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兒歌創造注意要領

兒歌創造注意要領

發布時間:2021-07-11 15:26:22

⑴ 簡述兒歌的創作要求

兒歌創作要從兒童的視角出發,重視趣味性
目前一些幼兒園也會開展安全、環保、文明禮儀、愛勞動、講衛生等主題兒歌創編,幼兒教師在創編時常常受到固有的思維習慣影響,往往過多注重兒歌的教育性,忽視了趣味性。教育性是一把雙刃劍,如處理不好,有時會有意無意地削弱趣味性。如兒歌《長大為國多出力》:公雞公雞喔喔叫,催我天天早點起。好孩子,守紀律,不遲到,不缺席,愛鍛煉,愛學習,愛勞動,愛集體,長大為國多出力!應該說,這類兒歌不在少數,都是標語口號的形式和概念化的說教,趣味性則盪然無存。兒歌越是生硬地說教就越是降低了自己的藝術品味。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經常開展主題創編,幼師生編出了很多寓教於樂的優秀作品,比如(《小剛頭發長又長》:小剛頭發長又長,男孩像個小姑娘。要是還不去理發,給你穿件花衣裳。再比如《你們要說普通話》:小雞小鴨叫喳喳,翹尾咧嘴在吵架。小雞說鴨罵了它,小鴨怪雞笑話它。鸚鵡連忙來勸架:「你們要說普通話。」這兩首兒歌的趣味性和娛樂、審美、語言訓練、增長知識等作用是有機統一的。
兒歌要想較好地激活兒童的情趣,就必須從兒童的視角出發。一是要寫孩子熟悉的生活,越是熟悉的生活,越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二是要對生活特徵作較生動細致的描摹,力求形似,以適應孩子直觀性、形象性的思維特點。比如,形狀、色彩、味道、聲音、動作等細節描寫,就常能形象地再現物象的外在特徵以調動孩子的感覺體驗,引起注意的興趣。如《小黃狗》:小黃狗,汪汪叫,嚇了妹妹一大跳。妹妹轉身回頭看,原來哥哥學狗叫。在這里,孩子熟悉的生活、聲音動作的細描、直觀性的形象再現、趣味化的游戲成分、兒童化的心理視角,把孩子帶進了一個快樂有趣的世界。
兒歌創作要具備獨特的審美眼光和感悟
作為兒歌作者不僅要有新穎的審美眼光,而且要有對兒童情趣的獨特感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物象特徵進行過濾,做到有選擇、有改造地進行優化組合,從而使兒歌創作的視野無限開闊,做到常寫常新而不致於落入俗套。如同樣是寫牽牛花的兒歌就有好幾首,這里不妨抄錄其中三首。其一:野牽牛,爬高樓;高樓高,爬樹梢;樹梢長,爬東牆;東牆滑,爬籬笆;籬笆細,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嗒嘀嘀噠!嘀嗒嘀嘀噠!其二:牽牛花,不牽牛,牽著花兒爬牆頭。牽牛花,東牆走,去和豆角拉拉手。牽牛花,西牆走,去和葫蘆碰碰頭。東牆走,西牆走,牽牛花兒找朋友。其三:牽牛花,不牽牛,早早起來爬小樓。爬小樓,喊小妞,快快起床快下樓。快下樓,沒梳頭,入園遲到羞羞羞。羞羞羞,羞羞羞,貪睡不是好妞妞。這幾首兒歌都選擇了牽牛花互相牽拉、藤長且攀附他物而爬的普遍性特徵,但由於作者的情趣各異,意味不同,都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第一首似乎使我們看到一個淘氣而又膽小的孩子形象,頗有天真爛漫而又滑稽可笑之奇趣;第二首則活現了一個活潑好動、熱情合群的孩子形象,流溢著團結友愛之情趣;第三首則借牽牛花寫出了一個「愛管閑事」的小朋友形象,從而道出了不貪睡不遲到之理趣,但又無說教之嫌。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會指定同一主題創編,比如寫「小蝸牛」,其中一首:蝸牛蝸牛你真傻,背著書包到處爬。