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

發布時間:2021-07-12 00:23:21

㈠ 閱讀:《第一個發明麻醉的人》的答案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著名的大夫華佗為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而為我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第一節簡單介紹了華佗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2-7小節具體描寫了從醫過程中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這兩件事引發了華佗的思考,最後發明了麻醉劑.體現了華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思想感情.其間又抓住了華佗前後二次手術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文章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本課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敘事方法結構與單元中其他課文相似,都是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人物,感受人物精神或品質.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圍繞課題,抓句中關鍵詞提問.因而如何培養啟思激疑,教會學生學會提問是教學中的一個立足點.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發現學生具有初步的質疑提問能力,但只局限於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生能做到邊讀邊思考,但提問怎麼提,從什麼角度,抓住什麼來提,概念不是很清晰,因而所提的問題比較零散,缺少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時會把顯而易見的,在預習中就能解決的問題也提出來問,出現了無疑而問的情況.學生的質疑提問能力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與提高.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讀准"強,折,扎"等多音字的字音,理解"著名,高超,撕心裂肺,亂蹦亂跳,沉思"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抓住課題,重點詞語提出問題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了解華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跡,感受他處處為病人著想的良好醫德,激發為我國古代先進醫學技術感到驕傲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華佗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及過程.抓住句中關鍵詞語提出合理問題,理解感悟句子的含義.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組詞.
華( )( ) 強( )( )掙( )( ) 大( )( )
( )( ) ( )( ) ( )( ) ( )( )
行( )( ) 折( )( )
( )( ) ( )( )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我用 方法理解了"著名",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高超",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沉思",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勉強",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湊巧",它的意思是 .
3,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
痛得( ) ( )地入睡 ( )的大夫
痛得( ) ( )地蘇醒 ( )的醫術
4,讀讀文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華佗在給小孩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在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5,讀了課文,你有什麼疑問 請寫在書上.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圍繞課題提問,初步質疑.
1,師:看老師板書個詞:華佗 誰來正確地讀一遍 (生讀)
師:(加點華)它用作姓時讀"華",誰正確響亮地再讀一遍 (生讀)
師:華佗的名字家喻戶曉,沈老師想請你結合課內外的資料,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行嗎 (生介紹)
2,師過渡: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與他有關.
(1)揭示課題.
(2)生個別讀課題,師隨機點評.
3,師過渡:從剛才你們讀課題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課題的不同理解.是呀,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我們首先接觸的就是課題.抓住課題質疑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1)生質疑,師板書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組學習形式初讀課文.
師過渡:你們提的問題也是沈老師想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懂了,就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出示小組學習要求(1)每人輪讀一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認真傾聽別人朗讀,隨時指出,糾正錯誤.
(3)讀完交流下列詞語意思.
2,讀准文中的多音字.
師過渡: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但老師聽到有幾個字的讀音讀得還不是很准確.請一個同學帶大家一起讀一讀下列詞語.
出示多音字詞語
大夫 只得 勉強 折了腿 掙扎
師小結:這幾個字都是( ).(生答)
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一)學習2-4小節,交流華佗為什麼會發明麻醉劑.
師過渡: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知道華佗醫術很高超,然而在行醫中(出示:然而,有一件事卻使他深感不安.)
