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設「職工小家」有哪些基本要求
建設「職工小家」是深入建設職工之家和增強企業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小家」,使最薄弱的工會小組切切實實得到加強。由於企業性質不同,不同企業建設「職工小家」的具體要求也有差別,在制訂建設「職工小家」的具體目標時,也必須考慮到企業規模、班組結構及工會工作基礎等因素。綜合各地的經驗,建設「職工小家」的基本要求可歸納為:
(1)勞動競賽多樣化。工會小組長和工會積極分子要協助車間行政組織職工完成生產(工作)任務,引導全體職工圍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開展合理化建議和發明創造活動。根據每個時期企業的中心工作和班組薄弱環節,積極主動與行政配合,開展以「雙增雙節」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增進職工之間的團結協作,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
(2)民主管理制度化。車間班組民主管理工作要依據有關法規條例,建立符合車間班組工作實際的各種民主管理制度,使車間班組各項民主管理有章可循。工會小組長定期向班組民主管理會匯報班組民主管理工作情況。處理好班組民主管理會與班組長的關系,協調班組與職工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辦事公開透明,使職工在班組中真正當家作主。
(3)思想教育工作經常化。車間班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培育「四有」職工為目標,進一步開展「四有」教育,做好職工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正面教育和疏通引導的方法。組織各種讀書會、報告會等職工讀書活動;學先進、幫後進活動;全員應知應會的學習與競賽;群眾性的業余文藝、體育活動等職工自我教育的方法,使職工群眾在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的政治氣氛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4)人際關系家庭化。建設「職工小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班組內部形成思想上、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和良好風氣。做到活動有考核、家訪有登記、工作有台賬,三清楚(班組家庭成員清楚,經濟情況清楚,家庭住址清楚),五必訪(職工病、喪、婚、產、事必訪)成為大家自覺行動。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在班組形成親切、團結、溫暖如春的友愛氣氛。
(5)自身建設規范化。加強車間工會小組建設,制訂工作職責,完善工會工作和活動計劃。明確工會小組長在建設「職工小家」活動中的具體職責,及時進行民主改選,建立工會會員評家制度。
班組建設「職工小家」是基層工會建設職工之家活動的深入發展,它涉及班組內部各項工作,又涉及班組外部各方面關系,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基層工會對建小家活動驗收時,要考慮工會小組的實際,避免煩瑣的形式,盡量減少工會小組的壓力,讓工會小組在建小家活動中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⑵ 列舉幾個小發明、小創造的事例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1)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2)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⑶ 簡單的小發明小創造
1、水管蹺蹺板
1.材料 粗細均勻、直徑3厘米、長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細與塑料管相當,長度5厘米的軟木棍一根;軟木塞兩個;薄鐵片兩塊;縫衣針一根。 2.製作工具 小鋼鋸、剪刀、錐子、刀子各一把。 3.製作步驟 ①把塑料管從中間截開,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並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鑽一個小孔。然後用5厘米長的軟木棍把兩段管連起來,用縫衣針從軟木棍中部穿過。 ②用薄鐵片剪成兩個支架和兩個小人,將小人固定在塑料管兩邊, ③向管內注滿水並用軟木塞塞住,將縫衣針放在支架上,調節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時水從管下面小孔有節奏地流出。 這時候,只要按下蹺蹺板的一端,蹺蹺板就會自動地翹起落下,兩邊的水輪流地滴出來,直到水全部滴完為止。注意,請把它放在一個盆里,以免水弄濕桌子。想一想它為什麼會自動地翹起落下。
2、爬樓梯車
搬運重物上樓十分吃力,我看到小狗上樓梯的動作,受到啟發,設計了 可以運重物上樓梯的小車。
運重物上樓時,先把小車前輪推近樓梯,壓下扶手,前輪懸空,被橡筋
