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認識的能動性反映具有創造性,論述主體怎樣才能創造性認識客體
看政治書 實踐是主體-客體結構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為主體藉助工具與客體發生實際內的物質的相互容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於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應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恩格斯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Ⅱ 認識主體最本質的特徵是創造性
馬克思哲學認為認識抄的本質襲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1)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2)對認識的本質的規定的理
首先,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認識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觀自生,也不是直接來源於客體,而是通過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堅持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原則,認識是對客體的反映或摹寫,即認識是以客體為原型的,認識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寫客體的內容.
第三,認識對客體的反映是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徵,包括一定的選擇性、重構性,而不是簡單的、直接的摹寫.
Ⅲ 反映法則是什麼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對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能動反映這個概念我們還必須從摹寫和創造兩個方面來把握。首先反映具有摹寫性,這個摹寫性表現為在實踐和改造的基礎上,以客觀事物為原形,在頭腦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狀態、屬性、關系、本質和規律,既然是以客觀事物為原型,因此反映的摹寫性也就決定了反映的客觀性。其次反映具有創造性,表現為在實踐基礎上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運用、重組、整合、建構乃至虛擬。
在認識過程中,主體通過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會出現如下結果:第一,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揭示事物的內部本質和規律。第二,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在,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反映事物的過去和未來。第三,人不僅能夠反映現實的事物,而且還能夠塑造出現實事物中並不存在的事物。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世界,而且能夠創造世界。
應當注意的是,認識能動作用具有兩重性,即產生正確的認識和錯誤的認識。正因為這樣,就需要我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馬克思主義是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徵的反映論,不僅駁倒了唯物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在進一層的基礎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體現出了科學性、能動性。由此,也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變革。 補充: 所謂反映論,是指把人的認識看成是人的頭腦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的認識理論。一般唯物主義者認為認識的內容來源於客觀物質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還認為認識形式也 是建立在長期的歷史實踐基礎上的。所有的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都堅持反映論,也就是說,反映論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共同原則。反映論可以分為兩種,即消極反映論和能動反映論。 消極反映論只強調反映的模寫性,能動的反映論除強調反映的模寫性之外,還強調反映的創造性。 補充: 人的認識和別的事物一樣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認識形式,也叫認識框架、認識圖式、認識結構。另一部分是認識內容,就是認識形式、框架中所包含的東西。人的認識的實 際過程是人頭腦中的認識形式把外部材料進行加工包含於自己之中,形成認識。就是說認識是認識形式和認識內容的結合。在研究認識的過程中,唯物主義者比較關注認識的內容,由 此容易走向反映論,而唯心主義則比較關注認識的形式,由此容易走向先驗論。 提問者 的感言: 謝謝!這么詳盡的解釋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啊
Ⅳ 反映論的特徵是什麼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對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能動反映這個概念我們還必須從摹寫和創造兩個方面來把握.首先反映具有摹寫性,這個摹寫性表現為在實踐和改造的基礎上,以客觀事物為原形,在頭腦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狀態、屬性、關系、本質和規律,既然是以客觀事物為原型,因此反映的摹寫性也就決定了反映的客觀性.其次反映具有創造性,表現為在實踐基礎上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運用、重組、整合、建構乃至虛擬.
在認識過程中,主體通過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會出現如下結果:第一,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揭示事物的內部本質和規律.第二,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在,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反映事物的過去和未來.第三,人不僅能夠反映現實的事物,而且還能夠塑造出現實事物中並不存在的事物.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世界,而且能夠創造世界.
