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真的能創造奇跡嗎
不要勉強自己的腦袋哦,累了就要休息,不要想得太多,能學多少學多少。父母希望你成為人中龍鳳,但是更希望你有一個好身體,能夠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吧,告訴你一個殘疾人,我看了很受震撼,你也去看看吧。尼克·沃爾奇克
② 高中數學如何創造奇跡
呃,我是今年河南(全國一卷)的考生,我成績138(150滿分)。我覺得啊,數學成績提高不是做幾套題的問題,也不是突擊的問題,關鍵是態度的問題,給幾點我的建議吧
1、做題不要貪多,做完再看一遍題,你可能會有很大收獲,還有,遇到很不錯的題一定要做筆記,但也不要多,選最經典的做上標記,回來一定要多看看。
2、上課跟好老師的步子,不要自己做題,沒效率,老師講的東西一定要學透,不能有馬虎的。
3、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卷子,不要買一堆,高三的卷子做不完,但自己一定要有目標,買一兩套徹底做完,徹底搞懂,不要東一題西一題的。
4、考試的技巧也很多啊,你到高三了,該學習點技巧了,我的習慣是第一遍撿一定能拿分的題做完,遇到不會的或不好算的或沒有思路的題跳,小題一般耽誤2分鍾的跳,大題5分鍾跳,不要耽誤時間,第二遍去攻那些偏難題,不會再跳,在第三遍....這樣下來你不會急,而且拿到該拿的分,也不會後悔的~
好了,就這些了,這都是我個人的心得,希望對你有用,祝你高三數學學習順利,高考順利~~~~~
③ 高中數學如何創造奇跡
我的經驗之談:每一次做完一套題後,把錯了的部分找出來,找該知識點對應的習題,十倍練習。不要覺得知識點都會了就懶得做,要堅持以以獨立做了十倍習題一個不錯為標准。然後做新一套題,這一部分知識點就不會出錯了。如此把每一部分知識點都過一遍,然後做綜合題,一旦有錯就找類似題目重復。
機械訓練其實是最有效的。高考到最後玩的不是智商,而是執行力。
過來人的經驗,供參考。
分數你看著給吧!
④ 高考還有100天,真的能創造奇跡嗎!!!!
復習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課堂復習、單元復習、期末復習等
課堂復習有三種:講新課前,復習與之有關的舊知識,這叫做准備復習;老師講完課後,往往要趁熱打鐵做點練習,這是以消化為目的的准備性復習;一節課將結束時,將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小結,這是以吸收為目的的梳理性復習。
課後復習以消除遺忘、強化記憶為目標,不管老師是否留作業,都應當對照課堂筆記與教材進行比較性復習,然後再做作業。
單元復習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組內容後的復習,主要採取比較異同,尋找內在聯系,篩選累積的方式進行。
期末復習主要是將平時分散學習的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綜合,系統歸類的過程。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最寶貴的時間是課後復習,因為防止遺忘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及時復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加以復習就會忘記,過一天會忘記一半以上,經過兩天就會忘記2/3左右,以後遺忘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因此,學習後若不及時復習,就會大大增加復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率。
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我們要在復習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時間安排上,課後復習至少安排兩次。第一次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用腦子復習一下這節課的要點,第二次復習應安排在晚上,讀一下課堂筆記,對照教科書進行。
在對復習方式的運用上,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常用的復習方法有:
(1)嘗試回憶法。即在復習時,先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在頭腦中回憶一遍,然後再打開書或筆記本進行對照,對回憶模糊不清或根本回憶不起來的知識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這樣做不僅可以強化記憶,而且能夠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2)要點法。即在復習過程中,尋求知識中的要點,抓住要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主幹。如復習課文時,就可以把重點詞、每段的關鍵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用醒目的顏色標上記號,使這些詞句作為記憶的支撐點,抓住幾個關鍵詞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課文的內容;
(3)比較法。即找出各科知識間的特點和共同點,通過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來強化復習效果
⑤ 現在真的是高中才能改變命運嗎
能否改變命運未必一定要寄託在學歷上面,關鍵看各人的能力怎麼樣,運氣好不好,現實中也有很多大學生博士之類的人為那種初中或者小學都沒畢業的人打工的。
⑥ 高考會創造奇跡嗎
首先 你一定來要堅信一切皆有可能源 我現在大二 但是上大學後最懷念的就是高中奮斗的感覺 那是最簡單純粹的生活 不頹廢 有夢想 大學後人會懶惰起來 有時也會沒有目標 所以你要記得現在的日子就是這輩子最美好奮斗的日子 要珍惜!
