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極品導游是如何造就的
極品是如何造就的?錢,唯有錢而已?
—題記
如果你來新疆旅遊,你會選擇跟團嗎?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那個啥,為啥呢?聽了極品導游的故事,也許,你就明白了。
話說2015年6月16號一大早,我們就集合從烏魯木齊出發去喀納斯。張導,告訴我讓我在烏魯木齊孔雀大廈門口等他,我於7點半按時到達,結果接我的小車近8點才到,到了後的第一句話還是:「你這個手機號不是有三個人嗎?怎麼只有一個?」
再到後來,小車把我們拉到了旅遊大巴上,說好的8點出發,說好的馬上,是一個多小時以後。吐魯番的,石河子的,一路走一路接,終於接全了。
張導開始跟我們講故事,講他的傳奇人生。話說他曾在甘肅九泉當過兵,還和他的戰友發明出了什麼高端的東西,非常厲害。轉業後,來到了新疆,做了導游。他說自己很喜歡新疆,因為新疆這邊的人爽快,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會拐彎抹角,讓你猜來猜去,跟新疆人打交道不會累。我也對接下來的旅途充滿了期待。
只是,接下來他的很多話都是圍繞如何讓我們去他指定的旅遊景點和如何讓大家都去而展開。他的導游解說詞,生硬而晦澀,不時加一句:「明白吧?」「聽明白了嗎?」好像全車的人都是弱智。
比如,那天我們顛簸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八點才到貝爾津,大家都想休息一下。但他一直鼓動大家去五彩灘看一下,說如果不去的話,那麼這一天都在坐車,就很沒意思了,並且是非常沒意思,一臉嫌棄的表情。我就在想:大美新疆,這就是你喜歡它的方式嗎?你是真的愛它還是愛它為你贏得的利潤?
再比如,第二天在喀納斯發生的種種。那天早上一大早出發,他就在收費用,比如喀納斯湖坐船120,觀魚台120,並且一直強調,如果不去這兩個地方,真是一點兒意思也沒有。
鑒於昨天沒有去五彩灘,實在不忍看他那張拉得比驢還長的臉,就買了船票,去游一下喀納斯湖。我們10點多到景點門口,等了半個多小時才讓我們進去,進去後,又去坐船,一個來回40分鍾,坐船坐得我想吐。一點兒都不好玩兒,密閉的空間,還不讓上二層露天的地方去。坐完船,又去吃午飯。吃好午飯去觀魚台。我說:「我自己去逛逛。」他來了句:「那我寫個條子,你簽名吧。」我說:「好。」
只見他寫到:「今有某某私自離隊,出現事故,概不負責。」我問了他一句:「什麼叫私自離隊?我沒跟你打招呼嗎?」答曰:「萬一你被牛咬了,到時候誰都負不了這個責任,你也不會這么善良地跟我說話。」好吧,牛會咬人,張導,你果然是氣糊塗了?
其他遊客也陸陸續續有不去觀魚台的,至於有沒有寫保證書並簽字,就不得而知了。我只記得有人問他有沒有沿湖走的路,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氣急敗壞。
我脫離了隊伍,表示很開心。只是,那個時候已經三點多了,到他說的七點半集合時間只有四個小時左右。從喀納斯村沿著河邊走,景實在太美了,我就一直走一直走,不捨得離開,一走就是近三個小時。
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也成了泡影,沒時間了。但我已非常滿足。途中遇到幾個哈薩克族的小孩子,身上充滿陽光,野性,就像一匹匹小馬,跑的飛快。這里的孩子,也是純天然的?
其實,如果不跟導游,來喀納斯,憑門票是可以二次進入的,只不過比一次進入的門票多了10塊。如果那樣,我就可以充分地游覽喀納斯了??但張導對此是避而不談的,因為18號,也就是第三天,他要帶我們去禾木,如果大家都留戀在喀納斯,他要怎麼收錢呢?禾木的門票是60塊,但他跟大家收的費用是280塊,這中間有多少利潤?賺錢是必要的,但僅以賺錢為目的,大宰特宰的行為是可恥的!