應當注意的是,認識能動作用具有兩重性,即產生正確的認識和錯誤的認識.正因為這樣,就需要我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馬克思主義是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徵的反映論,不僅駁倒了唯物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在進一層的基礎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體現出了科學性、能動性.由此,也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變革.補充:所謂反映論,是指把人的認識看成是人的頭腦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的認識理論.一般唯物主義者認為認識的內容來源於客觀物質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還認為認識形式也 是建立在長期的歷史實踐基礎上的.所有的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都堅持反映論,也就是說,反映論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共同原則.反映論可以分為兩種,即消極反映論和能動反映論.消極反映論只強調反映的模寫性,能動的反映論除強調反映的模寫性之外,還強調反映的創造性.補充:人的認識和別的事物一樣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認識形式,也叫認識框架、認識圖式、認識結構.另一部分是認識內容,就是認識形式、框架中所包含的東西.人的認識的實 際過程是人頭腦中的認識形式把外部材料進行加工包含於自己之中,形成認識.就是說認識是認識形式和認識內容的結合.在研究認識的過程中,唯物主義者比較關注認識的內容,由 此容易走向反映論,而唯心主義則比較關注認識的形式,由此容易走向先驗論.的感言:這么詳盡的解釋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啊
Ⅳ 意識具有目的性,主動創造性,分別是什麼意思,區別是什麼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就是說我們認識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並通過計劃去實現我們的認識.比如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歡迎,(這是目的)我就會去了解受歡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這就是計劃)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會在頭腦裡面設計我的博客,讓我的博客看起來更好看,更方便讀者閱讀(這就是主動創造性),雖然網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設計時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這樣會很雜亂,我只能選擇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這就是自覺選擇性)
學習其實就是認識世界的活動了,學習是有目的的,而且我們的學習一般都是有步驟的。
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主動創造出很多東西(比如舉一反三),而且還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
(5)反映具有創造性擴展閱讀
意識的能動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主要表現在:
第一,意識反映世界具有自覺性,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確定反映什麼、不反映什麼、怎樣反映,表現出主體的選擇性。
第二,意識不僅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反映對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動地創造。意識既有對當前的反映,又有對過去的追溯和對未來的預測,可以超越特定時空的限制。
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改變世界或創造世界不僅意味著強化客觀世界的變化過程,而且意味著創造出世界上所沒有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第四,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Ⅵ 只有反映事物本質的意識才具有能動性創造性。這句話對嗎
只要是意識,都具有能動性創造性。而創造性有強弱大小之別。
Ⅶ 反映論的原則是什麼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對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能動反映這個概念我們還必須從摹寫和創造兩個方面來把握。首先反映具有摹寫性,這個摹寫性表現為在實踐和改造的基礎上,以客觀事物為原形,在頭腦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狀態、屬性、關系、本質和規律,既然是以客觀事物為原型,因此反映的摹寫性也就決定了反映的客觀性。其次反映具有創造性,表現為在實踐基礎上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運用、重組、整合、建構乃至虛擬。
在認識過程中,主體通過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會出現如下結果:第一,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揭示事物的內部本質和規律。第二,人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在,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反映事物的過去和未來。第三,人不僅能夠反映現實的事物,而且還能夠塑造出現實事物中並不存在的事物。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世界,而且能夠創造世界。
應當注意的是,認識能動作用具有兩重性,即產生正確的認識和錯誤的認識。正因為這樣,就需要我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馬克思主義是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徵的反映論,不僅駁倒了唯物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在進一層的基礎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體現出了科學性、能動性。由此,也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變革。
Ⅷ 為什麼主體對於客體的反映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
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反映論共同原則.
②,認識是主體對專客體的能屬動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認識的創造性表現在:創造概念、理論體系;創造藍圖;指導實踐.
③認識是反映和創造的辯證統一.創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為前提和基礎;創造也是反映,但是對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反映.實踐是反映和創造辯證統一的基礎.
Ⅸ 為什麼主體對於客體的反映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
看政治書 實踐是主體-客體結構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為主體藉助工具與客體專發生實屬際的物質的相互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於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應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恩格斯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Ⅹ 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具有主動創造性
A正確,漫畫中的兩個人分別認為是3根和4根的原因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的,體現了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B與題意無關,題干未強調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
C與題意無關,題干未強調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D與題意無關,題干未強調意識具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故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