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神話為什麼人們會創造神話故事所選神話意象有什麼意義
神話就是關於神靈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文化的解釋與想像的故事。
其實最早人類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非常有限,對很多自然界的現象或者事物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所以就認為應該是有比人更高級的神靈在操縱著這一切。這也是一種精神寄託。人類對未知事物都是充滿恐懼感的,所以就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神靈,故事來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和事物。
比如說乾旱,如果沒有任何說法來解釋,也沒有任何辦法來解決,就讓你在那傻等,等著最後沒水渴死,沒有糧食餓死,你會不會害怕?所以才用神來解釋,認為是神不滿,發怒或者什麼的,然後通過,膜拜,獻祭等手段請神降雨。雖然我們現在看來沒有作用,但這也是類似救命稻草一樣,讓人心裡有點安慰。
其實我對神話故事並不是完全不信的,我覺得很多事情不可能完全憑空捏造出來,神話故事背後一定有他原來的象徵或者本來面目。我記得某個神話故事裡還描述過神靈乘著戰車從天空中掠過,投下長矛,發出「類似太陽的光芒」,「升起蘑菇狀的煙霧」。地面上的一切瞬間化為灰燼。這很像核武器的描述。所以我覺得也許神話故事中也可能記載著人類所未知的超遠古時候的歷史。也可能就是瑪雅人所說的人類誕生之前的第4太陽紀,或者更早的文明生物的歷史也說不定呢
Ⅱ 史詩與神話的差別是什麼
史詩與神話的差別在於神話是散文敘事體,而史詩是歌體。另外,史詩歌手的身世和經歷帶有濃郁的神秘色彩。史詩的藝術性很強,娛樂性也很強,也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而神話的宗教性很強,講述者往往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講述環境莊重而嚴肅。
Ⅲ 神話如何創造
什麼是神話:
神話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神話是如何產生的: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因為當一個民族漸漸發展,開始對世界和自己的來源問題感到疑惑並做出各種不同的解答時,這正標志著文明的產生。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現代人看來,都是些似乎荒誕不經的神話傳說。可是,對初民來說,卻是合理的解釋。他們對這些「神話」不斷地進行不自覺的闡釋和發揮,一代傳一代,他們都堅信這就是宇宙、人類、自然萬物的起源。神話反映了原始人對宇宙、人類本身的思考及解釋。什麼是神話?馬克思做過很精彩的闡釋:「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因此,神話可以說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它往往藉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
神話有什麼特點:
神話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開辟神話、自然神話和英雄神話。
開辟神話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觀,用采解釋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類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會有這一類的神話,甚至有些還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譬如說關於造人,這本書中的《女媧創造人類》、《世界最初的七天》、普羅米修斯分別是中國、希伯來民族和古希臘的造人神話。有意思的是,它們都認為人類是神用泥土造出來的。不同的僅是造人的神,在中國,是女媧;希伯來則是他們信奉的耶和華上帝;古希臘神話中則是普羅米修斯。他們都是些對人類充滿慈愛和關懷的神。為什麼各個民族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人是泥土所造的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戲說這是因為人身上的泥永遠都搓不完,仔細一想這種可能也不是沒有。
第二類屬於自然神話,是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解釋。像《女媧補天》、《仙山的傳說》、《精衛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蜘蛛和蜘蛛網》、《愛歌》、《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住在天空》等,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雨雷電、蟲魚鳥獸,乃至回聲這樣的自然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做了很美麗的解釋。
數量最多的是第三類——英雄神話,這類神話產生比前兩者稍晚,表達了人類反抗自然的願望,同時,也可說是人類某種勞動經驗的概括總結。這時候,原始人類已經不再對自然界產生極端的恐懼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開始把本部落里具有發明創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加以誇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國古代的神農、黃帝、堯、舜、禹、後稷等。這里選編了《誇父追日》、《寒冰上的棄兒》、《舜感化了弟弟象》、《鯀和禹治理洪水》。
中國古代神話散見於各種書籍,其中現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經》。像《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就出自《山海經》。另外,女媧補天的故事見於《淮南子》、《列子》,女媧造人則出自漢代《風俗通義》,《盤古開天闢地》來源於《述異記》的記載。另外,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話故事。
