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語翻譯
低碳經濟(LCE)或低礦物燃料經濟(LFFE)是指向大氣排放最少量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的經濟體系。近來,科學和公眾觀念均認識到,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氣中溫室氣體(特別是CO2)的累積正在造成氣候發生改變。這些氣體的過量存在正導致全球變暖,這將影響到長期的氣候狀況,對人類可預見的未來將會有不良影響。所以,人們提出以全球規模運作的LCEs作為一種方法來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同時作為一個試行體制,為更先進的「零碳」社會和能源可再生型經濟做准備。
有些國家是低碳社會,人口少,工業化程度也不高。為避免將來任何時候出現氣候改變,所有國家都認為「重碳」和人口多的社會應轉變為「零碳」的社會經濟模式。部分此類國家已承諾向低碳社會轉變,但暫不考慮徹底的零碳排放。他們聲明將採取轉換排放物的方式來降低100%的排放量,但不會一次性實現零排放。換言之,一些形式的排放將會持續,只是改變了形式,所以並不是低排放。
各國試圖以向低碳經濟轉變作為其國家自身的降低全球變暖策略的一部分。綜合性的應對全球變暖的策略包括:適量碳排放,地理工程和對全球變暖的適應。
有提議使用核能,或者被擬議的碳採集存儲(CCS)作為主要方式,來實現開發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時達到LCE;但同時存在以下擔心:廢核燃料的存儲是否可靠,安全能否保障;世界范圍內成功實現CCS所需時間和費用存在不確定性;被封存的排放物是否不會泄露入大氣。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將可再生能源作為實現LCE的核心的提議,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問題是高價低效,不過,由於近來這方面的投資和生產有了顯著增長,這一問題有了改善。而且,即使不考慮GHG(溫室氣體)排放對大氣的影響,日益增長的石油峰值問題也足以讓人們考慮向LCE做轉變。
=========================================================
第二段「cut by 100% by offsetting release 」此處有不確定。
㈡ 給出有關碳中立國家的資料
「碳中立」是指,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者利用碳減排設施,使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和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總量達到平衡的實踐。
梵蒂岡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碳中立主權國。
KlimaFa生態儲蓄被選中幫助實現該目標。2007年KlimaFa已經在歐洲種植了一片梵蒂岡森林來抵減梵蒂岡每年排放出的CO2。此外Planktos/KlimaFa還計劃合作開發一種可以計算每個梵蒂岡教堂碳足跡的方法,從而通過抵減方法使縮小碳足跡。
梵蒂岡森林位於匈牙利Bukk國家森林公園,通過KlimaFa氣候公園項目拍賣而得,其具體面積取決於梵蒂岡2007年的能源使用量以及目前的減排效果。梵蒂岡在6月份宣布改造保羅四世教堂的頂層,新的屋頂將採用光伏發電設備。
哥本哈根市政府為該市設立了一個宏偉目標,到2025年哥本哈根希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立城市,換言之哥本哈根市要在短短的16年時間里將該市二氧化碳總排量降低到零。
2007年12月,大西洋學院(College of the Atlantic)的官員對外宣布,這個私立學院成為了美國第一家「碳中立」大學。
大西洋學院表示,在過去的15個月內,通過在俄勒岡州設立的溫室氣體減排系統,學院已經抵銷了2488噸溫室氣體。這一系統成本約合25000美元。
㈢ 比亞迪唐EV將出口挪威,歐洲新能源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
近日,挪威一名汽車博主Kris Rifa,在當地拍攝到了一輛比亞迪的純電動車。新車雖然全身上下的所有車標、標識均被貼紙遮蓋,但對電動車有所了解的朋友來說,能夠看出這是一台比亞迪的唐EV?600。換句話說,比亞迪唐EV甚至更多的比亞迪車型將出口到挪威。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3月份全球多數市場的汽車銷量紛紛下滑,然而歐洲新能源市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已經延續了三個月的快速增長態勢。
那麼比亞迪為什麼會選擇出口挪威?整個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今年3月對挪威來說算的上是一個特殊的月份,當月,挪威共賣出9358輛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量的75.2%,這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值。換句話說,每售出4輛新車就有3輛是新能源汽車。
在這其中,賣的最好的是奧迪e-tron,其銷量為1,681 輛;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共售出997輛;第三名是大眾e-Golf共賣出629輛。
不僅如此,事實上挪威目前是世界上電動汽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顯示:挪威的電動汽車數量占所有汽車數量的百分比高達50%,這就意味著在挪威的所有汽車中,兩輛車中就有一個是電動汽車。並且更為重要的是,挪威超過德國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市場。
