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郵票打孔的發明

郵票打孔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1 14:50:27

㈠ 郵票打孔機是誰發明

19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鬆弛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 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 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 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 機的研究。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㈡ 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打孔機的

阿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過程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1848年的某一天,有位專新聞記者在倫敦屬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 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的亨利 . 阿切爾這位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後,他便開始研製 「郵票打孔機」。 經過努力,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郵票打孔機,幾經改進後,使用效果良好。 並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世界上第一種有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㈢ 什麼發明了郵票打孔機

郵票打孔機是誰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切爾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一種針對郵票邊緣最受歡迎的加工方法,這種方法也成就了郵票這種獨一無二的外形樣式。郵票邊緣的齒其實是郵票打孔的摩登樣式。開始的時候郵票的邊緣不會怎麼被加工。沒有齒,使用者需要用剪刀方能從郵票方格分離出來。
阿切爾(Archer,1813~1858)是英國發明家,因受啟發而發明郵票打孔機。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3)郵票打孔的發明擴展閱讀
郵票齒孔是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 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
齒孔是郵票外觀的一個重要特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沒有齒孔,到1854年在英國首先出現有齒孔的郵票。早期郵票的齒孔基本可分為線齒和孔齒兩類。線齒又細分為占線、弧線、蛇形、矩形幾種孔齒則有圓形、菱形等區別。
根據打孔設備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線式、梳式、整式三種。線式打孔在撕後,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圓,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面通天。
梳式打孔在分撕後四角為四分之一圓,四方連的中心絕大多數為完整的圓孔,邊紙有一邊通天,整式,即棋盤式打孔,整版郵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後的四角皆為四分之一圓,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邊不通天,我國郵票多為此種打孔。

㈣ 郵票上的齒孔是怎樣發明的

郵票的齒孔:

齒孔是郵票外觀的一個重要特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沒有齒孔,到1854年在英國首先出現有齒孔的郵票。早期郵票的齒孔基本可分為線齒和孔齒兩類。線齒又細分為占線、弧線、蛇形、矩形幾種孔齒則有圓形、菱形等區別。根據打孔設備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線式、梳式、整式三種。線式打孔在撕後,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圓,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面通天;梳式打孔在分撕後四角為四分之一圓,四方連的中心絕大多數為完整的圓孔,邊紙有一邊通天,整式,即棋盤式打孔,整版郵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後的四角皆為四分之一圓,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邊不通天,我國郵票目前多為此種打孔。根據打孔外觀效果,又可以分光齒、毛齒、盲齒三種。光齒:打孔後圓形紙悄未完全脫落,分撕後,齒孔光潔;毛齒:打孔後,圓形紙未完全脫落,分撕後齒孔毛糙;盲齒;打孔後,只打了一個圓形壓痕,分撕後,無脫落的紙屑,無齒孔呈現。另外還有漏齒,因打孔疏漏造成,多見於線式打孔,屬於變體。
異形齒孔:
異形齒孔是指在郵票上打的齒孔並非圓形齒孔。異形齒孔有矩形齒孔、菱形齒孔或方形齒孔、針形齒孔並用的橫、直異形齒孔等。

㈤ 郵票打孔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鬆弛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
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
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
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 機的研究。

正式誕生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㈥ 郵票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這個具體的是誰是不清楚的,只是有個故事,郵局的人在一家咖啡館喝咖啡,見到了一個記者在黏貼郵票,那個記者沒有剪刀,但是身上帶了一個針,就用針一個一個得在其周圍打上孔,然後很容易的分開了,受到這個啟發,郵局的人把它融入到了生產之中~

㈦ 現在我們用的郵票是哪個國家誰發明的打孔郵票

是英國發明家亨利 . 阿察爾(Henry Archer ) 又譯為 阿切爾或亞察爾,在1848年發明的郵票打空機。 在此基礎上,英國於1854年最早出現了有齒孔的郵票。後來世界各國郵政發行機構競相仿造 ,由此各國都出現 「打孔郵票」(即有齒孔的郵票),我國也不例外,從清朝大清郵政發行的郵票起就有有齒孔的郵票,一直延續到今天。

㈧ 帶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現在的郵票四周都有齒孔,既便於撕開又很美觀。可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於1840年在英國誕生後的十餘年間,郵票四周並沒有齒孔,整張的郵票在貼信前或出售時,須用剪刀一枚枚剪開,非常麻煩。

郵票上的齒孔究竟是怎樣來的呢?說起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1848年,有位新聞記者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一位名叫亞瑟·亨利的有心人看到,他便設計製造了一台郵票打孔機,經過幾次改進後,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㈨ 阿切爾是如何發明郵票打孔的

郵票打孔機的發明

19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松馳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 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 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 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 機的研究。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閱讀全文

與郵票打孔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