不如去上幼兒園,我們一起過家家。唱歌跳舞又畫畫,老師獎你小紅花。另外一首:小蝸牛,送快遞,背著郵包上樓梯,爬一爬,歇一歇,慢慢悠悠不著急,好長時間爬一米。再比如寫「木棉花」,其中一首:小木棉,想媽媽,整天站著不說話。小麻雀,鬧喳喳,站在枝頭說笑話,逗得木棉笑哈哈,長出朵朵大紅花。另外一首:木棉樹高又大,筆直站著不趴下。春風姑娘表揚它,給它掛滿大紅花。不同作者依據自己的藝術個性,想像出不同的畫面和形象,散發出不同的趣味。
從創作過程來看,一般說來,當客觀事物的某一特徵刺激了作者,便激活了作者部分生活的記憶,從而啟迪著作者原先就已儲備的對兒童情趣的感知。這樣,主客觀找到了某個契合點,這便是創作上的所謂「發現」。開始,這種「發現」可能是模糊的,隨著構思的進一步深化,便越來越清晰,使主客觀達到高度藝術的和諧,優秀作品就應運而生了。
藝術想像是兒歌創作中的重要一環
藝術想像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是一項極需創新能力的高級思維活動,也是兒歌創作是否成功的關鍵。藝術想像必須遵循生活的邏輯、兒童情趣的邏輯和兒歌創作的邏輯。
1.想像的途徑之一是對生活特徵作某種變形改造。
「小強的頭發臟又亂,就像亂草一大團,小鳥見了飛過來,要到這里來孵蛋。」(《小強的頭發》)第一句先寫實,是想像的起點;第二句「頭發」變成了「亂草」,就是想像,就是變形;第三、四句順著這想像的邏輯一路擴展下去,最終推出~個荒謬的結果,連「小強」自己聽了也會覺得好笑。變形的改造更生動有趣地表現了生活真實,藝術創作的邏輯使之剔除了說教的成分而給人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間。應該說,在兒歌創作中,這種變形式的想像是相當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阿寶的耳朵里可以長出一棵草(《阿寶的耳朵》),蚊子和啄木鳥可以當「醫生」(《蚊子》《啄木鳥》),頭發長的孩子是個「小刺蝟」(《小刺蝟理頭發》),這種種想像確實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2.想像的另一途徑是象徵。
象徵的特點主要是意念上的變化,並以巧喻、暗示等作為聯系物象外形和作品意念間的橋梁,因此,它不需對外形特徵進行改造,或僅作微小的改造。如《小螃蟹》:小螃蟹,真驕傲,橫著身子到處跑。嚇跑魚,撞倒蝦,一點也不懂禮貌。這里螃蟹的外形特徵並未變化,但作者暗示讀者,這小螃蟹象徵著生活中的那種莽撞、不懂禮貌的小朋友,它讓小朋友聯想到自己和別人類似的行為,從而達到自覺改正不良習慣的目的。當然,由於孩子的理解力較低,因此,要有明確的導向,如上述「真驕傲」「一點也不懂禮貌」,就使小朋友容易產生正確的聯想。
兒歌創作要遵循單純、集中、短小的原則
兒歌的篇幅短小,它要求作者要在狹小的空間里表現一定的生活容量,這就是要遵循單純、集中的原則。所以想像必須是奇妙而且單純,必須要盡可能包容更准確到位的生活容量,這就要求作者要有想像的高度概括力和駕馭語言的靈活度。
比如我校學生寫的兒歌《春雨》原文是:滴滴答,滴滴答,沙沙沙,沙沙沙。花兒懶懶伸個腰,柳條輕輕飄呀飄,小草微微低下頭。螞蟻推門往外瞧,呀一一原來春雨來啦。修改後為:滴滴答,滴滴答,是誰輕輕把門敲?螞蟻推門往外瞧,呀——原來春雨來報到。這樣,兒歌雖短小,但因此顯得更加精緻。
在兒歌創作中還有許多可探討的方面,如比喻、誇張、擬人、對比、反復等手法的運用,音韻、節奏、語言、音樂性等方面的講究,都能使兒歌平添幾分亮色。

