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黑人創造了西方文明

黑人創造了西方文明

發布時間:2021-07-11 08:10:55

⑴ 有人說古埃及文明是由黑人創造的,怎麼駁

根據考證,埃及人是由來自非洲內陸的含米特人原住民和來自亞洲的閃米特人(都是白人) 遷移者融合成的,民族意識起源與第2王朝到第三王朝,這時候已經很明顯的將其他人分為亞洲人,列騰努人,庫什人等等.
含米特人(Hamite)
舊譯含族,又稱哈姆人.在昔日非洲 學中,含米特人一般分為北支和東支:北支指柏柏爾人,東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庫希特各族.根據近現代的研究證明,實際上並不存在統一的含米特語族,舊稱含米特諸語言應分成古埃及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語族和庫希特語族.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甚至不能構成統一的種族,埃及人和柏柏爾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庫希特人屬於衣索比亞人種(黑白混合種人).認為黑人低劣、黑非洲文明由外面傳來的含米特論,實屬種族主義的偏見,在非洲學中已被否定;含米特人一詞也已很少採用,而改用它原來所包含的各個民族的具體稱謂.古埃及人已與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現代埃及人;科普特人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基督教信仰者的後裔,現為埃及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為北非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於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國;庫希特人為非洲之角和部分東非地區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里、吉布地以及蘇丹共和國東北部、埃及東南部、肯亞東北部和坦尚尼亞北中部.
閃米特人,又稱閃族人,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游牧人民,相傳諾亞的兒子閃即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中東北非的大部分居民,不過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薩爾貢一世和他的閃米特聯軍對蘇美爾人的征服是有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對定居的農業文明的大規模入侵,在以後的4000多年裡,類似的入侵在世界各地還發生了許多次,古代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這些入侵構成的.
閃米特是中東印歐人的語言、文化的一個的分支.盡管人口遺傳學與歷史學上使用「種族」這個字眼有著眾多的爭議,閃米特這一語族的定義卻很明確,包括古代的阿卡德語跟其延伸的兩種方言所分化的語言——亞述語和巴比倫語,以及現代的阿拉伯語、阿姆哈拉語、亞拉姆語、希伯來語和馬爾他語等.
閃米特人的概念來自古希伯來人在聖經中對各種族來由的記載,凡文化與語言上跟他們接近的種族即被認為是閃的子孫.反之,希伯來人的敵人經常被他們認為是含的後代.在創世記10:21-31中,閃的兒子是以攔(埃蘭Elam)、亞述(Asshur)、亞法撒(Arphaxad)、路德(Lud)與亞蘭(亞拉姆Aram):被認為是亞述人、巴比倫人、迦勒底人、塞巴人、希伯來人與阿拉姆人的祖先,其語言有著緊密的關系,固此他們的語言都被納入閃語族中.值得注意的是,迦南人與亞摩利人的語言同樣為閃族語,但在聖經中被認為是含的後代.反之,閃在聖經中同樣被認為是埃蘭人的祖先,而埃蘭語並非閃語族的一支.

⑵ 黑人一直沒創造高度繁榮的古文明,是什麼造成的

目前,人類文明已經遍布了全球各地。塞繆爾·亨廷頓將目前世界的主要文明分為了西方文明、俄羅斯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等。而這些文明中,只有一部分在古代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主要集中在東亞、南亞、西亞、歐洲、北非等。而非洲、澳大利亞、美洲雖然出現過一些古文明或者古國,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國家的文明程度都很低。本文主要說說為什麼非洲沒有出現高度發達的古文明。

一,地理位置相對隔絕

世界古文明的中心地區在兩河一帶,圍繞著兩河流域,出現了赫梯、呂底亞、波斯、印度、埃及、希臘、腓尼基、猶太、羅馬等古老的文明。和兩河文明的長期交流,也就能夠加速當地民族的文明進程。

在5000年前,北非地區的氣候較為濕潤,撒哈拉沙漠還未完全形成。當時的北非人生活在了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根據希羅多德的北非地圖來看,當時的尼羅河有從西非發源,橫穿了北非地區。這可能是人們對遠古時代北非的河流記憶。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北非的氣候不斷乾燥起來,草原淪為了沙漠,人們基本遷徙到了尼羅河沿岸生活,逐漸發展成為了古埃及文明。