19號返程,我聽從同學建議,直接從布爾津去伊犁。對於終於擺脫張導,我都有些手舞足蹈了!在我走之前跟他要我的身份證,他的態度又出奇的好了起來,跟我說去霍城的車是有的,在貝爾津客運站坐,還跟我說打個出租過去是三塊錢,可不要被宰。正當我感激涕零之時,他遞過來一張滿意度調查表,我看了一眼,還是打了滿意。我終究是善良的。
只是,我很想告訴他:「都是混生活,都不容易,但作為導游,最起碼的道德底線還是要守住的。當你失去顧客的信任,你是賺不到錢的。」做導游,導的是景,結的是情。一個導游,若只以賺錢為目的,不去關注遊客的需要,遊客對他也不會有什麼好評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善良。
Anyway,張導只是其中的一抹灰色,並沒有影響我行走的熱情。在喀納斯的幾天,它的美麗,馬牛羊的怡然自得,住宿的干凈寬敞,來自牧場的歌聲,都帶給我極大的享受和滿足!
我在喀納斯
廊道上的白族男孩兒
唯美喀納斯湖
喀納斯河
開滿野花的草原
怡然自得的牛兒
Again,趁年輕,去遠行吧!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貳』 導游在車上說的笑話
特殊服務
小姐:你好,需要按摩么?
我:不需要.
小姐:我們服務很周到的,而且小妹妹都很漂亮的.
我:不需要
小姐:我們的幾個小妹妹都是大學生的,而且價格很公道的.
我:哦~要是大學生那正好,我有需要特別的服務,不知道你們提供么?
小姐:什麼服務我們都提供的,你需要什麼服務呢
我:我這正好有道高數積分題做不出來,你們誰來幫我做一下.....
小姐:。。。。。。。。
人家賣身不賣藝
===================================
醫院為防止病人出逃外設100道,兩精神病患者仍欲逃出醫院。
於夜黑努力翻牆。
至第30道牆下,
「累了么?」 ,
「不累。」於是二人繼續向外翻。
至第60道牆下,
「你累了么?」
「不累。」於是二人繼續向外翻,
至第99道牆下,
「你累了么?」
「累了」
「那好,我們翻回去吧」
『叄』 導游幫幫忙!
其實就是景區的說明,中小學語文作文的說明文,內容只是分拆了裡面的各小景點。講現場嘛,走到哪說到哪,看到什麼說什麼。
『肆』 我是小小導游
清明上河園導游詞
我們現在游覽的景點是開封大型民俗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許多熟悉中國歷史和藝術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清明上河園》是我國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畫中描繪了宋代京都生活和景色,是有關專家研究和國宋代歷史的最圖文資料。開封清明上河園以《清明上河園》為藍本,按照圖中布局,採用宋代營造法式,結合現代建築方法,集中再現了原圖的購物景觀和民俗風情。使您「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熱烈的開園儀式,蔚為壯觀,不可錯過。
(在清明上河園大門前)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烈,具有濃厚的發方色彩。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著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發兩旁。緊接著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間,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豪放。最後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上場的一代名相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黝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游覽。至此,馬隊手們手中旌旗揮舞,盤鼓手中大鼓齊震,遊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游覽的序幕由此而拉開了。
在清明上河園,迎面可以看到一幅長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漢白玉巨石人像雕塑《情系東京》,一代名師張擇端手捧恢宏歷史長卷《清明上河圖》歡迎您來到清明上河園。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一代名師張擇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圖》吧。
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生於北宋,卒於南宋。年輕時游學京師,擅長繪畫,曾任翰林圖畫院侍詔。為紀念張擇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陳修林、龐王宣教授取中華石材之鄉山東萊州的白色花崗石這尊高大塑像,石像後面則為濃縮《清明上河圖》芸芸從生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太平盛世時開封的繁華市景、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圖》中所畫的生活景物幾乎無所不包,真實地描繪了北宋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在這幅長525厘米地,寬25.5厘米的畫卷上,有各種人物684個,牲畜96頭,房屋122座,舟船25艘,既有巨商富賈,也有街頭小販,既有城樓虹橋,也有行舟路人,就連算卦先生也能看得到。專家們甚至還發現了店鋪中的算盤。算盤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講算器究竟何時發明,目前我們還無法考證,但是《清明上河圖》中出現的算盤卻是在目前發現的古代圖文資料中第一次出現的算盤。《清明上河圖是我們研究宋代經濟、文化、建築、科學等珍貴歷史資料,原作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清明上河園景區,佔地500畝,其中水面120畝,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仿照原圖,設驛站、民俗風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魚蟲、繁華京城、休閑購物和綜合服務等八個功能區,並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等四個文化區。游覽清明上河園,可以跨虹橋,登上善門,游鴻福寺,瀏覽文綉院,下榻古驛站,就餐孫羊正店。游覽清明上河園,您可以情觀黨民間雜耍、木蘭織房、年思社,還有吹糖人、剪紙、風箏等民間工藝,當然還有聞名中外的開封小吃。
清明上河園可看景物繁多,讓我們先雲看看著名的虹橋吧!
