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輪回也是意識創造的嗎

輪回也是意識創造的嗎

發布時間:2021-07-11 03:41:41

❶ 什麼叫輪回

1,循環:如此輪回,終何紀極。 2,也稱「六道輪回」。原是印度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佛教沿用發展。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就永遠在「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或無阿修羅道而為「五道輪回」)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故稱。佛教用以解釋人世間的痛苦。

❷ 佛教輪回就是意識循環

你是唯物主義的,鑒定完畢。

❸ 輪回是否為真,真有真的科學依據嗎沒有有沒有的科學依據嗎關於人的意識問題,大腦可以解決一切嗎

這一切都沒有科學依據,但我總相信有,因為我總會在大腦意識清醒的時候看到一個男人出現在我腦海,然後我總是會哭,我發現我很愛他,我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見過他,但我就是有這種反應。今天的你依舊在重復做昨天的事,這就是輪回;有了今天就意味著有昨天,這就是前世。當毛毛蟲化成蛹後,若它在跟其他的蛹交談,說到前世,它怎麼也不會相信自己以前是一隻毛毛蟲,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會變成蝴蝶,都是很神奇的,你說呢?

❹ 輪回是萬惡之源,是佛教創造輪回的么

輪回是宇宙自然現象,只是被人發現了而已。

其實也不是佛教首先發現了,古印度很多宗教都發現了。

至於唯物,就首先要知道「物」,萬事萬物究竟本質是怎麼樣的。

這個可以看個前沿的量子物理電影,叫《我們懂個X》(又譯作:我們究竟知道多少),第一部在美國播出是2004年,第二部是2006年,裡面有很多頂尖的科學家一起發表意見,電影最末會介紹他們的身份。

http://www.tudou.com/home/item_u30420s0p1.html

❺ 什麼是佛教講的輪回,請給我真正的答案

六道輪回是眾生必經之路,分別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今生的業力決定了轉生來世的哪一道,也就是說,今生極善轉世為天道。善多惡少轉世為人道。雖行大善卻心懷嗔恨,轉世為阿修羅道。惡念、惡行多者轉世為三惡道(餓鬼、畜牲、地獄)。只有修行無為之法修成正果,才會得以解脫,永不再受輪回之苦。

