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2012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 八校聯考(第一次)~很急~有的親麻煩快速發給我~謝謝~
2011學年度上海市八校聯考語文參考答案
一、(16分)
1、(2分)A
2、(2分)「鹽水」的本體是:人生世相;「鹽」的本體是:道。
3、(2分)D
4、(3分)句意:世界時時刻刻都在創化中,並且產生出無窮的興趣。(1分)
表達效果:引用名家說法,論述充滿力度;(1分)把世界比作河流,說理形象生動。(1分)
5、(3分)通過文藝之門達到對人生世相的觀照了解和人民悲歡好醜的同情的最高境界。(畫線處為3個得分點,漏一處扣1分。)
6、(4分)舉例1分;闡述2分;語言表達1分。
二、(20分)
7、(2分)(1)扣題,點明可以隔河看柳。(2)引出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8、(3分)喜歡「婀娜臨風,繾倦纏綿」:運用擬人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柳樹的柔美姿態(1分),表現出作者對柳樹的款款深情(1分)。
喜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藉助於「依依」這一疊詞,寫出了「楊柳」的柔美姿態,描畫出一幅春天的優美畫面,(1分)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1分)戍邊戰士內心的悲哀。(1分)
9、(2分)准確而又生動地(1分)描畫出漂浮在柳樹梢頭的朦朧、飄渺、生機無限(或「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的綠意(1分)。
10、(4分)在看柳的人與柳之間,需拉開適當的距離,才能發現柳的美妙(2分,少「適當的」扣1分);看柳最適合的在於隔著一條河,盈盈波光更應襯出柳樹的美麗(2分)。
11、(6分)B、C
12、(3分)藉助這段特殊經歷,今昔對比(1分),補充說明作者與故鄉小河、柳樹的緣分(1分),把熱愛故鄉小城的情感推向深入。
三、(6分)
13、(1)朱弦已為佳人絕
(2)青靄入看無
(3)侵曉窺檐語
(4)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5)君子生非異也
(6)阡陌交通
(7)其利斷金
(8)門前流水尚能西
四、(8分)
14、(1分)《雨霖鈴》
15、(3分)D
16、(4分)(甲)詩第三句虛實相生,明寫自然界的風波,又暗示人生的風雨。(2分)
第四句化無形為有形,「離恨」可用船載,具體形象地表達離別之愁。(2分)
《柳枝詞》賞析:
這是首詩味雋永,意境優美,情致深婉的佳作。送別詩的風流早已被唐人占盡,但這一首確實是可以和唐人比美。《蔡寬夫詩話》說鄭文寶的詩「須在王摩詰伯仲之間,劉禹錫、杜牧之不足多也。」盡管這一評價有誇大其詞之嫌,但還是有些道理。
首句很有詩情畫意,「亭亭」多用來形容姑娘之苗條、靚麗,作者卻用來描寫船,可見構思不同一般;「系」的後面省略了賓語,讓人聯想起劉禹錫的「只有垂楊綰別離」,且暗切題意,手法不同凡響;「春潭」自然使人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春潭的美麗景象一下子就浮上了讀者的腦海,確實是用筆老到,布局精巧。這樣一幅春潭送別圖就非常完美地展現了出來。第二句寫送別時的情景,自然使人想到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而不是白居易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因為主、客都只有「半酣」,且臨別時「帳飲無緒」,怕「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第三句一下子就讓人想起柳永的「念去去千里,暮靄沉沉楚天闊」和崔顥的「煙波江上使人愁」,以及王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別情充溢宇宙。
最值得贊賞的是末句。恨也好,愁也好,怨也好,都是無形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沒有點創造性思維,是難以形容的。前人曾把愁、怨、恨「物化」,說它可以量──「誰知一寸心,乃有萬斛愁」,可以拋──「故已拋愁與後人」,可以剪──「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可以割──「美酒如刀割斷愁」,鄭文寶用「載」是一個創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後來李清照反過來說,這船「載不動許多愁」,王實甫又把它搬上了車,「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還有人曾把它搬上飛機,「波音縱願馱奴怨,載向雲霄當墜」。這一個看似簡單的「載」字,不知為後人的創作提供了多少空間。
