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ak創造

ak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11 05:54:24

⑴ AK-47創造人是誰

AK―47突擊步槍是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是一種突擊步槍。
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與小口徑步槍相比,系統質量較大,攜行不便。該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機構,其突出特點是動作可靠,故障小,能在各種惡劣的條件下使用,而且武器操作簡便,連發時火力猛。在這里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美國越戰期間,有許多美國士兵仍掉M16步槍改用繳獲的AK47突擊步槍來對付敵人,由此可見,AK47在實戰中的威力以及好用之處。

⑵ AK47是哪個國家發明

AK47型突擊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師卡拉斯尼夫設計的。AK47的含義是這樣的:A代表自動槍,k是卡拉斯尼夫名字的第一個字母,47代表1947年定型。AK47有兩種型號:折疊槍托型和固定槍托型。發射前蘇聯7.62毫米M43中型槍彈,可進行單、連發射擊。該槍結構簡單、火力猛、勤務性好、故障少、堅實耐用,非常適宜士兵乘車作戰。在風沙、泥水等惡劣環境下,仍能正常射擊,是世界上最著名、流傳最廣的武器,也是世界六大名槍之一。前蘇聯曾裝備部隊使用,原「華沙」各國和第三世界國家也紛紛大量採用,同時還提供給巴勒斯坦游擊隊使用。越南戰爭中,前蘇聯向南越民族解放戰線大量提供AK47。在戰場上,該槍充分閑事了良好的作戰性能,很受士兵歡迎,就連美國士兵對此槍也發生了極大興趣,他們的口號是:
扔掉M16,撿起AK47
AK47有兩種型號:折疊槍托型和固定槍托型。發射前蘇聯7.62毫米M43中型槍彈,可進行單、連發射擊。該槍結構簡單、火力猛、勤務性好、故障少、堅實耐用,非常適宜士兵乘車作戰。在風沙、泥水等惡劣環境下,仍能正常射擊,是世界上最著名、流傳最廣的武器,也是世界六大名槍之一。前蘇聯曾裝備部隊使用,原「華沙」各國和第三世界國家也紛紛大量採用,同時還提供給巴勒斯坦游擊隊使用。越南戰爭中,前蘇聯向南越民族解放戰線大量提供AK47。在戰場上,該槍充分閑事了良好的作戰性能,很受士兵歡迎,就連美國士兵對此槍也發生了極大興趣

AK-47
國家 蘇聯/俄羅斯聯邦
類型 突擊步槍
發明者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設計時間 1947年
服役期間 1951年 - 現在
子彈 М1943式7.62x39 毫米中間型威力槍彈
槍機 氣動,轉拴式槍機
發射速率 600發/分鍾
出口初速 710 米/秒
有效射程 300 米
空槍重 4.3 公斤
全長 870 毫米
槍管長度 415 毫米
彈匣容量 30發
瞄準具 可調節鐵質準星,可選裝光學瞄準鏡
變種 AK-47, AKS, AKM, AKMS, AK-74, AK-100系列
建造數量 超過1億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АК-47
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是由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槍,在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生產,1947年定型,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前蘇聯軍隊和華沙條約組織國家軍隊制式裝備。在1980年代小口徑型АК-74裝備前蘇聯軍隊後,АК-47系列從蘇軍裝備中退出。
參考資料:知道。網路

⑶ AK47的創造者是誰

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內а第一個字母的縮容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設計的自動步槍。

⑷ AK:這節目求我來的,他在《創造營》的battle舞台有多炸

像ak的話,我其實也是看過他的收藏節目,所以說對於他來到這一次的創造營確實還是挺有信心的,因為像他的話本身確實是比較有實力的,並且是在說唱這一方面,所以說像他參加這個節目的話應該也是大家沒有想到的,因為像他的話在說唱這一方面已經有比較大的成就了,但是如果說要當idle的話,那可能就有一點點的不合適吧,因為像他的話,雖然說長得還可以吧,但是還沒有到那種驚天動地的狀態,所以說像節目上有很多長得比較好看的,但是卻沒有什麼才藝的,像這兩種人的話也確實是挺矛盾的。