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動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與挪威自身的條件和政策是分不開的。首先,挪威人口少、面積小、全國地理環境差異不大,非常有利於推廣普及電動汽車。
其次,挪威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和扶持,要遠早於其他國家,從1991年就開始對電動汽車進行免稅或補貼了,而且為了讓更多市民接受電動汽車,停車費、過路費統統有優惠,而且加強充電網路建設與改造升級,可謂是用盡了一切能想到的辦法推廣普及電動汽車。
由此可見,作為電動車市場份額佔比最高,且電動車市場潛力巨大的國家,挪威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的天堂,各大新能源車企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在這里有一席之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比亞迪要把唐EV出口到挪威。
實際上,不僅是挪威,整個歐洲地區都在經歷一股電動化的浪潮。在整體車市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仍能保持向上勢頭,有多方面原因。但是這其中,碳排放標准急速加嚴和「禁售燃油車」政策,是歐洲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外驅動力。
去年底,歐盟啟動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該地區希望在本世界中葉之前實現碳中立。此前車輛製造商在歐洲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如果他們不能大力推廣零排放車輛,他們就要向歐盟支付高額罰款。
與此同時,歐洲多國如法國、英國、挪威、西班牙、荷蘭等,都提出了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部分城市開始劃定燃油車的禁行區域。政府的「禁油」力度也極大推動了歐洲各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當然,與中國情況相同,歐洲電動汽車初期發展迅速,也離不開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新能源汽車的情況值得關注。去年底德國政府宣布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至2025年底,並且售價低於40,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電動車的補貼都能相應提高50%,分別享受6,000歐元和4,500歐元的補貼;而價格處於40,000歐元至65,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則的補貼分別提高至最高5,000歐元和3,750歐元。
根據最新的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3月,德國整體車市銷量同比降幅達到38%。但是電動汽車銷量為19755輛,市佔率達到歷史最高值9.2%。根據相關人士分析,即便是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的電動汽車市佔率也能達到10%。
相比之下,疫情對法國整體車市的沖擊極大(新車銷量跌72%)。或許是因為法國政府為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6,000歐元的獎勵(最高可達14,500歐元補貼),以及免除進口稅、增值稅和道路稅等優惠政策的原因,3月份法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受到的影響較小,3月銷量同比上漲12%至7,740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7,318輛,約占當月乘用車總銷量的11.7%,創下歷史新高。
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法國電動汽車的市佔率有可能達到10%。也就是說,法國全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大約為15萬輛-20萬輛,有望成為歐洲僅次於德國的電動汽車大國。
2018年開始,英國逐步取消了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僅為純電動汽車提供了最高可達3500英鎊的補貼和返款。作為歐洲第二大汽車市場,英國車市受到了「退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影響。
3月份,雖然英國整體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同比下跌44%,但電動汽車銷量和市場份額卻仍然保持了驚人的增長。當月英國共售出18,512 輛電動車,創歷史新高,較2019年同期同比增109%,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也給車市的總體衰退帶來了一些緩解。
荷蘭雖然是個歐洲小國,但在電動汽車銷量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當前,荷蘭提供了多種優惠措施,其中包括對於每輛電動汽車,其售價處於5萬歐元以下的部分,將享受比燃油汽車低得多的銷售稅率,以及免徵公路稅等。
今年3月份,荷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了25%,但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然實現8%的正增長,達5,102輛。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國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擴大到17%,僅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就達14%。