⑵ 結合作品論述兒歌創作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
兒童詩與兒歌同屬於兒童詩歌類,它們雖然都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徵,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一)從讀者對象的角度看,兒歌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兒童詩則是以學齡中後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
(二)從主題思想的表現看,兒童詩的主題思想常常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比較深刻、含蓄;兒歌則往往是比較單純淺易地表現它的主題思想。如兒童詩《小弟和小貓》與兒歌《洗手》都是以要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但表現方式卻明顯不同。
從語言表現形式上看,兒童詩與兒歌的語言均要求凝練、簡潔、有概括性。由於表現深度的不同,兒童詩的語言比兒歌的語言更純粹、更集中,更富有想像的張力。在韻律方面,兒童詩不像兒歌那樣講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整齊。
從篇幅長短看,詩有長有短,不受限制,其中敘事詩、童話詩的篇幅都比較長;而兒歌因為有口頭創作、供幼兒吟唱的特徵,一般都較為短小

⑶ 進行兒歌創作時應該注意什麼原則

要站在小朋友的角度。
有趣,好記,朗朗上口

⑷ 幼兒詩與兒歌的區別體現在哪些方面創作兒歌應注意那些因素

兒歌重「趣」,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抒情,童詩「嚴謹」,兒歌「寬松」,內容較深。
(一)從讀者對象的角度看:
一,兒歌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
在流傳方面、供幼兒吟唱的特徵、
在意象方面,故列為一專欄,童詩不一定要押韻。
二,兒歌較「顯」。
從語言表現形式上看。由於表現深度的不同。
六。並以下列六項要素來區分童詩和兒歌,內容淺易、簡潔,兒歌卻可以隨己意改編歌詞。
五;兒童詩則是以學齡中後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有概括性,詩有長有短,重視押韻的詩歌。
(二)從主題思想的表現看,童詩重「情」,兒歌卻一定要押韻、
在內容方面;而兒歌因為有口頭創作、童話詩的篇幅都比較長、
在境界方面,更富有想像的張力,不受限制,比較深刻,童詩較「穩」,兒童詩的主題思想常常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含蓄。
四。在韻律方面,雖然都是文句簡短,其中敘事詩、
在聲韻方面,但表現方式卻明顯不同,童詩不可以任意更動;兒歌則往往是比較單純淺易地表現它的主題思想,認為童詩和兒歌自有不同的天地。如兒童詩《小弟和小貓》與兒歌《洗手》都是以要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兒歌較「俗」、
在結構方面,但是兒歌是敘事,並不甚妥切;兒童詩是寫意,兒童詩與兒歌的語言均要求凝練,寫物。
蔡勝德在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民俗與兒童文學研究》〈童詩和兒歌的區別〉一文中,兒童詩不像兒歌那樣講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整齊,兒童詩的語言比兒歌的語言更純粹、更集中。
三,重視實用性。
從篇幅長短看。
兒歌和兒童詩,一般都較為短小,童詩較「雅」,重視藝術性
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
兒童詩與兒歌同屬於兒童詩歌類,它們雖然都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徵,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
參考資料:參考的網上資源

⑸ 如何創作童謠

兒童的音域窄,而且不似大人(成人)已變聲完全,並兒童有些歌唱技術沒有辦法專達到一屬般成人的水平。所以創作童謠要注意一下幾點。
1音域盡量不要超過八度
2,節拍(歌曲本身的節奏,律動)還有速度不要太快,(反應不過來)
3,音符本身的跳進不要太大,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盡量不要用。
受限於此~~所以~~兒歌能「朗朗上口」。

⑹ 兒童歌曲的基本創作規律是什麼

1.簡單易懂2.主題鮮明3.旋律明了4.最重要的一點歌曲必須簡短。(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⑺ 幼兒詩與兒歌的區別體現在哪些方面創作兒歌應注意那些因素

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 兒童詩與兒歌同屬於兒童詩歌類,它們雖然都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徵,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一)從讀者對象的角度看,兒歌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兒童詩則是以學齡中後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 (二)從主題思想的表現看,兒童詩的主題思想常常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比較深刻、含蓄;兒歌則往往是比較單純淺易地表現它的主題思想。如兒童詩《小弟和小貓》與兒歌《洗手》都是以要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但表現方式卻明顯不同。 從語言表現形式上看,兒童詩與兒歌的語言均要求凝練、簡潔、有概括性。由於表現深度的不同,兒童詩的語言比兒歌的語言更純粹、更集中,更富有想像的張力。在韻律方面,兒童詩不像兒歌那樣講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整齊。 從篇幅長短看,詩有長有短,不受限制,其中敘事詩、童話詩的篇幅都比較長;而兒歌因為有口頭創作、供幼兒吟唱的特徵,一般都較為短小。 兒歌和兒童詩,雖然都是文句簡短,重視押韻的詩歌,但是兒歌是敘事,寫物,內容淺易,重視實用性;兒童詩是寫意,抒情,內容較深,重視藝術性。 蔡勝德在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民俗與兒童文學研究》〈童詩和兒歌的區別〉一文中,認為童詩和兒歌自有不同的天地,故列為一專欄,並不甚妥切。並以下列六項要素來區分童詩和兒歌: 一、 在境界方面,童詩重「情」,兒歌重「趣」。 二、 在內容方面,童詩較「雅」,兒歌較「俗」。 三、 在意象方面,童詩較「穩」,兒歌較「顯」。 四、 在聲韻方面,童詩不一定要押韻,兒歌卻一定要押韻。 五、 在結構方面,童詩「嚴謹」,兒歌「寬松」。 六、 在流傳方面,童詩不可以任意更動,兒歌卻可以隨己意改編歌詞。

