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潛核創造者

潛核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1-07-11 21:15:28

1. 核武器真正的創始人是誰

核武器真正的創始人是美國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

核武器幾乎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伴而生。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哈恩和物理學家斯特拉斯曼發現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笠年初,兩位科學家將這一發現公布於世並得到了各國科學家的論證。不久,丹麥物理學家玻爾和他的合作者又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的反應過程,提出了完成這一反應最好的原素是鈾—235。

1939年8月,美國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寫信給羅斯福總統建議研製原子彈。他的建議當即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1942年8月,美國政府正式啟動名為「曼哈頓工程」的核彈研製計劃,動用了6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耗資200億美元,經過歷時3年的努力,終於在二戰結束前研製出了三枚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美國於1945年研製出的3枚原子彈分別命名為「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大男孩」是一枚鈈彈,重約5噸,當量為1.9萬噸TNT;「小男孩」是一枚鈾彈,重5噸,當量為1.4萬噸TNT;「胖子」是一枚鈈彈,重4.54噸,當量為2萬噸TNT,其中兩顆分別投擲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1954年3月1日,美國試爆了氫彈,1963年,美國又宣布研製成功了「中子彈」。

2. 為什麼核潛艇好建造,核動力航母不好搞

新一代海上核動力平台是海軍下一代大型戰艦的驗證艦,在下一代核動力航母和大型戰艦出來之前,我軍能在核動力平台上解決絕大多數隱患,屆時核動力航母服役就不會擔心因故障引起的戰力不足了。

3. 核潛艇能在水下潛多久出來一次

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為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1954年1月24日首次開始試航,它宣告了核動力潛艇的誕生。

目前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6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在建)。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擁有核潛艇最多。 核潛艇的出現和核戰略導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裝有核戰略導彈的核潛艇是一支水下威懾的核力量。

4. 核潛艇的建造有多難,為什麼

一艘戰略核潛艇相當於把一個反應堆和12枚洲際彈道導彈小型化,塞進一條一百多米長的潛艇裡面;這艘潛艇得能下潛到三四百米的水下,還得能潛伏好幾個月,還得達到22節的航速。想想有多難吧。說句題外話,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之中,戰略核潛艇還算是門檻最低的一個,五常都有;路基洲際彈道導彈英法就沒有了,主要是國土面積小,很難掩護;戰略轟炸機就只有熊和同溫層堡壘了,轟6K加長劍10的組合只能算準戰略轟炸機,圖16再怎麼改也是殘廢。國家的檔次就這么分出來了。日本再有錢也只是肥羊,美國爸爸說整你就整你;俄羅斯再窮也敢叫板,窮橫窮橫的,靠的還是腰裡的傢伙。

5. 核潛艇的建造有多難

美國和蘇聯在研製導彈核潛艇時,需要一種巨型卷板機來生產艇身,而這種卷板機只有瑞典才有。於是美國向瑞典借了這台卷板機,造出了俄亥俄這個核潛艇的經典之作。蘇聯也想借,被瑞典拒絕。於是蘇聯只好把兩條核潛艇並排在一起,弄出了台風這個醜陋的東西。瑞典不屬於北約,是冷戰的中立方。瑞典不讓借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祖上和俄羅斯掐過。還有潛射導彈也是非常難做。潛艇空間有限,導彈長度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高比沖的固體燃料。潛射導彈工作環境復雜,是在移動平台上發射的,而且出水瞬間流體力學特性會改變,需要非常可靠的慣性制導平台,此外還有用星光來輔助導航的。美國的三叉戟導彈射程12000km,可搭載12個彈頭,CEP90m,創下連續試射150次成功的驚人記錄。而中俄的導彈可靠性就差很多,發生戰爭了都不知道這玩意兒能不能射出去。所以俄羅斯的布拉瓦兩枚齊射成功了就可以服役了。

6. 感謝核潛艇的出現(黃旭華)