《古別離》賞析:
寫文藝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種環境襯托的手法:同樣是一庭花月;在歡樂的時候,它們似乎要為人起舞;而當悲愁之際,它們又好象替人垂淚了。韋庄這首《古離別》,跳出了這種常見的比擬,用優美動人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卻又獲得和諧統一的效果。
晴煙漠漠,楊柳毿毿,日麗風和,一派美景。作者沒有把和摯友離別時的春天故意寫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實地寫出它的濃麗,並且著意點染楊柳的風姿,從而暗暗透出了在這個時候分別的難堪之情。第二句轉入「不那離情酒半酣」,一下子構成一種強烈的反跌,使滿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濃所牽起的離情別緒就越強烈的感覺。「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帶出離筵別宴的情景,讓人看出在柳蔭之下置酒送行的場面,並且巧妙地寫出人物此時的內心感情。因為假如酒還沒有喝,離別者的理智還可以把感情勉強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會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時候,別情的無可奈何才能給人以深切的體味。「酒半酣」之於「不那」,起著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兩句再進一層。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離情,那麼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濃,更要使遠行人斷腸了。所以臨別時,送行者用馬鞭向南方指點著,饒有深意地說出「斷腸春色在江南」的話。
常建《送宇文六》詩說:「花映垂楊漢水清,微風林里一枝輕。即今江北還如此,愁殺江南離別情。」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別》詩也說:「雪滿庭前月色閑,主人留客未能還。預愁明日相思處,匹馬千山與萬山。」結尾都是深一層的寫法。前代文藝評論家稱之為「厚」,也就是有深度。「厚」,就能夠更加飽滿地完成詩的主題。
這首詩色調鮮明,音節諧美,淺而不露,淡而有韻,予人以一種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煙,青青的楊柳,襯托著道旁的離筵別酒,彷彿一幅詩意盎然的設色山水。詩中人臨別時揚鞭指點的動作,又使這幅畫圖顯得栩栩如生。讀著它,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宋元畫家所畫的小品,風格和情致都相當接近。
五、(18分)
17、(4分)(1)捧(2)逐漸,漸漸(3)暗中(4)不久
18、(2分)C
19、(2分)D
20、(5分)(1)(他)依仗權勢殺戮天下的有德有才的人來顯示自己的威嚴。(關鍵詞:怙、以等)(2分)
(2)(符行中)暗中把文章託付給趙逵,趙逵沒有打開封口,(就)扔到了桌案下面。(關鍵詞:屬、啟緘、幾等,省略句的主語補充)(3分)
21、(2分)剛正(剛直、剛勇)
22、(3分)要點提示:側面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動作描寫。(答出三點即可。要結合文本作適當分析)
【譯文】
盤石人趙逵,在紹興辛未年高中狀元。三年之後,按舊例徵召為校書郎。當時秦檜已經年老,依仗權勢殺戮天下的有德有才的人來顯示自己的威嚴,官員們噤聲不語。趙逵到任,一看到他光彩的儀容,秦檜就很高興,想籠絡他,問他的情況,得知他的家人還留在四川一帶,就說:「為什麼你們一家不一道來臨安城?」趙逵以家裡窮未能同來作答對,秦檜轉頭對著小吏小聲耳語。沒過一會兒,小吏就捧著百星黃金出來,秦檜說:「用這些錢來助你舟船費用。」趙逵完全沒有意料到,極力推辭。同居一舍的郎官(指僚友)勸他不要違背秦檜的意旨,趙逵正言厲色地說:「士人一根草芥也不會拿人的,(接受財物)我成了什麼人啦?你們以為冰山足以依靠嗎?」勸他的人嚇得縮頭返回。小吏拿他沒有辦法,回來之後,還不敢把他的話告訴秦檜。秦檜也早已不高興了。過了一段時間,趙逵的話逐漸傳到秦檜的耳朵里,秦檜大怒說:「我殺趙逵,就好比殺了狐兔一樣,他算什麼東西,竟然敢這樣猖狂?」