❻ 世界之初的那幾個人的前世又是誰輪回論怎麼解釋

你若看了《長阿含經》,就知道人其實既不是猿猴變來的,也不是勞動進化出來的,而是從更高的空間(光音天)墮落下來的。
其次,關於輪回,我聽法師講解以後做的筆記給你分享一下,你就明白了:
輪回本來就是這個世間的客觀規律,它包含了三個層面的意思:
第一個層面是這一生當中的輪回,可以稱為「現在過去未來的輪回」。當你在重復同樣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模式,你的生活境界就沒有得到改變,始終在原來的高度打轉轉,這就叫「今生今世的輪回」啊。譬如一個人老是在跳槽,每次跳槽從來不找自己的原因,總覺得是別人對他不好,單位對他不好,工資始終就是一千五,從二十歲跳槽跳到三十歲,自己的收入、環境、際遇沒有得到任何改變,這不就是一天天在輪回自己昨天的故事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意思。假設一個人一生只有75歲的話,我們可為分為過去(1-25歲)、現在(25-50歲)和未來(50-75歲),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這個人的現在(25-50歲)的境況的好壞,是由他的過去(1-25歲)所決定的;而這個人的未來(50-75歲)是不是過得好,則是由他現在(25-50歲)的努力分不開的。
第二個層面就是分段生死,這個比較難理解,但卻是佛教發現的最根本的生命的原理(請注意我的用詞,我用了「發現」而不是「發明」或創造,因為很多人以為輪回是佛教發明的道理,其實它是宇宙生命的根本規律,古印度的婆羅門教率先發現了這個規律,而釋迦牟尼則根據前人的發現更細致的洞察了這個規律而已),牽扯到「三世因果」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前世、今生和來世(俗稱「三世」),因為我們看不到上一世(前世)和下一世(來世),所以就不相信輪回,那是我們的生命層級所限制的問題,生命的規律是「只有高等生命能看到低等生命,而低等生命看不到高等生命的」,這就像修樓,住在二樓的人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一樓多;住在三樓的東西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二樓、一樓多,依次類推。因此我們看一下比我們低等的生命就懂得輪回是啥含義了:我們拿毛毛蟲、蛹和蝴蝶的過程來看,任何都知道,一條毛毛蟲變成蛹,然後破繭化蝶,其實都是一條同樣的生命在轉換生命形態而已,但是請注意的是,假設蛹和蛹之間聊天的時候,打死它也不相信自己是毛毛蟲變化過來的,因為這條命沒有改變,但是毛毛蟲的記憶切斷了(沒有丟失,只是存在它的潛意識中,它已經發現不了呢),所以作為這個小生命而言,毛毛蟲是前世,蛹是今生,蝴蝶是來世。當然它們也不相信自己的前世是條毛毛蟲,更不相信自己的來世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因為站在它們的角度而言,每一世的記憶都終止了,但作為我們比它們高出一個層級的生命的人而言,卻是清楚的可以看得見的,這就是分段生死,但生命始終在延續。每一世都是同一個生命在輪回,只是當事人不明白也不相信。而「三世因果」就更好理解了。如果這條毛毛蟲懂的話,它一定會拚命吃葉子,努力躲避天敵,這樣的話,變成蛹,就自然比其他的蛹肥大,那麼一旦破繭化為蝴蝶,自然就比別的蝴蝶大、強壯且飛得遠,佛教用「欲知今日事,前生做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來描述這個過程,很貼切的。同理可證,如果有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生物,他們就很容易看到我們的前世今生來世(我們卻看不見也不相信,原理和蛹們是一樣的)。