我國早就有了核潛艇,但比俄美差點
一、首航(以前東西有了,但不出去)
1987年12月31日,中國海軍核潛艇首次遠航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潛艇部隊的全體官兵駕駛著核潛艇,在遼闊的海洋上完成各項訓練任務,創造了中國海軍潛艇水下航行時間最長、航程最遠、平均中國核潛艇航速最高的記錄。參加這次遠航訓練的核動力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全部機械和設備都是國產。它具有續航能力大、航行速度高、潛航時間長、隱蔽性能好等特點,是中國海軍史上的里程碑。
二、第一代艇
中國核潛艇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自行上馬以來,確實經歷了極為坎坷的發展歷程。中國首先發展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艘下水於70年,當時的名稱為『長征一號』,國內稱為091型,國外稱為『漢』級。
三、類型簡介
1、091型攻擊核潛艇-漢級
「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共五艘,舷號:401、402、403、404、405 .
2、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夏級
中國推出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092,北約代號「夏」級,1978年動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軍使用,共4艘。
3、093型攻擊核潛艇-商級
裝設了最新型的極低頻通訊天線和激光衛星通信接收裝置,可以在遠洋深海隨時與基地保持通信聯系。使用了中國最型研製成功的核潛艇用微光夜視CCD一體不穿透殼體潛望鏡。首次應用了中國自研的核潛艇用七葉大側斜漿,其安靜性和推進效率都有明顯提高。特別是中國首次在核潛艇上應用橡膠消聲瓦取得成功,該級艇主要的特點是噪音小、隱蔽性強、機動性好、生存率高、導彈射程遠、高科技含量大等特點。
4、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晉級
094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在093型的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的,指揮台圍殼後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巨浪-2』型戰略彈道導彈,這是中國二次核反擊力量的中堅,共16枚射程11000公里,每枚可以載分導式核彈頭3-6枚,載三枚時是大當量彈頭,載6枚時是相對小當量彈頭。每艘核潛艇就具有攜載96枚核彈頭的能力,可以攻擊96個不同的目標,一艘就相當於092型『夏級的八艘。從整體上來看,低噪音高機動的094型潛艇可以在同樣出色的093型核潛艇的伴隨下,具有自由出入太平洋中心地帶的可能,再配上遠射程的『巨浪-2』型導彈,完全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角落。
四、力量象徵
在台海危機中,中國海軍的核潛艇真正顯示了其是國家威懾力量的象徵(青島港我核潛艇突然失蹤,迫使美航母編隊遠離台灣200公里)。事實上,中國正是由於先後有了原子彈、核潛艇,才在國際上奠定了自己的大國地位,才在國際事務中,取得了舉足輕重的發言權。
最高機密的09工程:1958年6月27日,中國最高層批准了國防工業委員會"關於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絕密報告。在聶榮臻元帥的主持下,中國開始了研製核潛艇的艱難歷程。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
1983年8月,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正式服役。
1988年9月27日,中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震動了世界。
這意味著中國的戰略導彈可以在任何海域、任何時刻,打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中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擊力量。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目前中國有091級3艘(建造5艘,2艘退役),092級4艘(1艘因事故報廢)、093級4艘、094級6艘。

7. 核武器誰發明

是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

1943年奧本海默創建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專LANL)並擔任屬主任(Director) ;1945年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

二戰後,奧本海默曾短暫執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之後來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工作並擔任所長(1947年-1966年)。

奧本海默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8名 。

(7)潛核創造者擴展閱讀:

人物戰後活動:

1947年到1966年期間奧本海默擔任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1947年擔任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和愛因斯坦一起,反對試制氫彈,認為會引起軍備競賽,威脅世界和平。

奧本海默懷著對於原子彈危害的深刻認識和內疚,懷著對於美蘇之間將展開核軍備競賽的預見和擔憂,懷著堅持人類基本價值的良知和對未來負責的社會責任感,滿腔熱情地致力於通過聯合國來實行原子能的國際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張與包括前蘇聯在內的各大國交流核科學情報以達成相關協議,並反對美國率先製造氫彈。

8. 核武器是誰發明的

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負責人是格羅夫斯將軍,他的麾下有三位世界級的大科學回家,都獲得過諾貝爾獎,答他們是:提出製造原子彈設想和提出職能轉換公式(E=MC2)的愛因斯坦、「核電站之父」費米教授、原子武器研討會主管康普頓教授。但在選用原子彈總設計師時,格羅夫斯卻選擇了年富力強、組織能力極強的奧本海默。他不負眾望,以旺盛的精力全面組織了原子彈的研製,自己也全身心投入到原子彈的研製中,僅用2年多就獲成功,造出3顆原子彈,於1944年12月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從此奧本海默被世人公認為「原子彈之父」。(各種權威的歷史書都是這樣說的)。
另外「核潛艇之父」是里科弗。

9. 打造我國首艘核潛艇的四位總師是什麼人

在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中國,還沒有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核潛艇。在赫魯曉夫訪華時還說中國搞不出來,在蘇美壟斷核潛艇技術的情況下,科研人員並沒有因此泄氣,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艱苦風斗,最終我國自主研發出了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位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在打造這艘核潛艇的背後,其中最重要的離不開四位總設計師,他們分別是彭士祿,黃旭華,趙仁愷,黃煒祿,他們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緯祿,於1916年生,安徽蕪湖人,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系,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學位。黃緯祿長期從事導彈武器系統研製工作,是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有“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之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榮獲“求是基金獎”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以及其他不少獎項。於2011年11月23日逝世。

10. 致敬50年前打造我國首艘核潛艇的4位總師,他們分別都是誰

1970年12月26日,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製造出了第一艘核潛艇,這裡面隱藏了科學家幾代人默默無聞的奮斗。其中是包括四位總工程師: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黃旭華、趙仁愷、黃緯祿。

50年前,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了第一艘核潛艇,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成功粉墨登場了超級大國的核威脅、核訛詐、核封鎖。而這些成功果的背後是我國科學家幾代人默默無聞的努力奮斗,而這些人將被永遠銘記,他們分別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黃緯祿、趙仁愷。

閱讀全文

與潛核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