1,復習學習方法.
師: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提問"的方法來學習.還記得上堂課我們的學習方法嗎 (隨機出示學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生讀句子.(個別讀,自讀)
(2)師:你認為可以抓住句中哪個關鍵詞語提問 (生交流)板書:深感不安
(3)師:圍繞"深感不安"你有什麼問題呢
預設:(出示問題)
①什麼是"深感不安"的意思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華佗為什麼深感不安 )
③"深感不安"說明了什麼
(4)指導學生解決所提問題.
①你知道"深感不安"是什麼意思嗎 在文中它寫出了華佗怎樣的心情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A,做手術時,病人痛得怎麼樣
B,品句:
*那時候沒有麻醉葯,動手術的病人常常痛得連聲慘叫.(朗讀指導)
*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a讀句.
b理解 "亂蹦亂跳" "撕心裂肺" "慘叫"
c朗讀指導.
*師引讀:(出示句子)小孩痛得是如此的疼痛,但華佗還是得給他動手術,因為肉已經開始腐爛,無奈之下,華佗只得叫來幾個大漢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繩子捆起來,才勉強把手術做完.
a讀句.
b理解"只得,死死地,捆起來,勉強"體會小孩的痛,動手術的不易.
c朗讀指導.
③師過渡:看到小孩這么痛,華佗想 (出示句子: 看著痛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華佗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
A讀句.
B師:你讀出華佗在想誰 想什麼了嗎 (生交流)
師:(引讀)是呀.華佗在一心想著病人,看到小孩動手術時痛得 ,發出 ,手術時只得 ,又用 ,才 .他心裡想著一種能讓病人 .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出,為此,他常常 .
B師:從中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二)學習5-7小節,交流華佗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
1,師過渡:正當華佗深感不安時,他又遇上了一件事.他給一位喝醉酒而跌折了腿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了與之前給小孩動手術時截然不同的情景.於是引起了他的沉思.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師過渡:我們用剛才的方法學習這句子.請你仔細讀一讀,找一找可以抓住哪個重點詞來提問
①生個別交流.(板書:沉思)
②也找到這個詞的同學舉舉手
(2)師過渡:接下來我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抓住重點詞"沉思"提提問題.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組長遞交提出的問題,教師匯總.
(3)師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圍繞所提的問題,找找答案.
隨機提示學習方法:(出示:讀讀句子——想想為何——說說理由——讀讀句子)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小組交流,教師指導.
A交流問題一:哪一小組來說說"沉思"是什麼意思
B交流問題二:哪一小組來說說什麼事使華佗"沉思"
a,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b,品句:華佗給他動手術,那漢子不僅沒有掙扎,呻吟,反而軟綿綿的,任人擺布.手術順利地做完,他還在發出昏睡的鼾聲,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什麼痛苦.
*讀讀句子,你從中讀出了這時的醉漢是怎樣的呢
*請你再來讀讀小孩動手術時的情形.
出示小孩動手術時的情景: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師過渡:兩種情形完全不同.那醉漢不僅沒有像小孩那樣痛得 ,發出 ,而且也不需要叫人把他 或 ,手術順利完成了.此時,如果你在場,你會覺得 ,華佗也覺得很 ,就去問抬漢子來的人,他們之間會出現怎樣的對話呢 請每個小組派兩個同學來說一說.一個做華佗,一個做抬漢子的人.
(小組練習,大組交流)
*師過渡:聽了抬漢子人的話,看著眼前的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生讀句子)
師過渡:書上用的是反問句,把他內心想要有這種葯的強烈的願望表達了出來,更讓我們體會到了先前他無法可想而深感不安,如今似乎有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時的興奮與激動.如果換一種形式這樣說,和原文中的句子作用有何不同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就沒有痛苦了.
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C交流問題三:此時,你覺得華佗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四,小結.
1,師:學到這里,華佗"為什麼要發明麻醉劑" 又是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的 同學們都明白了嗎
2,師:今天我們更近的走進了華佗,認識了一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華佗.從今天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也很善於動腦,善於思考,這種學習態度真好,希望能保持下去.最後送你們一句名言——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點成就,都是從勤學,勤思,勤問中得來的.——夏衍
板書: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
深感不安 沉思
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學習方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讀讀句子
想想為何
說說理由
讀讀句子
作業布置:
基礎題:(必做)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2,積累詞語.
(1)表示痛苦的詞語.
(2)表示態度認真的詞語.
(3)描寫心理活動的成語.
3,把句子寫具體寫完整.
(1)那小孩痛得( ).
(2)那個折了腿的漢子睡得( ).
(3)聞著噴香的蛋糕,我饞得( ).
提高題:(選做)
1,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說給父母聽.
2,小練筆:華佗爺爺,我想對你說……
3,搜集華佗的其他介紹資料或其他名人小故事.