其次 說說大三門
你的語文不錯 高考語文能保證110以上就是不錯的 120就算是高分了 平時語文要注意堅持 絕對不能掉下來 每天花個半小時學語文就夠了 這是你的強項 如果語文沒考好 你就沒有拉分的科目了 你的數學太差了 找自己學得相對好的內容 比如數列、幾何、函數 一個月練一個單元 包括這一塊的所有大題、單選、填空 正好可以練4個單元 保證高考時有關這些單元的題都能拿到分 這樣及格就差不多了 英語就每天寫題 搞懂每一道題的知識點 隔天復習 反正英語就要每天練習 一天一張卷子的寫 總要有收獲的
理綜的話 因為我是文科生 我只能說寫題 寫題 跟著老師的復習步驟 留得卷子搞懂 不懂問老師 經常復習 比如每天抽出一塊時間專門復習理綜 一定會有成果的
加油!期待你的好消息!!!!
⑦ 高考八十天能創造奇跡嗎
想當年我高考前英語單詞基本都不認識,結果臨近考試良心發現,2各月背下3萬的單詞,絕對真實。
⑧ 還有一年,高考我能創造奇跡嗎
現在還只是高二啊
時間還多得很.不要太著急了
從現在開始:
每天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並強制自己完成
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影響睡眠 上課時要保證自己80%的時間是在用心聽的,剩下的20%可以開點小差,一定要把握好主次,不要在老師講重點時去小睡一覺/小聊一會.很多研究表明很少有人一節課下來全部時間多在用心聽講的,所以不要太壓抑自己.
提高自信:早晨起來和晚上睡覺前對著鏡子大聲的對自己說"我一定會創造奇跡的,我能行,別人可以我也一定能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
你是專業生,得練習畫畫,不會像其他學生樣有很多的時間來學習,所以你要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書本中,不要去鑽難題偏題,把書本的每個例題和原理都要弄懂弄透
數學:把書後的習題每一個都去做做爭取題題都會做,公式和原理在腦海中都要有一定的印象,注意解題方法,有些題你只要知道方法了,演算法你就不要再去費工夫了,在高考中,是按步記分的,不像平常在學校考試,要結果對了才有分,你只要寫出公式,解題的步驟,就會得到可觀的分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一步一步的寫下去,不管是考試還是平時作業也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潔
去選一套適合自己的資料書,不要買太多,一套就足夠了,大多的資料書都是大同小異的,當然要找答案很詳細的那種,知道該解的咋來的,難度系數是中等的,不要每門課都選同一種資料書,畢竟沒有哪一個出版社那麼強,每門課的資料都超好
給自己定目標:比如在下次月考當中我要考哪門課要考多少分(當然要從實際出發,不要盲目的提高對自己是要求,成績這東西是急不來的),考完之後看看自己有沒有達到,有的話再給自己提高下標准,小小的獎勵一下(不要過分哈),沒達到的話也不要泄氣,看看問題出在哪裡,補下火
不要有多餘的思想,尤其是談談戀愛的想法,它會耽誤你很多時間的
不要盲目給自己加壓,那樣的話會得不償失的,學會放鬆自己,自習課上感到非常煩躁的時候可以聽下輕音樂,邊聽邊做作業,當然不要去聽那些流行歌曲(至少我覺得那是有害的)選擇一些英文的輕音樂,或就純粹是曲子的歌,不要太HIGH了
有研究表明經常聽名著(像貝多芬的)有提高記憶力的功能
有很多的東西一時闡述不過來
如果你對我的建議有一點認可的話
也可以和我QQ聯系357548390
一般情況下星期五晚上/星期六我會在線
⑨ 高中真的有可能逆襲么我該怎麼學起
怎麼不可以啊~~~只要你真的真的努力真的真的付出
逆襲什麼的不是問題啊
你發現忘了初中的知識其實沒什麼的啊,等你開始學的時候就會很快的鞏固想起
你不敢問人也可以上網問別人啊,就像你現在做到的這樣
不過上網問人及時性趕不上啊,我認為你最好還是問人好啊,這樣快啊,不要覺得別人不理你,有時候是你的心理映射,因為你休學一年,自己心理肯定也有些不適應。我覺得高中大部分成績好的都不會性格太出格的,你問他還是會回答的啊~~~
⑩ 兩個半月的時間高考還能創造奇跡嗎