1、他為什麼要說是節目組請他來上

可能像ak的話,他自己也不是很想來參加吧,所以說就跟大家說明了真實的原因,我覺得這樣子也挺好的,也不要讓大家誤會的吧,因為像ak的話,他自己本身肯定也是沒有想過要當一個哀悼者,因為像他的話肯定知道自己有明確的目標,因為你一看他就知道他是那種目標有想法的人,所以說在這一方面確實可能沒有那麼在行,雖然說節目組邀請了自己,但是也確實是沒有那麼上心的一個狀態。

⑸ AK47是誰發明的誰造的

AK47是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發明的,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於哈薩克東南部阿拉木圖遠郊庫里亞的一個小自耕農家庭,是亞歷山大·卡拉什尼科夫的第7個孩子。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據7.62×39毫米M43中間型威力槍彈設計了一支卡賓槍。他設計的閉鎖機構日後成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槍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這種卡賓槍的基礎上改進了突擊步槍,即著名的AK-47,樣槍在比較測試中顯示了極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949年AK-47突擊步槍成為蘇聯軍隊的制式武器,當年卡拉什尼科夫28歲。卡拉什尼科夫被調到了生產AK-47步槍的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繼續設計輕武器,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的輕武器裝備蘇聯軍隊。

他改進了AK-47最終定型為AKM,並在1959年開始裝備蘇軍。他在AKM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機槍,著名的有RPK,還有根據AK-47突擊步槍的工作原理所設計的PK通用機槍。在卡拉什尼科夫後期的職業生涯,他設計的AK-74小口徑突擊步槍以及RPK-74再次成為蘇聯軍隊標准制式武器。

(5)ak創造擴展閱讀

AK-47延伸型

1、AKM

AKM自動步槍是一款AK步槍,外形呈傘面的槍口補償器,可控槍口上跳和右偏,是卡拉什尼科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間改進AK-47,最終定型為AKM,並在1959年開始被蘇軍裝備。

AKM全稱為Avtomat Kalashnikov Modernizirovannyi,即卡拉斯尼柯夫自動步槍改進型,這種武器已經成為至今為止生產量最高、影響最大的AK槍。

2、RPK

РПК是俄語「卡拉斯尼柯夫輕機槍」(РучнойПулемётКалашников)的縮寫,英文為RPK(Ruchnoi Pulemet Kalashnikova)。RPK是以AKM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輕機槍,在1959年被蘇軍採用。

3、AKMSU

AKMSU是短槍管型的AKMS,極為稀少,難覓其蹤跡,因此關於此槍的真實性有幾種傳言:一是此槍產量極低,而且只少量地裝備了特種部隊;二是只是設計了原型槍,並沒有生產或裝備部隊;三是工廠根本沒有設計或生產此槍,只是某些個人自己改裝的產物。

