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釋迦牟尼佛造的佛世界是那個
他沒有造世界,正如我佛在唯一的(沒有之一!)真經《阿含經》中所言:內火把已經被徹底掐容滅,樹根已被徹底斬斷,不會再有任何生命的出現。釋迦摩尼走的路就是靈魂徹底死亡的路,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罷!這就是佛法的無我,只要一天存在「我」,就一天不得安寧。這也正是當年我佛所說:我的法固然是世間大真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悟,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領悟!
B. 關於娑婆世界和釋迦牟尼佛的幾個問題!!!
佛教認為,一太陽一月亮照耀到的空間為小世界,1000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1000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1000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因為有三個千相乘法,所以,大千世界也叫三千世界。
我們形容豐富多彩的世態人情時,以「大千世界」稱之。佛教對空間有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之說。「大千世界」一詞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簡稱,源於佛教。佛教認為,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這一個空間,便是一個小世界,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太陽系。這中間,有四大部洲,洲與洲之間山海回環。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又稱「三千世界」。根據佛教的說法,我們所在的「大千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教主即釋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凈土」的對立面,這里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另一層意思,是說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堪能忍受勞累,難說能說,難化能化,在污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除「大千世界」外,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尚多。其一,有眾生世界和器世界之說,前者包括一切眾生,是「正報」;後者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是「依報」。其二,有三種世間(世界)之說,即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前二者如上述,後者是指諸佛所居之處。還可稱三種世間為「能化之主」(智正覺世間)、「能化之機」(眾生世間)、「所化之處」(器世間)。其三,有「三界」之說,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我們人類屬於欲界,以飲食慾、睡眠欲和淫慾為特點。其四,有「十界」之說,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界也就是常說的「六道」,稱為「六凡」;後四界稱為「四聖」。其五,有蓮花藏世界之說。
C. 娑婆世界出了幾尊佛
http://www3.fosss.org/DZZJ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02
上面是過去庄嚴劫1000佛名號。
還有現在賢劫1000佛,未來星宿劫1000佛的名號。
這些都是娑婆世界的佛。庄嚴劫之前一定也有無量諸佛出世,星宿劫之後也一定會有無量諸佛出世。其數量說之不盡,限於篇幅,只能說出這三千佛的名號。
樓主將來也會成佛出世,弘法度生。這就是「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佛有應化身、報身、法身,三者同時並行。成佛之前,眾生也有色身和法身(真心)。
法身是究竟義的佛,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這個法身。法身本來就是佛,只不過在凡夫位時,法身之中含藏有無量無邊的污染性,需要開悟明心乃至進入初地之後才能一分一分修除這些污染。完全修除就是佛地。
所以,對同一個有情來說。不應當說應化身成佛,報身、法身未成佛;或者說報身成佛,應化身、法身未成佛;或者說法身成佛,應化身、報身未成佛。而是一旦到達佛位,三身具足,也都是佛。
在凡夫位,就只有這個法身(真心)是佛了,而且還沒有修除污染。就象金礦,金子的體性沒有變化,但是還沒有提煉出來成為純金。
樓主這個問題:「法身成佛就是佛么?」實在問得有點難以回答。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樣問就好比問:「腦袋成為身體就是身體嗎?」。這是把同時並存的三身割裂開來。其次,法身無色無相,亦無佛可成。因為法身本來就是佛;所以,能夠成佛的,其實是應化身和報身。示現應化身給凡夫眾生看到,並為之說法;示現報身給初地以上的菩薩看到,並為之說法。法身永遠不會說法,乃至永遠不會起心動念去顯示諸法。
以上所說,對初學來講可能難以理解,但是,既然有緣,就應當深入熏聞。慢慢就能建立正知見。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
D. 接引道人(阿彌陀佛)和多寶道人(釋迦摩尼)到底是誰創造了佛教
同樣是佛,由於各自的願力不同,住持的剎土也不同:釋迦摩尼佛住持的是專我們所在的娑屬婆世界,阿彌陀佛住持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地球上,釋迦摩尼佛成道後創立了佛教,他所說的話成為了如今的經典(《金剛經》、《地藏經》……);阿彌陀佛不是在我們娑婆世界成佛的,不能說是他創造了佛教。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E. 請問妙印法師,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是由哪位佛發願創造的
【妙印法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成佛因緣
2013-08-01 11:00。
lht20313問
西方極樂凈土是阿彌陀佛創造的。那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是否也是哪位佛創造的呢?請師父明示!南無阿彌陀佛~
.