㈡ 跪求《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閱讀答案

麻醉劑是中國古代外科成就之一。早在距今2000年之前,中國醫學中已經有麻醉葯和醒葯的實際應用了。《列子.湯問篇》中記述了扁鵲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術再用「神葯」催醒的故事。 東漢時期,即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他曾經成功地做過腹腔腫瘤切除術,腸、骨部分切除吻合術等。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問世,對外科學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華佗發明和使用麻醉劑,比西方醫學家使用乙醚、「笑氣」等麻醉劑進行手術要早1600年左右。因此說,華佗不僅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麻醉劑的研製和使用者。可惜「麻沸散」後來失傳了。 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有一天,他牙疼得厲害,當他走進一間充有「一氧化二氮」氣體房間時,牙齒忽然不感覺疼了。好奇心使戴維做了很多次試驗,從而證明了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因為戴聞到這種氣體時感到很爽快,於是稱它為「笑氣」。由於戴維不懂醫學,沒有把這個發現公布於世。 1844年,美國化學家考爾頓在研究了笑氣對人體的催眠作用後,帶著笑氣到各地演講,作催眠示範表演。在一次表演中,引起了在場觀看錶演的一名牙科醫生威爾士的重視,激發了他對笑氣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設想。經幾次試驗後,1845年1月,威爾士在美國波士頓一家醫院公開表演在麻醉下進行無痛拔牙手術。由於麻醉不足,表演失敗。但是,了解他全部過程的青年助手威廉摩頓卻仍對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摩頓研究發現,一氧化二氮雖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較小,他從化學家傑克遜那裡得到啟示,決定採用乙醚來進行麻醉。1846年10月,他成功地進行了近代世界上第一例麻醉下的手術。 1842年,北愛爾蘭丁堡大學的婦科學者辛普森首次嘗試使用氯仿作為麻醉劑為病人進行手術取得了成功。1880年,威廉.梅斯文改進了辛普森的麻醉方法,他使用導管使氯仿氣體直接輸入病人的氣管。這一方法被今天的乙醚、氯仿全身麻醉術所沿用。所以我同意華佗發明麻醉!!!!

㈢ 東漢未年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是誰

你好,資料記載是華佗,他發明的就是麻沸散。不過可惜的是,現在已經失傳了,據說沒有任何副作用,比現在的麻醉劑都好用!

㈣ 為什麼華佗可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是三國時代的人物,其發明的葯劑「麻沸散」,是為了解決手術時傷病員要忍受極大的痛苦的問題。是最早的麻醉葯。
而西葯的麻醉葯,是18世紀才開始的。

㈤ 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劑的是我國古代的

「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的麻醉劑,由東漢末年和三國年間傑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造,公元2世紀我國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進行剖腹手術。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

㈥ 麻醉劑最早是誰發明的

麻醉劑是中國古代外科成就之一。早在距今2000年之前,中國醫學中已經有麻醉葯和醒葯的實際應用了。《列子·湯問篇》中記述了扁鵲為公扈和齊嬰治病,「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葯,既悟如初……。」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術再用「神葯」催醒的故事。 東漢時期,即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麻沸散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麻醉劑;華佗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使用麻醉劑進行手術的人。麻沸散創造了中國古代醫學的一個世界之最。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據《後漢書》記載,華佗發明了麻沸散,「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這段關於割除腫瘤或腸胃吻合手術的描述與現代外科手術的情景驚人地一致,無怪華佗一直被尊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葯進行胸腔手術的人。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問世,對外科學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華佗發明和使用麻醉劑,比西方醫學家使用麻醉劑進行手術要早1600年左右。因此說,華佗不僅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麻醉劑的研製和使用者。遺憾的是華佗的著作及麻沸散的配方均已失傳。 西醫用笑氣、乙醚、氯仿等化學麻醉劑進行外科手術僅有150年左右的歷史,然而在中世紀,歐洲也在秘密使用類似麻沸散或蒙汗葯一類的葯劑。美國人拉威爾(Lawall)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葯學史》,他認為中古時代阿拉伯人所用的一種麻醉劑,可能是中國傳去的,因為中國名醫華倫擅長此術,他還尊稱華倫為「中國的希波克利特」(Hippocrate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醫葯之父)。 在這里,我們可以從西方的筆記和小說中追述一下麻沸散西傳的蛛絲馬跡。 1298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記述了阿拉伯國家關於「山老」阿拉亭的傳說。「山老」為了訓練刺客,用一種麻葯酒將青年人麻醉,送到「極樂國」中去享樂,過一段時候再麻醉了送回來訓練《馬可·波羅游記》第一卷,第二十三、二十四章),這種麻葯酒是否由中國傳去雖然沒有明證,但這種做法與《聊齋志異》中的「天宮」中的情節極其相似。 較馬可·波羅略晚一些的卜伽丘在名著《十日談》中曾講到一個修道院長從萊望的王公那兒得到一種葯粉,據說就是「山老」用的葯粉。依照用量多少,可以隨意讓服葯的人睡的時間長些或短些,睡的像死去無二《十日談》第三天,故事第八)。在另一個故事中則講到一個名叫馬才奧·台柱·蒙太的醫生,提煉了一種麻醉葯,讓病人喝了就可以要他睡多少時候都成,以便順利開刀(《十日談》第四天,故事第十)。這說明麻醉葯已從阿拉伯國家傳到歐洲。 較卜伽丘又晚一些的義大利作家斑德洛在16世紀中寫出短篇小說集,在第二卷故事九中敘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其中教士給朱麗葉服了葯粉而假死。後來英國莎士比亞據此故事寫出了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從這些材料中可以進一步看到口服麻醉劑西傳的蛛絲馬跡。 實際上,這種口服麻醉劑在歐洲並未廣泛流傳和應用。長期以來,歐洲在拔牙、截肢或醫療戰傷時大多是捆住病人或用棍擊頭部將病人打昏後硬做。只是150年前才創立了化學麻醉法開拓了西醫外科,後來又發展為注射用的麻醉針劑,並在世界廣泛傳播。 麻醉湯劑是中國的獨創,用量多少可以控制麻醉的深度和時間,服過量會出現假死現象,這也曾為壞人利用,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中曾指出:「或雲,今之貪官污吏,臟過盈溢,被人所訟,則服百日丹者,莫非用此?」貪官污吏用口服麻醉劑搞假死以逃應得的懲罰,這應該是麻醉劑的又一種不正當用途,但也說明中醫麻醉劑的葯性已被更多人所掌握。

