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06發明

2006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1 04:16:05

A. 美國《大眾科學》雜志評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發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沖程引擎」這種引擎在完

20世紀的10大發明

在20世紀有許多科學發明,其中很多發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它們改變了20世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們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舒適美滿。美國《科學世界》雜志從眾多的發明中選出了改變20世紀的10大發明。
⒈拉鏈
1883年,威特科姆?賈德森發明了拉鏈。世界上數百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這件小玩意兒,在188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首次展出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931年才開始傳遍全球,廣泛用在錢包、手提袋、背包、衣褲等用品上。
⒉集成電路
1946年,美國製造的第一台計算機重30噸,有18 000個真空管。後來真空管不斷被更小更適用的晶體管所代替。計算機、電視機的體積和重量因此減小了。之後,又發明了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由許多集成塊組成的。集成塊把晶體管、電阻、電容等都放在一起,組成不能拆散的整體,使產品更小型化。
⒊飛機
飛機改變了20世紀。人們可以比以前旅行得更遠、更快、更舒適。在1880年,從美國紐(niǔ)約到洛杉(shān)磯(jī)乘最快的船繞道南美需6個月。今天乘飛機僅需6個小時。
⒋飛艇
飛艇是法國人亨(hēng)利?吉法爾於1851年製造成功的。在飛機出現以前,飛艇是人類唯一的空中飛行工具。
⒌水中呼吸器
在水中呼吸是古人的一種夢想。1942年,卡斯蒂(dì)尤和工程師埃米爾使古人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他們發明了水中呼吸器。更重要的是他們發明了空氣調節器。當潛水員潛水時,空氣調節器可自行調節氧氣的供給量。水中呼吸器為人類開發海洋作出了巨大貢獻。空氣調節器還將服務於人類開發外層空間。
⒍石膏(gāo)綳帶
在眾多的發明中可能數它微不足道,但卻相當重要。在1936年發明的石膏綳帶,用於骨折整形。在此之前,人若折斷一塊骨頭,就可能引起死亡。
⒎尼龍
100年前,差不多所有的衣料都是用植物纖維或動物皮毛由人工製成。1938年,美國人尼莫爾發明了尼龍。兩年內降落傘開始用上尼龍布,女人們穿起了尼龍長筒襪。今天,多數布料含有尼龍。尼龍被稱為我們人類使用的數百種合成原料之祖。
⒏火箭
火箭被廣泛用於氣象探測、各類衛星及航天器的發射。1924年美國人羅伯特的小型火箭向空中僅射出大約67米。今天的火箭可把衛星發射到約3.66萬千米的高空。
⒐電視
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研製成功機械(xiè)掃描黑白電視機。1930年5月,貝爾德研製的首批電視機上市。1931年7月21日,世界上第一家電視台問世。目前,電視正在進一步普及和發展。
⒑電冰箱
1926年,瑞典人普拉頓發明了第一台電冰箱,它是人類生活的好幫手。目前,和電視機一樣,它已成為許多家庭不可缺少的物品。

B. 2006年中國十大成就

國科學院3月19日公布了該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創新成果。它們是: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8220;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8221;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8220;里程碑#8221;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8220;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8221;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8220;十一五#8221;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183;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C. 美國《大眾科學》雜志評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發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沖程引擎」,這種引擎

做功沖程是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對其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六沖程引擎中的第五沖程,是水變為水蒸氣推動活塞做功,從而為汽車提供動力,所以相當於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
第六沖程中水蒸氣變為水,所以屬於液化.
六沖程引擎不用燃燒燃料做功,所以節約能源,同時無污染.防止燃氣帶走大量的熱,提高了效率.
故答案為:做功;液化;節約燃料(或節約能源,提高效率等).