⑹ AK槍械的創造者是哪個國家的

俄羅斯著名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ТимофеевичКалашников)和他設計的AK-47突擊步槍的原型槍 俄羅斯著名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ТимофеевичКалашников)和他設計的AK-47突擊步槍的原型槍 當代著名的突擊步槍是什麼?AK步槍必居其一。AK是俄文АвтматКалашников(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縮寫,也常常被稱為「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 ,是當今世界使用最廣、數量最多的突擊步槍。今年適逢AK步槍問世60周年,俄羅斯總統網站9月4日宣布,普京總統向著名的武器設計師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致謝,表彰他在研製和生產武器中做出的貢獻。 受傷後造槍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在阿爾泰邊疆區庫里亞村一個多子女的農民家庭,19歲應征入伍,是前蘇聯和俄羅斯著名的武器設計師,先後兩次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一次獲得斯大林獎金。 1994年,卡拉什尼科夫75歲生日時,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親自授予他「祖國功勛」二級勛章和少將軍銜,2004年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他「軍事功勛」勛章。 卡拉什尼科夫在衛國戰爭時期被德軍炮火擊中,身負重傷,送入後方醫院療傷。如果沒有這次負傷,也許日後就沒有AK-47了。在醫院就醫期間,傷員們常在一起閑談,都希望能有比德軍武器威力更強大的武器。 喜歡鑽研技術、擺弄機器的卡拉什尼科夫靈機一動,決定設計一支集美國M1步槍和德國StG44型突擊步槍長處的自動步槍,也就是現在AK-47突擊步槍的雛形。 俄軍士兵手中的AK-47突擊步槍 [資料圖片] 結實又耐用 從1947年定型起,AK步槍已經成為現代武器經典。它的最大優點就是結構簡單,結實耐用,故障極少,造價低廉,威力巨大。無論是在灼熱的沙漠還是寒冷的冰天雪地,或者潮濕的熱帶叢林,AK步槍都能大顯神威,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越南戰爭中,不少美國士兵扔掉手中的M16轉而使用AK-47。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M16在潮濕、泥濘的惡劣環境中,槍膛污穢嚴重,容易卡殼,故障率高,這在戰場上可是會要命的。相比之下,AK-47結實耐用,故障率低,這也是AK-47備受青睞的重要原因所在。毫無疑問,AK步槍在同類輕兵器中絕對出類拔萃。 在過去60年的時間里,AK步槍不斷更新換代,由原來的傳統步槍轉變成為現代化、多功能的步兵武器,可以加掛槍榴彈、日間和夜間瞄準鏡和狙擊瞄準鏡等等。 根據美國輕武器評論家伊澤爾博士的統計,AK系列步槍是世界上生產量最多的一種步槍。美國國防中心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有上億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槍。與此相比,美國著名的M-16步槍大約只有700萬支。卡拉什尼科夫因此也被人們公認為世界級「槍王」——槍械設計大師。 對於有人指責他設計的槍械成為奪去無數生命的殺人工具,這位「槍王」坦言問心無愧:「我睡得很好,問題在於那些政客未能和平解決問題,往往訴諸武力。我在二戰時設計這種槍,是為了要擊敗強大的納粹軍隊……我是為了保家衛國才這樣做。要怪就怪納粹令我成為槍械設計師。」 歐洲武器專家感嘆說:「卡拉什尼科夫壟斷了前蘇聯輕武器領域。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或部分裝備AK系列。在輕武器發展史上恐怕只有馬克沁、毛瑟和勃朗寧可以和他一比高低。」 為了感謝卡氏在武器裝備方面對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出生的故鄉特意為他豎了一座青銅半身像。(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擊步槍的演化過程 AK-47突擊步槍,在我國曾被稱為沖鋒槍(仿製的1956年式突擊步槍也曾長時間被稱為56式沖鋒槍)。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前蘇軍摩托化步兵部隊、空軍和海軍的警衛、勤務人員使用木製或塑料制固定槍托型,傘兵、坦克乘員和特種分隊使用折疊金屬槍托型。AK-47的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而且重量比較大。AK-47是裝備范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 目前國內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AK-47是抄襲了MP44/Stg44而設計出來的,證據就是兩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現馬上就有了AK-47的最終設計方案」,何況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聲稱是Stg44啟發了他設計AK-47的。但事實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極大的不同;AK-47的最終方案是經過大量試驗的驗證而改進出來的,並不是突然就成型,就算是AK-46和AK-47之間都有很大的區別;至於所謂的外形相似,其實也只是輪廓投影的相似而矣,就外形而言,就算是剛接觸軍事的菜鳥都不可能把兩者外形搞混。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設計概念,但同一時期許多前蘇聯著名槍械專家所設計的新型突擊步槍的設計概念都與Stg44相似。與AK-47一同競爭的樣槍,盡管結構、原理都不盡相同,但設計概念和基本的性能指標都很接近——都是與Stg44相近,不過在那個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術成熟且有大量實戰經驗的參照物(其他一些突擊步槍產量極小,有些甚至只有試驗品)。但當你拆開一把AK-47時,你可能會覺得它很像拼裝的美國M1伽蘭德步槍和M14步槍。AK-47與它的最大對手——斯通納的AR-15一樣,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帶有設計者自己技術性質的創新設計的步槍,設計AK-47時參考的並不僅是Stg44。

