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T是誰發明的人工心肺機是誰發明的人工肝是誰發明的透析機
美國。
美帝,掌握核心技術。
我們使用的葯物,全部都是仿製的 過了知識產權保護期的 國外葯物。
(Z字開頭的中國特色葯除外)
㈡ 人的肺的構造是怎樣的
肺由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以及相關的血管、神經、淋巴、結締組織組成.位於胸腔縱隔兩側,左右各一.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是氣體交換部,肺富有彈性,如海棉,吸氣時漲大,呼氣時縮小.肺表面覆蓋著滑潤的胸膜臟層,有利於肺的呼吸運動.
㈢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能夠治癒肺結核的是哪個國家發明出辦法的
1945年,特效葯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葯物的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
鏈黴素是1943年美國 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得到,是繼青黴素後第二個生產並用於臨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結核桿菌的特效作用,開創了結核病治療的新紀元。
㈣ 人類的肺是怎麼工作的
當人們的身體准備好接受飽含氧氣的空氣時,神經系統會發送一個信號給肺部周邊的肌肉,使橫膈膜變得扁平並收縮肋間肌,這是為了讓肺擴張時有更多的空間。
空氣嗖地進入你的鼻子和嘴中,通過氣管進入在氣管底部分叉的支氣管,兩股空氣分別流入兩邊肺中。就像樹枝一樣,這些小管子再分成數以千計細小的通道,被稱為細支氣管。
在人類的胸腔里,肺臟佔了很大空間,但是它的實體其實只有約10%,其他的90%都是空氣,很像一個氣球。人類在安靜的狀態下,大約每4-5秒鍾就呼吸一次,累計每分鍾的空氣總量約為10公升,如果把一個成年人的肺泡薄膜平攤開來,可以鋪滿一整個網球場。
我呼吸故我存在,當我們自由自在呼吸的時候,肺臟也在全年無休的工作著,一呼一吸之間維系著我們的生命。 肺人體的呼吸氣管,呼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吸入的氧氣在肺泡內和血管內的二氧化碳進行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排出體外。
從而使血液內含氧量低的靜脈血變成含氧量高的動脈血,再經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的氣管組織,提供充足的氧氣,維持機體的正常機能,排除二氧化碳,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還能起到散熱,排出水分的功能。
(4)人的肺發明擴展閱讀:
在呼吸系統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從鼻到各級支氣管是負責傳送氣體,其中鼻腔有加溫、濕潤和清潔空氣等作用,還能在發音時產生共鳴。
咽是一個肌性管道,其上部與鼻腔和口腔相通,下部與喉和氣管相通,它是食物與氣體的共同通道。氣管由十幾個「C」形軟骨環和其間的平滑肌構成,軟骨使氣管維持開放狀態,保持氣體通暢。
平滑肌可改變氣管口徑,有利於居於其後方的食道擴張,便於食物下行。氣管與支氣管粘膜中有腺體,能分泌含多種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粘液,具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而且粘膜上皮細胞表面有纖毛,它能不斷地向喉的方向擺動,將粘有灰塵的粘液上移,最後咳出體外,形成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因此不要隨地吐痰,污染環境。
喉是呼吸道中的特殊部分,兼有發音的功能。
肺是呼吸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成人肺內含有3-4億個肺泡,它是細支氣管反復分支而成,其壁薄,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外麵包繞著毛細血管網,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胸腔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稱為呼吸運動,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進行的。
呼吸節律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它介於胸腔、腹腔之間,收縮時使胸腔的上下徑加大,產生吸氣,舒張時產生呼氣。肺活量是表示最大吸氣後,盡力呼出的氣體量,反映了每次肺通氣的最大潛力。可用肺量計測定。健康成年男性左、右兩肺的空氣容量約為5000-6500ml,女性小於男性。
呼吸系統的結構特點是由骨或軟骨作為支架,當氣體出入時,呼吸道的管壁不會塌陷,使氣流暢通。整個呼吸道有三道保護屏障,一是鼻毛阻擋細菌、病毒和灰塵進入呼吸道;
二是氣管上皮細胞分泌的粘液將灰塵粘住並隨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將其排出;三是肺泡內有一種細胞可吞噬肺泡內的灰塵。
通過這三道屏障,保證了交換的氣體是潔凈的。人體藉助於呼吸系統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空氣由呼吸道進入肺泡,空氣中的氧氣從肺泡進入毛細血管的血液,經循環送遍全身,供組織細胞利用。與此同時,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血液循環運至肺部,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
㈤ 人的肺是什麼樣圖片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
肺上端鈍圓叫肺尖,向上經胸廓上口突入頸根部,底位於膈上面,對向肋和肋間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縱隔的面叫內側面,該面中央的支氣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出入處叫肺門,這些出入肺門的結構,被結締組織包裹在一起叫肺根。