第三個層面是本質了,因為人本來就是物質(肉體)與精神的結合體,一旦生命終止的時候,肉體腐爛,但精神不死(這個所謂的精神,佛教用「神識」來標准,而人剛剛死亡時形成的形態,是一種過渡形態,佛教用「中陰身」來定名,類似我們所說的「靈魂」)。我們知道萬物都是有能量的,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水往低處流」,或是風的形成的原理,這些大家都懂的。因此,我們用更簡單的比方來來理解輪回產生的原理。當一個人去世的時候,如果把這一生做過的善事稱為「開水」(即「正能量」)、惡事稱為「冷水」(即「負能量」)的話,那麼開水(正能量)、冷水(負能量)中和在一起的話,最終如果是開水(正能量)的話,那麼自然被正能量的空間所吸引,進入到正能量的空間,即天道(即我們見到的神仙啊、玉皇大帝啊所在的空間,正能量最高)、阿修羅道(一種半神半人的空間,正能量次之)和人道(就是我們這個世間,雖然正能量最低,但佛陀開示說這個世界的境況最適合修行)里,這三個空間也稱為「三善道」,即三個好的(正能量)空間;反之,最終如果是冷水(負能量)的話,那麼自然被負能量的空間所吸引,進入到負能量的空間,即旁生道(也叫畜生道,你可以理解為動物界,相比之下,負能量算是最少的)、地獄道(鬼魂所處的空間,負能量很大)和餓鬼道(和地獄同樣屬於「鬼」的生命形態,但表現不一樣,也是個負能量很大的空間)里,這三個空間也稱為「三惡道」,因為一旦進入了以後,就像陷進了爛泥巴沼澤地一樣再難以自拔,又稱為「三塗」(所以佛弟子要立誓去拯救它們,「下濟三途苦」,這句話熟悉吧!)。這六個不同的空間合起來稱為「六道」,進入六道的生命,如果進入到三善道而不好好修行,就極有可能墮落下來,進入三惡道,譬如天道,看起來很幸福,生命無窮無盡(離我們最近的四天王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大天王的空間,包括大家熟悉的哪吒也在那裡,一日夜為人間五十年,這里的天人壽命為五百歲,約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所以反而滿足於現狀,不肯修行,一旦天福享盡,是很容易墮入三惡道的;而進入到三惡道裡面的生命,由於負能量會直接影響到這些生命的神智,導致愚痴,迷迷瞪瞪的,就更難上升到三善道裡面去,自己修行能夠成功的比中六合彩還難(但不是沒有,譬如旁生道的白蛇、青蛇,就修煉成精,可以變人了,如果不是愛上許仙,再修下去,可以升到天道裡面去的),大部分要靠人搭救(譬如超度啊、水陸法會啊、放焰口啊、放生時做了三皈依啊等等),否則永遠出不來的。原因在於這六道的生命,都受到情慾的牽引和趨勢,哪怕是玉皇大帝,他也沒修到無嗔無怒無情慾的境界,也會有老婆王母娘娘,也會因為自己的七仙女嫁給了董永,他就派人去抓自己的女兒;妹妹思凡下界,他又整出個沉香救母力劈華山的故事來,因此,最終他也會墮入輪回的。佛教界里有句名言,「無愛不生娑婆,無欲不墮輪回」就是這個意思了。所以生命就始終在這六個空間來迴流轉,就稱為「六道輪回」。要想超越輪回,只有跟隨佛法修行,才有可能做到,譬如羅漢、菩薩和佛,都是超越了六道輪回的聖人。
——以上三個層次的輪回,我們一般頂多也只能接受第一層面而已,後面兩個層面,需要經過佛法的修行,慢慢的起了感應,有了正見,才會完全的相信的。
唯有修習佛法,才有可能超越輪回,佛陀指導我們有兩條路,這一點,凈土宗的祖師蕅益大法師說的特別形象,他曾說:「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意思是這樣的,要跳出六道輪回,一種方法是自力更生,就像一條蟲子在竹子裡面,要從竹根爬到竹尖尖上去,就能成功;但這個方法很辛苦,不僅要咬穿每一個竹節的阻滯,而且對這條蟲蟲的要求也很高,經常會一不小心掉下來,掉下來還很容易掉級,所以佛陀很慈悲,教了我們第二種方法,那就是藉助佛的力量爬上去,我們只需要就地在竹子側壁咬開一個洞,爬出去就有佛的力量托著,不再往下掉(不在墮入輪回),然後直接從人道這個空間往上修,直至成佛。這可是一條捷徑啊!——沒錯,念佛往生西方,這就是橫穿法的一種,我們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可以去東方凈琉璃世界(葯師佛),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和途徑呢。