D. 罐裝啤酒什麼時候發明的說是2006年發明,怎麼可能那位大人可以給一個答案謝謝!

罐裝啤酒是於2006年11月22日由山東省青島市一位叫做孫傑的人申請的專利。灌裝啤酒的特徵在於在罐體內的啤酒中加裝有液氮容器,容器內充有液氮,容器上設有進出氮氣的進出氣口。當灌裝啤酒時放入液氮球,此時,部分液氮因與空氣接觸而轉化為氮氣放出,排出罐頂部中的空氣,防止啤酒氧化。當打開罐體的拉蓋後,空氣進入,液氮被氣化從出氣口向外釋放,擁有大量的氣泡升起,在酒杯口形成潔白細膩的泡沫堆積,泡沫持久掛杯,口感好。

E. 2006~2007中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從網上查到2006年的中國科技成就如下:
中國科學院3月19日公布了該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創新成果。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入選,中科院稱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

中國科學院3月19日公布了該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創新成果。它們是: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F. 2006年世界10大科技成就

中國科學院3月19日公布了該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創新成果。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入選,中科院稱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

中國科學院3月19日公布了該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創新成果。它們是: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

G. 2006年中國十大科技發明

1.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獲重大成果 啟動3年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獲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建成並穩定運行全球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純IPv6互聯網主幹網;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聯網的新型定址體系結構和兩代互聯網的獨特過渡技術;向國際組織提交7項標准草案。其中3項成果屬於國際首創,總體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為提高我國在國際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競爭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首次在全國主幹網大規模使用國產IPv6路由器,採用率達到80%。這對推進我國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自主創新和產業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 川東北地區發現迄今最大整裝天然氣田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3日宣布,在我國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經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辦公室審定,普光氣田累計探明可采儲量為2510.75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1883.04億立方米。普光氣田的發現,對中國石化資源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緩解中國油氣資源緊缺起到了積極作用。
3. 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9月28日在進行首輪物理放電實驗過程中,成功獲得電流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EAST裝置的關鍵部件均由中科院等離子體所的科技人員自主研發、加工、製造、組裝、調試,全部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EAST的建設使中國聚變研究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受到國際聚變界的高度重視。
4. 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和同事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了全量子態解析度的氟加氫分子化學反應的共振現象,並被理論模型所證實,解決了國際上三十多年來化學研究中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並將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精度。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RichardN.Zare高度評價了中國科學家的這項成果。
5. 第一條「綠色長廊」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和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歷時14年共同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生態工程建設研究」,世界上第一條穿越流動沙漠最長、長度為436公里的「綠色長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呈現。中石油和中科院聯手在先導試驗的基礎上沿沙漠公路兩側進行大規模綠化建設,並對生物防沙技術進行了長期研究,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
6. 首次環球大洋科考凱旋 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經過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據國家海洋局介紹,這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活動,行程43230海里,20多家研究單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這次考察,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和樣品。環球科考活動,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活動中的國際地位。
7. 治療性乙肝疫苗研究獲重大進展 第三軍醫大學研製的「治療用乙型肝炎疫苗」順利完成Ⅰ期臨床研究,目前正在開展Ⅱ期臨床研究。這是第一個進行臨床試驗的模擬抗原疫苗。「治療用乙型肝炎疫苗」屬於國家Ⅰ類新生物製品,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復旦大學與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開發的「乙克」疫苗正准備啟動Ⅲ期臨床試驗。這些成果將對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做出重要貢獻
8.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獲成功 11月18日清晨7時20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儲存環成功實現束流積累,儲存環和直線加速器工作穩定,束流性能良好,這意味著BEPCII第二階段建設任務基本達到目標,是工程建設的重大里程碑。在這之前的9月19日,我國最大單體超導磁鐵研製成功,北京譜儀Ⅲ超導磁鐵勵磁成功。目前,國際上只有歐美、日本能研製這種大型探測器單體超導磁鐵。改造後的BEPCII將在世界同類型裝置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將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
9. 實現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並且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對六光子糾纏態的操縱。該研究成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物理》雜志上,並以封面形式報道,這是中國科學家的文章首次出現在該雜志封面。該研究結果為各種實用化的量子信息研究開創了新起點,對容錯量子計算、量子中繼、普適量子糾錯等重要研究方向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10. 「遙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4月27日6時4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升空的「遙感衛星一號」和用於發射衛星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參與研製。衛星質量為2700餘公斤,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006年世界和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今年是第13次。每年的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使公眾更加了解國內外科技發展的動向,對宣傳、普及科學技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廣播網)

