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
①人民群眾是復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制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唯一源泉;其次,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革命、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Ⅱ 求問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一定的社會中進行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存在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里,勞動人民處於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極大壓抑,創造歷史的作用受到限制。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廣大勞動人民發揮歷史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社會前提。人民群眾從被剝削、壓迫和奴役的地位上解放出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現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意味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社會民主政治的發展意味著人民群眾更好地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從而大大激發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和歷史主動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盡管我們走過的道路並不太平坦,歷經曲折和磨難,但正是因為人民相信共產黨、相信社會主義、支持黨和政府,我們才戰勝了一切困難和挫折,克服了我們自身工作的缺點和失誤,使我們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5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後國家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這充分說明,人民群眾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就會煥發出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實基礎和力量源泉。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是唯物史觀重要的社會歷史范疇。它有量的規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數;同時又有質的規定性,它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不管歷史的情況如何變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和穩定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人民群眾對於歷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它全面地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
物史觀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創造活動本身要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社會歷史條件,是指一切現存社會要素的總和,大體上分為經濟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種類別。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其中生產力對人們創造歷史的作用具有決定的意義。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條件中,科學文化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個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特別是廣大群眾掌握科學文化的程度,對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的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人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戰略任務。
史唯物主義反對英雄史觀,堅持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並不否認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歷史人物往往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策劃者和指揮者,因而他們總要在歷史事件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歷史人物是歷史任務的發起者,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他解決歷史任務的願望比別人強烈,給歷史進程的發展指明方向。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他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歷史事件,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但是,唯物史觀也不誇大歷史人物的作用,而且認為歷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因為,歷史人物的出現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即時勢造英雄。一定的時勢造就的英雄必然帶有時代的特徵。也就是說,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在階級社會中,歷史人物都具有階級的制約性。因此,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兩條基本原則:即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唯物史觀不僅揭示了群眾、個人的歷史作用及其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而且揭示了個人和集體、領袖和群眾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繫上,互相依賴、互相作用。一方面,個人依賴於集體,無集體即無個人。另一方面,個人影響集體,集體也依賴於個人。集體、社會對個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因此,馬克思主義者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矛盾時,把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的利益之上。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只有集體事業發展了,國家繁榮富強了,個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滿足,並且社會主義集體為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要發揚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克服個人主義和消極無為的思想。
物史觀還科學地揭示了領袖和群眾的關系問題。工人階級的階級本性和歷史使命,培育了自己的領袖優於其他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賦予他們以其他一切歷史人物不可比擬的偉大作用。工人階級領袖對群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預見作用,教育作用,團結作用,指揮作用。在理論方面,工人階級領袖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師,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實踐方面,工人階級領袖對推動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有不朽的功勛。沒有領袖,工人階級的斗爭就會陷於自發、摸索和渙散的狀態之中。
與此同時,工人階級領袖離不開群眾,必須依靠群眾。這主要表現為:從根源上看,領袖是從群眾和群眾運動中產生的。從政治上看,領袖要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從作風上看,領袖要時刻密切聯系群眾。群眾需要領袖和領袖必須依靠群眾這兩個方面,後者更為根本。因此,工人階級的領袖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眾觀點是工人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其主要內容有: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一切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群眾觀點,需要有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工人階級政黨一條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也是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其要旨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凝結在一起,這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科學地概括和提出工人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大貢獻。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堅持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不僅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
史唯物主義作為工人階級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科學的歷史觀。它在理論上再現社會有機體,是為了在實踐中促使工人階級帶領人民群眾自覺地投身於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的偉大斗爭。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是由低級到高級的合乎規律的具體歷史過程。社會進步,首先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同時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內部發展中。當然,社會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發展的。
社會進步表現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它包括生產力的狀況、生產的規模、社會物質財富積累的程度、人們日常物質生活條件的狀況等等。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精神生產的發展水平及其積極成果的體現。精神文明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智力、文化的方面;另一方面,是指思想、道德的方面。社會政治思想和人們的道德風尚,是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物質文明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根本標志。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必要保證和發展條件,對物質文明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由於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人民群眾成為社會的主人,這為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
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目的是為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解決人的解放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總是社會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和人的本質是社會的,同時也是具體的、歷史的。由於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說明了人的本質,因而指明了全人類達到最後解放的正確道路。人的解放和社會關系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緊密聯系的,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一方面,人的解放程度受著社會關系、社會進步程度的制約;反過來,人的解放程度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並影響著社會進步的性質和水平。歷史的每一重大進步,人都從自然力、社會關系中爭得了一定的自由,或多或少地逼近著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門檻。所謂必然王國是指人們受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別是受著自己所創造的社會關系的奴役這樣一種社會狀態;自由王國是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這樣一種社會狀態。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勞動者是在受剝削、受壓迫、受奴役的狀態下創造歷史的。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徹底消滅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相聯系的一切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同時繼承和極大發展以往社會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才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共產主義的自由王國,既是社會進步之理想目標,也是人類解放之必然歸宿。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最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而且是一種偉大的實際運動。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艱苦努力和奮斗。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既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腳踏實地地工作。
Ⅲ 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鄧小平同志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專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屬主力軍)。
(2)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Ⅳ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1、人是社會歷來史的主體。自 Ⅳ 為什麼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力量 因為民為天,社會由人組成,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可想而知,小單位一錯就影響大局。 Ⅵ 怎樣支持群眾的創造精神 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並不等於領導者無所作為,相反,領導者的歷史責任就在於支持群眾的創造,並為人民的首創精神創造條件,而不要用一些清規戒律來束縛群眾的創造力。 我們各級公務員對一些短時期還看不準的事物,不要急於下結論,也不要搞無所謂的爭論,看一段再說。要支持在探索中前進,並且堅持對的,改正錯的。 我們各級公務員要積極參與到人民群眾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去,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和政策,同時來宣傳、動員、指導人民群眾從事新的實踐,從而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善於總結群眾的經驗,是正確決策的基礎。任何一個領導者,不管具有多麼超常的經驗和智慧,單憑個人的能力是難以對重大問題作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的決策的。必須依靠集體智慧,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成員的積極性。 也就是說,在決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善於從群眾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總結群眾的發明和創造,吸收借鑒一切成功的經驗和有效的辦法,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為自己開辟認識之源。 在決策上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不是一個抽象的詞句,而是現代領導者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的集中體現,是現代領導行為的唯一選擇。衡量一個領導者的成熟程度取決於他集中群眾的智慧,正確反映人民群眾呼聲和意願的程度,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程度。 領導者成長的規律表明,那些投身於實踐並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善於發現總結群眾經驗的領導者,大都成長進步較快。應該指出,現在有些領導者缺少社會實踐的鍛煉,群眾觀點淡漠,同群眾感情疏遠,對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機勃勃的創造知之甚少,或者對群眾中已經創造出的一些很有價值的經驗視而不見,引不起重視,結果成了群眾的尾巴,耽誤了事業。 這樣的領導者是難以擔當重任的。各級公務員講政治,就是要尊重群眾,尊重實踐,堅持群眾路線這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總之,我們的一切智慧和經驗,歸根到底都是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實踐。尊重群眾的實踐,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是我們廣大公務員開拓創新的基本途徑,是一種永遠需要不斷培養和提高的執政能力。 Ⅶ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表現在 a,b,c Ⅷ 有關人民群眾的知識,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是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之類的
與群眾的創造力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