橫出三界有一個比喻的說法,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猶如一根竹子,眾生猶如竹子里的蟲,蟲要到竹子外面去,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沿著竹子往上爬,爬到竹子頂端就出去了;一個是就地在竹身上咬個洞,也能出去。眾生全憑自力求解脫,如豎出三界,需經過漫長、反復的努力,就像蟲豎出竹,在爬向竹頂的過程中會一再掉落,往往進一步退十步;而眾生藉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凈土,如橫出三界,不需往上走,直接從人道解脫輪回,就像蟲子咬穿竹身,所用時間相對短很多,且沒有墮落的危險。

❼ 輪回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 李梓 人的靈魂或元神在生命終止離開人體後將會重新以另外的生命體出現,這就叫作輪回。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人的大腦只是一個處理思維的工具而不是產生意識的源泉。最近,南安普敦大學 (Southampton) 帕尼亞大夫(Sam Parnia) 的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了這一論點。 那麼,什麼是輪回的意義呢? 狄克.蘇玢(Dick Sutphen) 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對有輪回記憶的人群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學習,他把總結寫在《命中註定的愛情》(Predestined Love) 和《回憶前世療法》(Past-life therapy in action) 的書里。 業力的產生是輪回的原因,每一次輪回都是為了平衡德和業力。 德是做了好事得到的,生命在輪回中會因此得到獎勵。諸如:健康,成功的事業,美滿的愛情,以及和諧的家庭等等。但即便在這樣獎勵性的輪回中,生命也需要學習。比方說,你是否用你的機會幫助他人,你如何對待你的錢財。你對待他人的名和利的態度將決定你是否能繼續享受你的所有,以及你的下一輪轉世的命運。 業力是你做了不好的事而得到的。最快的還業的方式是讓你直接體驗你的惡行的後果。比方說,你今生窮困潦倒,多半是因為你往世有濫用財富的惡行。但同時也在考驗你,當你在悲慘到使人想自殺的境地里生活時,你是否能採取正確的生活態度。如果你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對待生活中貌似不公的,但命中註定的遭遇,你的業力也就此得到了償還。 在生生世世的轉世中,生命不斷地完善自我。如果生命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還業和積德,生命將會變得越來越成熟,純潔和美麗。當生命最終同化了宇宙的特性,就會得以提升。 狄克將業力分成以下五類:1。平衡業 (Balancing karma)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形式,是一種機械的因果關系。 有一個人在往世對人很殘忍,他需要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價值。這一世,他就很孤獨,他很難找令他愉快的友情。再如,有一個人在此世總是得不到提升,是因為他在前世破壞過其他人的晉升的機會。一個患有非常嚴重偏頭痛的婦女,是因為在她前世,出於嫉妒用凶器擊她男友的頭部使其致死。有一個天生瞎眼的人,是因為在他當羅馬士兵的前世里,弄瞎了一個基督囚犯的眼睛。2。自體業力 (Physical karma)自體業力是前世濫用身體的結果,業力的償還多半表現在相應的身體部位。身體業力多半是由於轉世太快,致使在生命轉生時還帶有創痕。一個天生就有肺病的孩子,是因為在他前世有過度吸煙得肺癌過世的歷史。還有一個人,身上有毀容性的胎記,這是來自他前世嚴重燒傷的結果。3。假恐懼業力 (False-fear karma) 假恐懼業力來自前世生活創傷,但和今世的生活內容關系不大。 比如,有一個工作狂,回憶起他在經濟大蕭條時無法養家活口,他記起當時親手埋葬了他的飢餓致死的兒子。結果,在這一世,他下意識地盡一切努力避免再出現這樣的局面。於是,這種內源性的動力使得他沒日沒夜地幹活,籍以確保家庭生活無虞。 假恐懼業和以下談到的假罪業是最容易通過轉世回憶治療 (past-life therapy) 來解決的。因為病人一旦意識到這種恐懼和罪感的原因,他們就不再過份執著於這些的莫名的恐懼和罪感了。4。假罪業力 (False-guilty karma) 假罪感來源於前世的生活創傷或是事故,但他或她在確實不應該對此負責。有一個人患有小兒麻痹症而導致下肢癱瘓。他覺得,是因為他前世當司機時,撞傷了一個小孩的腿致瘸所致。盡管那並不是他的錯,他還是埋怨自己。當然,他在自責中消業,從而得到自我解脫。5。自我奮斗業 (Developed ability and awareness karma) 能力和知識經常要經過生生世世的積累才能獲得。 舉例來說,有一個人對音樂很感興趣,下決心在音樂上下功夫而有所造就。他在六次輪回中一直在培養他的音樂能力,每一世都有一點進步。終於,他在這一世成為一個成功的音樂家。還有一位女士,她在今世有三十年的令人羨慕的幸福婚姻生活,這是因為她在過去多次的轉世中一直在注重提升她對人的關系的價值觀。 這些人的成功和幸福是通過他們生生世世的努力和辛苦才得到的,他們在努力和辛苦中達到消業和獲德,從而換取今世的成功和幸福。【譯者注】對其他生命來說,這就成了如何看待他人的成功的學習機會,不嫉妒他人的成功和幸福是正確的態度。 讀者,當你看到這里,你應該明白生命為什麼一定會有業力。人無完人嘛!人傾向犯錯誤。盡管你不願償還你的業力,輪回法在強迫你償還。生命輪回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也是宇宙對生命的慈悲的表現。這種慈悲就在於,給予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生命去改正,學習,充實,和完善自己。你也許會問,為什麼不直接告訴生命呢?一切自然法則都是不能被直接告知的,人類要通過學習和體驗才能獲得。關於這一點,人類是有共識的。人類不是通過了幾千年對自然的學習和總結才得以發展的嗎?