展閱《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看到一造型優美的木頂拱橋。據專家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虹橋為中國十大古橋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橋,如建於1050年,為當時北宋京城的水陸交通運轉暢通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後毀於戰火。今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拱橋,是仿照原圖建造的。我們能夠重登飛架的虹橋,應歸功於張擇端真切的視像描繪,應當感謝他給了後人重睹北宋京都風景線的機緣。重建的這座虹橋1998年建成,橋跨徑25米,高5米,跨度比為1:5,橋的兩邊設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頂部有一圓盤,上面泊立白鶴鳥,隨風轉動,對照下面的十字交儀木就知道白鶴所指的方向,這是古代的風向標。
虹橋是飛架在汴河之上。據史書記載,汴河始於戰國的魏,通於隋,暢於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長江,為北宋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各地所產的糧食,所收的賦稅,各種奇珍異果都是沿著這條河運到京城來的。汴河對於當時的北宋可謂至關重要。由於舟船往來,客商眾多,於是在河的兩邊就出現了許多店鋪,在當時襲擊京城,汴河兩岸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虹橋左右讓鋪林立,舟船如梭,商賈雲集。今天的虹橋下面,是東京碼頭,諸位感興趣的話,可以盪起宋式木船,飽覽北國水城的萬頃碧波。
清明上河園是一所集民俗展示和歷史風情為一全的主題公園,各種表演展示遍布全國各處,前方有上善門,城樓群內有仿古編鍾。再往前是孫羊正店,當時為北宋東京著名酒店,可提供飲食。沿途有許多店鋪,您可以選購自己喜愛的工藝美術品,園內還有許多雜耍藝人,飲食店鋪。園內一些表演節目有固定時間,如王員外招婿、梁山好漢劫法場等,可以供大家自由觀賞
『伍』 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蓮花山旅遊區觀光旅遊,我是景區導游員***,今天能與大家共游蓮花山,感到非常高興,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希望今天的蓮花山之行,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走進蓮花山,我們不但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學到了修身養心的知識,聆聽人與自然的交響,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寶山、智慧的海洋中暢游。
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山最具特色的景點——蓮花山碑林,我們的祖先摩崖詠懷,勒石銘記,為中華大地憑添了無數人文勝景。這座吞古納今的碑林,為千秋萬代鐫刻了一部立體的文化巨著。
蓮花山碑林始建於1994年,於2002年秋竣工,佔地面積三萬平方米,以整座山為基址,依山就勢興建而成。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門碑,山下的圓形碑廊周長360米,8條旋轉上行的碑廊匯通到山頂的碑閣,形成了全國罕見的一組球面建築群。這些錯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築,綜合了南北建築風格,造型獨特,氣勢恢宏。
蓮花山碑林容碑一萬塊,收刻了儒、釋、道、醫、武、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華,將歷代藝術珍品、民間收藏品、歷代書法、繪畫代表作、當代名家墨跡、出土文物描圖、著名科學家肖像、科學發明圖解等,包容兼收,分類概括。
蓮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碑林,那麼它都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碑林的總體設計以整座白猿山為主體,這樣的構造既富有動態感,又能體現出碑林的雄偉氣勢。
其次,碑林的內容匯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繼承儒釋道醫武的精華,又融匯了時代的特色;既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創新精神,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積極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將端莊、高超的書法藝術和精湛的繪畫技巧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碑刻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滿足了不同文化層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徵集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僅歷史跨度大,而且內涵極其豐富。比如《論語畫解》刻石53塊,《法界源流圖》95塊,《淳化閣法帖》98塊,《中華名匾》100塊,《浮圖大觀》105塊,《周易畫傳》448塊,《五百羅漢圖》500塊。
碑林的刻碑採用的是陽刻、陰刻相結合的手法,比如臉部和外露的皮膚全部用陽刻,這種刻法能達到反差效果,使圖像變得更生動、逼真。碑刻的不同刀法,還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色調。碑林所刻的人物及書畫,線條流暢,虛實分明,毫發纖真,受到書畫家一致的高度評價。
