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戴圖理的神奇七大獎裡面都有哪些特定獎勵符號
你好
這類就是打著游戲的幌子
實際上是搞所謂的騙人充值的。
不要覺得你能從這裡面搞到錢。
別讓你都不傻,都能搞到錢?
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終你們的錢都被平台吸走了。
所以吧,別參與才是王道。
祝你好運吧
望採納
② 國家對特殊貢獻獎的獎勵有哪些
入黨不能獎勵,只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火線入黨,般須經過組織考察程序,按組織發展程序發展黨員。
③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做出了什麼貢獻
羅伯特·威爾遜,為斯坦福商學院管理學榮譽教授。
威爾遜以其對管理學與商業經濟學的貢獻著稱。他在拍賣設計、競價戰略及非線性定價領域的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對公司的戰略制定產生了深遠影響。1993年,威爾遜的集大成之作《非線性定價》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對費率設計和電信、交通和能源等公用事業相關主題進行了網路全書式的分析。
作為產業組織理論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運用非合作博弈論,重構產業組織經濟學及組織理論。他在博弈論方面的貢獻也十分矚目,與克萊珀斯一起提出的序貫均衡概念,是對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的解的概念的重要突破。
④ 2008年哪三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08(三項) 青藏鐵路工程、機密1、機密2
參與單位:鐵科院、西南交大、北京交大……
⑤ 急!!!!!!!!IT方面的獎項由哪些
一、中國IT兩會年度獎
「2009年推動中國信息化進程突出貢獻」獎(10名):作為中國CIO年會常設重大獎項,用以表彰自上屆年會以來為中國信息化事業做出特別貢獻的10位傑出信息化人士。今年的候選人將來自從事制定信息化方針、政策、法規,推進和管理信息化及信息產業發展的各級政府官員;從事信息化學科建設、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從事信息化建設的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各級信息化主管;為推進信息化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領袖。
「2009年中國信息化建設項目成就」獎(10名):擬表彰10項2008年完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重大意義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2009年中國IT年度人物」獎(10名):該獎項授予10位在2008年度率領企業取得突出成績的IT企業優秀領導者。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平淡的市場環境,IT企業的CEO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計算機世界將從決策、管理、創新等多個角度考量中國IT企業的領導者,並從中評選出10位在本年度IT產業界做出卓越貢獻的企業領袖。
「2009年中國IT創新企業」獎(10名):該獎項設立於2003年,旨在表彰在某一領域或方面有突出表現的成長型企業。今年,《計算機世界》從采訪、報道過的上百家新銳IT企業中,挑選10家最具活力和特色的企業,授予「2007年中國IT創新企業」獎。
「2009年中國IT綠色行動先鋒」獎(10名):該獎項授予在環保、節能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的IT企業。這是計算機世界首次從綠色環保的角度掃描國內業界的社會責任感。
「2008年中國IT企業社會責任」獎(5名):今年兩會特設獎項。用以表彰在2008年在建設信息社會和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突出表現和成績。
二、中國IT兩會「黃金10年」特別獎
中國IT兩會「黃金10年特別獎」:該獎項授予10位在過去10年中,引領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方向,為中國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做出重大貢獻,在特定領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
⑥ 技術發明獎可用於高級工程師評審條件嗎
評助工,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條件
一、報名條件
1)助理工程師
中專畢業工作滿5年,或大專畢業工作滿3年,或本科畢業工作滿1年,或碩士畢業經考核合格者可申報助理工程師職稱;
2)中級工程師
大專或本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含5年),或碩士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或博士畢業經考核合格者可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
3)高級工程師
本科畢業或碩士畢業從事工程師工作滿5年以上,或博士畢業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
4)教授級高工
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受聘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含5年)可申報教授級高工。
二、 按規定參加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考試且成績合格(教授級高工或符合相關條件的其他人員可以免考)。
三、 中級職稱資格申報者須有二篇論文;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職稱資格申報者須在省市級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過二篇論文;教授級高工申報者須在國家權威機關確認的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三篇以上。
四、 參評對象:
1) 凡具備申報條件的相關人員均可申報參評。
2) 中級職稱的參評對象是:相關單位在崗專業技術人員,持有「XX市引進人才工作證」滿一年或有「XX市居住證」在XX工作滿一年的外省市工程技術人員,從事高新技術項目的專業技術人員等;
3) 高級職稱的參評對象是:相關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科研院所及所屬科技企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中從事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對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工作中業績突出者,可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研究生班畢業或雙學士學位,並取得助理級專業技術資格3年以上;本科、大專、中專畢業學歷,並取得助理級專業技術資格4年以上。
二、國家機關分流到企事業單位,或在非公有制單位工作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尚無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按以下學歷、資歷要求申報:
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獲得研究生班畢業或雙學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中專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
第四條外語條件
一、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B級)成績合格;縣及縣以下所屬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取得職稱外語等級考試(C級)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計算機條件