負責人的告訴你,這個真的不好說。要看你是什麼樣的人了,又有多大的爆發力。有人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若果你認為你做的到的話,可以一試。要知道,沒有什麼不可以,Even now there is still hope left.希望用不破滅。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給你看篇文章吧,我最喜歡的幾篇文章之一。
一篇和《花開不敗》同樣勵志的文章。
一片漆黑里,我們摸索著那扇通往天堂的大門。曾經我們都以為它離得太遠,一次的跌倒,兩次的絆足,三次的相撞,信心便輕易的在無助中絕望,在絕望中崩潰,在崩潰中懈怠。然而,終於有一天,我們還是看到了天堂的模樣。回望起點,那卻不過是一米的距離。
2002年7月提早邁上高三的坎道
雖說高二暑假剛剛開始,但學校替我們可惜這兩個月的假期,我們於是不負所望,很乖巧地穿梭在鋪天蓋地的補習班裡。我正式移交了校刊副主編的位置,坐在教室里看黑板上翻來覆去的公式汗水混合的氣味在電扇的鼓動下膨脹的不可自抑。那段日子裡,高考遠的像在天邊,教室後面的黑板似有提前意識,喜歡用小時來計算離高考的時間,結果適得其反讓我們以為高考是幾百年後的事,那個龐大的數字讓我們心安理得。補習、上課對我們而言不過像是一種心理安撫,我們頂著高三的頭銜每天按時地坐在這里看字、睡覺、聊天。回家後依舊上網、租影碟,看濫到可以的電視劇,電話粥煲到讓父母恨死貝爾。日子很好過,好過的讓我們忘掉了什麼時候從短袖換上長袖。我們在一片擾攘中迎來了真正的高三。
2002年9月正式開學
教室似乎像是有自傲的情結,每年我們升一級,它便要跟著往上攀一層,學校似乎希望我們在拾級而上的同時認識到自己的身份。但收效甚微,開學的時候,大家唯一抱怨的事就是每天爬樓梯到腳軟,一邊做著腿部運動,一邊不是增加心裡的沉重感而是咒天咒地。於是懶人有懶法,除卻地震失火,我們決不輕易下樓。然而也有興奮的事,作為學校的大哥大姐一級的人物,我們有了不穿校服的特權,一時間,教室里便多姿多彩,和同學們聊天的話題里也多了明天穿什麼衣服的預謀。上半學期無疑是輕松的,原本讓我們頭疼苦惱的地理生物統統消失殆盡,學文的人不必苦鑽物理化學,開心到看過去的理科老師都趾高氣揚。學理的人則徹底地向歷史say bye—bye,政治雖是逃不掉,但課程的氛圍是輕松得一塌糊塗,簡直把政治老師視作透明人,自作主張地改為自修課誰都知道在高考的大前提下,老師絕對是會在這些副課里給你足夠的面子。高一高二的沉重課業負擔在高三的起始忽然變的無影無蹤。這著實讓我有些快樂得難以相信。雖然我依舊是說服著自己自覺地做課外的習題,提前背誦古文和政治觀點,然而,心思則全然不在上面,每晚在書桌前庸碌地坐足四五個小時,然後用「11點才上床睡覺」這個聽起來還不錯的的作息時間來自欺欺人。
我到現在仍然想不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氛圍緊張的,它是早有預謀的,卻是一聲不響地入侵。作業多了,練習多了,測驗多了,我們總覺得怎麼好像不久才考過試,老師又拿著一摞卷子氣定神閑地踱進教室。厚厚的輔導書發起來像是免費的,我們每收到一本就要感慨一番,發誓說這本書是永遠做不完的,然後嬉笑著在封頁上簽下自己的大名,說要帶著它們去沖刺高考。然而,我們絕沒有想到它們只是一個開頭,並且壽命那麼短,很快就被我們解決掉了,然後推到一旁用來積灰。
我走完了我的高三上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在我半年的荒廢中居然還不離譜,我擠進了百名之列這在我們這所市重點高中意味著你能進一流的名牌大學。但這個名次卻頗讓我父母不滿,他們想不明白高一高二時我尚能捧個年級第四回來,常常轉悠的位置是在二三十名,怎麼到了高三應該是發力的時候卻退步成這個樣子。我的解釋是大家都發力了呀,而我的力太小,拼不過。其實我心裡還是蠻欣慰的,因為我知道我並未在上半學期全心地來拼搏,因此我有足夠的理由來堅定自己的信心。過年的時候有高一高二的小學妹打來電話問我高三苦不苦啊,我在電話這頭咬著一串冰糖葫蘆,含含糊糊地答還好啦,依然活著並且四肢健全。她們在那頭笑的不可抑制,而我在這頭樂觀至極,我無比堅定地相信著自己的未來。
