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印刷誰發明的

印刷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11 02:52:07

Ⅰ 印刷術是什麼時候發明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中華文化的誕生萌芽,隨中華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早期,中國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岩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Ⅱ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2)印刷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中華文化的誕生萌芽,隨中華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

早期,中國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

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岩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Ⅲ 印刷術的發明有什麼重要意義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具有重要意義。促成這種發明的主要動力是在1200至1400年間用紙取代羊皮紙作為歐洲主要的書寫材料。羊皮紙用珍貴的農畜的皮革做成,極其昂貴:由於從一個農畜身上只能取到四張優質羊皮紙,因而抄寫一部《聖經》就要宰殺200到300隻綿羊或小牛!紙用磨成漿的破布製成,成本和價格都比羊皮紙便宜得多。中世紀晚期的檔案表明,紙的價格僅為羊皮紙價的六分之一。與此相應,學習讀、寫的費用也降低了。隨一個印刷廠。選自一巴黎出版物扉頁,1520年著越來越會能夠識文斷字,對價格更為低廉的紙張的需求越來越大,而1450年前後活字印刷的發明完全滿足了這一要求。通過大大節省勞力,這種發明在約20年間就使印刷書本的價格降為手抄書的五分之一。

一旦書本不再是奇貨,識字的人就更多了,書本文化成為歐洲生活方式的一個基本方16世紀的印刷作坊。如果沒有15世紀50年代在紐倫堡發揚廣大的印刷術,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不可能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面。大約1500年後,歐洲人有能力閱讀和購買各種各樣的書籍——不僅有宗教小冊子,還有指導手冊、消遣性讀物;到了18世紀,又有了報紙。印刷術使思想的傳播變得迅速和可靠;此外,革命性的思想一旦印刷成幾百冊,不再能輕而易舉地被撲滅。因而,16世紀最偉大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之所以能夠在全德意志各地當即擁有一批追隨者,是因為他利用圖書印刷出版機構廣為散發他的小冊子:如果不是得益於印刷術,馬丁·路德或許會像胡斯那樣被處死。書籍的傳播還促進了文化上民族主義的發展。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歐洲多數國家中都有林林總總的方言,這些方言差別很大,往往就連據認為操同一種語言的人也幾乎不能互相交談。這種情況阻礙了政治的中央集權,因為一位王室仆從可能完全無法與各省居民進行交談。然而,印刷術發明之後不久,歐洲各國都開始形成自己的語言標准,這種標准通過圖書整齊劃一地傳播開來。「規范英語」是倫敦印刷物中使用的語言,它傳到了約克郡或威爾士。因而,人們之間的交往更為便利了,政府工作也比過去更有效率。

15世紀中期約翰·谷登堡印製的第一部活字印刷重要著作。它被稱為42行聖經,因為每第一欄共有42行。在結束本章時我們可以這么說,鍾和書籍與大炮、遠洋船隻一樣對1500年後歐洲在全球居主導地位起了促進作用。時鍾培育出的習慣促使歐洲人高效率地工作並准確地制定計劃;書籍的普及大大增強了進步思想的交流和傳播。一旦習慣於閱讀圖書,歐洲人在世界各民族中獨一無二地進行思想的交流和嘗試。因而,1500年後,歐洲人得以把整個世界掌握在自己手裡,就毫不令人奇怪了。

Ⅳ 印刷術是怎麼發明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

Ⅳ 活字印刷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北宋。

北宋慶歷間,中國的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這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畢升的活字印刷術的生產工藝是:在膠泥製成的小方塊上刻好一個個的單字,放在火上燒硬,變成陶活字。平時將這些陶活字裝入紙袋,按照字音韻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需要時單獨撿出。

活字製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5)印刷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活字印刷術的意義

和任何發明創造一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有它的社會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的。中國社會進步到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傳播信息。活字印刷術正是為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而產生的。

印刷術必須用紙和墨。中國早在漢代就發明了紙和油煙、松煙兩種墨。紙和墨的發明為活字印刷術的誕生奠定了物質基礎。戰國秦漢以來出現的印章和拓碑等復制文字、圖畫的方法又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技術條件。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術為書籍的傳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為書籍及時有效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Ⅵ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印刷術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被稱為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是人民群眾在勞動下的結果,並沒有特定的人發明。而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期的畢升發明。

Ⅶ 印刷術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印刷術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我來答有獎勵

收起有獎發布
問題回不好答?答加入戰隊答題,獎勵更多


hjt1942
LV.112020-03-14

關注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術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中國宋代的一介布衣升升發明了泥活字,德國人古登堡最終集大成發明了鉛活字。鉛活字印刷術經濟實用,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歐洲的現代化,風靡全世界。

Ⅷ 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

貢獻:

1、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

印本的大量生產,使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減少手寫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絕滅的可能性。由於印本的廣泛傳播及讀者數量的增加,過去教會對學術的壟斷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戰。

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也逐漸為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所取代產讀者們對於歷來存在的對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認識,因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進而為新學問的發展建立了基礎。

2、促進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推廣

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造成了書籍價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獲得知識,因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書籍普及會使人們的識字率提高,反過來又擴大了書籍的需要量。

此外,手工業者從早期印行的手冊、廣告中發覺印行這類印刷品可以名利雙收。這樣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書寫能力。例證說明,印刷術幫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們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如在早期德國的教會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鐵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師。這充分說明印刷術能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會處境的機會。

3、對民族文學的產生具有積極作用

在印刷術出現以前,雖然已有民族文學,但印刷術對民族文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西歐各民族的口語在16世紀之前已發展為書寫文字,問世紀逐漸演進成為現代形式,同時一些中世紀的書寫文字已在這一過程中消失。

一度成為國際語言的拉丁文也日漸式微,終於成為死的語言。新興的民族國家大力支持民族語文的統一。

與此同時,作者們在尋找最佳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出版商也鼓勵他們用民族語言以擴大讀者市場。在以民族語言出版書籍越來越容易的情況下,印刷術使各種語文出版物的詞彙、語法、結構、拼法和標點日趨統一。

小說出版廣泛流通以後,通俗語言的地位得到鞏固,而這些通用語言又促進各民族文學和文化的發展,最終導致明確的民族意識的建立和民族主義的產生。

(8)印刷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印刷術發展歷史: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術,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而且唐朝中後期已經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宋朝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宋朝沒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術。宋朝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中國宋代的一介布衣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德國人古登堡最終集大成發明了鉛活字。鉛活字印刷術經濟實用,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歐洲的現代化,風靡全世界。

二、印刷術類型:

1、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2、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刷術

Ⅸ 印刷術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雕版印刷術發明抄於唐朝,並在襲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1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2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閱讀全文

與印刷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