一、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二個模塊)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六條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本行業及政府人事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七條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與市(廳)級的科研、攻關項目三等獎一項以上;
二、作為技術骨幹,參加完成對企業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的科研項目(課題)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實施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三、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過1項以上經市(廳)級以上主管部門鑒定認可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工作;
四、參與和管理過市(廳)級本專業工程項目設計或建設(新建、擴建、技術改造)施工和技術管理工作;
五、在產品和設備的研究、設計、生產、安裝、使用維修、改造工作中,獨立解決過兩項以上較復雜的技術問題,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六、作為起草人之一,承擔或參與1項以上行業、地方技術標准或企業主導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及技術規范的編寫,並獲批准、發布、實施;
七、作為起草人之一,承擔或參與1項以上行業、地方計量檢定或校準規程、規范的編寫,並獲批准、發布、實施;
八、獨立承擔某類產品常規的全項目質量檢驗或計量檢測工作,正確應用有關標准和規程,制定檢驗細則,或並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2項以上有一定技術難度產品測試和數據分析工作,制定檢測細則,編寫相應的測試分析報告,或參加過2項以上質量仲裁檢驗工作,獨立承擔其中主要部分專項技術工作,正確提供檢驗數據;
九、在產品質量管理、生產設備管理、科技信息收集與處理、售後技術服務以及其它技術管理工作中,具有獨立完成任務和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經歷(能力);
十、作為企業的技術管理骨幹,曾總結生產、技術、管理各個環節工作的經驗,編寫、修改、完善本部門或分管范圍內的多項重要技術管理規章制度,並得到實際採用。
第八條業績成果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市廳級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以上;
二、參加完成兩項以上用於生產實際的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或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項目,取得良好的效果,並得到有關方面的認可;
三、參加完成兩項以上市、廳級單項研究課題;
四、作為技術骨幹,參加完成兩項市廳級以上軟課題研究,並為其中一項撰寫研究報告。
第九條論文、著作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篇以上;
二、技術工作報告、設計文件、檢驗文件或工藝文件3篇(獨立或第一執筆人,原始件);
三、國家、行業、地方標准、規范的主要編制者(1個)或企業標准、規范的主要編制者(2個);
四、在省級以上專業會議上交流論文1篇或在市(廳)行業學術會上發表2篇論文。
第十條破格條件
一、任現職以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學歷、資歷申報:
(一)在專業技術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異成績,榮獲市、廳局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等榮譽稱號者;
(二)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以上主要貢獻者;
(三)從事工程技術工作15年以上,成績顯著,被評為地市、廳局級優秀廠長(經理);
(四)擔任省(部)級審定批準的科研課題、攻關項目成績顯著的主要設計者或技術負責人;
(五)在省(部)級學術雜志上發表二篇以上有價值的論文。
二、符合破格申報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本人所屬單位或職改人事部門提交破格報告(註明符合哪一條破格條件),由系列職改辦審批同意後,方可破格評審。
第十一條附則
一、凡符合上述條件,可申報工程師資格,並按規定程序送評。否則,各級人事(職改)部門不予受理,評委會不予評審。
二、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准。
三、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工程技術經濟專業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四、本資格條件有關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一)凡貫有「以上」的,均含本級(或本數量)。
(二)「市級以上」指地級市以上,含地級市。
(三)「專業期刊」是指有「CN」或「ISSN」刊號的專業刊物。
發表論文選擇九品論文網,帶你體驗服務!所推薦刊物100%為正刊,絕不推薦非法刊物、特刊、增刊、帶後綴的副刊。開啟綠色快速 通道(部分期刊可加急),1-3天快速審稿,1-3月快速見刊!
⑦ 專利發明人的權利
首先,發明人區別於權利人,不具有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發明人的權利主要體現在公司獎勵及報酬這塊兒,可以參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66條-第68條,具體的法條內容如下:
第七十六條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可以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或者在其依法制
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
企業、事業單位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報酬,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
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七十七條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
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的方式和數額的,應當自專利權公告
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3000
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1000元。
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
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
第七十八條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
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報酬的方式和數額的,在專利權有效期限
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後,每年應當從實施該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營業利潤
中提取不低於2%或者從實施該項外觀設計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02%,作
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
報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
用費中提取不低於10%,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