❽ 六道輪回是怎麼來的

輪回理論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論之一,其本源來自婆羅門教。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慾念和色慾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又稱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六道」。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較慘重故。一切沉淪於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不出六道。
佛教繼承了古印度文化中婆羅門教的六道輪回和因果的說法,按照《摩奴法論》第一章的說法:所謂最高靈魂,既是偉大的創造神梵天,又稱「創造者」、「生主」。
傳說,當最高靈魂醒著時,世界是活動的;當他躺下時,世界就平靜下來;當他要睡時,萬物就消失融化於最高靈魂之中。最高靈魂就是通過睡和醒,永無休止的讓萬物生生滅滅。
在中國神話和道教中是沒有輪回這個概念的,中國在佛教未傳入前的傳統信仰認為,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泰山神東岳大帝為冥界主宰。後來認為酆都為冥界入口之一。 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事實上地獄只有十殿,每一殿有一閻王掌管,故有「十殿閻王」之稱,十八層地獄即是十殿的第九殿——阿鼻地獄。中國人相信,通過冥幣能夠供養地獄中的小鬼,而免於較重的刑罰,而已故親屬的家人在農歷十月初一或者清明節掃墓期間也會焚燒「紙錢」給「陰間」的親屬。道教教旨,人死後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計延續,所以死後成鬼後,仍然可以繼續修行,成為鬼仙。也可以選擇投胎。而佛教講究輪回之說,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回,但是,來生的他和今生的他,存在著【記憶斷滅】這一問題,記憶不存在連續性,繼承性。導致投生後,今生他和前生他互不認識,互不相干,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人了。【記憶斷滅】就等於靈魂的死亡,在這個世界上,苦也罷,樂也罷,誰願意記憶斷滅,除非他的確想自殺,的確想忘卻過去。所以,佛教徒面臨【記憶斷滅】【靈魂死亡】的悲劇。
而佛教的因果輪回的說法是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系,自然產生。佛教以這種說法混合了印度教中的諸神與阿修羅等生物以古印度自有的宗教文化造出了六道輪回。而且道教也將原有天地人三界的觀念進行升華,把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其中就有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共計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又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大羅天與與三清境】。

簡單

傳說中,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輪回)是眾生輪回之道途。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論之一。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❾ 相信輪回嗎

很多人不相信輪回。但是為什麼人一旦有了信仰,就開始相信輪回了呢!因為信仰者發現,其實輪回本來就是這個世間的客觀規律,只不過被信仰者予以了總結而已。在信仰者的眼裡,輪回,包含了三個層面的意思:
第一個層面是這一生當中的輪回,可以稱為「現在過去未來的輪回」。當你在重復同樣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模式,你的生活境界就沒有得到改變,始終在原來的高度打轉轉,這就叫「今生今世的輪回」啊。譬如一個人老是在跳槽,每次跳槽從來不找自己的原因,總覺得是別人對他不好,單位對他不好,工資始終就是一千五,從二十歲跳槽跳到三十歲,自己的收入、環境、際遇沒有得到任何改變,這不就是一天天在輪回自己昨天的故事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意思。假設一個人一生只有75歲的話,我們可為分為過去(1-25歲)、現在(25-50歲)和未來(50-75歲),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這個人的現在(25-50歲)的境況的好壞,是由他的過去(1-25歲)所決定的;而這個人的未來(50-75歲)是不是過得好,則是由他現在(25-50歲)的努力分不開的。
第二個層面就是分段生死,這個比較難理解,但卻是佛教發現的最根本的生命的原理(請注意我的用詞,我用了「發現」而不是「發明」或創造,因為很多人以為輪回是佛教發明的道理,其實它是宇宙生命的根本規律,古印度的婆羅門教率先發現了這個規律,而釋迦牟尼則根據前人的發現更細致的洞察了這個規律而已),牽扯到「三世因果」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前世、今生和來世(俗稱「三世」),因為我們看不到上一世(前世)和下一世(來世),所以就不相信輪回,那是我們的生命層級所限制的問題,生命的規律是「只有高等生命能看到低等生命,而低等生命看不到高等生命的」,這就像修樓,住在二樓的人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一樓多;住在三樓的東西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二樓、一樓多,依次類推。因此我們看一下比我們低等的生命就懂得輪回是啥含義了:我們拿毛毛蟲、蛹和蝴蝶的過程來看,任何都知道,一條毛毛蟲變成蛹,然後破繭化蝶,其實都是一條同樣的生命在轉換生命形態而已,但是請注意的是,假設蛹和蛹之間聊天的時候,打死它也不相信自己是毛毛蟲變化過來的,因為這條命沒有改變,但是毛毛蟲的記憶切斷了(沒有丟失,只是存在它的潛意識中,它已經發現不了呢),所以作為這個小生命而言,毛毛蟲是前世,蛹是今生,蝴蝶是來世。當然它們也不相信自己的前世是條毛毛蟲,更不相信自己的來世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因為站在它們的角度而言,每一世的記憶都終止了,但作為我們比它們高出一個層級的生命的人而言,卻是清楚的可以看得見的,這就是分段生死,但生命始終在延續。每一世都是同一個生命在輪回,只是當事人不明白也不相信。而「三世因果」就更好理解了。如果這條毛毛蟲懂的話,它一定會拚命吃葉子,努力躲避天敵,這樣的話,變成蛹,就自然比其他的蛹肥大,那麼一旦破繭化為蝴蝶,自然就比別的蝴蝶大、強壯且飛得遠,佛教用「欲知今日事,前生做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來描述這個過程,很貼切的。同理可證,如果有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生物,他們就很容易看到我們的前世今生來世(我們卻看不見也不相信,原理和蛹們是一樣)。

