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
1885年,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
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年。
(1)發動機新發明擴展閱讀
汽車發動機保養維修
汽車發動機需要定期做保養。在駕駛經過一些特別潮濕或者粉塵特別大的地區時,也要對發動機的相關部件做一些檢查保養。
1、定期更換機油和機油濾芯。
機油從機油濾芯的細孔通過時,把油中的固體顆粒和黏稠物積存在濾清器中。如濾清器堵塞,機油則不能順暢通過濾芯,會脹破濾芯或打開安全閥,從旁通閥通過,把臟物帶回潤滑部位,促使發動機磨損加快,內部的污染加劇。
2、保持曲軸箱通風良好
空氣中的污染物會沉積在PCV閥的周圍,可能使閥堵塞。如果PCV閥堵塞則污染氣體逆向流入空氣濾清器,污染濾芯使過濾能力降低,吸入的混合氣過臟,更加造成曲軸箱的污染,導致燃料消耗增大,發動機磨損加大,甚至損壞發動機。因此,須定期保養PCV,清除PCV閥周圍的污染物。
3、定期清洗曲軸箱
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燃燒室內的高壓未燃燒氣體、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經過活塞環與缸壁之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中,與零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時在油中懸浮,量大時從油中析出,堵塞濾清器和油孔,造成發動機潤滑困難,引起磨損。
此外,機油在高溫時氧化會生成漆膜和積碳粘結在活塞上,使發動機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嚴重時使活塞環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潤滑系統高效快速清洗劑)清洗曲軸箱,保持發動機內部的清潔。
⑵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893年,德國的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蒸汽機發明以後,魯道夫·狄塞爾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就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1892年,年僅34歲的魯道夫·狄塞爾就取得了將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次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將它命名為「狄塞爾」發動機。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幸的是,狄塞爾在他55歲那年逝世了,他沒能親眼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
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並且將它裝在了自己的卡車上。1936年,梅塞德斯—賓士公司製造出了第一台裝有狄塞爾發動機的轎車。一直到今天,柴油機的英文名稱依然是「DIESEL ENGINE」,即「狄塞爾」引擎。
發動機技術:
1、渦輪增壓
增壓中冷——空氣冷卻和水冷。
渦輪增壓是提高升功率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於再次利用了廢氣能量,使發動機的熱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2、可變渦輪截面
增壓壓力閉環控制方法,廢氣放氣閥控制,可變渦輪截面控制。
3、缸內直噴
單噴,雙噴,更好地組織燃燒過程。
4、可變進氣歧管長度
又分為非連續可變和連續可變進氣管長度,提高各轉速下的充氣效率。
⑶ 發明發動機的是誰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後,經過將近兩百年的發展,不斷有人改進和創新,才有現代了發動機雛形,狄賽爾算是發明者,但是在他去世10年後第一台柴油發動機才被德國的MAN公司造出來,並命名「狄賽爾」
⑷ 汽車發動機新技術有哪些
汽車發動機所採用的新技術
1.VTEC技術
VTEC是本田開發的先進發動機技術,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控制氣門開閉時間及升程兩種不同情況的氣門控制系統。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意思「可變氣門配氣相位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與普通發動機相比,VTEC發動機所不同的是凸輪與搖臂的數目及控制方法,它有中低速用和高速用兩組不同的氣門驅動凸輪,並可通過電子控制系統的調節進行自動轉換。通過VTEC
系統裝置,發動機可以根據行駛工況自動改變氣門的開啟時間和提升程度,即改變進氣量和排氣量,從而達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及減少污染的目的。目前本田車型都使用i-VTEC(智能可變氣門配氣相位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i-VTEC技術作為本田公司VTEC技術的升級技術,其不僅完全保留VTEC技術的優點,而且加入了當今世界流行的智能化控制理念。
2.可變進氣歧管技術
該技術可以使發動機在不同轉速下具有不同進氣路徑,從而滿足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對進氣量的不同需求。在發動機低轉速時,為了提高發動機的功率輸出,此時採用較短的進氣路徑。
採用可變進氣歧管技術的目的是優化發動機整個轉速范圍內的扭矩曲線的同時改善加速性能和響應性,從而使發動機在不同工況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水平達到和諧、統一。
3.VVT-i技術
VVT-i是Variable Valve Timing-intelligent的縮寫,它代表的含義就是智能正時可變氣門控制系統。這一裝置提高了進氣效率,實現了低、中轉速范圍內扭矩的充分輸出,保證了各個工況下都能得到足夠的動力表現。另一個先進之處在於全鋁合金缸體帶來的輕量化,不僅減小了質量,也降低了發動機的雜訊。可變配氣正時可變配氣正時控制機構的主要目的是在維持發動機怠速性能情況下,改善全負荷性能。這種機構是保持進氣門開啟持續角不變,改變進氣門開閉時刻來增加充氣量。
4.偏置曲軸技術
曲軸偏置等於活塞偏置,這是曲柄連桿機構的一種形式。即活塞往復運動所在的軸線的延長線不經過曲軸中心熱力學上:可以使燃燒更充分
5.電子式節氣門
電子式節氣門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發動機的進氣流量,決定發動機的運行工況駕駛員通過加速踏板改變節氣門開度調節發動機的充量達到發動機輸出功率的目的,而電子節氣門是在加速踏板的附近安裝一個加速踏板感測器,在駕駛員踏加速踏板時只需提交踏板的位置信息即可,提了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6.CVVT(連續可變的氣門正時系統)
以現代汽車的CVVT引擎為例,它能根據發動機的實際工況隨時控制氣門的開閉,使燃料燃燒
更充分,從而達到提升動力、降低油耗的目的。但是CVVT不會控制氣門的升程也就是說這種引擎只是改變了吸、排氣的時間。
7.FSI(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引擎)
FSI是汽油發動機領域的一項全新技術,有些類似於柴油發動機的高壓供油術.它配備了按需控制的燃油供給系統,然後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壓力,最後噴油嘴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通過對燃燒室內部形狀的設計,使火花塞周圍會有較濃的混合氣,而其他區域則是較稀的混合氣,保證了在順利點火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實現稀薄燃燒,這也是分層燃燒的精髓所在。FSI比同級引擎動力性顯著提高,油耗卻可降低15%左右。
8.MDS:(可變排量發動機)
這套系統可在4缸和8缸模式間自動轉換。這種技術最適合多汽缸的發動機使用,在不影響駕駛者追求大排量車型的加速刺激時,又有效降低了堵車時的燃油消耗
⑸ 發動機新技術有哪些
1.1可變配氣相位與氣門升程
1.2 電子節氣門
1.3 缸內汽油直噴發動機
1.4 復合火花點火發動機
1.5 稀燃發動機
1.6 可變壓縮比技術
1.7 轉子發動機
1.8 發動機增壓技術
1.9 對置式發動機
1.10 W12發動機
1.11 HEMI發動機
⑹ 發動機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
⑺ 發動機發明的靈感
是啊!靈感是多麼重要啊!因為靈感才有我們現在這么繁華的世界!!!求採納
⑻ 怎樣利用汽車發動機搞發明創造
發動機呢是提供動力的一種裝置,汽車發動機的功率可以滿足您改車的目的
⑼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在那年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一位德國皮革商的兒子,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他34歲那年(1892年)取得了把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
第2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取名叫『狄塞爾(DIESEL)』發動機。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不斷完善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狄塞爾先生在他55歲那年不幸逝世了,沒有能夠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
(9)發動機新發明擴展閱讀:
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的主意。
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瓦特運用科學理論,逐漸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毛病所在。
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