⑺ 大家知道ak47武器是誰創造的

AK-47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自動步槍。

⑻ AK系列槍械是哪國發明的

АК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的字母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設計的自動步槍。
AK是一種很好的武器,這一點毫無疑問。卡拉什尼克夫把他舉世公認的才華和豐富的實戰經驗融進了一支無與倫比的利器中,為20世紀下半葉提供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步槍。我對AK是鍾愛的,一度到了鍾情的地步;我對卡拉什尼克夫是敬佩的,一度到了崇拜的地步。但現在關於AK的好處我不想多說,網友已經說得太多了。我想吹毛求疵一下,動機絕對是善意的。
一 、AK——特別是AK47,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高度可靠性,這是由前蘇聯復雜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在可靠性和精度難以共容的情況下,卡拉什尼克夫選擇了前者。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當然作出的犧牲也是很大的。AK47遭到最多的詬病就是遠距離精度不佳。我軍長時期將56式沖鋒槍與半自動步槍混編,主要是依據對印自衛還擊作戰中所取得的經驗,試圖用56式半自動步槍的高精度來彌補56式沖鋒槍的不足,發展63式自動步槍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在越南的叢林戰中,能見度差、直射距離近、自然環境惡劣,所有的條件幾乎是上帝單為AK47所創造的,AK47在與M16的對決中完勝對手,包括敵人在內的稱贊使AK47名揚天下,而它精度差的缺點則被輕輕掩蓋了。到了阿富汗戰爭時,阿富汗的山區和越南的地理環境相差霄壤,步槍遠距離射擊的情形遠遠多於近距離作戰,AK系列遠距離精度差等毛病開始凸現,游擊隊甚至用老式的美製斯普林菲爾德式步槍與蘇軍遠距離作戰,蘇軍士兵大吃苦頭。
二、從AK47到AKM,再到AK74,直至AK100等,AK系列的改進主要是工藝、重量和口徑,卡拉什尼克夫出於生產便利、士兵訓練和武器通用方面的考慮,對AK系列未作大的修改。AK系列的優點和缺點都和以前一樣突出(AK74的精度略好主要是依據彈葯的進步)。而在世界范圍內,以AK系列為原型的各類武器大獲發展,芬蘭的梅爾瓦特M76,韓國的K2,中國的81式,甚至丹麥的馬林斯M82,特別是以色列的伽利爾,都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射擊精度,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卡拉什尼克夫在訪華時曾當面對81式步槍的總設計師王志軍說:「你的槍比我的槍好。」恐怕未必完全出於謙遜。其實以前蘇聯的工業和士兵訓練的水平,在和平時期是否有必要在輕武器領域採取數十年一貫制的做法,值得商榷。反觀美國的斯通納,就並未躺在M16的輝煌上睡大覺,他的斯通納63開了組合式槍族的先河,總體水平大大超過M16,雖被美軍以代價太高為由拒絕列裝,但這種理念和開拓創新的意識很值得欽敬(說清楚,我並非認定斯通納的組合式槍族一定比AK的班用武器族高明)。
三、AK74主要的進步就是小口徑化。但前蘇聯在班用武器5.45毫米口徑的選擇上似乎有些輕率。據卡拉什尼克夫自己表示,當時在參考M16的基礎上,已研製出5.56毫米的彈葯,但軍方認為不能和北約用同一口徑,遂改為5.45。採用5.45是否經過嚴格和科學的論證,他沒有明言。但從AK74在阿富汗的表現看,5.45毫米彈不是很令人滿意,特別是遠距離侵徹力和殺傷力差(5.45彈雖有「毒彈頭」的稱謂,但其殺傷力主要是依靠彈頭內加空腔取得的)。後來俄羅斯開始6毫米彈葯的研製,似乎有亡羊補牢的意思,但大局已定,無法改變。AN94仍採取5.45毫米彈,也許是一種無奈。當然有人會說5.45毫米彈又不是卡拉什尼克夫研製的。但我認為一個大師級的武器專家不應只是武器本身的設計師,彈葯領域也應有所長。
四、最後這條有些對卡大師有些不恭。AK47的歷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這其中卡大師的貢獻自是第一位,但也確有幾分幸運。試想,如果納粹德國再苟延殘喘幾年,保不準MP44的地位要超過AK47。如果說必須在這二者之間選擇一支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步槍,我會不得不投MP44一票。AK榮耀了半個世紀,它的身上的光環有些過於眩目了。美國人對AK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專家認為,「在2025年以前,不會有比AK更傑出的武器」,說實話,我聽著都有些肉麻。但卡大師聽後,欣然表示:「我個人同意這種看法。」說輕了是驕傲自滿,說重了是固步自封了。AN94的橫空出世,震驚世界輕武器界,也不啻是對大師看法的一種否定。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必然的趨勢,不可逆轉。
最終定型並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產的AK-47突擊步槍了,這種武器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採用AK-47。這種型號並沒有刺刀,機匣和許多配件是用沖壓工藝來生產的,採用沖壓工藝的好處是材料消耗少,生產效率高。許多人把這種早期的AK-47稱之為「第1型」,以區分1951年和1953年生產的AK-47。
AK-47的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彈匣用鋼製成;AK-47的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桿、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
AK-47採用機械瞄準具,並配有夜視瞄準具。柱形準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為100~800m,一個分劃為100m,戰斗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準具瞄準時,只能上下擰動準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準星護翼誤認為是準星。
AK-47的表尺射程為800m,有效射程為400m,但實際上300m以外都打不準了,連發精度更是低,按現代軍隊的要求已經是不能滿足了,這是AK-47的一個缺點。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底也是連發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還會很容易震松瞄準具。(已有數個國家仿製出AK,以致出現了多個類似AK的槍械)