㈦ 麻醉劑是誰最早發明的

麻醉劑是指用葯物或非葯物方法使機體或機體局部暫時可逆性失去知覺及痛覺,多用於手術或某些疾病的治療。
「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的麻醉劑,由東漢末年和三國年間傑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造,公元2世紀我國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進行剖腹手術。
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

根據其作用范圍可分為全身麻醉葯及局部麻醉葯,全身麻醉葯及局部麻醉葯根據其作用特點和給葯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吸入麻醉葯和靜脈麻醉葯
全身麻醉葯
全身麻醉葯由淺入深抑制大腦皮層,使人神志消失。全身麻醉葯用於大型手術或不能用局部麻醉葯的患者。最早使用的全身麻醉葯是笑氣,它性能穩定,適合任何方式麻醉,但有易缺氧、麻醉者不夠穩定等缺點。後來改用乙醚作全身麻醉葯,它有麻醉狀況穩定、肌肉鬆弛良好,便於手術等優點。但它易燃、置放過久會產生過氧化物。使用乙醚時應絕對避火和經檢查無過氧化物。
局部麻醉葯
局部麻醉對神經的膜電位起穩定作用或降低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阻斷神經沖動的傳導,起局部麻醉作用。局部麻醉葯適用於小型手術或局部手術的麻醉葯。使用局部麻醉葯時,需加一點血管收縮劑,如腎上腺素。最常用的局部麻醉劑是普魯卡因鹽酸鹽,用於局麻是0.5~1%的溶液,每次用量不能超過1g,靜脈注射常用0.1%的溶液。其他如丁卡因鹽酸鹽、利多卡因鹽酸鹽,都能用作局部麻醉劑。它們的功能跟普魯卡因大同小異,價格都比普魯卡因鹽酸鹽高,常給普魯卡因過敏者使用。

㈧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華佗。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人們稱為「神醫」。
然而,有一件事卻使他深感不安。那時候沒有麻醉葯,動手術的病人常常痛得連聲慘叫。
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華佗只得叫來幾個大漢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繩子捆起來,才勉強把手術做完。
看著痛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華佗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事也湊巧,有一天,幾個人抬著一個折了腿的漢子來找華佗醫治。華佗給他動手術,那漢子不僅沒有掙扎、呻吟,反而軟綿綿的,任人擺布。手術順利地做完,他還在發出昏睡的鼾聲,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什麼痛苦。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漢子是喝醉了酒才跌折了腿的,到這時還沒有醒過來呢。
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搜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葯,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蘇醒。
這樣,華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他的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

㈨ 中國第一個發明麻醉葯劑的人是誰

三國時代的名醫華佗,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外科學的鼻祖,他發明了麻醉葯「麻佛散」。其主要成分為就是現在的洋金花(曼陀羅)--東莨菪鹼。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