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誰發明喪事要敲鑼打鼓的
應該是賣鑼賣鼓的
㈡ 安塞腰鼓是誰發明的
起源
安塞腰鼓源於戰爭和祭祀,後來演變為民間的娛樂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宋代詩人范成大有詩曰,「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充分證明當時在西北邊塞腰鼓的盛行。安塞縣文化館里陳列著一塊陝北出土的宋代腰鼓畫像磚,磚上人物的打腰鼓動作瀟灑剛勁,栩栩如生,證實包括安塞在內的陝北地區打腰鼓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安塞農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六七歲娃娃,幾乎所有的的人都會打腰鼓。據安塞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安塞腰鼓在現代的發展起自延安時期。1942年,陝甘寧邊區的新秧歌運動極大地發展了安塞腰鼓,邊區的文藝工作者挖掘整理了安塞腰鼓,使這個古老的陝北民間藝術形式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而安塞腰鼓走向全國,卻是在改革開放以後。
㈢ 誰發明架子鼓
爵士波·布朗發明了架子鼓。
架子鼓起源於美國,它是一套以鼓為主的組合性打擊樂器,由一人演奏,始時專為爵士樂伴奏。「爵士」二字,並非指英國皇室的勛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國黑人樂手的名字,全名為爵士波·布朗。
早期的爵士樂是美國下層黑人們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當這位著名的黑人樂手演奏時,人們常常興奮的高呼「爵士,再來一個!」後來,這種音樂就因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習慣上稱做「爵士樂」了。
爵士鼓從外觀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掛著很多鼓,鼓手演奏起來十分神氣、顯眼,抑揚頓挫的立體鼓點鏗鏘動聽。在中國,人們就按它的外型而習慣叫它「架子鼓」,架子鼓的演奏俗稱「打架子鼓」。
(3)發明打鼓擴展閱讀:
架子鼓即爵士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或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個或兩個吊鑔(Crash Cymbal)、一個節奏鑔(Ride Cymbal)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Hi-Hat)等部分組成。
當然有時因演奏需要會增設一些如牛鈴、木魚、沙錘、三角鐵、吊鍾、音樹,不管增設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鼓手用鼓槌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槌有木製的鼓棒,由鋼絲製成的鼓刷,由一捆細木條捆成的束棒等。
參考資料:網路——架子鼓
㈣ 架子鼓是怎麼發明的
原最佳答案是錯誤的,是無中生有的杜撰,美國音樂史上沒有這說法。
作為歷史極短、對自己文化敝帚自珍的美國人,音樂史這個事可不能馬虎。有大量官方和民間機構個人都做過研究和考證。
正確結論是:它是美國人發明的,是美國的民族樂器,叫做drumset。「套鼓」是正式的翻譯。它是多元文化的產物,世界各國移民把自己的民族樂器帶到美國,套鼓裡的小軍鼓來自瑞士,底鼓來自法國,嗵嗵鼓(tom鼓,就是中國堂鼓,連名字都沒改)和反鑔(所以反鑔今天還叫china)來自中國,crash鑔和ride鑔來自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牛鈴和梆子來自拉丁美洲,美國音樂家和樂器生產廠將它們放在一起,然後新發明了踩鑔、踩鑔踏板、底鼓踩槌、底鼓踏板,最後組合而成的。
美國文化歷史上從來沒有(jazz drum)爵士鼓這個叫法,更不叫架子鼓,這倆名字都是早期中國底層沒文化的市民和商人自己起的。另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傳進來的,當時的日本人也很low,以為美國人只懂玩爵士樂,他們的民族鼓想當然叫爵士鼓。
jazz是樂手名字的說法更是胡說八道子虛烏有。美國官方《歷史俚語大辭典》明確記載jazz這個詞第一次成為音樂名詞,是在1915年的《芝加哥論壇報》上,第二年流傳到新奧爾良。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這種樂器不叫「爵士鼓「,因為在1915年以前,踩鑔和底鼓踩錘都已經發明好了,套鼓早已經成型了,樂手已經普遍管它叫trapdrum,不可能等芝加哥論壇報給它命名。
㈤ 古代戰鼓的節奏誰知道啊。
戰鼓共分為三章八節二十二環,其鼓點節奏感威武感、整齊感、震撼感都比較強烈。
第一章:出兵。分為三個大沖鋒,每個大沖鋒要打出三個小沖鋒及九個環節。以鼓鑼鈸的緩慢停頓為一個沖鋒,以鼓鑼鈸的第瞬間即停為第一個章節。
第二章:殲滅。分為三個沖鋒,九個環節,鼓、鑼、鈸突然齊打劈荊斬棘的點子,進行沖鋒。在打法上應用一鼓作氣的鼓點,緊急有力,一氣呵成為秋分掃落葉,以突然的鼓邊收槌猛停的打法為勢如破竹。
第三章:凱旋。分為二大節四小節,每大環兩小節。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形勢口傳到今,有五百年的歷史。
戰鼓的嚴密性、技巧性、配合性、應變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有要領,熟練的喳子功和耳音是黃河戰鼓的關鍵。
(5)發明打鼓擴展閱讀:
隨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的全面實施,黃河戰鼓的搶救保護工作已經引起當地有識之士和白銀區文化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2006—2007年成立了白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開始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戰鼓的搜集整理工作;挖掘整理了文字資料,刻錄了DVD光碟,建立了檔案資料庫;
2008年成立了黃河戰鼓研究會,組建了黃河戰鼓表演藝術團;對黃河戰鼓的主要器物鼓、鑼、、旗、鼓車、服飾等逐步進行了添置和更新;對黃河戰鼓的傳承藝人給予了一定的資助,並開始著手培養一批年輕的後續鼓手。
流傳至今,平堡鄉金園村比較原汁原味和具有更強的欣賞價值,逢年過節時其作為一種必須慶典樂曲被當地人所津津樂道。
目前為止,當地會黃河戰鼓者已為數不多,如村內鼓手金永慶等。當地人稱之為囔囔囔及亂刨。
㈥ 架子鼓和定音鼓有什麼區別
定音鼓大多使用在交響樂團中,一般是由4-5隻鼓,也有極少數使用6隻鼓,國內大部分樂團只使用4隻鼓來演奏,每隻鼓可由鼓下方的踏板設置音高,節奏樂器.