⑼ AK的由來

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
該槍於1947年被選中定為蘇聯軍隊制式裝備,1949年最終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在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生產。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在1953年АК-47改變了機匣的生產方法,由沖壓工藝變為機加工藝。АК-47開始大量裝備蘇聯軍隊。АКС-47(AKS)採用可折疊金屬槍托的型號。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АК-47突擊步槍槍身短小、有效射程較短(300米),適合較近距離的戰斗。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回轉式閉鎖槍機。發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間型威力槍彈,容量30發子彈的弧形彈匣供彈,可選擇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發射方式。
該槍的槍機動作可靠,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勤務性好;結構簡單,分解容易。АК-47主要缺點是,由於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槍管較短導致瞄準基線較短,瞄準具設計不理想等等缺陷,影響了射擊精度,300米以外無法保證准確射擊,連發射擊精度更低,而且重量比較大。實際上它可以滿足以遭遇戰為主的較近距離上突擊作戰的要求。
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步槍,戰士最愛的武器,由9磅金屬和4英尺長木頭製成,他不會壞,卡殼或者過熱,就算他被泥土或沙子覆蓋,它還是可以正常的開火。最終定型並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產的AK-47突擊步槍了,這種武器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採用AK-47。這種型號並沒有刺刀,機匣和許多配件是用沖壓工藝來生產的,採用沖壓工藝的好處是材料消耗少,生產效率高。許多人把這種早期的AK-47稱之為「第1型」,以區分1951年和1953年生產的AK-47。
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彈匣用鋼製成;AK-47的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桿、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
採用機械瞄準具,並配有夜視瞄準具。柱形準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為100~800m,一個分劃為100m,戰斗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準具瞄準時,只能上下擰動準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準星護翼誤認為是準星。
(已有數個國家仿製出AK,以致出現了多個類似AK的槍械)
口徑 7.62×39mm M43
全長 固定槍托型 870 mm
折疊槍托型 折疊 645 mm
展開 870 mm
槍管長 415 mm
膛線 4條,右旋,纏距240mm
瞄準基線 378 mm
槍口初速 710 m/s
槍口動能 1980 J
理論射速 600 RP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有效射程 300 m
最大殺傷力射程 1500 m
槍重 含空彈匣 4.3 kg
含實彈匣 4.876 kg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AK47遭到最多的詬病就是遠距離精度不佳。我軍長時期將仿AK47步槍研發的56式沖鋒槍與半自動步槍混編,主要是依據對印自衛還擊作戰中所取得的經驗,試圖用56式半自動步槍的高精度來彌補56式沖鋒槍的不足,發展63式自動步槍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在越南的叢林戰中,能見度差、直射距離近、自然環境惡劣,所有的條件幾乎是上帝單為AK47所創造的,AK47在與M16的對決中完勝對手,包括敵人在內的稱贊使AK47名揚天下,而它精度差的缺點則被輕輕掩蓋了。到了阿富汗戰爭時,阿富汗的山區和越南的地理環境相差霄壤,步槍遠距離射擊的情形遠遠多於近距離作戰,AK系列遠距離精度差等毛病開始凸現,游擊隊甚至用老式的美製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與蘇軍遠距離作戰,蘇軍士兵大吃苦頭。