碑林的石材選用河南「皇坑」出產的石灰岩青石,這種青石石質細膩,顏色均勻,歷經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其中最難開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蓮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噸以上的大碑都是幾經周折從深山中開采,再千里迢迢運回來,其中,中心閣碑整體高9.1米,重達50噸,碑林外的主門碑中,主碑「蓮花山碑林」高9.8米,重達73噸,兩座副碑高7.8米,重各達40噸。
我們現在看的是一號長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書》、《茶經》、《論語畫解》等作品。其中《論語畫解》是由台灣當代著名畫家江逸子在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周年時精心繪制,從孔子《論語》中選取51則語錄和《大學》、《中庸》的各一則語錄,配以工筆人物畫,繪制而成《論語畫解》,闡發儒學大義,筆法細膩,形象生動,圖文並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傳孫女孔德懋女士稱贊此舉乃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事,並欣然題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號碑廊——釋家文化,主要有《金剛經》、《心經》、《無量壽經》等佛家上乘經文。
三號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經》、《玉皇心印妙經》等。其中《老子出關圖》是我國著名畫家黃迪杞經過三次反復修改的作品;還有《八仙過海圖》。
四號碑廊——醫學文化,主要有歷代名醫畫像、《神農本草經》、針炙圖、中葯圖譜等。其中歷代名醫圖共有160幅,是我國最全、最多的一套名醫圖。中葯圖譜收刻了常見中葯圖共200餘塊碑。
五號碑廊——武學文化,主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諸葛兵法》、《三十六計》等古時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國從商朝時期至清朝時期每個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飾,還有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武術,如少林內廊秘法、李氏太極拳等。
六號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文化的介紹、曹雪芹的《曹氏風箏圖譜》、日本的《源氏物語畫卷》等。其中,《曹氏風箏圖譜》為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所繪,詳述風箏起放、扎糊、分類、彩繪的訣竅,圖譜圖樣精美,技藝精湛,堪稱藝術珍寶。抗日戰爭期間,這一國寶流落日本,幾經劫難,終得以重見天日。日本的《源氏物語》是日本最早的小說,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是日本的文學瑰寶,日本畫家又將這本書講述的故事描繪成畫,形成了《源氏物語畫卷》。
七號碑廊——吳楚文化,主要有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漢漆器圖案、秦簡、《離騷》、隨州曾乙侯編鍾、古銅鏡系列等。鄂州是古銅鏡之鄉,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銅鏡均是國家一級文物,藝術價值極高。隨州曾乙侯編鍾是我國成組出土編鍾數量最多、重量最大,鑄造最為精美的一組,充分展現先秦楚文化的輝煌,也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
八號碑廊——科學技術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國古代科學發展史、四大發明、乾隆御題棉花圖、西昌衛星發射紀念章等。其中,《御題棉花圖》由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承觀畫成,他將當時棉花的整個生產過程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表現出來,並由清朝乾隆皇帝親筆為每幅畫題詩、作序,堪稱藝術與古代科技結合的上乘之作。
外圍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圖》、中華勝境圖、七十二候印譜、黃庭堅《松風閣》詩卷、毛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蓮花山風景、無錫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譜》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漁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節氣,每節氣五日為一候,以每候內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變化為文,由於原刻石早已無存,這個印譜更為珍貴。《松風閣》長卷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行楷書中的力作,結字內緊外松,筆法渾圓,出筆長而蒼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昂藏有態。《清明上河圖》是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其畫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汴河及其兩岸的風光,以全景式的構圖、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了十二世紀我國都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貌。