假期還沒結束,但我們依舊提前坐進了教室。身處高三,我們能理解老師和學校的良苦用心。很明顯地,大家都不似暑假補課時那般散漫,不僅聽話的按時來,在課堂上也極少再看見有人趴在桌子上與周公約會了。班主任贊我們越來越有高三學子的樣子。當然了,還有不到四個月,現在的我們已經或多或少地觀察到了時間的無情,誰都不想把自己的未來當做賭注。
2003年2月中旬另外二分之一的高三開始
開學的前一天,我把我的座右銘寫在N次帖上粘得到處都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始終都相信只要現在努力一點,哪怕是苦到澀嘴,然而只要忍受下來,那麼未來便是燦爛一片。這個想法不僅我有,相信每個高三學子都是這么堅持著的。我們都很清楚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中,進入一所名牌大學意味著什麼,而落榜又意味著什麼。我們肩上所背負的已經不只是我們自己的命運了,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整個家庭。這個道理我從小就被灌輸著,所以我知道我必須努力。
老師們普遍認為惟有考試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現有的學習水平,於是考得越來越多,考得越來越難。我在接連幾次數學考試中未破90分大關(滿分150),開始驚覺自己噩夢的開始。面對著滿是紅叉的試卷,我幾乎絕望到不想再看見數字了。班主任安慰說沒關系的,這幾次考試比較難,有很多人不及格。可我關注的不是有多少人拿低分,我看見的是依然有出色的同學考出一百二三十分的佳績,這種比較更讓我驚慌失措,我不敢想像我拿著一門未破及格線的數學成績怎麼敲開我的理想大門。
午夜夢回的時候,我反復地問自己:幾個月前還自信滿滿的那個「我」到哪裡去了?我想我大概把她弄丟了。在那段日子裡,我瘋狂地到處託人找數學家教,一個人倒兩次車去上課,然後在黑漆漆的夜裡獨自走過沒有路燈的長長街道。我很難啟齒告訴朋友說我在上數學家教,他們會大驚小怪地咋呼:「你還補數學?那我們怎麼辦?」每個人的標准和理想都是不同的,性格使然,我過分地苛求完美,我希望在高考中我帶去的那個自己是絕佳的,我恐慌著一次紕漏就能讓我徹底地跌入深淵。
第一次模擬考,我是以一種頹喪狀態迎來的。結果自然是不好的。按區里的排名,我只可能進華政。這個預言讓我無比失望,我並非苛求自己一定要進名牌大學,只是從小到大,復旦在我的心裡一直占據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那是我的一個夢,一個理想,一個追求。某天當我發現這個夢,這個理想,這個追求,我沒有把握去抓緊它,它似乎離我越來越遠,那種心痛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幾個月里我忙著和數學套近乎。每天無論當天有多少作業,完成後有多晚,我都嚴格地要求自己必須做掉多少頁數學練習卷,中國有句古話「勤能補拙」,我堅信這點,所以我把計劃表壓在桌下,若是哪天犯了懶沒有完成,就用猩紅的顏色在紙上記上叉,這個方法很管用,因為隔天我再次桌前寫作業時,那些叉便非常灼目地刺著我的眼,使我又想起我不及格時的那種心痛,便不敢再違約。我還把我幾次慘到不行的數學卷子貼滿了整個房間,那些令人汗顏的分數能夠很起作用地激勵著我,但每次我父母進來的時候就渾身的不自在,他們說:「人家都是在牆上貼獎狀,你倒好,把這么難看的考卷張揚開來。」我說,現在不難看的話以後就永遠不會好看了。
不曉得是這幾個月的集訓有了功效,還是老師為了給我們面子而出題簡單起來,反正在以後的考試中,分數慢慢地漂亮了,並且也開始改了上竄下跳的毛病,這讓我開心的一塌糊塗。但依班主任的說法是我的心態越來越好,才導致成績的穩定。我不知道「心態」確切地是指什麼,但信心的確是一樣不可缺的東西。後來我進了大學再去看這一段路的時候,我想有時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很細小的東西來支撐的,幾次的考試失敗幾乎能摧毀一個人,但同樣的,幾次的成功也能重塑信心,但這個「成功」的頭是最難的,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勁從地上爬起來。我在那幾個月里拚命突擊數學,現在想來對於學業上起的作用可能還不及在心理上起的功用,因為我花了大力氣來攻克它,所以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我能看見我付出辛勞後的收獲。這種「絕對的理由」所賦予心靈上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全市的第二次模擬考中,我發揮的很好。在文科班裡我攀到了第一的位置。