⑽ AK47是誰發明的 此人有什麼名氣,功勞

蘇聯、俄羅斯槍械設計師。1919年10月10日生於蘇聯阿爾泰邊區庫里亞鎮。1938年秋應征入伍。1949年9月在布良斯克戰斗中受重傷。1942年首次設計了一種沖鋒槍。1945年提出一個現代突擊步槍方案,後來成了蘇軍制式裝備,就是AK47自動槍。後來發展成了一個槍械繫列。1959年出現了改進型AKM自動槍,1974年蘇軍又換裝了小口徑的5.45毫米AK74自動槍。1961年蘇軍採用了7.62毫米RPK輕機槍,1964年後相繼出現PK、PKS、PKB、PKT、PKM、PKMS等地面機槍和車裝機槍。這些型號中的K就是卡拉什尼科夫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實際上SVD狙擊步槍的主要機構基本上也是仿AK47按比例放大的。卡拉什尼科夫槍械繫列最突出的特點是火力猛烈,動作可靠,結構簡單,生產簡易,維護方便。曾在中國及其他許多國家大量裝備使用。

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有「世界槍王」之稱的傳奇人物近日在英國推出的最新產品卻與戰爭和殺人無關,這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伏特加酒給「卡拉什尼科夫」家族又增添了新的含義。其實早在去年,卡拉什尼科夫就已經走出了「下海」的第一步,與德國一家公司合作賣起了雨傘。

俄羅斯老將軍倫敦賣酒

2004年9月20日,身著軍裝、佩戴俄軍中將軍銜的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在英國首都倫敦正式向外界推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AK系列步槍的「良好聲譽」可以得到延續。

卡拉什尼科夫說:「長期以來,我都想通過做好事的方式來不斷拓展和提高我設計的武器的好名聲。因此,我們決定新創造一種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伏特加。而且我們希望這種伏特加是最好的,比俄羅斯和英國現有的所有酒都好。」

「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的推廣人員介紹說,這種酒以俄羅斯盛產的穀物為原料,使用的水來自聖彼得堡北部的拉多加湖,是招待親朋好友的佳釀。

光榮卻貧窮的一生

據悉,現年85歲的卡拉什尼科夫出生在一個俄羅斯農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軍部隊服役的卡拉什尼科夫被德軍擊傷,住院時他萌發了為祖國製造新型自動武器的想法。退役後,卡拉什尼科夫鍥而不舍地向軍械專家、軍人和科學家們求教,花費了5年的心血研製出了新式的自動步槍。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帶著他的作品參加了蘇聯國防部舉辦的比賽並獲獎,從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手中接過了15萬盧布的獎金。

從1949年起,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K-47)正式裝備蘇軍。上個世紀50年代初,蘇聯開始大批量生產和裝備AK-47,到了60年代,蘇聯開始向自己的盟國和第三世界國家提供這種性價比高的武器。除了蘇聯以外,其他一些國家也對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進行了大量的仿製。據統計,從1947年至今,這種步槍的累計產量估計有數億。