這次氣候的變遷,是非洲文明形成的催化劑,同時也導致非洲文明的割裂。由於廣闊的撒哈拉沙漠日益形成,非洲被分為了兩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們通常稱之為“黑非洲”,主要是黑人的居住地。雖然黑非洲的人類可以穿越沙漠來和北非文明地區進行了貿易,但是這種交流方式畢竟是小規模的,這也就導致黑非洲文明發展速度十分緩慢了。

西非地區

由於黑非洲在歷史上長期落後於亞歐大陸和北非,也使得非洲黑人在許多方面和其他人種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他們在運動方面十分具有天賦(或許是在因為打獵生活的必要),而在社會管理、文化藝術、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才能遠遠落後於其他民族。沒有相應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他們難以融入現代文明的潮流。

⑶ 為什麼黑人幾乎沒有誕生文明

很有意思的問題,可惜我沒法回答你。不過我從邏輯上推理,這段歷史應當是有問題的。現在的歷史是歐洲人編寫的。要突出歐洲中心論,和白種人至上。但是黑人是什麼人呢?是奴隸。奴隸也有國家?也 有文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帝國主義的奴隸貿易的正當性就喪失了。很多事情,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事實上美洲是有印第安人的,也有國家的,但是這些人基本被殺光了。如果不是人家老祖宗爭氣,修了金字塔這樣的東東。沒人會承認他們有文明的。
求採納

⑷ 古埃及文明是黑人創造出來的文明嗎

根據考證,埃及人是由來自非洲內陸的含米特人原住民和來自亞洲的閃米特人(都是白人) 遷移者融合成的,民族意識起源與第2王朝到第三王朝,這時候已經很明顯的將其他人分為亞洲人,列騰努人,庫什人等等.

含米特人(Hamite)
舊譯含族,又稱哈姆人。在昔日非洲 學中,含米特人一般分為北支和東支:北支指柏柏爾人,東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庫希特各族。根據近現代的研究證明,實際上並不存在統一的含米特語族,舊稱含米特諸語言應分成古埃及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語族和庫希特語族。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甚至不能構成統一的種族,埃及人和柏柏爾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庫希特人屬於衣索比亞人種(黑白混合種人)。認為黑人低劣、黑非洲文明由外面傳來的含米特論,實屬種族主義的偏見,在非洲學中已被否定;含米特人一詞也已很少採用,而改用它原來所包含的各個民族的具體稱謂。古埃及人已與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現代埃及人;科普特人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基督教信仰者的後裔,現為埃及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為北非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於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國;庫希特人為非洲之角和部分東非地區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里、吉布地以及蘇丹共和國東北部、埃及東南部、肯亞東北部和坦尚尼亞北中部。

閃米特人,又稱閃族人,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游牧人民,相傳諾亞的兒子閃即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中東北非的大部分居民,不過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薩爾貢一世和他的閃米特聯軍對蘇美爾人的征服是有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對定居的農業文明的大規模入侵,在以後的4000多年裡,類似的入侵在世界各地還發生了許多次,古代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這些入侵構成的。
閃米特是中東印歐人的語言、文化的一個的分支。盡管人口遺傳學與歷史學上使用「種族」這個字眼有著眾多的爭議,閃米特這一語族的定義卻很明確,包括古代的阿卡德語跟其延伸的兩種方言所分化的語言——亞述語和巴比倫語,以及現代的阿拉伯語、阿姆哈拉語、亞拉姆語、希伯來語和馬爾他語等。
閃米特人的概念來自古希伯來人在聖經中對各種族來由的記載,凡文化與語言上跟他們接近的種族即被認為是閃的子孫。反之,希伯來人的敵人經常被他們認為是含的後代。在創世記10:21-31中,閃的兒子是以攔(埃蘭Elam)、亞述(Asshur)、亞法撒(Arphaxad)、路德(Lud)與亞蘭(亞拉姆Aram):被認為是亞述人、巴比倫人、迦勒底人、塞巴人、希伯來人與阿拉姆人的祖先,其語言有著緊密的關系,固此他們的語言都被納入閃語族中。值得注意的是,迦南人與亞摩利人的語言同樣為閃族語,但在聖經中被認為是含的後代。反之,閃在聖經中同樣被認為是埃蘭人的祖先,而埃蘭語並非閃語族的一支。
http://ke..com/view/543084.htm

⑸ 黑種人創造了什麼文明

首先,黑人在歷史上沒有創造過優秀的文明是個偽命題,從南方古猿發現為止,人類歷史共計400多萬年,黑人至少在其中370萬年中處於領先位置 ——最初的智人——現代人祖先其實也是黑人。