❿ 佛教輪回問題

這問題挺深的!我個人承認 我是回答不了的
做一個推測 估計這個問題 能回答的很少 就如同我以前提問過的幾個問題 目前好幾個沒解決
不是所問非所答!就是一堆指責或者批評 即使我當時把分都加到了 100多 還是沒有人讓我滿意的 估計樓主也會引來不少這樣的呼聲吧!
----------------------------------------------------------------------------------------------------------------------
雖然我的回答估計不會讓您滿意! 但是我也想胡亂的回答一下 因為我的「習氣」指使著我做這樣的回答 請容忍一下吧!(下邊沒有引用經典 或講什麼道理 就是講故事)

如題:「這里我並非想討論誰是第一的問題,而是物質與意識是統一的還是可以分開的?」

闡述各種理論的 我不會 我舉個例子

比如 我做夢 夢中另有一個世界 裡面有朋友 有家人 有紅顏知己 和 一夜情 等
後來天亮 我就醒了 回想夢中的「人事物」 夢中的「我」 有自己的身體 和 思想!
做夢的時候 我肯定自己的夢中的 身體是真實的 思想也是獨立的!不但如此 家人 朋友 紅顏知己 還有 一夜情 等等 他(她)們 都有著 真實的身體 和 獨立的思想。

夢醒以後 因為相對夢境來說 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觀看的時候
夢中的 我的「身心」 是不可分割的 是一體的 是不實的 不但如此 家人 朋友 紅顏知己 還有一夜情等等 同樣如此 都是「我」生出來的。都是不實的 是虛幻的 是暫有的

雖然醒後 看的很明白 但是夢中確確實實 感受到了 各種「人事物」的獨立性
所以 雖然那些夢中的人事物 顯現時是「幻有」的 但是並不是「沒有」
而本質上是具「空性」的 但並不是「純空」------------- 所以 「非空非有」
(因為我不是專業的 以上估計很多地方用詞不當 湊合看吧)

雖然 醒後 分析的很明白 但估計晚上做夢的時候 又會沉迷進去
到時候 又是 另一個身體 另一個環境 另一番人事物! 「所見」 「所聞」 又是另一番景象

雖然每次睡覺 夢中的 「所見」 「所聞」 都在不停的變幻
但從始至終 無論 「睡夢中」 和 「現實中」
「能見」 「能聞」 的那個「東西」 從來沒變過

這個「能見」「能聞」的「東西」 就是永遠隨著我輪回轉世的東西
----------------------------------------------------------------------------------------------------------------------
不知道我說的 能否「忽悠」住 您

閱讀全文

與輪回也是意識創造的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