西方的神話則更加豐富了。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系復雜而且完整,主要見於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
悲劇和喜劇。古羅馬的神話多是承襲希臘神話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朱庇特;天後赫拉則為朱諾;雅典娜稱密涅瓦。著名的愛神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原名阿佛洛狄忒。本書有六篇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都是些非常知名的故事。其中表現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殘暴,很像人間的君王。朱諾(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希伯來神話來源於《聖經·舊約》,本書所選四則故事(《世界最初的七天》、《亞當與夏娃》、《挪亞方舟》、《巴別塔》)全都取材於《舊約》第一篇《創世記》。內容都和希伯來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華有關。由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上述的神話故事在西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必須對這些神話有一定了解,才能明白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第一,它必須是人類演化初期的故事。根據這個定義,如果我們將瑪麗蓮夢露和黛安娜王妃的死訊視為神話,就是錯誤的。因為她們頂多隻是「傳說」,算不上是「神話」。事實上若用英文原文來看這樣的訊息,應該用「legend」(傳說)來表達,而不能用「myth」(神話)來定義。再拿日本的例子看好了。弘海大師(即空海和尚)帶領人們挖掘而成的蓄水池,或他曾經駐足之處,這些也只能算是說明偉人事跡的「傳說」,我們並不會將之視為「神話」。
其次,神話必須是單一的事件。根據這個定義,那些以「從前、從前……」做開頭的「民間故事」也不能算是「神話」。一般的民間故事,通常沒有特定的地點、沒有設定特別的時間、沒有特定的人物、故事內容也可能重復發生。但是「神話」不同。神話必須是一個擁有特定場所、特定時間(即使兩者都沒有說得很明確),並且是在敘述一個特定人物(或神佛)的故事。
再者,述說神話的承傳者一定得對所述說的內容信以為真。依照這個定義來看,許多現代人所謂的神話,根本算不上是神話。那些故事是在敘述一些根本沒有信眾的神明,嚴格來說,這樣的故事不該被稱為是神話。
===================有點郁悶的分割線=============================
看到題目以為是神話組合呢。。。。後來想想不對,才反應過來不是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562.htm
Ⅳ 誰能告訴我史詩,神話,傳說的區別
史詩是前人留下的詩詞,神話是虛幻的,是沒有發生的事實。傳說是人間流傳的故事
Ⅳ 史詩的情節一般具有什麼樣的神話色彩
史詩的情節一般會具有一種規模廣闊、波瀾起伏、變幻奇特的神話色彩。此外,史詩中人的神化和神的人化,處處彰顯出神話一般的胎記。
Ⅵ 神話史詩是什麼
神話史詩指的是以歌唱的形式演唱的長篇復合神話。例如,流傳於雲南納西族的長篇神話史詩《創世紀》,集中了納西族原始神話的豐富的內容包括《開天闢地》、《洪水翻天》、《天上烽火》和《遷徙人間》四大部分。
Ⅶ 宇宙有起源,創世,神話,傳說,史詩。 那起源之前是什麼。
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狹義的宇宙定義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宇宙航行」的「宇宙」定義就是狹義的「宇宙」的定義,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氣層以外的空間航行。
而宇宙本質,目前大致有三種概念。
唯心者的意識宇宙,唯物者的物質宇宙,和法則宇宙。
古代對宇宙的定義,有西漢的《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甚至更大。
人類所觀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約是由4.9%的普通物質(構成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的物質)或「重子」,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構成。重子物質構成星系際的「蛛網」。
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
Ⅷ 在古代史詩中,神話和歷史的區別是什麼
在古代史詩中,神話的因素占據極大比重,可說是神話與歷史的結合,或神話歷史化與歷史神話化的產物。荷馬史詩也不例外。它所描寫的世界也是人神不分、神人相交的世界。
Ⅸ 神話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因為當一個民族漸漸發展,開始對世界和自己的來源問題感到疑惑並做出各種不同的解答時,這正標志著文明的產生。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現代人看來,都是些似乎荒誕不經的神話傳說。可是,對初民來說,卻是合理的解釋。他們對這些「神話」不斷地進行不自覺的闡釋和發揮,一代傳一代,他們都堅信這就是宇宙、人類、自然萬物的起源。神話反映了原始人對宇宙、人類本身的思考及解釋。什麼是神話?馬克思做過很精彩的闡釋:「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因此,神話可以說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它往往藉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
神話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開辟神話、自然神話和英雄神話。