⑻ 童謠的寫作要求

1、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兒童的音域窄,而且不似大人(成人)已變聲完全,並兒童有些歌唱技術沒有辦法達到一般成人的水平。所以創作童謠要注意一下幾點。
1音域盡量不要超過八度
2,節拍(歌曲本身的節奏,律動)還有速度不要太快,(反應不過來)
3,音符本身的跳進不要太大,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盡量不要用。

⑼ 寫童謠時應注意哪些事

注意一定不能寫 少兒不宜的東東哦~~!! 別說我這是廢話

⑽ 下列屬於兒歌創作要領的有

兒歌創作的基本方法 要創作兒童,首先要弄清和掌握好兒歌創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創新。 1。兒歌的分節 兒歌可分一節式、二節式和多節式。一節式兒歌能一口氣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完,好似江河滔滔直下,一瀉千里。兒歌一般採用一節式手法創作,如兒歌《菊花開》:「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開開,/開幾朵? /開三朵,/爹一朵,媽一朵,/妹妹頭上戴一朵//」。除一節式外,還有兩節式、多節式。兩節式兒歌將全部思想內容用兩節表達,節與節之間採用對比手法或重復手法,使前後呼應。如《小嬌嬌》(丁曲):「小嬌嬌,/膽子小,/看見一條毛毛蟲,『媽媽媽媽叫』。雞寶寶,/跑來了。/一口吞掉毛毛蟲,『咯咯咯咯』笑」兒歌通過兩節式的描述,將膽小的嬌嬌和膽大的雞寶寶作了鮮明的對比,善意地諷刺了膽小的小嬌嬌,教育兒童要大膽一些。多節式兒歌結構比較自由,用於表達內容比較豐富的兒歌。如《學游泳》,第一節為:「我站在水邊,/水波譏笑我:/怕!怕!怕!。」第二節為:「我脫去衣衫,/水波向我招手:/下!下!下!。」第三節為:「我跳下水去,/水波給我鼓氣:/劃!劃!劃!」你看,從最初的怕到脫去衣衫到下水劃劃劃,一節說一個事,連續的幾節又說明一個故事,講明一個道理:萬事開頭難,迎著困難上。兒歌又是通過水波的擬人化手法表現這一過程,多麼形象有趣! 2。兒歌的句式和字式 「句式」,指一首兒歌的「節」數。一般情況下,兒歌6到8節,最少的有3節,如《雞蛋》:「雞蛋清,/雞蛋黃,/白雲包個小太陽。//」最多的十多節甚至幾十節的,不過非常少見。因為兒歌的對象主要是嬰、幼、低兒童,因此,篇幅不能太長,長了,記不住。但也有一類較特殊的、帶情節的游戲兒歌,篇幅就比較長,而且帶表演動作。 「字式」,指兒歌每句的字數。一般從一字、二字、三字到多字句都有。但常見的是三字、四字、五字、七字句。如:兩字式,每句兩個字。「小河,/說話,/嘩嘩,/嘩嘩。/問他,/說啥?/有魚,/有蝦」(《小河》虞運來)。三字式,每句三個字。「石拱橋,/彎彎腰,/背爺爺,/背寶寶。/又敬老,/又愛小,/石拱橋,/你真好」(《石拱橋》戚萬凱)。四字式,每句四個字。「海龜媽媽,/沙灘扒扒,/生下龜蛋,/蓋上黃沙。/太陽曬曬,/孵出娃娃,/爬進大海,/去找媽媽。(《海龜》齊敏)。五字式,每句五個字。「蒜瓣團團坐,/一塊在聽課。/從秋坐到夏,/腰彎背也駝。」(《大蒜》彭萬洲) 。六字式,每句六個字。「飛盤飛盤飛飛,/一飛飛到天上。/娃娃娃娃追追,/抓住一個月亮」(《擲飛盤》蒲華清)。七字式,每句七個字。「藍花碗,口兒圓,/我送香茶到田間。/犁地叔叔喝一碗,/一犁犁到天邊邊」(《送茶》江全章)。長短句式,每句字數不同,有多有少。「哈,小汗珠兒會爬山,爬上了媽媽鼻子尖」(《汗珠兒》范永昭)。「親一親好媽媽,嗯,好香呀!親——親好爸爸,呵哈哈,鬍子扎嘴巴!」(《親一親》陳珉)。雜言一般是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的綜合應用,尤以三三七應用最廣。這種三三七式,句式參差錯落,音節自然響亮,韻律優美和諧,兒童容易學,唱起來也好聽,如三三七兒歌《梳子》:「小花貓,胖乎乎,釣條魚兒用水煮。吃完魚,咂咂嘴,拿著魚刺當木梳。」 希望喵喵能夠幫助到您哦!-

閱讀全文

與兒歌創造注意要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