其次,距今8000以前,撒哈拉大沙漠並非大沙漠,而是水草豐美的草原,但在距今8000年前開始荒漠化,這一變化阻斷了撒哈拉以南沙漠與亞歐大陸的交流。同時,由於新仙女木期的影響,亞歐大陸的人類長期處於半飢荒的狀態,因些不得不發展出農業,而非洲中南部仍然是食物豐富,這被當代科學家認為是非洲喪失領先地位的主要原因。

再次,距今約6000年前,文明誕生以後,非洲被相對的隔離,炎熱的高原赤道氣候也不適宜於發展農業,但隨著駱駝的馴化,非洲南部再次於亞歐大陸加強了聯系,尤其是7世紀,阿拉伯人將更先進技術帶到非洲以後,這里相繼興起了馬里帝國、埃塞比亞帝國,阿居烏壤蘇丹國,Air,桑海帝國等等,這些帝國和蘇丹在某些方面處在整個世界的領先位置 。

最後,非要對樓主的問題作出回答的話,那麼還有兩點不得不提,其一,國人對黑非洲的評價普遍低,其主要原因是黑非洲在當今落後於時代發展,在全球超過七成國家建立法律大於權力的社會模式下,黑非洲仍然有很多處於權力大於法律的上世代社會模式下,有的國家甚至保留著絕對君權。第二點在於奶頭樂定理的影響,一些國家的精英階層希望人們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最好的,而其他國家都是落後的蠻夷,其目的是綜合性質的,這里就不再贅述,受此理論影響,國外的優秀一面的通常不會被告知國民,或者將其局限於某一方面,而國外的缺點,則會將其無限擴大化。沙特政府和薩達姆政府就是其中的典型。

⑹ 三大人種中數黑人最為強健,為啥沒創造出「優秀文明」

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一對白人母子,乘坐一輛黑人駕駛的公交車。孩子問母親:“為什麼司機伯伯的膚色和我們不同?”。

媽媽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這則小故事不僅溫暖了黑人司機,也溫暖了所有黑人的心靈。

非洲大陸是黑人的起源地,世界三大人種,其中黑人膚色黝黑、體魄強健,是唯一可以抵抗太陽的人種。在現代社會中,黑人也有不俗的表現。

在運動場上,無論是賽跑、籃球,都能夠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並且在歐美電影中,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但為何沒有創造出“優秀文明”呢?

德國哲學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一書中,寫道:“非洲黑人既不能進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們所看到的,他們從來就是這樣”。“非洲人從來就沒有發展過自己的文明”

⑺ 黑人在歷史上創造過哪些優秀的文明

在被人們忽視的幾十個世紀中,非洲原住民們還是創造出了獨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文明,在現代社會的流行文化中,時常能夠找到各種“非洲元素”。

東非文明以衣索比亞和桑給巴爾城邦為代表。歷史上,衣索比亞和阿拉伯半島南部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的血緣關系也與被視為非洲和阿拉伯文明邊緣的南阿拉伯半島的血緣關系密切。桑給巴爾城邦以貿易聞名,深受阿拉伯半島的影響,原始性相對較弱。衣索比亞可能是古埃及人所稱的蓬特,衣索比亞的第一個已知王國,建立於公元前9世紀。在DʿMT王國時期,衣索比亞有了書面語言(南部阿拉伯文字的變體),開始使用鐵器,並建立了灌溉和農業系統。人們普遍認為,DʿMT王國深受南部阿拉伯文明的影響。

⑻ 黑人在歷史上創建過高度繁榮的文明嗎

目前,人類文明已經遍布了全球各地。塞繆爾·亨廷頓將目前世界的主要文明分為了西方文明、俄羅斯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等。而這些文明中,只有一部分在古代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主要集中在東亞、南亞、西亞、歐洲、北非等。而非洲、澳大利亞、美洲雖然出現過一些古文明或者古國,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國家的文明程度都很低。本文主要說說為什麼非洲沒有出現高度發達的古文明。

一,地理位置相對隔絕

世界古文明的中心地區在兩河一帶,圍繞著兩河流域,出現了赫梯、呂底亞、波斯、印度、埃及、希臘、腓尼基、猶太、羅馬等古老的文明。和兩河文明的長期交流,也就能夠加速當地民族的文明進程。