妙印法師答
阿彌陀佛:
《大般涅槃經》中記載,是釋迦牟尼佛久遠劫前在因地發願創造的。
在久遠劫以前,有一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一個窮無分文的人,想把自己賣掉,想用賣身的錢供養當時出世的釋迦牟尼佛。因為自己沒有福報,吆喝了一天,沒有任何人買他!最後碰上一個富人,說:「我家有個活,就怕你幹不了!」這個窮人說:「沒問題,你說吧是什麼活?」富人說:「我得了個絕症,大概活不了多久了,大夫開了救命的葯方子,這個方子,每天需要3兩鮮活的人肉,做葯引子!一天3兩,一天一付葯,連吃一個月!」「你能一天給我割3兩肉做葯引子嗎?」
這個窮人,之所以想親自供養佛陀,是因為他聽說,誰要能供養到「佛陀」,就能徹底改變自己貧窮潦倒的命運!聽了富人這席話,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豁出去了!毅然答應了富人的這個「活」!「行!但,條件是,您得先付我工錢,先給我7天時間,等我供養了佛陀,再回來給你割肉!」富人說到:「等你7天回來了,我的命恐怕都沒有了!只給你1天!給你一部分工錢!」
————這個可憐而幸運的窮人,拿著這點兒預支的工錢,來到當時的佛陀,佛號「釋迦牟尼佛」處,親自供養了佛陀,並坐下來聽了一天的《大般涅槃經》。第二天就回到富人家裡,開始割肉。這個窮人,雖然聽了佛陀一天的直接講法開示,但是業障太重,什麼也沒有記住,只記住了一句話:「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於是,這個幸運的窮人,就在富人家裡,從割肉開始,一天到晚就背誦他記住的這個偈子: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奇跡出現了,因為他不停地背誦這個偈子,割肉的時候,居然不疼痛,而且是上午割完了,晚上就完全復原了,不留疤痕!第二天,接著割,一天三兩肉,天天割,天天能長好,一個月下來,總共割了9斤肉,而這個窮人,身體居然完好無損!
太不可思議了!僅僅背誦這個偈子,就能有這么大的感應!於是這個窮人就發了一個大願:「將來我也要成佛,我的佛號,也叫釋迦牟尼佛,我的世界,也稱作娑婆世界。」
久遠劫前的這個窮人,就是我們現在的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情節大概是這樣,若我有記錯的地方,請自己親自去讀《大般涅槃經》核對為好。)
.
(遍十方界註:原文如下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二
善男子,我念過去無量無邊那由他劫,
爾時,世界名曰娑婆,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大眾宣說如是《大涅槃經》。
我於爾時從善友所,轉聞彼佛當為大眾說大涅槃。我聞是已,其心歡喜,欲設供養。
居貧無物,欲自賣身,薄福不售。
即欲還家,路見一人,而便語言:「吾欲賣身,君能買不?」
其人答曰:「我家作業,人無堪者。汝設能為,我當買汝。」
我即問言:「有何作業,人無能堪?」P381
其人見答:「吾有惡病,良醫處葯,應當日服人肉三兩。卿若能以身肉三兩,日日見給,便當與汝金錢五枚。」
我時聞已,心中歡喜。我復語言:「汝與我錢,假我七日,須我事訖,便還相就。」
其人見答:「七日不可,審能爾者,當許一日。」
善男子,我於爾時即取其錢,還至佛所,頭面禮足,盡其所有而以奉獻,然後誠心聽受是經。我時暗鈍,雖得聞經,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受是偈已,即便還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時雖復日日與三兩肉,以念偈因緣故不以為痛,日日不廢足滿一月。善男子,以是因緣,其病得差,我身平復,亦無瘡痍。
我時見身具足完具,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況具足受持讀誦!我見此經有如是利,復倍發心:「願於未來得成佛道,字釋迦牟尼。」
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緣力故,令我今日於大眾中為諸天人具足宣說。)
註:【金錢五枚】若以』銅錢五枚『測算,大約值10~20個饅頭;若以』金五枚『計,則應是五枚金餅(共約1200g黃金),萬倍於銅錢價值(漢、晉)。
F. 》 什麼是佛教 問:創造佛教的人是誰
佛 (梵文:?????), 全稱「佛陀」 (Budda): 是脫離了輪回的、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佛陀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覺悟者」.佛教: 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和南亞地區有過廣泛的影響。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佛教信眾,人數僅次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十二緣起為核心。佛教的正念:「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活在當下不做判斷」。(Jon Kabat-Zinn)
G. 我們所作的娑婆世界的創造者是誰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根據佛教的說法,世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這個世界的教主即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H. 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造的嗎
從無始中來,與釋迦牟尼沒有多大關系
I. 佛陀為什麼要發願創造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不是佛陀創造的,佛並不會造個地獄來讓眾生進去受苦的。
娑婆世界,是眾生顛倒妄想及眾生業力所感所現,雖然虛妄非實,然則眾生於中取身捨身,生滅苦樂,造業受果,六道宛然
J. 釋迦牟尼為什麼創造裟婆世界
親,世尊未創造「娑婆世界」,世尊定義人世間叫「娑婆世界」!
如同世尊定義佛為「佛」,有他我們稱佛為「佛」。
世尊定義,自渡得道,又返世渡他人的聖賢,稱「菩薩」;定義井河水中微生物叫「八萬四千蟲」……等等
世尊之所以稱世尊,因為好多未知的事物經世尊命名,就方便闡述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