舞步創造出來的,當談到滑步的誕生時,MJ很謙虛地把功勞都算在這些可愛的孩子身上。
LS你缺鈣么?……要補補么……倒,MJ的形象會成為一個怪人,都是你這樣不太了解事實只看了小報就說話的人弄的。你一席話有N個錯誤,我一一例出:
1:他主攻的是機械舞(Popping)不是霹靂舞,就是利用爆點讓肌肉突然緊綳,像機器人一樣的舞蹈。屬於街舞中難度較大的一種。比Breaking等等的力量型街舞難度都大。
2:45°角是用特殊道具鞋做到的,因為這樣的角度已經不符合客觀物理學原理了。為此他還申請了專利保密,至今無人知道道具是如何安放的。
3:他沒對身體做任何手術!還跟腱手術……有點醫學常識好不好!那種關節關鍵部位的手術是說動就能動的么?!
他的襪套這么肥大醒目,是為了突出他的舞步好不好盆友!而且他還在襪套上鑲上萊茵河寶石,讓他更閃亮醒目!
就這樣,在評論一個人前多去了解他,全面些,別太武斷。
⑼ 為什麼說中國搖滾之父是崔健
我們先來一起科普一下誰是崔健,崔建是誰!
崔健,朝鮮族,有「中國搖滾樂之父」之稱。下面是崔健這些年來的主要經歷。
崔健出生於一個朝鮮族家庭,父親和母親都是文藝工作者。從十四歲起,崔健跟隨父親學習小號演奏。1981年,他被北京歌舞團招收為小號演奏員,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
1989年崔健出版了第一張個人搖滾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是中國搖滾樂的開山鼻祖之作。
崔健先後舉辦或參與過87場演唱會,這個記錄恐怕在國內無人敢於之叫板……
他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中國搖滾的一個符號、一面旗幟……
所以才被人們公認為中國搖滾第一人、搖滾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