傳告臨安府曹泳,招來一幫小嘍啰,先呈奏狀給皇上說:「近來三館(史館、昭文館、集賢院)士人不檢點,常常與宦官勾結,我將要追查他們,大概他們的禍事不小呢。」恰在此時秦檜生病了,十月份恰有絳巾之招(秦檜死)。高宗改制,暗中聽說了那些事。十一月,急忙下詔書另外讓趙逵兼任高官。接著,又召來他答對,又提拔為著作佐郎。皇上告訴他說:「你是我親手提拔的,秦檜天天說薦用人才,竟然沒有一句提到你,憑這一點,我知道你不依附權貴,你真算是我的門生啊。」又說:「兩個幼王正想學詩,希望你能和他們切磋琢磨。」皇上的意思是想藉此來消除之前秦檜的毀謗。趙逵先前未被招用,實際還是因為做東川僉幕時。總領符行中有個兒子參與科考,以為趙逵做省試考官,暗中把文章託付給趙逵,趙逵沒有打開封口,(就)扔到了桌案下面。不久,符家的兒子沒有上榜,總是找了別的借口來搜羅趙逵的罪責,而且很用力,但是最終也不能玷污他的為人。
六、(12分)
23、(1分)人才都有個性(人才是多種多樣的)。
24、(2分)縛草為形,實之腐肉
25、(2分)A
26、(3分)(1)本段運用了大量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人才的各種類型。(2)連用二十個排比句,顯示了人才之多樣,形成了強烈的氣勢。(3)大量整句之後,又輔以散句,有參差錯落之美。(答對一點得1分)
27、(4分)這是一封書信,作者藉助想像、比喻、排比等方法,再加上充沛的情感,深刻的議論,表達出了作者的人才觀。《病梅館記》更像是一篇寓言,作者借療梅的舉動,敘事完整,形象直觀,表現出作者對摧殘人才制度的不滿。
【譯文】
來信所談的是正確的,人的才能就像人的面孔,難道不是這樣嗎?難道不是這樣嗎?這正是人才所以優秀眾多的原因。那個時代是什麼時代呢?帝王優游安閑,天下太平康樂,山河清明澄澈,家閥世系長久相傳,人心都能安定。士大夫利用空閑的日子培養子弟的性情,這些年輕人既在家裡得到培養,又得到國家社會的培養,受到天地環境的孕育熏陶,形成他們深厚而安穩的情性,於是各人根據自己的情性所近,成就為各種人才。
高傲的成為崇山峻嶺,勤奮的成為大河流水,文雅的成為田間阡陌,幽靜的成為深山小路,急躁的成為飛水急流,深險的成為山洞峽谷,坦盪的成為大地平原,純潔的成為普通百姓,駁雜的成為游魚走獸,怪異的成為妖怪精靈,和善的成為人參茯苓,榮光的成為梅花芝蘭,乖戾的成為荊條棘刺,樸素的成為禾稻桑樹,狠毒的成為砒霜附子,莊重的成為鍾鼎祭器,精粹的成為珍珠寶玉,和潤的成為行雲彩霞,簡慢的成為沙丘土堆,笨拙的成為崎嶇山路,這些都是天地國家所養育,日月光輝所照耀,山河氣息所吹拂出來的。
大概日月的光輝,照耀太久而稍微停止片刻吧?大概山河的氣息,吹拂太久而暫時飄散游離吧?於是就有人把雜草捆紮成人的形狀,裡面填滿了爛肉,教它們跪拜起立,讓他們充塞於朝廷、社會。然而急風將起,有朝一日就會把它們吹成一片混沌隨風飛揚,化成泥沙。列子說:君子化成猿猴和仙鶴,小人化成昆蟲和泥沙。同樣都是變化吧!然而化成猿鶴似乎賢能一些了。唉!唉!
28. 作文
【評分標准】
作文參照「2011年高考作文評分標准」評分
一類卷(63—70分)基準分67分(上70—68;中67—65;下64—63)
准確理解材料,角度恰當,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有新意,有文采。
二類卷(52—62分)基準分57分(上62—59;中58—55;下54—52)
理解材料基本准確,角度較恰當,立意較深刻,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卷(40—51分)基準分45分(上51—48;中47—44;下43—39)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當,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確,內容尚充實,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偶有語病。
四類卷(21—39分)基準分29分(上38—30;中29—25;下24—21)
偏離材料,角度或立意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五類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項即為五類:
(1) 脫離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說明:(1)未寫題目扣2分。(2)錯別字1個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潔,標點錯誤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潔美觀,酌情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