開辟神話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觀,用采解釋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類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會有這一類的神話,甚至有些還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譬如說關於造人,這本書中的《女媧創造人類》、《世界最初的七天》、普羅米修斯分別是中國、希伯來民族和古希臘的造人神話。有意思的是,它們都認為人類是神用泥土造出來的。不同的僅是造人的神,在中國,是女媧;希伯來則是他們信奉的耶和華上帝;古希臘神話中則是普羅米修斯。他們都是些對人類充滿慈愛和關懷的神。為什麼各個民族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人是泥土所造的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戲說這是因為人身上的泥永遠都搓不完,仔細一想這種可能也不是沒有。
第二類屬於自然神話,是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解釋。像《女媧補天》、《仙山的傳說》、《精衛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蜘蛛和蜘蛛網》、《愛歌》、《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住在天空》等,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雨雷電、蟲魚鳥獸,乃至回聲這樣的自然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做了很美麗的解釋。
數量最多的是第三類——英雄神話,這類神話產生比前兩者稍晚,表達了人類反抗自然的願望,同時,也可說是人類某種勞動經驗的概括總結。這時候,原始人類已經不再對自然界產生極端的恐懼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開始把本部落里具有發明創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加以誇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國古代的神農、黃帝、堯、舜、禹、後稷等。這里選編了《誇父追日》、《寒冰上的棄兒》、《舜感化了弟弟象》、《鯀和禹治理洪水》。
中國古代神話散見於各種書籍,其中現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經》。像《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就出自《山海經》。另外,女媧補天的故事見於《淮南子》、《列子》,女媧造人則出自漢代《風俗通義》,《盤古開天闢地》來源於《述異記》的記載。另外,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話故事。
西方的神話則更加豐富了。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系復雜而且完整,主要見於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
悲劇和喜劇。古羅馬的神話多是承襲希臘神話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朱庇特;天後赫拉則為朱諾;雅典娜稱密涅瓦。著名的愛神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原名阿佛洛狄忒。本書有六篇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都是些非常知名的故事。其中表現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殘暴,很像人間的君王。朱諾(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希伯來神話來源於《聖經·舊約》,本書所選四則故事(《世界最初的七天》、《亞當與夏娃》、《挪亞方舟》、《巴別塔》)全都取材於《舊約》第一篇《創世記》。內容都和希伯來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華有關。由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上述的神話故事在西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必須對這些神話有一定了解,才能明白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何謂神話?是單指神佛、英雄們的故事嗎?在學術上,學者們所謂的神話,是指敘述人類原始時期,也就是人類演化的初期所發生的單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傳者對這些事件、故事必須信以為真,而學者們就是根據這個定義以區別神話與傳說、神話與民間故事之間的不同。
換句話說,神話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它必須是人類演化初期的故事。根據這個定義,如果我們將瑪麗蓮夢露和黛安娜王妃的死訊視為神話,就是錯誤的。因為她們頂多隻是「傳說」,算不上是「神話」。事實上若用英文原文來看這樣的訊息,應該用「legend」(傳說)來表達,而不能用「myth」(神話)來定義。再拿日本的例子看好了。弘海大師(即空海和尚)帶領人們挖掘而成的蓄水池,或他曾經駐足之處,這些也只能算是說明偉人事跡的「傳說」,我們並不會將之視為「神話」。
其次,神話必須是單一的事件。根據這個定義,那些以「從前、從前……」做開頭的「民間故事」也不能算是「神話」。一般的民間故事,通常沒有特定的地點、沒有設定特別的時間、沒有特定的人物、故事內容也可能重復發生。但是「神話」不同。神話必須是一個擁有特定場所、特定時間(即使兩者都沒有說得很明確),並且是在敘述一個特定人物(或神佛)的故事。
再者,述說神話的承傳者一定得對所述說的內容信以為真。依照這個定義來看,許多現代人所謂的神話,根本算不上是神話。那些故事是在敘述一些根本沒有信眾的神明,嚴格來說,這樣的故事不該被稱為是神話。
Ⅹ 神話和史詩的大小關系。
沒有什麼大小之分,史詩中就有神話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