左肺由斜裂分為上、下二個肺葉,右肺除斜裂外,還有一水平裂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個肺葉。肺是以支氣管反復分支形成的支氣管樹為基礎構成的。
肺泡的組成
小肺泡細胞,又稱I型肺泡細胞,厚約0.1微米,基底部是基底膜,無增殖能力。大肺泡細胞,又稱II型肺泡細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質(二棕櫚醯卵磷脂),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肺巨噬細胞,來自於血液單核細胞。
吞噬了較多塵粒的被稱為塵細胞,而心衰細胞則是心力衰竭患者肺內出現的吞噬了血紅蛋白分解的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肺泡與肺部毛細血管緊密相連。兩者的膜大部分融合,有助於氣體的快速擴散。
而肺泡表面液體層,I型肺泡細胞與基膜,薄層結締組織,毛細血管基膜與內皮組成了所謂的氣-血屏障。
㈥ 人的肺呼吸作用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剛出生的時候,發出的第一聲啼哭開始的。胎兒是通過胎盤由母親供給氧氣,一旦出生,這通路被切斷,孩子就靠自己的肺呼吸了。第一聲哭是肺已張開的表示,如果生下來沒有這第一聲哭那就麻煩了。生後不哭會引起多種疾病及後遺症。哭與呼吸運動一開始就密切地聯系著,有力的哭聲就是深呼吸。醫生可以通過哭聲大小來衡量新生兒的成熟程度,足月產的嬰兒哭聲洪亮,相反早產兒的哭聲很小很弱。
㈦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發現和發明
1、飛機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歷史。
2、計算機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無線電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4、青黴素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葯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近代,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1928年,英國科學家Fleming在實驗研究中最早發現了青黴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Fleming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5、電視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
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電視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頻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㈧ 人的肺是咋工作的
人的肺是氣體的交換場所,它把外界新鮮空氣中的氧氣與體內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行置換,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供人體需要,同時也排出二氧化碳。
㈨ 心肝肺不能發明嗎人體器官現在人類都研製不出來
人工器官是目前世界性的技術難題,一些輔助設備有開始運用。
例如心臟起搏器等。
也用器官移植技術來挽救一些病人。
生物器官是造物主的能力,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㈩ 呼吸是多少年前發明的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人的呼吸過程包括三個互相聯系的環節:外呼吸,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內呼吸,指組織細胞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正常成人安靜時呼吸一次為6.4秒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量大約為500毫升,稱為潮氣量。當人用力吸氣,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時候為止;然後再用力呼氣,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時候為止,這時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4000毫升,女子約為2500~3500毫升。一個呼吸分為三個部分:呼氣、屏息、吸氣。
事實證明,該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
簡單,也就是說,一旦你理解了呼吸的一些基本原理,它會很快變得非常復雜。為了解釋「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區別,我將在這里介紹一些基礎知識。
呼吸既是生理的也是經驗的
首先,它有助於區分兩種方式,我們可以評估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一個生理過程。
呼吸是我們體驗到的東西。
有時這些觀點一致,有時卻是不一致的——這可能造成很大的混亂。
以這個常見的指令為例:「呼氣到腹部。」
從經驗的角度來看,該短語是有意義的,甚至可能感覺非常直觀。我們大多數人在呼吸時都會感覺到腹部的起伏。專注於將呼吸吸入腹部可以幫助一些人更深入、更平穩、更有意識地呼吸——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瑜伽中通常想要鼓勵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短語經常被使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