架子鼓廣泛應用在各種流行音樂,爵士搖滾樂隊中,一樣也是節奏樂器.
雖同樣都為打擊樂,應用范圍,演奏技巧均不同.
呵呵,多說幾句,例如中央音樂學院,他是中國音樂的最高學府,開設有定音鼓專業(也就是西洋打擊樂專業),而架子鼓大多為自學,國內正規高等院校無此專業.
正規的文藝團體里只有西洋打擊樂演奏員,如果演出中有需要架子鼓的時候(只有演一些經典電影音樂時),大多由打擊樂演奏員兼任,不單設此專業,一來此專業沒有正規院校畢業生.二來應用極少.
價位上是兩種樂器,每什麼可比性,那也簡單說說吧
一套進口的架子鼓應該不超過3萬元
一套進口的入門級定音鼓一般在20萬元左右,中檔在60萬元左右
國家音樂廳的定音鼓在100萬元以上,演出時打過一次,高端鼓,非常好,下附圖片
圖中為國家音樂廳的定音鼓,5鼓配置,因演奏樂曲中使用4隻即可平順換音,我把多餘一隻放在了右側
此鼓為荷蘭產阿達姆斯(ADAMS),頂級系列,單從價格就足見此鼓之奢華,其整套的音高微調機構非常厲害,我單位使用的同為此品牌鼓,為入門級只有20多萬,人家一個就買我們一套了。
㈦ 架子鼓是哪個國家發明地
最早是非洲那邊~~
㈧ 架子鼓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雛形應該是中國,鼓和鑔的組合體在唐朝就出現了,後被傳到中亞再到歐洲再到美國,由爵士樂發揚光大。
㈨ 架子鼓最早出現於哪個國家
1571年 ,第一批黑人被運到了當時的西班牙人殖民地美洲,從此上百萬的黑人奴隸被不斷的賣到美洲,黑人奴隸的到來不但帶來了他們的勞動力,而且為美洲帶來了新的音樂文化 —— 源於非洲的音樂與舞蹈 。
對於非洲的土著黑人來說 ,他們的舞蹈和音樂也是他們語言的一部分,通過音樂來表達他們的各種感情 ,特別是在一些重要儀式上 ,比如婚禮、葬禮 、節日慶典等重要時刻 ,人們總是聚在部落或村莊載歌載舞,而這其中重要的樂器就是鼓 。
鼓是非洲居民的傳統樂器 ,起源於西非 ,人們在演奏時將鼓吊在脖子上,而且是幾個人(至少兩個人 ,甚至7個或8個人)一起演奏,講究的是演奏過程中的配合 ,而且這種鼓樂有上千種節奏。這種木鼓不但使非洲居民的娛樂工具 ,樂器以及非洲文化的產物,而且還是他們的聯系和報警的工具 ,是他們的一種語言 。
直到19世紀初 ,在美洲的黑人奴隸仍然保持著他們的這種傳統,尤其是在當時受到西班牙和法國影響的城市 ,比如路易斯安娜洲,密西西比的首府新奧爾良 。
但是在1861年以後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由於美國南方的庄園里的主要勞動力為黑人奴隸,所以南方的奴隸主害怕黑人通過這種鼓樂的語言來進行謀反的策劃,因此他們禁止黑人奴隸再使用他們的傳統音樂和樂器 —— 鼓。而這一舉動恰恰促成了現代音樂的誕生 。
當黑人再想通過音樂來表達他們的感情的時候 ,他們不得不採用白人的樂器,演奏白人的旋律 。這一舉動可以視作是黑人音樂天賦的具體表現,黑人不僅僅是在演繹白人的音樂,而是將他們的音樂用美洲音樂風格演繹出來 。由此於19世紀末誕生了黑白結合的爵士樂 。也正是因為爵士樂的誕生,才使打擊樂器在樂隊或樂團演奏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
長期以來 ,在出現爵士樂之前的白人世界中,打擊樂器在樂團中僅僅是一種附屬樂器。人們無論在演奏何種音樂時(比如古典音樂,浪漫派音樂等)打擊樂器只在背景配樂中使用。而旋律的演奏(Solo)是屬於銅管樂器 ,旋樂和鍵盤樂器等其它樂器的。
但是在爵士樂中 ,打擊樂器(架子鼓)第一次取得了和其它樂器同等的地位,終於也可以被用來演奏鼓旋律(Solo),通過獨奏來表現某一段音樂或是鼓手的個人思想。
從50年代開始 ,出現了搖滾樂隊 ,打擊樂器(架子鼓)的地位再一次提升。直到今天 ,搖滾樂隊中都不可能缺少鼓手,有的甚至還要有一位打擊樂手 。
但是,現今打擊樂器(架子鼓)又一次將自身限定在「為主要的聲音伴奏」的范圍內,只不過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簡單配樂 ,它體現的是和樂隊中的吉他、鍵盤 、貝司以及主唱的配合 ,是樂隊中的節奏樂器 ,固定了音樂的速度、動力和樂曲的結構 ,人們可以這樣說 :鼓手是樂隊的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