《水調歌頭·游泳》是毛澤東1956年暢游長江時所寫,詞的宏大意境和氣吞山河的雄偉氣勢與書法的流暢奔放相得益彰,體現了一代偉人的樂觀、豪邁和睿智,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中心閣是蓮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築,也是八條碑廊的匯聚處。中心閣的外側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著十二生肖,中間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裡面四根通天柱,盤繞著四條金龍;上頂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鑲後天八卦。閣內彩繪面積約為1987平方米,將中國傳統的彩繪手法和西洋寫實的油畫工藝結合為一體,畫面真實自然,境界開闊。穹頂正中的九條巨龍,神態各異,翻騰游動,穿雲破海,九龍四周的穹壁上東邊的太陽和西邊的月亮相對,日月並明。四周深藍天空布滿星辰,整個內頂為一個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東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時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畫展示八卦內涵:風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電代表震卦,火代表離卦,水代表坎卦,澤代表兌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與第二圈之間的穹壁和第二圈外與中心閣外圈的穹壁上,以燈飾形成河圖、洛書布局及星座。
中心閣內最為有名的就是這組《法界源流圖》碑刻了。此圖源於宋代《大理國梵像卷》,歷經宋、元、明、清500餘年,至清乾隆年間入貢皇宮。乾隆皇帝視為珍寶,命宮庭畫師丁觀鵬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國師的指導下臨摹而成。原本現藏於吉林省博物館。此畫卷刻石95塊,場面宏大,描繪精細,色彩絢麗,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態生動,形神特質千變萬化,代表了清代工筆人物畫和佛像畫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繪畫藝術的網路全書,也是我國藝術史上的奇珍。考試大編輯整理
蓮花山碑林的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無數書畫家、篆刻家、文史專家、收藏家紛紛獻策獻寶,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和家藏的書畫精品。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人民日報(海外版)等都相繼報道,在海內外形成了較大影響。徜徉碑林,縱橫慧海,感受傳統文化的濃郁氛圍,得到心靈的調和與思想的充實。
來蓮花山旅遊,既可以飽賞自然風光之美,還可以學習養生之道、處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遊中感受健康與幸福,豈不悠哉樂哉!
『陸』 導游的基礎知識
導游基礎知識,有兩部同名書籍。一本是《導游基礎知識(第4版)》,認真總結了我國導游工作的經驗,注重知識的全面性、權威性與實用性,既是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全國部分)的培訓教材,也適用於各旅遊院校導游專業的師生使用。另一本《導游基礎》與浙江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緊密結合,為「基於校企合作的『導游基礎』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浙江省教育廳課題成果之一。
目錄
1 簡介
2 內容簡介
3 圖書目錄
1 簡介
書 名: 導游基礎知識
作者: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
出版社: 旅遊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563-70943-4
開本: 16開
2 內容簡介
《導游基礎知識(第4版)》貫徹了國家旅遊局的改革精神,充分考慮到我國目前導游培訓與考試工作的現狀,認真總結了我國導游工作的經驗,注重知識的全面性、權威性與實用性,既是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全國部分)的培訓教材,也適用於各旅遊院校導游專業的師生使用。
全套教材由《導游基礎知識》、《旅遊法規常識》和《導游實務》三《導游基礎知識(第4版)》組成。《導游基礎知識》由呂龍根主編,呂龍根(第4章、第9章、第10章)、李曦(第l章、第7章)、蔡宗德(第3章、第8章)、李文芬(第5章、第6章)、龐規荃(第2章)、李洪波(第11章)等同志參加了編寫。
3 圖書目錄
第1章 中國歷史小常識
第2章 中國旅遊地理
第3章 中國的民族民俗
第4章 中國的四大宗教
第5章 中國的古代建築
第6章 中國的古代園林
第7章 中國烹飪主要菜系
第8章 中國的文物特產
第9章 中國台、港、奧地區概況
第10章 中國主要旅遊客源國概況
附錄:導游常用辨音
『柒』 路標是怎樣發明的
1903年,路標正式作為汽車行駛的指示標志出現在法國巴黎的街頭。當時的路標為正方形,黑底白圖,共有9種。隨著洲際與國際公路的出現,各國認為有必要統一全球的路標與公路信號。1968年,世界各國代表在維也納簽署了關於公路標志和信號的國際協定。協定將路標分為禁令、警告、指示、指路和輔助標志5類。用紅、黃、藍三原色加綠色作為「國際安全色」並賦予特定含義。紅色使人聯想到「火」與「血」等危險信息,對人的視覺和心理刺激強烈,所以用於危險最大、法制性最強的禁令標志。綠色表示「安全」,是「生命」色,給人以舒適安靜的感覺,一般被用來作為導游、指路等服務類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