在5000年前,北非地區的氣候較為濕潤,撒哈拉沙漠還未完全形成。當時的北非人生活在了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根據希羅多德的北非地圖來看,當時的尼羅河有從西非發源,橫穿了北非地區。這可能是人們對遠古時代北非的河流記憶。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北非的氣候不斷乾燥起來,草原淪為了沙漠,人們基本遷徙到了尼羅河沿岸生活,逐漸發展成為了古埃及文明。


西非地區

由於黑非洲在歷史上長期落後於亞歐大陸和北非,也使得非洲黑人在許多方面和其他人種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他們在運動方面十分具有天賦(或許是在因為打獵生活的必要),而在社會管理、文化藝術、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才能遠遠落後於其他民族。沒有相應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他們難以融入現代文明的潮流。

⑼ 黑人智商是不是真的不如白人和黃種人也沒發現黑人創造出什麼文明,能不能給個詳細的解答呢

答案是黃種人智商最高,尤其是中華民族的黃種人智商最高,不是我誇自己人,版從歷史上就可以看出來,首先中華權民族有5000年的深厚歷史,如果沒有過人的智慧,怎麼能夠讓這個民族長盛不衰,中華民族在過去的2000年裡那是絕對的世界第一,無論從社會,經濟,文明程度,和創造力那絕對是世界第一,而且這個世界第一持續了最少2000年,只是在近代的這200年裡,中華民族因為種種原因落後了,但這只是暫時的,只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的一種短暫的低谷罷了,美國當世界第一不就是50年嗎!所以我們不要氣餒,現在國家不是提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嗎,何為復興?就是我們還要把世界第一奪回來!美國千方百計的阻撓中國崛起,因為什麼?因為他深知這個民族的潛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因為他深知中華民族的崛起不是句口號!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創造歷史,再創輝煌!現在我們民族短暫的落後於人,並不代表我們的智商不高,而是因為過去的我們太驕傲了,以至於給當權者獨孤求敗的感覺,以至於乾隆皇帝開始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輸在了工業革命的起跑線上……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數不勝數的盛世,相信下一個盛世即將來臨……中華民族最強大!

⑽ 黑人創造了哪些文明

這里說的只是非洲的文明,不包括南亞黑種人(如昆侖奴來的尼格里託人)

非洲是人類進化史上從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現代人都存在過的大陸。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了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這些發現使包括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在內的人類學家得出了非洲是人類誕生地的結論。

考古學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造並發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現了農業,懂得了栽培穀物和興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發展了天文學,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當精確的人類最早的太陽歷。太陽歷一年365天,分為三季,一季4個月,每月30天,最後一個月多加5天作為宗教節假日。它每年與回歸年的誤差僅約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紀就創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紀就知道如何計算正方形的邊長和截頭角錐體的體積,公元前21世紀左右埃及人就已經能夠近乎精確地確定圓周率為3·16。

古埃及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附近的宏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紀前後古埃及的傑作;它們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豐碑。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它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現在的衣索比亞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紀前後在那裡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第四世紀時曾達到高度繁榮,國內的商品交換已發展到使用金、銀、銅幣的程度,那時創造的文字現在基本還在使用,高達60英尺的阿克蘇姆大石碑和拉利貝拉岩石教堂是聞名世界的非洲歷史奇跡之一。

遠古時代就居住在馬格裡布的柏伯爾人,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從事農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設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銅器製作。柏伯爾人公元前就建立過茅利塔尼亞和努米底亞兩個王國,遺留下大批岩畫藝術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從狩獵採集野生植物發展到馴養動物和培植農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種農作物都起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農業的發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產品,歷史遺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畫是西非人先放牧後田園生活的寫照。西非在公元前幾千年就出現了精製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紀左右進入鐵器時代後,先後出現過迦納、馬里、桑海等強盛的古代帝國。

在中南部非洲,到處可以看到鐵器時代的遺跡,還可見到古時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遺址。建有數千幢房屋的恩加魯卡古城遺址、建於公元500年左右的大辛巴威石頭建築物遺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標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後出現過一些有名的國家,諸如擁有發達農業、采礦業和對外貿易的莫諾莫塔帕王國、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剛果王國、雕刻藝術品達到相當水平的庫巴王國、社會分工很發達的布干達國等。

瀕臨印度洋的非洲東海岸,自古以來就進行著繁盛的貿易,早在紀元前就進行鐵和鹽的交易。15世紀上半葉,非洲東海岸已發展到能派使者遠渡重洋到中國訪問。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學者所描繪的那樣只是「獅子出沒的地方」,而是在遠古時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陸。非洲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黑人創造了西方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