H. 1995-2007年之間的偉大發明

如果說四大發明是人類歷史上銜接古今的重要創造,那麼互聯網必將是連接現代與未來的又一偉大發明。四大發明,雖然是中國人創造的,但我們卻疏於將其應用於推動文明進步。互聯網,雖然不是由中國人創造的,但我們卻在積極學習和使其推動文明。往者未可鑒,來者猶可追。 1969年,美國軍方部署ARPANET,連接美國四所大學。此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設計者的想像,TCP/IP發明者,被譽為「互聯網之父」的溫頓·瑟夫表示,在實驗成功以後,設計者本來打算單獨設計一個民用網路,但用戶和商業公司的熱情已經無法等待,AOL、雅虎、eBay、Google等一個個巨頭誕生了。 中國直到1986年才開始互聯網科研,民用網路直到1995年才開始普及,落後西方近20年,直到本世紀末中國的互聯網才呈現出第一次高速發展的勢頭。但是,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卻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重要的互聯網市場,網民總量已經排到了世界第二,由這個市場所誕生的巨頭如新浪、搜狐、網易、盛大、阿里巴巴等等不但在本土擊敗了世界巨頭,而且都開始影響世界。 2005年前後,中國的互聯網與世界互聯網幾乎同步經歷了一次高潮:Web2.0的變革。這也是中國互聯網第一次與世界同步變革。在這次變革中,中國的互聯網開始呈現出不同於走模仿的老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們開始深刻的思考:如何用互聯網的手段來滿足和服務本地用戶的需求。由此誕生了不少有中國特色的網站,下面我們就介紹幾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網站,它們大多是與國外同類網站不同,或者是國外完全沒有的網站。我們希望這種網站和創新越來越多,這將是中國互聯網實現超越式發展的開始。 錢包網 錢包網的簡介:當打開錢包網的首頁時,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地球上最早、最大的記賬網站。錢包網創建於2006年5月,是一個百分百國人原創的「個人在線記賬」網站。用戶可以免費、在線記賬,即記錄其日常生活中的收入和開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網路賬本和許多附加的財務統計功能及圖表。同時,用戶之間還可以彼此交流、分享每一個人掙錢、花錢的經歷。錢包網的誕生和發展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人願意看著別人每天花了、掙了多少錢,也確實有很多人願意把自己每天花了、掙了多少錢公布出去讓別人來看。 豆瓣 它是一家以書評和影評為主的互動式網站。在豆瓣上,用戶可以自由發表有關書籍、電影、音樂的評論,可以搜索別人的推薦,所有的內容、分類、篩選、排序都由用戶產生和決定,甚至在豆瓣主頁出現的內容也取決用戶的選擇。用戶在貢獻內容的同時,以獲得別人貢獻的內容作為回報,而每一本書、每一部電影,就是串聯起不同的用戶之間的紐帶。自創立以來,豆瓣以其獨特的創意和清新樸素的風格吸引了眾多用戶。 戲樓 戲樓由北京國際交流協會CNEX項目組所創立,期望以徵集與動員的方式,集合全球的影像,記錄人類的影像文明。它是一個攝影網站,特點是先由某個成員發起一個主題,大家圍繞這個主題拍片子,然後把照片傳上去。比如說,當一個人提出一個攝影主題「老房子」,然後各種朋友和熟人就響應他的號召,端了各式各樣的相機滿世界拍老房子的照片,然後放在這個主題之下。假設網友足夠多,那麼這個專題下就能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老房子的照片。 我愛打折 我愛打折是一個公共論壇,主旨是「我愛打折,共享實惠,快樂追求更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在55bbs上,每位會員都是論壇的主人。會員自由發布各類打折優惠信息(目前僅限北京地區、上海地區、廣州地區),共享信息,並與其他會員進行交流互動。通過資源共享,「我愛打折」努力成為生活消費信息的源泉,並為每位會員帶來實惠和愉悅感受。 大眾點評 大眾點評網定位餐飲業,商戶的信息和評價全部由會員共同管理和維護。從2003年創立開始,大眾點評網就一直專注在餐館點評和搜索服務上,現在大眾點評網不再局限於餐館,新增了「購物」、「休閑娛樂」、「生活服務」和「活動優惠」等四個頻道。拓展後的點評網,幾乎涵蓋了城市生活、消費的大部分內容,再加上配備了地圖功能,大眾點評網運營模式是提供餐館搜索引擎、網友第三方評論、增值信息發布的主要服務。餐館搜索引擎是主要產品和贏利模式,網友第三方評論是網站提供的特色服務。 蘋果iPod (2001)控制著整個數字音樂領域. ReplayTV RTV2001 和 TiVo HDR110 (1999).ReplayTV和TiVo模式(被譽為「數字視頻唱片的雙先驅」). PalmPilot 1000 (1996)被稱作是「個人資料助理」,個頭小的足以裝在襯衣口袋中,它有128KB的快閃記憶體容量,可以保存500個聯系人姓名與地址,而且居然提供了手寫識別功能。最令人稱道的是,利用電腦或者Mac桌面應用程序還能夠同步你的資料. 摩托羅拉 StarTAC (1996)是第一款在設計時注重功能的行動電話,正是因為它的出現,才最終引來了當今社會五花八門的時尚手機. M-Systems DiskOnKey 閃盤(2000). 索尼PlayStation 2 游戲機 (2000). 摩托羅拉 Razr V3 手機 (2004). 摩托羅拉 PageWriter 尋呼機 (1996). BlackBerry 850 無線掌上設備 (1998). 帝盟Multimedia Rio PMP300 (1998). 這個世界上首款MP3播放器配備了一節AA電池,提供了32MB的存儲空間——足夠播放30分鍾MP3編碼形式的數字音樂。 索尼Handycam DCR-VX1000 (1995). Handspring Treo 600 (2003). 是掌上電腦與手機尋求融合過程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款智能手機是由Palm的競爭者Handspring公司(該公司是Palm公司的兩位奠基人Jeff Hawkins和 Donna Dubinsky創建的)在被前者收購之前推出的。

