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才能玩轉社群經濟
社群經濟就是在用戶聚集的狀態下為品牌本身帶來的一種商業變現結果。
⑵ 你認為互聯網時代下的社群如何打造信任
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有條件組織一場線下聚會的養熟作用比在線上磨破嘴皮說到口水都幹了有用!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得等社群成員在線上足夠熟悉,有見面的需求之後,畢竟沒多少人願意和沒聊過幾句陌生人見面。同時也要考慮組織線下活動的成本和意義!
⑶ 社群經濟的分類
社群經濟是指互聯網時代,一群有共同興趣、認知、價值觀的用戶抱成團。發生群蜂效應,在一起互動、交流、協作、感染,對產品品牌本身產生反哺的價值關系。
這種建立在產品與粉絲群體之間的情感信任+價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運轉、自循環的范圍經濟系統。產品與消費者之間不再是單純功能上的連接,消費者開始在依附著在產品功能之上的諸如口碑、文化、逼格、魅力人格等靈魂性的東西,從而建立情感上的無縫信任。社群經濟主要分為三大類:
購物群——產品型社群
什麼是產品型社群?定義一個東西其實有很多角度,狹義地講,產品型社群就是給群主賣貨的,而且賣貨是有策劃、有預謀的。往大了講,就是用產品的優秀特質吸引用戶,通過互聯網把—部分喜歡企業品牌文化、熱愛產品的忠實用戶跟產品連接起來,建立一個以產品為核心社群,用戶直接對話產品。
交友群——興趣愛好型群
興趣愛好型社群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以玩會友。一群人因為相同興趣愛好通過互聯網聚集起來形成社群。由於個性興趣的多元化,興趣爰好型社群琳琅滿目,各不相同。而且這些社群的情感性非常強,主要是靠相互之間的情感建立高強度連接,群成員爰聊天、爰分享,活躍積。
學習群——知識付費型群
從字面理解,知識付費就是將教育、知識作為商品出售,從中獲取商業價值的—種經濟模式這類社群以優質內容為核心,然後對社群成炅提供價值輸出服務,然後從中獲取利益。
⑷ 與社群,社群經濟,社群思維相關的好書籍,文章,訂閱號有哪些
不用看書,多玩玩微信群QQ群就好了
⑸ 如何讓社群產生經濟價值並真正落地
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無論載體是QQ群還是微信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它就是社群。而社群經濟的基礎就是需要有這么一個社群,一個夠垂直,夠細分,並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社群組織,有了群之後才有下一步商業運營。一個社群體系一般有領袖,管理者,活躍分子幾類,我們需要找到不同的運營對象,潛在目標客戶群體,社群經濟想要落地一定需要能夠去實現商業閉環。等到社群運營到一定階段,各種管理工具都是需要借用的,需要一個載體,可以是一個APP,去適應這個社群的屬性。
一個社群,同一類人,主要有著兩大需求,一個是社群內人員連接的需求,一個是人員和相應的產品服務連接的需求。人與人的連接我們很好理解,現在很多人有著數百個各類群,想著擴充人脈,認識志同道合的人;而人與服務,產品連接的需求,則是社群經濟產生商業模式的主要點。我們之前基本上是生產出產品,利用渠道,推送到用戶眼前,後來有著「用戶至上「的論點,售後服務回訪被重視,從中進行產品或服務的調整。而如今社會和十年前,幾十年前最大的區別是,商品的多樣性已經遠遠多於我們可選擇的,由規模經濟產出的基礎標准化的商品已經逐漸得不到特殊消費者的青睞。我們越來越追求著個性化,如二次元文化,從把大眾鄙視看不慣,而逐步走進公眾視野,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型,去滿足這批二次元人群的喜好,因為我們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世界永遠是屬於下一代人的,你看不看的慣不重要,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們將是主流,而你則被邊緣化。正是由於這種非標准化的,甚至是某一熱點事件帶來的突發性需求,越來越多,而且能夠直接帶來消費和商業活動的開展,所以被引起重視,讓各家企業虎視眈眈,但能滿足這類需求的並不是傳統的商超,而是社群。
⑹ 社群經濟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一、用戶參與的生產模式
「產消者」其實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身份的融合,而社群成員則具有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傳播者的三種身份。用戶參與和生產的這種機制正好符合移動互聯網的競爭需求,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越來越趨向個性化和精細化,而社群的存在正好恰當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 、品牌社群的營銷模式
社群所具有的特性重新定義了以往的營銷理論,重塑了企業品牌、社群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1、品牌社群營銷更具實時互動性
通過社群這種連接方式,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更具實時性,可以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實時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還能增強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認同,提高對品牌的忠誠,從而提升品牌價值。
2、品牌社群營銷注重參與性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營銷傳播就是口碑傳播,社群成員正是這些口碑傳播者。因此企業要不斷激活用戶進行口碑傳播,激發成員的積極性,滿足用戶需求,才能為成員帶來傳播的動力。讓粉絲參與產品的開發與傳播,不斷升級產品來保持粉絲的參與熱度,實時關注並響應粉絲反饋,打造精細化的產品服務體驗。
三、體驗至上的消費模式
情感體驗和對產品的價值認同等特徵,形成了產品體驗至上的消費模式。傳統的體驗經濟主要強調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的服務體驗;而社群經濟則是體驗經濟的發展,將體驗要素滲透到整個產業鏈條的各環節。
⑺ 急求電子書 PDF格式或任意可閱讀格式-經濟學(第6版)
經濟學(第6版)
作者: (英)約翰·斯羅曼
譯者: 郭慶旺 / 趙志耘 ISBN: 9787505863996
頁數: 858 定價: 98.0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7-12-1
當當網有售 (RMB 82.0)
http://search.dangdang.com/search.aspx?key=%B5%B1%B5%B1%CD%F8++%D4%BC%BA%B2%A1%A4%CB%B9%C2%DE%C2%FC++%B9%F9%C7%EC%CD%FA+%2F+%D5%D4%D6%BE%D4%C5&selbook=0&selmusic=0&selmovie=0&key1=&key2=&key3=&key4=&key5=&catalog=&SearchFromTop=1
根據樓主補充提問的再補充:
有找了一圈,能想到的方法都試過了,只找到下面這個有關系的電子資料john sloman的經濟學著作的一點ppt資料。
http://bt.cqumzh.cn/show-.html
不好意思了,看其他網友有沒有能幫你傳一份「標答」(現成的E書)或者有人能幫你找到了。
⑻ 誰有秦陽的《社群營銷與運營》,分享一下PDF、epub、mobi、azw等格式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