雖然北歐作為歐洲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位置在去年被德國奪走,但作為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地區,北歐國家很早就開始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挪威之外,在瑞典,電動汽車買家可以享受最高6萬克朗(約6300美元)的獎勵。
在丹麥國內,該國政府取消了此前計劃的對電動汽車增收稅費的決定。並且為駕駛電動汽車上下班的車主提供稅收減免。
通過銷量數據可以看到,今年3月,瑞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再次創下新的記錄,共售出7,794輛,同比增幅高達79%;市場份額也接近創紀錄的28%。與此同時,丹麥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僅上升,而且還占據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市場份額。上個月,丹麥一共銷售了1,758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12%,大約每售出8.3輛車就有一輛為新能源汽車。
總的來說,比亞迪選擇把唐EV出口到挪威,看中的是挪威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希望憑借自身的實力在遍地都是電動車的挪威占據一席之地。而歐洲新能源市場逆市上揚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下,歐洲已經進入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
當然,考慮到當前歐洲的疫情較為嚴重,今年歐洲市場的新能源和整體銷量都會受到不小影響,可能會無法達到此前預期的水平,但這改變不了歐洲電動化進程加快的大趨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歐洲和中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截然不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的整體銷量的確可能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英語翻譯高分
這些小項目都是僅僅是個開始,在這本書所討論的概念,需要與其他可持續技術相結合,創造一個最終的城市設計使人類生活更接近自然周期需要什麼為延續。對一個完全整合的項目的例子是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項目,勞埃德隧道。該項目區包括35塊,內城街道,是通過45年的進程計劃。棲息地質量,數量,和連接將得到恢復。雨水,雨水,中水,黑色的水將被處理和再利用。能源需求計劃會有所減少,以及現場可再生能源資源將得到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包括沼氣,太陽能和風能。碳中立還計劃通過購買碳信用額度。
㈤ 幫忙翻譯一下英語
中國: 各個主要的交通運輸中心和交通網路需要優先在運輸救災工作中考慮到持續的運輸延誤問題。我們很高興得得知DHL中國分公司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了一百萬人民幣(約10萬歐元)來支持運輸救災工作。 另外,DHL中國分公司將與社會共同輸送救災物質到受災區。
中國關於低或碳中和的提案
作為在亞太地區17個國家關於GOGREEN明示的首次展出,DHL公司計劃在2008的第三個季度推廣碳中和和低碳含量的輪船運輸選項。
擁有這項增值的服務,DHL旨在滿足部分顧客的需求,這類顧客致力於尋找對環境負責的運輸方案。DHL公司還計算了每個顧客從從始發港到目的港運輸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含量,然後通過重新投資工人的二氧化碳管理項目,例如,另一種運用新型能源的交通技術,太陽能嵌板,植樹造林工程,來抵消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含量。這些工程方案已經被公認為DHL專用的二氧化碳管理功能,旨在抵消顧客全球運輸中所釋放的二氧化碳。
DHL擴大了它在香港的中亞中心
費用為110,000,000美元的中亞中心擴展工程竣工
2008年9月8日DHL宣布它的費用為110,000,000美元的中亞中心擴展工程竣工。210,000,000美元的總投資使得這個工廠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自動化工廠。現在,公司又計劃了新的目標,在上海提高其作為北亞中心的網路容量。
㈥ 高分翻譯
這兩個小工程都只是開始,而這本書所討論的概念需要結合其他可行的技術來創建一個最終的城市設計,用以允許人類離可持續的自然循環生活的更接近。
一個例子就是波特蘭-俄勒岡工程Lloyd Crossing這一完全綜合的工程。這一工程面積包括35個街區-城市內部社區並且計劃在45年內完成。住處質量、數量和相連性都會被重建。雨水、廢水和垃圾用水都會被合理處理並再利用。能源需求計劃減少,現場的二次能源會被治理。這些資源包括沼氣、太陽能和風能。碳能源也計劃通過購買碳信用卡來解決。
㈦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一旦有市場政策保駕護航,大眾自然可以放開手腳盡情研發自己想做的電動化車型,這對於目標市場,以及大眾本身,無疑是一次雙贏。換句話說,如果ID.3是為大眾開辟了一條新路,那ID.4就是加大大眾押寶勝算最有力的籌碼。最後多提一句,ID.3和ID.4已經確認會分別被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國產化,ID.4預計年內就能引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