和西方製造的武器相比,卡拉什尼科夫顯得粗糙和過時,但低廉的價格、經過實戰考驗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使它所向披靡,無論是在冰天雪地、乾燥的沙漠還是熱帶雨林,這種步槍很少出現子彈卡殼的情況,據說在越南和伊拉克作戰的美軍也更喜歡用繳獲的AK步槍作戰。

除了最著名的AK-47以外,卡拉什尼科夫還設計出了AKM新型卡拉什尼科夫沖鋒槍、IIK卡拉什尼科夫機槍、IIKT卡拉什尼科夫坦克機槍以及PIIK卡拉什尼科夫輕機槍等多種武器。

巨大的成就給卡拉什尼科夫獲帶來了不少榮譽。據悉,迄今為止他已經獲得了11次嘉獎和8枚勛章、兩次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還是列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楊諾夫)和斯大林獎章獲得者。他的家鄉也為他豎起了半身銅像。雖然只有中學學歷,但卡拉什尼科夫因其發明而獲得了蘇聯科學博士的頭銜。1994年在卡拉什尼科夫75歲時,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授予他將軍軍銜。80歲生日時,普京親自向他表示了祝賀。

但是,和他的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巨大的榮譽並沒有給卡拉什尼科夫帶來相應的物質財富。 長期以來,卡拉什尼科夫一直在莫斯科以東500公里的一座小城內生活,居住的房子也破落不堪。由於長年試槍,他的聽力已嚴重受損。

和卡拉什尼科夫一樣作為槍械設計師的美國M16步槍發明者尤金·斯通勒卻賺了一大筆錢,擁有豪宅、多部轎車甚至小型飛機。卡拉什尼科夫自嘲說:「1990年,我見過斯通勒,很羨慕他。」 他也曾無奈地說:「過去多年,我沒有因為AK47賺到一分錢,所賺的都歸於國家,大紅大紫的生活與我無緣。」

槍王「下海」的第一步:賣傘

雖然卡拉什尼科夫曾經對國外的百萬富翁同行表示了不屑,他說:「應從另一角度看這個問題。我的家鄉矗立著我的半身銅像,人們在為我修建博物館,這難道不是價值嗎?我對自己的命運很滿意,因為我沒有虛度。」但貧窮的生活還是讓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不得不為自己的生計另作考慮。

2003年,他選擇了德國一家名叫MMI的制傘公司進行合作,允許該公司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生產的雨傘和其他日用品。作為回報,卡拉什尼科夫可以獲得該公司30%的股份。卡拉什尼科夫非常高興自己的名字在商業戰場也有市場價值,他興奮地說:「我設計的槍和MMI的產品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可靠、易用並且容易維修,所以用我的名字最合適不過了。」

槍王心路的變化

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不僅在第三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斗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為恐怖分子以及各國的匪徒所欣賞。據粗略估計,歷年來死於AK-47槍下的人數要比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還要多。

卡拉什尼科夫也曾經對此表現出了後悔和遺憾。他在2003年曾表示,如果時光倒退,讓他重新選擇一次,他寧願花更多的時間研究一些有用的工具,而不是設計破壞性極強的突擊步槍。卡拉什尼科夫說:「我對自己的發明感到自豪,但是我也很難過,因為恐怖分子也在使用這種武器。我寧願發明一種能幫農民幹活的工具,比如剪草機什麼的。」

但是,卡拉什尼科夫2004年9月20日在倫敦接受采訪時卻作了不同的表示。他強調,自己當初設計這種步槍純粹是出於愛國主義。卡拉什尼科夫說:「我並不是為了國際沖突製造這種槍的,我是為了保衛國家的邊界不受侵犯。」

他還認為,這種槍械在全世界的泛濫並不是他本人的錯誤,反倒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他製造的武器可靠性好、使用也簡單。

閱讀全文

與ak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