拉起,再推小車,使前輪搭在上面的樓梯上;再提起扶手,後輪懸空,後輪 被橡筋拉起,稍向前推,使後輪搭在上一級樓梯上??這樣一級一級地爬, 小車就爬上樓去了。
3、自動抽水的塞
養金魚的同學也許有體會,在利用虹吸管的原理給魚缸換水的時候,為 了趕走管里的空氣,不是先往換水管注滿水,就是用嘴含住換水管的一端吸。 這樣既不衛生又不方便。
找一隻與換水管(一般都是橡皮管)內徑差不多大小的膠塞子。穿過膠 塞中心繫一根結實的線,線的另一端系一個小重物。
換水前,把繫上線的小重物,從換水管的一端放進去,另一端取出來。 這樣,線從換水管中穿過,膠塞子塞住換水管的一端。換水的時候,把帶有 膠塞子的一端放入水底。用手拉小重物,將膠塞子從換水管中拉出來,同時 也就把管里的空氣趕跑了,水也就順著管子不斷地流了出來。家裡用水缸盛 水的,也可以用這種辦法把缸底的沉澱物抽出來。
4、巧畫角平分線
在透明三角板上的空白處畫一個直徑 1cm 左右的圓,用燒熱的鐵絲在圓 心處穿一個孔,孔的大小要能插進鉛筆尖。
使用時,將三角板上的圓與角的兩邊相切,在圓心處點上一點。角的頂
點和這個點的連線,就是角平分線。
5、旋轉電鈴
用一隻玩具電機,一個車鈴蓋和一根兩頭焊上小錘的彈簧,就可以組裝 一套圖示的新式電鈴。只要一接通電源,電鈴就會清脆地響起來。
6、簡單顯微鏡
這個顯微鏡非常簡單,用兩個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把塑料薄膜放在火 柴盒上,使薄膜距離桌面 15 毫米。
往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直徑大約 5 毫米。 在薄膜下面的桌上鋪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一個極小的箭頭,作為觀察的
標准。透過這個水滴,應該看到一個和原來方向相反放大了的箭頭。這時, 距離最適當。
在白紙上放著要觀察的東西,再用放大鏡觀察水滴,剛開始,你可能什 么也看不清,慢慢改變放大鏡的高度,就能看到觀察物。
⑷ 小朋友有創造力,動手能力。思維力。應該說是小小什麼家呢
小小創造家或者小小發明家 這兩種都可以
⑸ 小學生小創造小發明
蛋娃娃
雞蛋洗干凈,在兩頭各開一個孔,用嘴吹,讓蛋清蛋黃流出來,再用清水洗凈
在蛋殼上畫點畫,中間穿根繩子,再加點小飾物
註:沒有經過福爾瑪琳防腐處理的,不宜久置,易長蟲。
⑹ 什麼是建設「職工小家」的基本要求
班組建設「職工小家」是深入建設職工之家和增強企業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小家」,使最薄弱的工會小組切切實實得到加強。由於企業性質不同,不同企業建設「職工小家」的具體要求也有差別,在制訂班組建設「職工小家」的具體目標時,也必須考慮到企業規模、班組結構及工會工作基礎等因素。綜合各地的經驗,建設「職工小家」的基本要求可歸納為:
(1)勞動競賽多樣化。工會小組長和工會積極分子要協助班組長組織職工完成生產(工作)任務,引導全體職工圍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開展合理化建議和發明創造活動。根據每個時期企業的中心工作和班組薄弱環節,積極主動與行政配合,開展以「雙增雙節」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增進職工之間的團結協作,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
(2)民主管理制度化。班組民主管理工作能依據有關法規條例,建立符合班組工作實際的各種民主管理制度,使班組各項民主管理有章可循。工會小組長定期向班組民主管理會匯報班組民主管理工作情況。處理好班組民主管理會與班組長的關系,協調班組與職工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辦事公開透明,使職工在班組中真正當家作主。
(3)思想教育工作經常化。班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培育「四有」職工為目標,進一步開展「四有」教育,做好職工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正面教育和疏通引導的方法。組織各種讀書會、報告會等職工讀書活動;學先進、幫後進活動;全員應知應會的學習與競賽;群眾性的業余文藝、體育活動等職工自我教育的方法,使職工群眾在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的政治氣氛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4)人際關系家庭化。建設「職工小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班組內部形成思想上、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和良好風氣。做到活動有考核、家訪有登記、工作有台賬,三清楚(班組家庭成員清楚,經濟情況清楚,家庭住址清楚),五必訪(職工病、喪、婚、產、事必訪)成為大家自覺行動。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在班組內形成親切、團結、溫暖如春的友愛氣氛。
(5)自身建設規范化。加強工會小組建設,制訂工會小組職責,完善工會小組工作和活動計劃,明確工會小組長在建設「職工小家」活動中的具體職責,及時進行民主改選,建立工會會員評家制度。