5月,照理應該是最後沖刺的時段,但綳緊了半年的弦,讓大家在這個時候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疲倦起來,並且在這個時候,全中國來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不速之客——「非典」。更把我們的生活攪得翻天覆地。我們在這一片混亂中被老師告知要不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空的時候要不忘看一下體溫表,出入人多的地方要不忘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上海還算平靜,但氣氛依舊緊張萬分,這讓從未經歷過大事的我們感覺到一絲刺激,沉悶的苦讀之煩也由此一掃而盡。我們想盡辦法從地攤上淘來各式漂亮的口罩一晃一晃戴到學校里來招搖,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喝開水,而去小買部搶購富含維C的鮮橙多。
但這種快樂沒維持多久,因為學校很快就給我們放了大假,讓我們回家復習。回到家一下子就有種失去方向的感覺,第二天我足足睡到下午兩點接著獨自晃悠了兩天,然後想起老師在我們臨走時幾次三番地叮嚀我們一定要保持住緊張的狀態。於是自責不已,為了遏止自己的妄為,我把牆上的試卷揭下,換上了「天堂和地獄僅有一步之距,成功和失敗只有一箭之搖」的對子,橫批是「殺進復旦」。我把這副不工整的對聯貼滿了房間,以此來警示自己。卻令父母以為我的決定是若不進天堂就一定會下地獄,於是又嚷著要我撕掉。但我這次卻是態度鮮明地sayno。人有時候就必須用某種壓迫感來鞭策自己,至於真的高考失敗後要怎麼做,那又要另當別論了。但如果起始就給自己過於寬松的未來,留下了太多的退路,那麼必然地,在考試中,你就絕不可能把你所有的潛力都發揮出來,這也正是項羽破釜沉舟的道理所在。我在日記里對自己說:這個世界是趟單程旅途,走過了就不可能再回頭,高考是經不得半點「不小心」的,否則我將會走入另一個生命軌道。
2003年6月7日高考正式開始
我現在已經無法確切地回憶起那三天的情景,唯有考完數學的第一天印象最深也難忘。我們這一屆的數學考題很難,我有很多朋友在考完數學走出考場後就已經絕望了,然後把這種絕望帶到之後的四科考試中,無限量的翻倍。其實我同樣考的很恐怖,恐怖到我現在都不敢想,與心裡原來的希冀有很大的出入。在回家的路上,我冰涼的快要失去體溫了。但我不斷告訴自己不過只有一門不佳,我沒有理由就這樣放棄。「往前看」那才是絕佳的的方法,否則我將會為把低落情緒帶到後來的考試科目中而追悔不已。
後來成績出來再看時,我的數學的確如設想的那般不堪,但其他五門卻都很正常,並且還有幾門是超常發揮。於是總分並不顯得很難看,也由此在之後接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
今天,當我坐在電腦前,看見自己過往的一年在手指的敲擊下重新出現在屏幕上,那種感覺很復雜。高考的確會讓人長大,有很多心靈感悟是永遠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只有真正走過了這段路才能體會到個中滋味。我們那一年中常常哀天怨地,說這世上怎麼就有「一考定終生」這怪玩意兒,然而,現在我們重新回味那段日子,卻有略有謝意,我們在這一年中嘗遍了酸甜苦辣,哭過,也笑過,在那番磨練中,我們成熟了。再次回首往昔,那真的不過就是一米遠的天堂,走過了就可以擁抱天地。
你,可以創造奇跡。因為,每個人都可以。
方法和技巧很重要,我也剛上大學,能明白你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