I. 2006專利申請為什麼井噴式發展

專利:專利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而言,好的專利足以令其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具體來說,專利能夠帶給我們如下好處:
1) 通過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系,從而有效保護發明創造成果,獨占市場,以此換取最大的利益;
2)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與銷售的安全性;
3) 國家對專利注冊有一定的扶植政策,會給予部分政策、經濟方面的幫助。
4) 專利權受到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使用。
5) 自己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法律保護,防止他人模仿本企業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
6) 自己的發明創造如果不及時申請專利,別人把你的勞動成果提出專利申請,反過來向法院或專利管理機構告你侵犯專利權。
7) 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亦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及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8) 一個企業若擁有多個專利是企業強大實力的體現,是一種無形資產和無形宣傳。
9) 專利技術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轉讓),從而達到其經濟價值的實現。
10) 專利宣傳效果好
11) 避免會展上撤下展品的尷尬。

J. 中國第六大發明是什麼

一下是你想要的信息提起重大發明,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專發明」。至於後來,能屬夠稱的上世界領先的原創發明,則是鳳毛麟角。
在當今時代,能夠稱的上影響世界的重大發明,首先必須具備技術的原創性,技術含量必須是全球絕對領先;其次還必須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換句話說,它至少應該能在某領域引發「產業革命」。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發明,僅以其創造的經濟效益而言,就是數以百億計。有國人將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稱之為中國影響世界的第五大發明,似不為過。
那麼,中國還有沒有能稱的上影響世界的第六大發明?最近,一項在汽車業界倍加重視的中國原創技術「活齒無級變速器」引起了記者的極大興趣。據業界宣稱,這是一個「震撼世界」的原創發明;在今年「2006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就博得了眾多同行高度重視!展會上打出的響亮口號是:「中國原創,震撼世界!自主創新,挑戰極限!」。據當事方稱,該發明產業化後,年利潤將以數百億計,因為他們有信心實現汽車變速器的「全球換代」。

閱讀全文

與2006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