班組建設「職工小家」是基層工會建設職工之家活動的深入發展,它涉及班組內部各項工作,又涉及班組外部各方面關系,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基層工會對建小家活動驗收時,要考慮工會小組的實際,避免繁瑣的形式,盡量減少工會小組的壓力,讓工會小組在建小家活動中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⑺ 怎樣打造一個溫馨的小家
電影《芳華》終於上線了,還是馮導的風格,還是一貫的秒數,即使在上映前風波不斷,但還是給我們創造了驚喜,正如「芳華終逝,流年似水」一般,掀起你內心的某種共鳴。
有人會因為喜歡嚴歌苓去重溫《芳華》,也有人會因馮導的緣故去感受那段歲月的舊情懷和舊生活,卻給現在的自己一個新的生活領悟。
時代歲變,可是美與善依在。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傷痛和快樂,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我們所追求的依然是一段「芳華似錦的溫馨生活」,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生活更美好呢?小編覺得,還是用心裝飾一下家更靠譜吧,因為它與你朝朝暮暮相伴,溫馨才能芳香。
暖色點綴空間
即使家的基調偏冷,如果運用暖色點綴的話,會產生一種跳躍的狀態,讓整個人時刻保持一種生活的激情。
這兩個客廳雖然一個為藍,一個為灰咖,看似較冷,設計師卻巧妙地運用黃色扶手椅、亮色靠墊,或者彩色地毯渲染出一種冷中有暖,暖中生情的現代溫馨。
特別是在冬天,寒冬冷風,要運用一些甜美的色彩來提升家的溫度,色彩心理學表明:暖色調會產生一種心理反射,暖色可以讓人放鬆,舒緩緊張等情緒。
卧室即使不粉刷亮色塗料,也可以在軟裝搭配上選擇一些粉色系,會無形中增加暖和與溫馨。因為冬天刷牆需要些許周期,更換軟飾更簡單方便。有心的同學,不妨更換一下哦!
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種公舉風,即使心情不好,也會馬上平靜下來的。
溫馨提示:其實在家的裝修中,不見得用色要太過花哨,恰當地配色會造出與眾不同的空間色彩美學。
牆面點綴不能少
空間經過各種刷牆和鋪磚之後,大多數的業主就放棄了整個牆面,讓家裡的牆面白白的,可是,如果恰當地加入照片或者藝術畫,絕對會讓家的顏值翻一番。
不管在書房或者在走廊,張貼一些對你來說有意義地照片或者藝術畫會提升整個空間的文藝氣質,也是對生活記憶和感悟的一種再現,任歲月變遷,依舊守護芳華真情。
別小看燈具
家的溫馨程度除了設計形式、配色之外,光色的重要性也尤為突出,冷空間會因暖光平衡出和淡,正如這個餐廳的設計,在金屬圓燈的點綴中裹挾出暖暖地時尚感,冷嗎?一點都不會。
即使在小空間燈具也不會占據太大的面積,想往哪搬往哪搬。甚至,它會讓原本枯燥的空間多了生活的悠閑雅調,過一種優哉游哉的小生活。
怎麼樣?《芳華》里的青春雖然回不去了,可是家的溫馨我們還是可以造就的。別誇小編是活雷鋒,有各種裝修及搭配的疑難雜症都可以@我哦。
⑻ 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小故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 泡。 美國來客兄弟--飛機
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
俄科學家發明隱身衣
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事實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個在「人造隱形」領域取得成功的科學家。2005年3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阿魯和英奎特曾宣布他們發明了使物體「隱形」的理論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離子體激光。
俄羅斯科學家的發明與美國科學家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基於銳減散射光的概念。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隱身衣」發明已經申請了科學專利。研究人員相信,像飛機和太空船這樣的大型物體,只要塗上了這種特殊物質,將能夠從雷達屏幕前「消失贊同
718| 評論(1)
⑼ 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 要簡單一點,五年級的,材料用一般家裡都有的
陳曉瑜
紙 夾
老師經常印發一些講義和復習資料,零零散散的,不但容易丟失,撕破,
而且搞得書包里亂糟糟的.
後來,我做了兩種紙夾.一種是削兩片薄薄的木片或竹片,中間開槽並
鑽兩個孔.把紙夾在木(竹)片之間,對齊木片上的孔在紙上也鑽好孔,從
孔里繫上橡筋或細繩就行(右圖).
另一種是用鐵絲彎個架子,兩頭用鐵皮加固,裝上橡筋和按扣.使用的
時候,中間夾紙,套上按扣,就成了挺好的講義夾(左圖
⑽ 列舉幾個小發明,小創造的事例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1)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2)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